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下冊政治期末考試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世界一流潛能大師博恩•崔西說:“潛意識的力量比表意識大三萬倍”。追逐高考,我們向往成功,我們希望激發潛能,我們就需要在心中鑄造一座高高矗立的、堅固無比的燈塔,它的名字叫信念。逍遙右腦為你整理了《高二下冊政治期末考試試題》,助你一路向前!

  【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現實生活中有人輕視哲學!罢軐W不能帶來錢”“當年馬克思撰寫《哲學的貧困》,如今則出現了‘貧困的哲學’!钡聦嵶C明一個輕視理論思維的民族是不會有光明的未來的。這是因為()

  A.哲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務就是揭示具體事物發展的規律

  B.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C.哲學是對人們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

  D.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的指導

  2.我國東漢時期的王充認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為鬼,人死何故獨能為鬼?”下列觀點與之不一致的世界觀是()

  A.生死有命,富貴在天B.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

  C.心之官則思D.人病則憂懼出,憂懼則鬼出

  3.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是一團燃燒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燒,在一定的分寸上熄滅。”下列與這句話所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理生萬物,理主動靜B.物是觀念的集合

  C.存在即被感知D.氣者,理之依也

  4.從古到今,各種哲學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觀點相同,有些根本觀點完全相反,但無論哪種哲學,都是()

 、傧到y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②世界觀與方*的統一

 、劭茖W的科學④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長相。你是駱駝,就不要去唱蒼鷹的歌,駱駝照樣充滿魅力。”與這一命題相對立的是()。

  A.唯心主義B.唯物主義C.悲觀主義D.教條主義

  6.自有人類以來,思想領域內的斗爭就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而哲學上的斗爭是最高形式的斗爭。這里說的哲學上的斗爭,最根本的是()

  A.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斗爭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斗爭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斗爭D.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斗爭

  7.從哲學上看,“心想事成”與“天命難違”的區別在于()

  A.前者是積極的觀點,后者是消極的觀點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卻是不可違抗的

  C.前者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后者屬于客觀唯心主義

  D.兩者都屬于唯心主義的觀點

  8.關于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表述正確的是()

 、俳味蠈W唯物主義堅持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的根本觀點

 、诮味蠈W唯物主義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

  ③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具有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的局限性

  ④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如水、火、氣、土等,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9.馬克思主義哲學以世界客觀性為依據,以實踐為基礎,以規律為對象,它關于世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揭示,具有可證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性,要求它不可能純學術化,在政治和價值取向上,它必須關心社會現實問題,直接或間接與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歷史使命相聯系。上述材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

  A.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B.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C.實現了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D.在實踐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展

  10.2018年10月以來,北京霧霾卷土重來,接連的重度污染預警把讓人們感到"十面霾伏",AQI(空氣質量指數)接連破百。霧霾的發生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主要表明

  A.自然界具有物質性B.人類社會具有物質性

  C.意識是物質的反映D.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11、“水停百日生蟲,人閑百日生病”告訴我們()

  A.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B.運動是物質的固有的根本屬性

  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D.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

  12.孟子在《寡人之于國也》中說道:“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边@說明

  A.自然界的變化發展是有規律的B.尊重自然規律就能有效地改造自然

  C.要不失時機促成事物發展D.按規律辦事才能造福人類

  13.2018年9月22日是中國第八個城市無車日。此次活動主題為:綠色交通、城市未來。鼓勵人們更多關注和選擇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綠色出行方式!笆澜鐭o車日”活動節約的能源雖然有限,但是當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并轉化為自覺保護環境的實踐時,就會對全球節能減排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①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能動的物質性活動

 、趯嵺`是按照主觀的內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動

 、蹖嵺`具有能動性、社會性和客觀性的突出特點

 、軐嵺`是人類應對環境的有效、合理的適應性活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4.長三角屬吳越文化或江南文化,珠三角屬嶺南文化,京冀為燕趙文化。這三大區域無論從城市面貌到風土人情,從歷史文化到當代生活方式,都有很多的差異;同時在這三大區域文化土壤上生長起來的民間文化也各自相異。上述事實蘊涵的哲理是()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C.生活在同一區域的人們,其意識也一定相同D.意識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有導向作用

  15.一直以來,人體干細胞都被認為是單向地從不成熟細胞發展為專門的成熟細胞,生長過程不可逆轉?墒亲钚卵芯堪l現,成熟的、專門的細胞可以重新編程,成為未成熟的細胞,并進而發育成人體的所有組織。這樣人們就可以利用自己的細胞培養出需要移植的器官。這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細胞和器官生長的理解。上述事實說明

 、偃藗兛梢愿淖兗毎L規律,使之造福人類

  ②生命現象是復雜的,人們對其本質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

 、壅J識是不斷發展的,人們對細胞的原有的真理性認識被推翻

 、苋祟愓J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6.閱讀下面漫畫,從哲學上看,二人爭論的焦點是()

  A.實踐是不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不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和認識何者起決定作用

  D.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17.北京大學心理學教授沈政和兩名合作者研發的“睡眠與夢的監測與干預系統”具有睡眠質量分析、夢的分析、夢的誘導等功能,為我們科學認識夢境現象提供了科學的手段。我們每個人都做過夢而且夢中的景象變化萬千,有時猶如現實生活。對夢境的正確認識是()

  A.夢境是虛構的,與客觀世界無關B.夢境可能是神的啟示

  C.夢境是人腦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D.夢境并不是無端的,它是對未來生活的預兆

  18.一次,錢學森為解決導師交給他的難題,前后寫了五份演算文稿。當他把定稿裝入文件袋后,特意在封面上工工整整寫道“Final”(定稿),但他馬上又覺得不妥,便在旁邊補了一行“Nothingisfinal!。 (沒有什么認識是最后的)。這句“Nothingisfinal。。 斌w現的哲學道理是()

  A.真理是客觀的B.真理是絕對的C.真理是發展的D.真理是普遍的

  19.據報道,一枚在西伯利亞科雷馬河的永凍層已經封凍了三萬年的種子,被*科學家在培養皿中成功復活,并種出了一棵水果樹苗,創下復活最古老植物種子的紀錄。這一科學成果說明()

  A.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能突破規律的制約B.人為事物的聯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識之外

  C.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人類實踐的產物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0.我們黨歷來重視生態文明的建設與探索。十五大報告提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要求;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并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總體布局的高度來論述。這個過程體現了()

  ①認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能動性,可以擺脫客觀對象的*

 、谡J識是一個圓圈式的循環往復過程,人的認識具有規律性

  ③認識總是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認識具有反復性和上升性

 、鼙举|的暴露和展開有一個漸進的過程,認識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有學生運用物理學中左右手定則對氣旋與反氣旋的區別進行判讀,很快對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表明()

 、僬J識的發展受已有知識的影響②實踐是認識的目的與歸宿

 、壅胬硎强陀^與主觀的統一④認識事物要有創新思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2.“中國式過馬路”,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種“痼疾”。從哲學上看,漫畫《闖》折射出部分人背離了()

  A.聯系的普遍性

  B.聯系的主觀性

  C.聯系的多樣性

  D.聯系的客觀性

  23.下列與“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蘊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B.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D.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24.數學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將這兩個等式解讀為:只比你努力一點的人,其實已經甩你太遠。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質變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在新質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B.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必須要抓住時機才能促成質變

  C.沒有量的積累就不會有質變的發生,必須重視量的積累

  D.要保持事物性質的穩定,就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限度內。

  25.我國每年生成的8億多噸秸稈的綜合利用率不高,絕大部分被廢棄。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稈的材質特性,另辟蹊徑,利用秸稈制造生態環保、結實耐用的板材。產品在國內外廣受歡迎,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該公司之所以能夠捕捉到他人通常視而不見的商機,是因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其本質的聯系

 、谏朴诟鶕挛镏g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③尊重聯系的多樣性,重視發揮偶然聯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觀聯系,發揮創新觀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6.日本“購島”鬧劇發生以來,中國海監船、漁政船組成編隊抵達*及其附屬島嶼海域,開展常態化*巡航執法,維護中國海洋權益。從哲學上看,中國旗幟鮮明地維護固有領土*的主權是因為()

  A.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B.整體與部分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C.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領魂,我國堅定的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D.事物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

  27.心理學實驗表明,只靠耳朵聽的知識,3個小時后只能記住65%左右;只靠眼睛看的知識,3個小時后可保持70%左右,3天后能記住30%左右;如果視聽結合獲得的知識,3個小時后保持85%左右,3天后能保持70%左右。從哲學上看,這個實驗告訴我們要提高記憶力需要

  A.把握主次矛盾之間的關系B.把握事物變化發展的趨勢

  C.把握系統與要素之間的關系D.把握實踐和認識的關系

  28.下列成語與漫畫《變遷》蘊含哲理相同的是()

  A.仁者見仁,智者見智B.吐故納新

  C.精誠所至,金石為開D.審時度勢,趨利避害

  29.國門大開之后,流行文化蜂擁而至,廣播、*、電視、網絡等新媒體,伴隨豐富的物質生活走進千家萬戶。有人認為,“流行文化就是新文化”。這種觀點錯在它()

  A.否定了區分新舊事物的正確標準

  B.沒有看到新事物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發展前途

  C.將運動、變化、發展混為一談

  D.將事物一時力量強弱,作為判斷新舊事物的標準

  30.下列關于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發展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

 、谶\動變化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過程,也就是發展

  ③事物都是運動變化著的,但并非任何運動變化都是發展

  ④發展揭示了萬事萬物的各種運動變化所包含的前進和上升的趨向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卷Ⅱ

  二、主觀題(四道題,共40分)

  31.材料一近來,王林這些大師們再次吸引住人們的眼球?纯创髱焸兊纳衿!

  嚴新宣稱用氣功支援大興安嶺森林滅火

  閆芳被稱為“最強太極推手”,其掌風能擊倒人

  王林以表演“隔空取物”“空盆取蛇”等見長,自稱“氣功大師”

  張寶勝具有“火云掌”“耳朵識字”“藥片穿瓶”等眾多“特異功能”

  胡萬林號稱“神醫”“蓋世華佗”,據說包治百病,治愈率可達90%

  馬悅凌憑借《不生病的智慧》走紅,被稱為“養生教母”,教人“生吃泥鰍”

  張悟本綽號“綠豆小王子”,宣稱吃綠豆可治百病

  材料二中國反偽科學代表人物司馬南說,不是“大師”們有多高明,而是傻子太多。雖然這些“大師”在我面前,我打眼一看就知道是騙子,但一般老百姓很難辨識。為什么呢?因為“大師”們自己忽悠沒有用,所以他們往往善于借力,狐假虎威,和名流權貴們攪在一起,從而增加了自身的“可信度”。

  運用辯證唯物論的知識,就如何識破大師們的*向社會公眾提幾點建議。(12分)

  32.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思想是馬列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豐富發展了這個理論體系,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運用真理的有關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對待馬克思主義態度的正確性。(8分)

  33.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人類社會面臨著三種主要因素的制約,即經濟增長、資源以及環境。人們將發現我們面臨的是相互制約的三重困境(如圖),人類必須從這種三重困境結構中去尋找出路。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問題:

  運用聯系的觀點說明人類發展為什么會面臨三重困境。(10分)

  34.習*同志指出:全黨同志必須清醒的認識到,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奮斗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奮斗幾十年,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要奮斗就會有困難和風險。我們一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始終保持對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

  以上材料是如何體現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10分)

  試卷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

  1-5.DADAA6-10.CCDBA11-15.BDBBD16-20.CCCCB

  21-25.DDDCA26-30.BCBAC

  二、主觀題

  31.①自然界是物質的,我們要堅信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沒有什么超自然的力量能改變自然的規律。(3分)

 、谖镔|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了解事實,還原*是識破*的有效途徑。(3分)

  ③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意識不僅能夠反映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夠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識破*,必須發揮意識的作用,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3分)

 、芤幝傻目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規律辦事。在認識規律的基礎上,堅持按規律辦事,也是識破*的有效辦法(3分)

  32.(1)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是客觀的。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2分)

  (2)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中國共產黨根據我國國情和革命與建設的實際,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3分)

  (3)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要求我們在實踐中發展真理。中國共產黨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3分)

  33.(1)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普遍性、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人口的增長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規模來承受,而經濟規模的擴大將消耗更多的資源,特別是能源、水資源的消耗將大規模增加,從而導致環境的破壞和生態失衡。從而使人類面臨著三重困境。(原理3分材料2分)

  (2)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要求我們用整體的觀點認識事物,正確處理整體和部分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關系。如果人們只看到經濟增長、資源、環境中的一個方面,人類的發展就會面臨這三重困境。(若用系統與要素的關系加以分析說明也可)(方*3分,材料2分)

  【二】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計24小題,每小題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1.習*總書記指出,要把哲學思維作為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好

  各項工作的看家本領。這種說法是因為哲學()

  A.是能夠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一門科學

  B.是哲學家對自己實踐活動的科學總結

  C.能夠指導人們正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是對自然界中生物運動規律的概括總結

  2.叮人的雌蚊子不僅讓人煩惱不堪,還是瘧疾傳播的最大“幫兇”。英國科研人員開發出

  一種轉基因技術,可大幅改變蚊子后代的性別構成,讓雄性占絕大多數,最終致使蚊

  群在數代后無法繁衍,從而阻斷瘧疾的傳播途徑。這一技術的開發表明()

 、偎季S能夠正確認識存在②不可知論者是不存在的

  ③整個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④物質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上海某家公司向網易財經發布一份聲明,稱近期公司不斷受到來自外部的歪曲事實、

  無中生有的謠言攻擊,對公司的日常工作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對公司的品牌聲譽

  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下列說法與“無中生有”蘊含哲理相同的是()

 、偃耸侨f物的尺度②人病則憂懼,憂懼則鬼出

 、畚宜脊饰以冖苄纬蓜t神存,形謝則神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是現代文明的產物,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人類優秀哲學思想的結晶。回答4——5題。

  4.之所以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是因為它()

 、賹崿F了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②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蹧Q定著人們的實踐活動

 、苷_地總結了時代的實踐經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是()

 、賹崿F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辯證統一

 、趯崿F了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蹖崿F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心史觀的統一

 、軐崿F了唯物主義和形而上學的統一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漫畫《各有所好》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充分發揮人的

  主觀能動性

  B.要尊重事物發展

  的客觀規律

  C.要善于把握事物

  矛盾的主要方面

  D.要善于通過量的

  積累去實現事物的變化

  7.地球上生物細胞的直接能源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員將含磷隕石放置在模擬的

  早期地球環境中與酸性流質物等進行反應,產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

  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該發現為解開地球上的無機環境如何進化出最初的生命

  物質這一生命起源之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試驗進一步證明()

 、贌o生命物質和生命物質具有共同的基礎和本質

  ②無生命物質向生命物質的轉變是必然的、無條件的

 、蹮o生命物質和生命物質的規律具有同樣的表現形式

 、軣o生命物質向生命物質進化的規律是能夠被認識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從中國古代主張“天人合一”,到今天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到建設美麗

  中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要()

 、僮鹬刈匀唤绲目陀^物質性②順從自然,不能改造自然

 、凵朴谠趯α⒅邪盐战y一④按照人的意志改造自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全社會必須尊重勞動。從意識產生的角度看,我們之所

  以要尊重勞動,是因為()

  ①勞動促進了人腦的生成②勞動促進了語言的產生

 、蹌趧記Q定著人類的進化④勞動決定著意識的內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0.目前我國24小時的晴雨預報準確率達到了80%以上,不準確的預報不可避免,因為

  氣象科學目前仍處于年輕、發展階段,天氣變化的客觀規律還沒有全部被認識。但是,

  隨著科學不斷向前發展,天氣預報的準確率會不斷提高。這說明了()

  A.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B.客觀規律是事物內部聯系,人總不能揭示其本質

  C.每一個人的認識是有限的,總有些事物不能認識

  D.整個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的,認識不受條件的制約

  2018年暑假,河南省各大高校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她們頭戴小紅帽或身著紅汗衫,用志愿者的身份或出現在英雄故地,或出現在農村小學,或出現在農家門口,了解基層,收獲感動;卮11——12題。

  11.以下各項屬于社會實踐活動的是()

 、俜隼现鷼垻趲屠е

 、蹖W習國家方針政策④思考社會實踐方案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2.大學生志愿者的身影或出現在英雄故地,或出現在農村小學,或出現在農家門口,了

  解基層,收獲感動。這種做法是基于()

  A.實踐活動具有社會歷史性B.社會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D.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

  13.“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鄧小平當年蕩氣回腸、振聾發聵的聲音,對當

  前的改革開放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這主要是因為()

  A.改革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B.改革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C.改革不斷地解決社會基本矛盾D.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14.歌德說:“我們對于真理必須經常反復地說,因為錯誤也有人在反復宣傳,并且不是

  有個別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反復宣傳。”這表明()

 、僬胬硗囌`相斗爭而發展②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壅胬砼c謬誤是相互融合的④真理以謬誤為基礎而存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5.現代家居設計中,最能體現設計感的往往是部分而非整體,一個“點睛之筆”的創意,

  沒準能讓人記憶猶新,并能迅速提升整個居室的層級。這表明()

 、僬w統籌著部分,部分服從整體

  ②部分會影響整體

 、壅w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

 、荜P鍵部分的功能會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性作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莎士比亞曾指出:“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慎莫待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

  凋零萎謝,落在塵埃!边@段話給我們的啟示是()

  A.要積極參與實踐,重在行動B.要注重量的積累,持之以恒

  C.要果斷抓住時機,促成質變D.要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點

  17.“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出自《尚書•大禹謨》)。下列說法與此體現的哲理

  相一致的是()

  ①和實生物,同則不繼②兵強則滅,木強則折

 、劬雍投煌,小人同而不和④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8.2018年7月11日,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宣布使用“移動智能就診”服務在自費

  診間結算基礎上開通醫保。今后醫;颊哂弥Ц秾氬X包看病繳費,可以實現醫保和自

  費部分的自動扣費。廣州成為首家基于醫保結算的移動掛號繳費服務的試點。下列說

  法同材料中“首家服務試點”蘊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贅淞駱英诰V舉目張

 、郛惒⊥微*遠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9.梅蘭芳不像絕大多數因媒體包裝而走紅的明星那樣瞬間被人忘卻,是因為他在《貴妃

  醉酒》《霸王別姬》《汾河灣》這些傳統戲曲表演中,既恪守規矩,又超越前人而成為

  一代宗師。這充分說明()

  A.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與舊事物的結合

  B.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

  D.發展的根本內容是矛盾

  20.經過推薦、初審、地方公示、復審、全國公示等程序,2018年共評出305個全國五

  一勞動獎狀單位、1218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個人、1081個工人先鋒號集體。全國五一

  勞動獎章獲得者憑借其對社會的突出貢獻,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這體現了()

 、偃说膬r值在于獲得國家頒發的獎章

 、谌说膬r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廴思仁莾r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苋松恼嬲齼r值在于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1.有關專家指出,建設美麗中國要引導公眾樹立綠色消費觀,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的責任意識,把生態文明從理念轉變為全民自覺行為。這種說法是基于()

  ①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谏鐣庾R來源于實踐并能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壅_的價值觀能夠在實踐中轉換為現實的力量

 、軆r值觀能夠直接將理念轉換成為全民自覺行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當傳統的競爭對手忙于應付緊繃的現金流時,趙漢忠率領的星浩資本以優勢價格展開

  全國性的80億地塊戰略布局;當傳統的地產企業壓縮成本,裁員過冬時,趙漢忠率領

  的星浩資本招兵買馬,攻城掠地。趙漢忠的這些選擇是建立在對行業的深入了解和扎

  實的基本功的基礎上的。從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角度看,趙漢忠的選擇()

 、偈菓{空產生的

  ②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

 、凼墙⒃谝欢ǖ膬r值判斷的基礎之上的

 、軋猿至藘r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最高標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浙江省寧波市通過采取公開實物指標、補償安置結果等方式,形成依法、公開、公平、

  高效的征地拆遷工作運行機制,保障農民權益。從哲學上看,寧波市的這一做法是基

  于()

  A.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的價值標準

  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永恒性

  C.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決定作用

  D.只要樹立為人民謀利益的價值觀,就能解決民生問題

  24.“我的夢想,在每個醒來的早晨敲打我的心房,告訴自己成功的道路還很漫長。所有

  經歷風雨的溫柔與堅強,今天我終于站在這年輕的戰場,請你為我驕傲鼓掌。”勵志歌

  曲《年輕的戰爭》啟示我們()

 、傩枰袌远ǖ男拍

 、趹趥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

 、坌枰陧频Z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二.非選擇題(52分)

  25.全國*常委會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從我國國情和發

  展階段出發,針對當前環境保護領域的共性問題和突出問題,著重健全保護環境的體

  制機制,完善防治污染的法律規范,對《環境保*》進行了全面修訂,這對于保護

  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環境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

  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試說明《環境保*》的修訂是如何體現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的。(12分)

  26.材料一當前,我國財富分配的失衡已經嚴重影響社會公平和穩定,合理調整收入

  分配關系已經成為當前群眾呼聲最強烈的問題之一。對于效率與公平的認識,我們經

  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由“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

  加注重公平!

  材料二習*總書記指出,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實現發展成果

  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勞動報酬增長

  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完善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

  機制,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清理

  規范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

  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

 。1)運用“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的有關知識,談談如何正確處理效率與公

  平的關系。(12分)

 。2)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說明政府為什么要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w

 。12分)

  27.微文化作為新興的文化樣態,起源于微博的風靡流行,成熟于微信、微小說、微電

  影、微公益的匯聚融合。目前,微文化正以其無“微”不至的影響,引發人們的廣泛

  關注。

  微文化使信息的傳播與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它可以通過文本、圖片、視頻的方式

  促進信息公開、資源共享和全員參與。微文化關注社會熱點,善于將新聞事件迅速改

  編為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小悅悅事件”發生后,網友制作了微*,以此批判

  和警醒對生命漠視以及道德意識淺薄的行為。微公益的興起也如星星之火散發著巨大

  的正能量,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于越每周都會到肥東縣岱山湖希望小學義務上英語課,

  她個人的“微”努力鼓舞了更多的公益同行者,催生了更多的道德模范。

  微文化姓“微”并不意味著微不足道,它借助微載體,把微情、微意、微需求通

  過微言、微語、微行動,使文化更有大眾化、公益化。但在微時代微空間里,既有微

  言大義、微行大益,也有危言聳聽、道微德薄。

  正是利用微博等新興媒體的開放性、共享性、虛擬性等特點,大量虛假、不良信

  息,媚俗、低俗內容以及違法犯罪活動泛濫。秦志暉(網名“秦火火”)等人利用微博

  等大肆進行造謠惑眾被刑拘。

  閱讀上述材料,探究下列問題:

 。1)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有關知識說明微文化由“微”而起但并非微不足道。(8分)

 。2)針對微文化現狀,運用價值觀有關觀點以“興‘微’杜漸,增強文化自覺”為題寫一篇時事評論。(8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8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CDBDABBBAAABCAD

  題號161718192021222324

  答案CDBCCCCAB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

  25.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會推動客觀事物的發展。(6分)②《環境保*》的修訂堅持從我國國情和發展階段出發,這堅持了物質決定意識!董h境保*》的修訂對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體現了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6分)

  26.(1)①矛盾的對立統一,要求我們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效率與公平既對立又統一,過分強調一方,另一方就會受到影響;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基礎,公平是效率的保障,二者相互依存,不能離開效率談公平,也不能離開公平談效率。(4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不同時期效率與公平的矛盾,必須采取不同的解決方法。(4分)③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當前,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4分)

 。2)①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是針對當前我國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現狀作出的決定,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4分)②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是支配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客觀要求。(4分)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我們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是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體現。(4分)

  27.(1)①事物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任何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微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引起文化的變化。(3分)②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部分影響整體,關鍵部分在一定條件下對整體起決定性作用。微文化可以影響整個文化領域進而影響整個社會。(3分)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會相互轉化。微文化由“微”而起但并非微不足道,在條件成熟時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2分)

  (2)①價值觀對人的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增強文化自覺,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4分)②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34254.html

相關閱讀: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