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30個小題共60分)。1、哲學的根本任務是( )A、研究現世 B、讓人人都成為哲學家 C、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使人們獲得正確的認識2、下列有關世界觀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C、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和世界關系的科學觀點 D、有的人有世界觀,有的人沒有世界觀 3、下列對哲學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B、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C、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科學化的世界觀 D、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4、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A、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問題 B、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C、主觀與客觀的關系問題 D、唯物與唯心的關系問題5、“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這種觀點屬于( ) A、唯心主義 B、不可知論 C、主觀主義 D、可知論6、從哲學的基本派別來看,兩大陣營是( )A、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D、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B、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水、火、氣、土等形態C、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世界的基本規律D、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總結自然科學成就基礎上,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8.“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边@一論斷蘊含的哲理是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主觀唯心主義③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9.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其中“客觀實在”是從 ( )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共同屬性 ?B.社會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共同屬性C.萬事萬物中抽象出來的共同屬性 ?D.萬事萬物的總和10.哲學上講的靜止是指( )A.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不變 B.事物處于不變化的狀態C.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D.運動過程中的無條件性和絕對性11、哲學上講的運動就是指( )A.自然界和社會的顯著變化和發展 B.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它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C.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 D.物體空間位置的移動12.物質、運動、規律三者間的聯系是( )A.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B.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 C.世界是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規律是客觀的D.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物質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13.指出下列選項中所列舉的事物不屬于物質范疇的是( )①日月星辰 ②馬克思主義 ③亭臺樓閣 ④工作計劃 ⑤動植物 ⑥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⑦工程設計方案 ⑧電磁場 ⑨法律和法規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⑦⑨ C.①②③⑦⑨ D.②③④⑦⑨14、“造燭為照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所獲。”這一論斷是在強調( )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C.認識是實踐的唯一來源 D.認識對實踐有促進作用15、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如“畫餅充饑”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這兩個成語都強調了( )A.物質的作用 B.意識的作用 C.意識對物質的決定作用? ? ?D.物質的反作用16、實際上,我們知道“畫餅”并不能真正“充饑”,“望梅”也不能真正能“止渴”,這是因為( ) A.意識不能代替物質B.意識可以代替物質 C.精神的東西并不重要 D.物質和意識沒有區別17.在一定條件下,真理會轉化為謬誤。這主要是因為( )A.真理是客觀的? B.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C.真理中包含著謬誤 D.真理與謬誤之間沒有確定的界限18.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A.矛盾雙方的相互轉化 B.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C.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D.量變到質變的過程19.下列說法中,符合辯證的否定觀的是( )A.創新必須拋棄權威,提出新觀點B.批判地繼承,革故鼎新C.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結果D.創新必須肯定一切20、世界上事物千差萬別的根據是( )A、不同事物的矛盾都不相同 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特點C、事物矛盾的雙方也各有特點 D、矛盾的對立統一關系21.下列選題中,符合量變質變辯證關系原理的是( )A.牽牛要牽牛鼻子 B.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C.城門失火,殃及池魚D.水滴石穿22.中國歷史上的楚漢相爭,劉邦屢屢打敗仗,可是,垓下之戰這一次的勝利卻導致楚霸王自刎烏江。從哲學角度看,這說明( )A.整體由部分構成 B.關鍵部分的性能有時會決定整體的性能C.整體和部分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D.整體的性能和狀態影響到部分23.老子說: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边@段話說明( )A.萬事萬物都處在運動之中 B.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間并不存在界限C.必須在運動中把握事物D.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互為存在條件24. 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區別在于( )A.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B.是否承認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C.是否承認社會發展有規律性 D.是否承認階級和階級斗爭25.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 )A.杰出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B.剝削階級代表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C.人們的思想動機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D.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26. 社會生活的本質是( )A.社會意識 B.社會存在 C.人的思維和人的行為的組合 D.實踐27、下列對價值觀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價值觀是人們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②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 ③價值觀是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基礎上形成的 ④價值觀對人們的行為起積極的促進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8、同樣是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我們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為自己確立的目標和完成的歷史任務不同。這說明( )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 B.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特征C.不同時代的人,對同一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和評價 D.對同一事物很難作出正確評價29.“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睆膬r值觀上看這段話體現的觀點是( )A.對一個人價值的評價重要的是看他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B.有勞動就有人生價值的實現C.只有善于發明創造的人才擁有美好的人生 D.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也是價值的享受者30.沒有群眾的實踐經驗,任何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的“創造”活動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價值的成果。這說明( )A.人民群眾直接創造了豐碩的社會精神財富B.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C.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D.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源泉(第Ⅱ卷共40分)31(12分)材料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會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楊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結合材料,運用《生活與哲學》唯物論的相關原理分析如何實現中國夢?(12分)32. (16分)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約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并于2012年6月29日10點00分安全返回。神舟九號飛船有兩大任務引人注目:首先是搭載了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這可以積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醫學方面的飛行試驗數據,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可以使女航天員的地面訓練更加科學合理。其次是執行了與天宮一號的自動交會和手動交會對接任務,標志著我國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三名航天員還將進行大量科學實驗,獲取在地球重力狀態下無法得到的數據。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16分)33材料:“良心油條哥”劉洪安因炸油條不用廢油而廣受贊譽,成名后的他被邀在第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發表演講。他說:每天倒掉三四斤廢油,每月就要損失四五百元,最初我也很擔心。但我不用廢油,別人賣4塊錢一斤,我賣5塊錢一斤,雖然成本增加,價格上漲了,來吃早餐的人卻越來越多,盈利也比原來多了四分之一,F在大家都叫我良心“油條哥”,其實我沒有那么高尚。結合“良心油條哥”劉洪安的事倒,用河南省內黃縣第四高級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政治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05990.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