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政治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試題(?)學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中生正處于向成年人轉化的關鍵性時期,在這一階段高中思想政治課的開設對他們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編準備了高二政治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試題,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第I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每小題1.5分。共計75分。)

1.關于文化,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①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②文化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

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和非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④純自然的東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

①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②文化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③文化對社會發展起巨大的促進作用

④文化的影響既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又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一條公益廣告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每個人的心靈都像是一扇窗,窗戶打開光亮就會進來。事實上,公益廣告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這表明( )

A.文化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B.文化對人的影響應順其自然,不必干涉

C.文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D.文化總能給人以思想的啟迪、精神的享受

4.春節即將來臨,中國人割舍不掉的過年情結體現出( )

A.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B.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節日消費可以拉動經濟的發展

D.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對人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在經濟、政治、歷史和地理等因素上的區別,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這些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卮5~6題。

5.對文化多樣性的作用正確的看法是高考資源網( )

A.文化多樣性對社會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B.承認和尊重文化多樣性,必須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C.為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應該減少文化間的交流和融合

D.文化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上

6.在世界著名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自己獨立發展歷程的文明是( )

A.古巴比倫文明B.古埃及文明 C.中華文明 D.古印度文明

7.客家先民在歷次的大遷徙中,將中原文化融入嶺南土著民族之中,形成獨特的客家文化。這說明( )

①文化在交流傳播中發展

②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③中原文化是先進文化而嶺南文化是落后文化

④客家文化的獨特性表明與其他文化沒有共同之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實事求是一詞源自班固所著的《漢書》,本意是一種治學態度和方法,毛澤東把它加以馬克思主義的改造,變成一個意義重大的哲學命題,賦予了新的境界。實事求是一詞源自《漢書》說明( )

A.文化繼承就是全部承襲 B.文化發展是文化繼承的必要前提

C.文化繼承是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 D.我們要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9.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應該重新審視和定位豐富多彩的文化現象與文化資源,正確判斷其文化價值之所在。經濟全球化無法也不可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異,這說明( )

A.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具有相對穩定性

B.文化是識別和劃分民族的基本依據

C.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經濟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

D.民族差異與文化差異具有一致性

10.在歷代中國人民的創業實踐中,自強不息精神成為了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名言體現這一精神的是 ( )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B.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D.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11.法國人大多以盧浮宮、凡爾賽宮、奧賽博物館等為自豪,他們把這些文化遺產以國家的名義免費向公眾開放,使每個人都認識到文化遺產就在我身邊。這樣做的合理性在于( )

A.能保持自己思想文化上的獨立,拒絕外來文化

B.能讓自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C.能使自己民族文化不被世界文化融合

D.既能保護傳統文化,又能形成公眾的民族認同感

12.西方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把文化作為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軟武器,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大肆進行文化滲透,消解其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麥當勞為例,今天在世界120多個國家遍布著2.8萬多家麥當勞餐廳。它們不僅為美國帶來豐厚的商業利潤,而且成為美國文化的符號,成為文化滲透的一種特殊形式。對此,我們應該( )

A.吸納一切外來文化,豐富和發展中華文化

B.堅決抵制一切外國文化,保持中華文化的獨立性

C.開展多種形式的對外文化交流

D.高度警惕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西化的圖謀

13.文化大師張岱年指出: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民族的自信心與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礎,即對于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梢( )

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繼承性

B.傳統文化具有相對滯后性

C.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精神紐帶

D.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語言和文化一直是重要的軟力量。近年來,中國的發展給世界各國帶來機遇,掌握漢語成為很多人把握機遇求得發展的重要選擇,同時也標志著中國軟實力的迅速增強;卮1415題。

14.錢偉長先生曾經說過:天下沒有別的國家的文字3000年以后還能看得懂,漢字可以。這說明( )

A.漢字是人類文明的基本載體B.漢字文化的內涵豐富

C.漢字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見證D.漢字是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見證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古人認為,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能夠像大地那樣承載萬物,生長萬物。對厚德載物思想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厚德載物思想是封建思想的糟粕,應該摒棄

B.厚德載物思想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本質,人人都應該遵循

C.厚德載物思想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倡導的競爭觀念不相適應,應對其加以改造

D.厚德載物思想是中華傳統美德,應該加以繼承和發展

16.漢語作為中國各民族的通用語言,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優秀文化,與國外漢語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社會外語風潮蔓延,許多人能講一口流利的外語,而寫出的漢語文章卻錯誤連篇,這與多年來中國忽視學生的漢語教育是分不開的。對此( )

①國家應加強教育在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功能 ②我們應變革教育方式,以開放的心態全面接受外來文化 ③我們應學會對自己民族語言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④國家應加強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2009年是新中國建國60周年。在不同時期愛國熱情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每個中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珍惜維護現在這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關于愛國主義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

②愛國主義是中國人民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的深厚感情

③在不同歷史時期,愛國主義往往具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④愛國主義是近現代中國特有的精神風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山寨文化以其通俗性、娛樂性廣為群眾所接受,市場空間巨大,但良莠不齊,某些內容雅俗共賞,某些內容卻低級粗俗。這說明( )

①必須加強對大眾文化發展的管理和引導

②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發展大眾文化必須堅持提倡多樣化與弘揚主旋律相統一

④面對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應當做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2009年1月13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要求領導干部自覺遵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列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識正確的是( )

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

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

③發展大眾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之一

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點擊進入》》》高二政治期末試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澳門是一個國際性城市,其主要特點在于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教堂與牌坊、基督與天地(神),使澳門呈現出非常獨特的文化景象。澳門文化獨具特色說明( )

A.只有保持文化的獨立性才能保存本民族文化

B.文化創新離不開傳統文化

C.繼承傳統、推陳出新是文化創新必然經歷的過程

D.文化的交流、借鑒和融合,是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

21.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這表明閱讀( )

①是個人與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②是培養個人和民族文化素養的重要途徑

③是獲得和享用人類文明成果的過程 ④體現了個人與民族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右圖漫畫《風水惹的禍》啟示我們( )

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B.文化對人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C.要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蝕

D.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要面向現代化,這表明

A.實現現代化是中華民族追求的終極目標 ( )

B.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全面建設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充滿時代精神

D.中華文化充滿持久的魅力

24.針對現實生活中存在多元化的道德價值觀和行為,我們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一條重要途徑是( )

A.加強自身的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B.閉門思過,每日三省吾身

C.用人類創造的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

D.跟著感覺走,隨大流

25.但丁說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這句話強調說明( )

①知識文化修養比思想道德修養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養相當重要,是不容忽視的

③思想道德修養比知識文化修養更重要

④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對知識文化修養有促進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6.英國哲學家羅素5歲的時候,家人帶他去海邊玩,他發現自己無法把礁石上的海蜞弄下來,非常生氣。于是他問姑姑:海蜞會思考嗎?姑姑回答:我不知道。那你就應該學習,羅素說。是啊,人會思考,動物會思考嗎?什么叫思考?為什么說動物不會思考?這些起初不顯眼的問題,一旦認真起來,大有文章可做,有一門精神哲學專門討論這些問題。這說明( )

A.每個人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B.兒童的哲學停留在經驗和無意識的層次

C.人們創造哲學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D.驚訝和困惑是一切哲學活動的引線或動因

27.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說: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要讓他耽誤了哲學的研究;當他年老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對他的研究產生厭倦。因為要獲得靈魂的健康,誰也不會有太早或太晚的問題。之所以要重視哲學的研究,是因為( )

A.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

B.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

C.真正的哲學,能夠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真正的哲學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和人們對實踐的追問與對世界的思考

28.孔子提出畏天命獲罪于天,無可禱也。這是( )

A.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29.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下列與這句話所蘊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B.物是觀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 D.理生萬物,理主動靜

30.蒙古民族主要信仰喇嘛教,他們認為布爾紅(菩薩)主宰世界和人的命運。下列說法中與上述觀點一致的是( )

A.氣者,理之依也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理主動靜 D.物是觀念的結合

3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B.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水、火、氣、土等形態

C.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規律

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32.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堅持( )

A.聯系的觀點 B.發展的觀點 C.實踐的觀點D.矛盾的觀點

33.俗語說: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其中蘊涵的哲學寓意是( )

A.人在客觀事物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B.事物的變化發展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C.物質始終處于運動變化的過程中

D.靜止是一種特殊的運動狀態

34.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他的學生克拉底魯認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上述兩種觀點( )

A.都是正確的,因為他們正確地回答了物質和運動的關系

B.都是錯誤的,因為他們都夸大了物質的運動而否認了相對靜止

C.前者正確,他說明物質是運動的;后者錯誤,他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將會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D.前者錯誤,他夸大了物質的運動;后者正確,他正確說明了運動和靜止的關系

35.求真務實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彼時的真不能代替此時的真,彼時的實不能代替此時的實。其中的哲理是( )

A.事物運動是絕對、無條件、永恒的B.事物運動的方式是永恒不變的

C.真與假或虛與實是交織在一起的 D.事物的運動變化是不可捉摸的

36.在和諧理念的指導下,我國的外交工作取得了被國際輿論稱之為改變全球力量對比、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這體現的哲理是( )

A.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B.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C.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D.正確的意識有時候也可以決定物質

37.在談到作文的夸張時,魯迅曾有關于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精彩論述。語文老師在教我們作文時,也總要求發揮想象力。其實,人的任何想象( )

A.都來源于人腦B.都來自客觀世界

C.都是由人的思想決定的D.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

38.關于龍的形象,自古以來就有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索、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的說法。這表明( )

①一切觀念都是對現實的直接模仿

②觀念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移入人腦并被人腦改造加工過的

③虛幻的觀念也是對事物本質的真實反映

④任何觀念都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其物質的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39.當人類砍倒一棵樹的時候,文明開始了;當人類砍倒最后一棵樹的時候,文明結束了。這句話的哲學啟示是( )

A.自然界是向前運動變化發展著的 B.人能夠認識規律和利用自然規律

C.人類應全面看待自身活動的影響 D.廣大人民群眾是人類文明的創造者

40.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梁羽生主張寧可無武,不可無俠。 他解釋說,俠有很多不同的定義,其內容甚至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從古人對俠要求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到現代每一個武俠小說作家心中都有一個俠的概念。人們對俠的理解不同說明( )

A.對俠的價值判斷并無客觀依據

B.人們的意識對對象的反映具有主觀特性

C.人們獲得的正確認識是不可能完善的

D.人們的認識不能正確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41.人們在生活中常常通過心理暗示來調節自己的狀態。譬如,當你心情煩躁、學習狀態不佳時,暗示自己能夠靜下來、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也許真的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是很有修養的人,按照一定的標準長期堅持,也許真的能成為很有修養的人。這啟示我們( )

A.意識能夠改變人生的態度和命運

B.應當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

C.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行為選擇

D.人的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42.驢的叫聲很難聽,它十分羨慕蟬的叫聲,于是向蟬求教,蟬說:我天天不吃飯,只喝露水,故聲音清脆嘹亮。驢咬緊牙關,每天以露水為食,不久就餓死了。這則故事的哲學寓意是( )

A.做事情必須有自己的主見B.做事情必須有意識作指導

C.做事情不能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D.做事情必須具有一定的物質條件

43.漫畫反映的現象,從哲學上看( )

A.體現了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的阻礙作用

B.重視了意識能動作用的發揮

C.違背了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D.侵犯了國家和集體的利益

44.《孫子兵法》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這表明( )

①物變化無常,人的認識能力無限

②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是統一的

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

④做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A.①②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5.有一個人因意外流落到荒島上,他一心想回到大陸,于是找到了島上最大的一棵樹,制成了獨木舟。對于他制獨木舟的活動認識正確的是( )

A.是實踐活動。但是是無社會性的獨立的個人活動

B.不是實踐活動。只不過是個人的本能的行動

C.是社會性的實踐活動。因為制作獨木舟的技能是社會賦予的

D.不是實踐活動。因為他已遠離社會,回歸自然

46.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他認為,科學家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頂著太陽,趟著泥水,下田。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有( )

①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②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人生價值

③物質與意識是不可分割的④靜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這表明( )

A.真理與權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歷史和實踐來檢驗

C.真理與權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從真理,才能具有權威

48.號稱中國股市散戶第一人的楊百萬說,股市是沒有圍墻的社會財經大學,只有留級和重讀,永遠沒有畢業生。這告訴我們( )

A.認識具有無限性和反復性 B.真理是客觀和主觀的統一

C.實踐是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D.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49.2009年樓市拐點到底指什么?是指房價從上漲到下跌,還是指房價從快速上漲到深度調整?業內人士莫衷一是。這說明( )

A.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B.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C.真理和謬誤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

D.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會導致對同一個對象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

50.下列詩句,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反映同一哲理的是( )

A.桃紅李白皆夸好,須得垂楊相發揮B.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C.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D.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飛落玉淵長

第Ⅱ卷

班級 姓名 學號 成績______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計45分。)

51.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兩個。其一《親嘗湯藥》: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其二《埋兒奉母》:郭巨,晉代人,對母極孝。后家境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書天賜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并得以兼養孩子。

根據以上材料,簡要說明怎樣正確對待我國的傳統文化?(10分)

52.1978年開始實施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我國農村生產力,推動了我國農業的發展。但是,近年來,隨著勞動力外出務工的增多和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迫切要求加快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簡要說明中央出臺允許農民土地流轉政策的哲學依據。(9分)

53.現代大眾傳媒以其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和廣泛而密集的信息網絡、高覆蓋率的發射系統,使其成為社會的輿論中心、信息中心、文化傳播中心。同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現代大眾傳媒、網絡傳播,腐蝕未成年人的心靈。

辨析:大眾傳媒,特別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是低俗落后文化得以存在和傳播的源泉。(13分)

54.統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于尊重和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社會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如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的規律等。這些規律告訴人們,只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類文明才能進步,違背了這些規律,社會發展必然出現問題。

請回答:

(1)怎樣理解統籌經濟社會發展關鍵在于尊重和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6分)

(2)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和把握規律,按規律辦事?(7分)

高中是人生中的關鍵階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第一學期期末檢測試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18562.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