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8年高二上冊政治期中試卷附加答案供參考[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8年高二上冊政治期中試卷附加答案供參考》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單項選擇
1. 馬克 思••韋伯說:“如果我們能從經濟發展中學到什么,那就是文化會使局面幾乎完全不一樣。我們應從跟廣泛的經濟繁榮的決定因素來理解文化的作用!薄拔覀儜獜母鼜V泛的經濟繁榮的決定因素來理解文化的作用”是指
A.文化發展始終與經濟發展同步 B.文化石經濟的派生物和附屬品
C.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 D.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2.鴉片戰爭后,中華文化走向衰微。振興中華需要有先進文化,一批先進的中國人為此而不懈努力,如魏源編寫了《海國圖志》,成為近代睜眼看世界、主動發起“文化自救”的行者。這說明魏源等人認識到了
A.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B.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C.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應 D.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3.潮汕人有“放生積善”的習俗,即買一些活的烏龜、鯉魚、青蛙等野生動物放歸大自然。這一習俗源于佛教,佛教在潮汕地區長期盛傳養成了潮汕人崇尚善舉、珍重生靈的精神風貌。這表明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
A.生活習慣和社會風尚 B.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C.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D.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4.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蔡美兒采用中國傳統方式培養女兒,要求每科成績必須拿A、練琴不好就不準吃飯等、在她的嚴格要求下,兩個女兒舉手投足彬彬有禮,門門功課皆“A”,姐姐14歲就進入世界音樂的圣殿---卡內基音樂大廳演奏,妹妹12歲就成為耶魯青年管弦樂團首席小提琴手。但在美國人看來,這種教育方式扼殺孩子的個性,是殘忍的、不成功的。產生這種差異的文化原因是
A.經濟發展成都的不同,西方國家大多是發達國家
B.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中西方的交往行為產生了差異
C.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對子女的教育上認識和思維方式不同
D.文化對人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中華文化與源遠流長
5.北方草原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文化。蒼穹、草原、氈包、駿馬、牧歌構成了一道綺麗的 文化風景線,構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榮的生存模式和文化體系,展現了人類在不同自然條件下的非凡創造力,同時也為人們了解人類文化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和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提供了開闊的視野。這主要體現了
①不同的自然條件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②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共榮是中華文化生態觀的重要理念③文化多樣性就是指地域文化的多樣性④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創造的源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許多海外華裔 ,盡管在異國他鄉已經定居了幾十年,但還仍然保持著許多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如喜歡用筷子,喜歡喝綠茶,見到家鄉人仍講地道的家鄉話等。這說明文化
A.產生于人類的社會實踐
B.對人的影響,一經形成就不會改變
C.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D.對 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7. 圓明園的獸首來源于我國的十二生肖傳說,反應了我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抒發了中國人民的情感,也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喜愛。這說明
A.不同的民族文化有著共性和普遍規律
B.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是完全一致的
C.不同的民族文化有共同的發展模式
D.不同的民族文化有相同的性質
8. 幾十年來,中國人的拜年方式經歷了從電報、書信到電話、短信、電子郵件、QQ乃至微博的變遷。這意味著科技進步
A.是文化創新的根本動力 B.加快了新傳媒代替舊傳媒
C.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D.豐富了文化傳播 的方式
9.“仁者愛人”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這些思想對于今天建設和諧社會,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上述材料
A.體現思想意識是永恒的 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C.傳統文化具有鮮明民族性 D.傳統文化在今天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10.下圖中“教”是一個會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邊象征一只手拿著一根“教鞭”(棒),左下是一個“子”字,左上又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號,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變形而已,演變至楷體,字形變化較大。宋朝朱燾依據“教”的楷體字形詁字義:“‘文’‘孝’謂之‘教’。這一演變告訴我們”
A.漢字之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B.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C.要在繼承中發展傳統文化
D.傳統文化具有鮮明民族性
11.近年來,各地刮起了一股哄搶文化名人之風,全國呈現出“伏羲東奔西走,皇帝四海為家,諸葛到處都有,炎舜遍地開花,趙云兩個戶口,李白回不了家…”的混亂局面。這種狀況啟示我們必須
A.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B.堅持古為今用,大力開發利用文化遺產
C.堅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和封閉主義
D.吸納傳統文化精髓,警惕迷失文化發展的方向
12.法國佳士得拍賣行不顧中國的反對,執意在巴黎舉辦專場拍賣會,拍賣1860年英法聯軍自圓明園掠走、流失海外多年的鼠首和兔首銅像,拍賣估價為800萬至1千萬歐元,總價高達2億元人民幣。最后拍賣活動由于廈門商人蔡銘超“攪局”而流拍,中國追索海外流失文物律師團積極奔走,希望終止佳士得得這次拍賣,保護我國的文化遺產。這是因為文化遺產
①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③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 ④能夠展現中國及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13.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吃什么補什么”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流傳廣、影響大。在科技發達和文明進步的今天,保護野生動物已經成為世界潮流。不少人還以食用和藥用野生動 為大補。這表明
①“吃野生動物大補”是落后文化的表現
② 對落后飲食文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
③ 吃野生動物既是科普問題,也是文化觀念問題
④ 對飲食文化還有的糟粕,我們要鑒別并加以剔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4. 古代有位畫家對模仿他的人說:“縱橫似某家,亦食某家殘羹耳…我之為我,自由我在!绷硪晃淮髱熞策@樣告誡他的學生:“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睆奈幕,兩位大師都主張
A.學習文化要區別不同對象 B.要重視文化對社會實踐發展的推動作用
C.只要繼承就能實現創新 D.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和創新,才有生命力
15. 借助互聯網這個分享的平臺,麻省理工、耶魯、哈佛、劍橋、牛津等世界名校的網絡公開課已在中國掀起了陣陣旋風,廣大網民實現了與世界名校公開課的“親密接觸”這表明
①大眾傳媒的發展有利于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②大眾傳媒的發展是實現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
③教育已成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 ④教育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日益擴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古老徽劇鍛造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留下了一個個無法忘卻的動人故事。如今,徽劇的創作與舞臺演出跟現代光電聲響計算機等技術的結合日益緊密,這為徽劇藝術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這從一個側面說明
①文化創新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②傳統文化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才能長盛不衰
③文化創新能夠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與進步④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今年來,我國文化產業中產業存在著與傳統制造業類似的現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貼牌加工,或僅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要提高文化產品競爭力,必須
A.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B.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C.堅決抵制外來文化的入侵 D.徹底改變傳統文化
18. 聽到的是京腔京韻的侯寶林的相聲,看到的卻是卡通人物在說學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凈末丑的表演,聽到的卻是流行歌曲的韻律。借助FIash等現代化手段,傳統戲曲也逐漸地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歡。傳統戲曲的這一個“漂亮轉身”啟示我們
A.文化創新的立足點在于滿足更多人的需要
B.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工具便能實現文化創新
C.文化創新不僅需要繼承。更需要融入時代元素
D.文化創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19. 近年來,中國民樂在歐洲的主流音樂廳多次上演,為歐洲聽眾帶去了充滿中國韻味的音樂享受,受到了較高的評價。這表明
A.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國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0.高鐵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在廣州喝早茶,到長沙聽笑話,在到武漢賞櫻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

,下午到 山看少林”。這說明科學技術的就進步能夠
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視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扁擔長板凳寬,扁擔想綁在板凳上…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發,嘴里念得說的開始流行中國話!边@首廣為傳唱的《中國話》表明
A.推廣漢語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華文化與其它文化相比具有優越性
C.漢語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D.漢語是現代文化傳播的一種主要手段
22.歌劇《木蘭詩篇》是我國藝術家創作的一部優秀的作品。該劇吸納歐洲歌劇藝術的表現手段,融入中國戲曲的表演形式。謳歌了偉大的民族精神,在國內外獲得高度評價。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競爭促進了文化融合
B.不同藝術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發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發展的關鍵
D.東西方藝術都應當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23.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羊公碑字在,讀罷淚沾襟。”該詩句句以體現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創造的
③文化具有繼承性 ④文化影響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目前,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有22個民族的人口在10萬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區范圍小,其文化傳承的狀況堪憂。面對這一現象,當務之急是
A.提高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的能力 B.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C.搶救和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強與其它民族的融合
25.一切受人民歡迎、對人民有深刻影響的藝術作品,從本質上說,都必須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領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須在人們的偉大中獲得藝術的偉大?梢,優秀的文化
A.彰顯時代的精神,創造時代的未來 B.反應時代的潮流,決定時代的走向
C.源于時代的實踐,引導時代的發展 D.源于時代的智慧,推動時代的前進
26.中國即是茶的故鄉,又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人們在長期的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禮、茶藝、茶道、和茶理等在內的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發展不斷豐富著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這說明
①文化引導和制約著社會實踐的發展 ②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③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和發展的主體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構成中華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快速的鍵盤輸入取代了手寫漢字,漢字的日常書寫收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光明網日前做了“漢字書寫調查”,85.2%的被調查者認為,全民的漢字書寫水平在下降。如果請你撰文談談書寫漢字的重要性,文章的標題可為
A.書寫漢字,傳承文化 B.書寫漢字,批判繼承
C.立足實踐,創新漢字 D.普及書法,古為今用
28.目前,我國民族地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達366處,其中,布達拉宮、麗江古城等被聯合國公布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反映出
A.文化只有是世界的才是民族的 B.文化的繼承與創新是辯證統一的
C.中華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代表 D.各民族文化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
29.2010年12月,新聞出版總署下發通知,要求在漢語出版物中,禁止出現隨 意夾帶使用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義不清的詞語…以保持漢語言文字的規范性和純潔性。國家之所以規范出版物文字,是因為
A.文化創新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C.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 D.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30.最近,在紀念圓明園 劫150周年之際,修復的150件富有悠久歷史底蘊的圓明園文物在園里展出,熠熠生輝,使人百感交集。這些修復的文物能夠使人感受到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國家衰落伴隨著文化衰微
③國家富強伴隨著文化興盛
④中華文化是激勵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1.“只要我們有根/縱然 沒有一片葉子遮身/仍舊是一株頂天立地的樹/就

讓我們調整那立姿/在風雨里站的更穩/堅韌的度過這凜冽寒冬/是的,只要我們有根/明春,明春來時/我們又會枝繁葉茂宛如新生。”臺灣詩人的這首《只要我們有根》表明
①中華文化博大精深②傳統文化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③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之魂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①③
32.英國哲學家羅素說:“如果世界上有 驕傲道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這個民族就是中國。中國人天生的態度就是寬容和友好,以禮待人并希望得到回報。假如中國人愿意的話,他們的國家是最大強大的國家。但他們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边@表明中華民族是____的民族。
A.自強不息 B.愛好和平 C.勤勞勇敢 D.團結統一
33.所謂“傳統文明”是與“現代文盲”相對應的。不懂電腦,不會上網,不會講英語,被稱為“現代文盲”。目前,大學生中“現代文盲”越來越少。然而,不懂傳統文化和文史知識,不能正確讀寫文章的“傳統文盲”卻越來越多。這種現象的出現令人十分擔憂。因為
①傳統文化是一種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過程中創造的
②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③離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就必須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4.莫高窟堪稱中華民族的“文化化石”,其壁畫和雕塑等文化遺產跨越了八百多年的歷史。早起的釋迦牟尼塑像,斜披印度袈裟;北朝時期的人物體態健碩,有西域佛教的特色;西魏以后,開始具有中原漢人的風貌,元代壁畫中又出現了西藏密宗的內容。莫高窟的人物形象的變化,表明中華文化具有
A.鮮明的民族性 B.歷史的繼承性 C.相對的穩定性 D.獨特的包容性
35.建國60多年來,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創造了恒古未有的人間奇跡,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團結奮進的壯麗篇章。下列對自強不息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自強不息反映了中華民族永無止境的創業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②自強不息精神已經逐步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 ③自強不息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④自強不息已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力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36.目前我國文化市場色彩斑斕,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
①大眾傳媒的影響 ②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③現代文化產業的發展 ④市場經濟的滯后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7.下表是某機構對200名20歲以下青少年的偶像崇拜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的 結果
崇拜
對象 科學家 時代
英雄 娛樂
明星 體育明星 自己 反面
人物 無偶像 其他
人數 30 12 79 44 3 10 9 13
針對這種情況,你認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需要
A.尊重人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支持人民的自主選擇
B.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人們的思想
C.提倡多元化,反對某種思想作為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
D.尊重人們價值選擇的差異性,包容各種思想行為
38.下表是截至2010年,紐約、東京、北京的圖書館和博物館的數量
紐約 東京 北京
圖書館 204座 194座 25座
博物館 150座 160座 34座
對此圖表中的數據,我們應該感悟到
① 要進一步發展我國的公益文化事業
②要充分重視文化在國家整體發展格局中的作用
③公共文化設施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的發展水平完全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9.漫畫《禁果》告誡青少年應該做到
①加強行業自律
②自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③加強對網絡的引導和管理
④提高辨別不同性質的文化眼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0.“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有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精品”。這一比喻表明
A.文化知識碧思想道德更重要

>B.思想道德比文化知識更重要
C.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有機統一的
D.有德無才和有才無德都是部分意義上的人才
41.開卷有益-我們要讀書,良師益友-我們讀好書,行萬里路-我們多讀書,學海無涯-我們勤讀書。讀書對個人發展的根本意義在于
A.提高人的科學文化修養 B.培養有文化的現代公民
C.推進學習型社會的建設 D.升華人的思想道德境界
42.當前“惡搞”作品在網絡上可謂“新作不斷”“超越不斷”,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文化時尚”。對此正確的認識是
①滿足了人們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②反映了文化市場的盲目性和傳媒的商業性
③把經典文化流行化,傳統文化時尚性
④是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思想的一種表現形式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43.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市場快速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網絡游戲也給部分消費者尤其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帶來一些不利影響。為切實加強管理工作、落實管理責任,文化部發布《關于改進和加強網絡游戲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針對網絡游戲的負面影響,廣大網民應該
①增強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加強修養,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③加強管理和引導,拒絕虛擬世界的誘惑 ④合理利用網絡,維護網絡文明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4.近幾年來,我國連續發 生了多起食品安全事故。這不能不引起人們對我國企業誠信建設的思考。這說明
A.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道德水平的滑坡為代價的
B.越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加強道德的建設
C.社會主義市經濟與誠實守信原則是相互對立的
D.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講誠信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45.用現代動畫技術制作的電視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獲得了上海炫動卡通衛視2008年收視排行的年度特別獎,同名動畫電影也取得了高達8500萬的票房。這主要說明,為人們提供的文化產品應當
A.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B.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制作
C.滿足人們娛樂的需求 D.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46.目前我國文化產品種類繁多,良莠不齊,這說明我國文化市場要
A.嚴格規范,整齊劃一 B.言論自由,順其自然
C.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D.全面開放,海納百川
47.近年來,我國開展道德模范評選活動,樹立來自基層、來自群眾的道德楷模,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我國重視思想道德建設時應為它
①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②能提供精神動力和正確價值觀,決定社會發展進程和方向③體現了先進文化的性質和前進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8.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從文化建設的角度應
A.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B.倡導和實踐傳統文化的價值觀
C.優先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締落后文化
49.右圖的寓意啟示我們,思想道德建設必須
A.重視家庭美德建設
B.加強社會公德建設
C.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D.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
50.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一個人應當同時具
備的基本素養。下列古語中蘊含二者關系的有
①“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保☉饑•孟子)
②“才者,得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保ū彼•司馬光)③“前輩謂學貴之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保鞔• 陳獻章)④ “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
二、非選擇題
51.(18分)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某校高三學生在認真學習《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網上討論。
【智慧

藍天】
網友{文海}認為,五中全會關于未來五年文化建設的論述言簡意賅,蘊含深意,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對文化功能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認識,展現出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智慧。
網友{白峰}認為,文化是發展的增長極,文化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發展。
網友{林偉}認為,文化興,則人氣旺;人氣旺,則經濟活。特別是現在經濟的 發展,包括高科技產業的發展,缺少文化含量是斷然不行的。
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談談你對“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發展”的理解。

52.(12分)齊魯文化是特定歷史時期、特定范圍的地域文化,是山東人民在是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通過融匯各種思想,去蕪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東特色的地方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齊魯文化具有鮮明的雙重性:一方面,作為兩千年多封建統治思想的儒家思想在汲取齊魯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齊魯文化的烙。毫硪环矫,齊魯文化又是一種地域文化,齊魯文化除了具有中國傳 統文化的本質內核外,更具有鮮明的山東特色。
依據上述材料,說明齊魯文化的雙重性反映的文化生活道理

53.(10分)“30年來,我經歷了很多,但我的信 念一直很明確;一個共產黨員,要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業奉獻自己的一切,這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理由!”這是被譽為“雷鋒傳人”的郭明義的經典語錄。郭明義作為鞍鋼礦業公司齊大山鐵礦采場公路管理員,在鞍鋼工作的28年里始終把自己承擔的每一項工作都看做是為黨為社會為國家貢獻心力的機會,在工作中他總能顧全大局,甚至不分分內分外,心里始終裝著集體、社會和國家,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義,同時在工作中他總是銳意進取、孜孜不倦、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2010年10月胡錦濤總書記指出,郭明義同志是助人為樂的道德模范,是新時期學習實踐雷鋒精神的優秀代表。要大力宣傳和弘揚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跡和崇高品德,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請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宣傳和弘揚郭明義的事跡對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

一、選擇題:(每小題1.2分,共50題60分)

二、非選擇題:(51-53題共40分)
51、運用《文化生活相關知識,談談你對“文化是力量,文化更是發展”的理解。(18分)
解析:本題實際是談文化對人、對社會、對經濟政治、對綜合國力的影響。
參考答案:
(1)文化是力量。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 、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文化興,則人氣旺,則經濟活。(5分)  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優秀文化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分)  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中華民族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2分)
(2)文化更是發展。文化是發展的增長極,先進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3分)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3分)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發展有利于提高人們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促進我國民主政治的發展。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3分)
52、依據上述材料,說明齊魯文化的雙重性反映的文化生活的道理。(12分)
解析:本題要求學生運用中華文化特點等知識分析現實問題。首先,“數千年”和“地域文化”,體現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其次,汲取其他文化體現出其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再次,具有中華傳統文化內核和山東特色,體現出中華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關系。
參考答案: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原因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兼收并蓄。儒家思想汲取了齊魯文化的營養,才能歷經幾千年而不衰。(4分)
(2)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齊魯文化的烙印,說明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共同體,各民族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同性,又有各自的特征。(4分) 
(3)齊魯文化具有明顯的山東特色,說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03392.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