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一期末質量檢測政治試題本試卷共6頁,滿分100分, 考試用時90分鐘選擇題(共48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肇慶星湖有著美麗的自然景觀。“借得西湖水一環,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 畫幅長留天地間!比~劍英同志的詩形象地描繪出星湖的勝境。這說明A.文化是社會實踐的源泉 B.自然現象屬于文化活動及產品C.文化是人的靈感和想象 D.文化是人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2.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但不管哪種影響都具有以下特點①潛移默化的影響 ②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③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 ④深遠持久的影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今年,肇慶許多學校紛紛開展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學生通過古詩吟唱、集體誦讀的方式,對《論語》、《弟子規》、《三字經》等中國傳統文化優秀作品進行了藝術化的演繹。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 ②文化決定人的交往行為③文化具有繼承性 ④優秀文化決定人生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②④.某企業生產的電子產品,在外形設計上由于融合了國畫、中國紅等文化元素,使之成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藝術品,受到市場的熱捧。這體現了A.文化消費豐富多彩B.文化素養決定經濟的發展C.科技創新是文化發展的核心與關鍵D.文化生產力的作用日益突出5.網絡語言、網絡游戲、網絡情感等網絡文化正悄無聲息地進入人們的生活,由此可見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抽象的,無法捉摸的 B.文化氛圍看不見、摸不著C.文化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人們是被動接受優秀文化6.直到今天,肇慶地區的許多老百姓過春節,仍然還保留著親手做裹蒸的習俗。下面對傳統gkstk習俗理解正確的是 ①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③在一定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和習慣? ④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等為代表A.①②④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三字經》的英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兒童道德叢書”加以推廣。這表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中國傳統教育思想已經完全被其他國家接受? ③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世界影響? 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共同構成的。尊重民族文化多樣性的原因有①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gkstk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是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③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 ④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9.不讀書(特別是不讀傳統經典)、少寫字(至少不會正確規范地寫字)被視為 “傳統文盲”。 對于年輕一代來說,“傳統文盲”越來越多。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很令人痛心的,這是因為①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②我們必須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任何外來文化③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就必須堅持“守舊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④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否則民族文化就會無根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廣東黃振龍“癍痧涼茶”以傳統配方為基礎,經過現代化的研制和改進而成,以其獨特的口感和功效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這給我們的啟示是A.實現文化創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B.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全面地繼承C.文化應該在繼承中發展D.立足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11.“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這是因為①“正能量”文化可以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物質保障②“正能量”文化具有聚集人心、振奮精神的作用③“正能量”文化能夠發揮積極的導向和示范作用④“正能量”文化來自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2.有學者指出,傳統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們像驢子一樣馱著它走,各人的馱法不同,聰明的人把它化為養料輕松地走向未來,愚蠢的人把它當作祖傳寶貝,永遠是沉重的負擔。該學者的觀點強調的是A.我們需要傳統文化,要把它全部吸收B.傳統文化就是一捆無用的干草C.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豐富傳統文化D.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對外來文化也要化作養料吸收13.文化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決定文化發展方向的因素是A.思想運動 B.科學技術的進步C.教育制度的更替D.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14.中華文明是人類世界文明史上唯一始終沒有中斷、連續5000多年發展至今的文明。這說明A.中華文化在當代失去了作用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C.中華文化博大精深D.中華文化沒有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15中國有修史的傳統,“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繼承這一傳統,有利于中華文化A.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B.獨樹一幟,獨領風騷C.薪火相傳,延綿不絕 D.面向世界,博采眾長16.下列對于民族精神描述正確的是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的力量集中展示為民族精神的力量②民族精神是維系民族成員的精神紐帶③民族精神扎根于民族歷史文化傳統之中,并隨著時代發展不斷得到豐富④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強大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今年年初,為響應中央歷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號召,北京市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起了吃盡盤中餐的“光盤行動”。人民日報微博隨即響應,并得到眾多網絡媒體的關注和轉載,使之急速升溫。這一活動喚醒了人們的節儉意識,反映了社會公眾對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廣泛認同。“光盤行動”引起社會共鳴的原因是①中華傳統美德影響深遠②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③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導向作用④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需要豐富多彩的形式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18.傳媒大體經歷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傳媒真正開始傳遞信息的標志是A.文字的發明B.電子網絡的推廣C.新聞媒體的出現D.印刷媒體的推廣19.2013年國產優秀電視劇《蒼狼》《特種兵》《老有所依》等創作都取材于歷史和現實生活,貼近群眾、反映時代、弘揚主旋律,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這說明①文化創新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要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③滿足人們文化需求是檢驗文藝創作的根本標準④我國文藝創作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gkstk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0.每年央視的春節晚會都為我們奉獻了一出精彩的文藝大餐,但是,不同民族、地區、年 齡、性別、職業的人,對每年春晚的評價也有所不同,要求越來越高。這表明A.要博采眾長,生產適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產品B.人們對文化的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C.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就是先進文化 D.文化建設必須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全面吸收外來文化21.日前,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部分豪華包裝、價格虛高的少兒圖書進行了通報。而據媒體近日在一些城市的調查發現,兒童圖書除了價格虛高,還同時存在猛刮成人風、大打色情暴力擦邊球、扎堆再版“經典名著”等亂象。這說明A.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斑斕色彩B.落后文化污染文化環境C.文化生活憂大于喜D.文化市場的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引發了令人憂慮的文化現象少兒圖書是一種特殊文化產品,質量和內容直接影響著兒童的早期教育。質量低劣的書籍,對家長造成經濟損失不說,對孩子的危害更是不言而喻。所以,應當整治童書市場亂象,做到①從做大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繁榮的宏觀層面入手,完善童書市場發展規劃,促進童書 市場健康發展②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價值③積極引進外國的優秀的少兒圖書,加強文化交流④相關部門加強對童書市場的監督與管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其決定因素是①黨的方針政策gkstk②我國的社會制度③人民群眾的根本意愿④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實需要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4.文化自覺,就是要自覺意識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意識到文化建設必須著眼于提高民族 的精神素質和塑造高尚人格。這就要求我們 ①自覺意識到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②在文化建設中自覺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實踐 ③在文化建設中自覺構建多種價值體系,培養多元文化意識 ④自覺充當外來文化的傳播者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52分。25.(30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四大名硯之首的端硯,在其1300多年開采歷史中積淀了厚重的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把端硯文化發揚光大,首先要繼承端硯傳統的制作技藝。同時在思想內容上要創新。在端硯創作中注入更多新元素,帶來新活力,提高它的文化品位與內涵,使它具有時代氣息,反映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 材料二:根據肇慶市端硯發展的規劃,到2016年,基本建成與端硯產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擁有一大批高素質的工藝美術人才,創作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政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0525.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