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政治歷年上學期中考試卷(附答案)[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Ⅰ卷(客觀題 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在答題紙上對應的方框內填涂。(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
1.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這里的“客觀實在”是
A.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
B.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的總稱
2.圖中的圖像,有人看成一位少女的臉,有人看成
一位薩克斯演奏家。這種差別表明的哲學道理是
①人們的認識活動可以能動地改造世界
②對具體事物的認識結果往往因人而異
③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④認識具有反復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人的身體具有很強的中和緩沖功能,自身就能夠維持酸堿度的平衡,無論日常生活中攝入的食物是酸性還是堿性,人體的pH是基本不變的。可見
A.人們在規律面前總是無能為力的
B.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客觀的
C.人為建立起來的聯系都是主觀的
D.意識對人的生理活動有調節作用
4.下列選項與右邊漫畫寓意相反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
B.萬物生于水,又復歸于水
C.天地合而萬物生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5.有兩位畫家以《安靜》為題各畫了一張畫,一位畫了一個湖,湖面平靜,倒映著遠山和湖邊的花草,好像一面鏡子。另一位則畫了一個激湍直瀉的瀑布,旁邊一棵小樹,樹上一個鳥巢,巢里一只小鳥,小鳥在睡覺。后一位畫家才真正理解安靜的含義,因為他懂得
①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谶\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載體③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任何物質都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6.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這一論斷的含義是
A.靜止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運動,沒有靜止
C.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D.運動與靜止是絕對對立的
7.“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動力和情感因素。當下,人們喜歡將所有積極的、催人奮進的、充滿希望的行為,貼上“正能量”標簽,這是因為
①正能量能夠給人帶來信心和力量 ②正能量能夠創造出獨立于物質之外的精神、壅芰磕軐θ梭w生理活動進行調節和控制 ④正能量能夠將人們的愿望變成現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8.2018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進一步破除制約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切實推動科學發展。這主要體現了
A.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真理既是具體的,也是無條件的 D.事物的絕對運動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
9.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下列屬于實踐活動的是
①我外交部表示釣魚島是中國神圣的固有領土 ②2018年11月8日超級臺風“海燕”重創菲律賓、壑貞c、上海作為試點省份進行房地產稅改革 ④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項目將于2019年底封頂,預計總投資達240億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針對當前中小型企業面臨的困難,中央政府出臺“營改增”、暫免征收小微企業22項收費
等“放水養魚”的政策!胺潘B魚”的政策體現了
A.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B.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推動企業的發展
C.尊重客觀規律,反對工作中的唯心主義 D.堅持唯物辯證法,保持政策的發展性
11.能夠統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個舉世聞名的長城去防御敵人,卻不能制造導彈去攻擊敵人。
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實踐具有
A.直接現實性 B.主觀能動性 C.社會歷史性 D.自覺選擇性
12.在平面內,若直線a⊥c,直線b⊥c,則a∥b;在空間中,若直線a⊥c,直線b⊥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這說明
A.人們難以完全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B.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反復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BR>13.“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焙w現的辯證法的道理是(  )
A.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 B.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著必然聯系
C.聯系是無條件的 D.事物的聯系是無法改變的
14.據報道,為了坐上教室里“人氣寵兒的最佳風水方位”,河南商丘市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網上占卜后,纏著老師給自己調換座位,理由是這樣能提高自己日益下降的學習成績。這種思想
A.否認了事物聯系的普遍性 B.否認了事物聯系的客觀性
C.沒有把握事物的整體聯系 D.沒有把握事物聯系的多樣性
15. 宋代徐璣在《黃碧》中說,“水清知酒好,山瘦識民貧”。其中所呈現的水與酒、山與民的關系告訴我們
A.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 B.自在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C.事物的聯系是多樣化的 D.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16. 某視頻中,一只小貓頭鷹被人用大手輕輕撫摸,它瞪大了眼睛,顯得傻氣而乖巧,網友皆呼“萌”。但科學研究表明,它的“萌態”是因恐懼而身體僵硬,動作緩慢。這給我們的啟示
A.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B.要在普遍聯系中把握事物
C.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主觀性 D.既要看到現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質
17.“附著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沉浮在空間里,你是塵!。林希的短詩《土》蘊涵的哲理是
①整體與部分是對立的 ②整體與部分是統一的、鄄糠质钦w中的部分 ④聯系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古語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毕铝羞x項中,與此蘊含哲理一致的是
A.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B.量體裁衣,對癥下藥
C.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D.解放思想,實事求是19. 數學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將“1.01365≈37.8”和“1.02365≈1377.4”這兩個等式解讀為:只比你努力一點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太遠。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變的發生,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B.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抓住時機才能促成質變
C.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在新質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D.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
20.網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電圖,一帆風順說明你掛了。生活中人們常把“浮起來”稱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敗。其實在沉浮之間,有起有落才是真實人生。從中我們可以領悟到
A.事物發展的道路總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總處在量變與質變的交替過程中
C.事物發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實現成功人生
21.右邊漫畫蘊含的哲學觀點是
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C.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D.矛盾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22.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中央
黨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
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
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這體現了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統一
23.有人做過這樣的測試:在一張白紙上畫一個黑點,讓不同的人來看。結果發現人們通常
都是只注意到那個黑點,而忽視了黑點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不要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  ②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芤辛α拷鉀Q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4.漫畫啟示我們
A.要著重抓主要矛盾
B.不能忽視次要矛盾
C.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重視量變防微杜漸
25.辯證的否定觀教給我們正確的生活態度是
A.拋棄傳統觀念,開拓新境界 B.對權威說“不”,懷疑和否定一切
C.敢于自我否定,發展和超越自我 D.培養批判性思維,拋棄別人的經驗
26.近幾年,網絡新詞海量增長。像“蒜你狠”、“犀利哥”、

“給力”、“秒殺”、“正能量”、等“雷詞”(很有震撼力的詞語)多為新事件、新聞人物的濃縮和概括。這表明
① 社會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②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③ 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并享用文化 ④ 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7.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觸動了不少人的心弦,引發了人們多方面的思索:自我、親人、友情、健康、藍天、夢想……都去哪兒了?這些追問,在凸顯當今社會環境下一些人迷茫心境的同時,還萌動著人們尋求改變的心態和信念。這表明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樣性特征、谧非笳胬硎钦J識的目的和歸宿
③社會意識的產生有其物質原因 ④社會心理源自人們的生活反思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28.學者認為,與前一輪改革“摸著石頭過河”相比,新一輪改革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的要求,這不僅是方式方法的轉變,更是思路思維的轉型。從唯物史觀的角度看,“加強頂層設計”旨在強調
A.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B.社會意識有其相對獨立性
C.不同的社會意識源于不同時代
D.社會意識有先進與落后之分
29.右邊漫畫蘊含的哲理是
A.在砥礪自我中不斷進取是成功的關鍵
B.成功者要充分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
C. 只有站在高處才能看清未來的方向
D.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勞動和奉獻
30.在一次哲學討論課上,同學們就歷史發展問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其中屬于歷史唯心主義觀點的是
A.人類社會的進步主要源于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追求
B.人類社會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C.人類活動是有意識、有目的的,又是有規律的
D.人類的生產活動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決定作用
二、判斷題:閱讀下列各題,判斷正確與錯誤.正確的A,錯誤的B,在答題紙上對應的方框內填涂。(本部分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31.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32.物質離不開意識,意識也離不開物質。
33.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
34.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是發展的觀點。
35.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36.聯系就是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37.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38.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因而質變就是發展。
39.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馬克思關于矛盾問題的精髓。
40.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第Ⅱ卷(主觀題 共30分)
三、簡答題:請緊扣題意,結合所學相關知識,在答題紙上簡要回答問題。(本部分共2題,第41題8分,第42題8分,共16分)
41.材料一:從1999年深秋到2018年6月,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 了從一飛沖天到空間手控交會對接的跨越。一次次的突破和勝利都源于中國航天人不斷的技術積累和創新,我們對宇宙空間的探索從未止步。
(1)從“神一”到“神十”,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雖然不是一帆風順,但我們對宇宙的
探索從未止步。這說明認識具有哪些特征?
材料二:我國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已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
學管理模式和方法,積累了新形勢下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經驗;突破了一大批
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證明了我
國航天工程的計劃、程序、步驟等舉措是科學的。
(2)我國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
4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對外貿易結構不合理,競爭力不強;利用外資結構不合理,技術含量不高;對外投資結構不合理,投資效益不好…… 2018年以后的未來經濟轉型,必須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并且使質量和效益、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材料二 根據中央部署,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于2018年6月18日正式啟動。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活動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把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著力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自上而下在全黨深入開展。
(1)結合上述材料一說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是如何體現辯證否定觀的?<

BR>(2)結合材料二,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說明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理論依據。
四、探究題:請你進入下列情境中,參與問題的探究與分析,并將你的觀點寫在答題紙上。(本部分1題,14分)
43.進入21世紀,南京市經濟快速發展,但空氣污染也日趨嚴重,“藍天不藍”。十月本該是南京最美好的季節,可近日“秋高氣不爽”,霧霾已連續幾日縈繞金陵城。某校高二(1)班同學以“健康呼吸,從治理霧霾開始”為題開展研究性學習,請你參與其中。
【政策影響】
據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與南京市氣象臺聯合發布的空氣質量日報,2018年10月29日空氣質量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PM2.5日均濃度為117微克/立方米,超標0.56倍。針對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為減少灰霾天氣,改善南京空氣質量,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深化藍天計劃控制大氣污染實施方案》,決定加大力度實施“綠色南京工程”。
(1)結合材料,請從辯證唯物論的角度,分析南京市政府的做法。
【理清思路】
高二(1)班同學圍繞“霧霾出現的原因及解決辦法”展開討論,形成了以下下觀點:
觀點一:霧霾天氣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問題,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借鑒其他城市和發達國家的做法,還需通盤考慮,綜合治理,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公眾全方位的參與,形成治理的強大合力。
觀點二:霧霾天氣的出現,既有自然因素的原因,也有生產方式粗放的原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出現霧霾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時不能急于求成,關鍵是找準病根,對癥下藥。
(2)請你選擇其中一個觀點,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知識加以論證。
【重在參與】
有人認為,污染都是別人造成的,與我無關。其實,環境的惡化與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關系。沒有大家配合,再怎么治理都沒有用。頭頂著昏暗的天空,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如何走出這令人窒息的污染圍城?
(3)作為一位中學生,面對南京霧霾天氣,你能做些什么?提兩條合理化建議,并說明哲學依據。高二年級政治(必修)答案
1-5 BCBAA 6-10 CBACB 11-15 CDABD 16-20 DBAAC 21-25 BCDAC 26-30CBBBA
31-49 ABABA BABBA
三、簡析題(共兩題,41題8分 42題10 分,共18分。)
41.(1)認識具有反復性,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具有上升性。
(2)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國國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學管理模式和方法,積累了新形勢下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經驗。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
③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航天工程的成功實施證明了我國航天工程的計劃、程序、步驟等舉措是科學的。
42.(1)①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我國的經濟升級,本身就是一個辯證否定的發展過程。
②辯證的否定是聯系和發展的環節,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我國經濟升級的過程,既是對過去存在問題的否定和克服,也是對以往成功經驗的肯定和保留,就是在經濟發展中吸取、保留、改造和創新的過程。
③辯證的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在我國經濟升級過程中,要堅持不斷創新。
(2)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當前,社會中大量的脫離群眾的現象影響干群關系和社會穩定,所以必須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②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是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之一。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推動社會發展。)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這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④價值觀具有導向作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利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四、綜合探究題(12分)
43.(1)①物質決定意識,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南京市政府正是從南京空氣污染日趨嚴重的實際出發,制定了控制大氣污染實施方案,,決定實施“綠色南京工程”。
②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意識。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了方案,決定實施“綠色南京工程”作為正確的意識,有利于促進南京的空氣質量的提升。
③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或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造福于人類)。南京市遵循生態規律,制定方案,實施“綠色南京工程”。
(2)選擇觀點一。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要堅持把共性和個性統一起來。南京在治理中既要要

借鑒其他城市和發達國家的做法,又要從南京自己的實際出發。②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影響部分,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南京治理霧霾要通盤考慮,綜合治理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尋求最佳方案。(或聯系具有普遍性,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南京治理霧霾需要政府、企業、媒體、公眾全方位的參與,形成治理的強大合力。)
選擇觀點二。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注重量的積累。南京霧霾天氣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南京在治理時不能急于求成。②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要著重抓主要矛盾。治理霧霾關鍵是找準病根,用對藥方。
(3)①堅持每天騎車或乘坐公交,少開私家車。依據: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加強環保宣傳,要有憂患意識,強化人們環保意識,倡導低碳出行、低碳生活。依據:意識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69617.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