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把理論知識復習好的同時,也應該要多做題,從題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時學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期末試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第一部分:選擇題(2*25=50分)
1.在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關系上,斯密認為,使用價值很大的東西,可能具有極小的交換價值,甚至沒有;反之,交換價值很大的東西,往往具有極小的使用價值,甚至沒有。斯密的觀點( )
①他科學地認識到了商品的交換價值不是由使用價值決定的
②他沒有認識到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可能有交換價值
③認為商品的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
④不懂得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內在聯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斯密認為,一個國家的全部產品要分解為土地地租、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三部分。這三部分,構成了以地租為生、以工資為生和以利潤為生的三大階級的收入。他認為,這三大階級是文明社會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階級。在這里,斯密劃分階級的依據是( )
A.純產品的生產和占有
B.生產資料的占有狀況和取得收入的形式
C.以是否占有利潤為標準
D.以收入的多少為標準
3.下列觀點屬于李嘉圖自由貿易學說觀點的是 ( )
①通過對外貿易從國外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資,提高利潤率
②國家不應限制對外貿易發展
③生產成本相對低的商品,可以從對外貿易中獲得好處
④向國外出口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面是某地鞋業生產出現的三種情況,在這三種情況下,該鞋廠每雙鞋的價值量依次產生的變化是( )
①某鞋廠勞動生產率先提高,該行業勞動生產率未變
②制鞋行業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某鞋廠勞動成產率未變
③某鞋廠與本行業勞動生產率同時提高相同幅度
A.提高、不變、降低 B.降低、提高、不變
C.不變、不變、提高 D.不變、降低、降低
5.相對剩余價值的實現是通過( )
A.降低工人工資 B.延長勞動時間
C.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 D.延長必要勞動時間
6.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席卷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這次經濟危機持續時間之長,危害程度之深,都是空前的。這次經濟危機暴露了西方傳統經濟理論的缺陷在于( )
A.依靠市場規律是不行的
B.政府應加大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和調節
C.認為市場是萬能的,沒有看到市場機制的弊端
D.應建立計劃經濟體制,依賴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
7.新政的實施帶來美國國庫每年60億‐‐70億美元的虧空,并且仍有700多萬人失業,14%的人口靠九月機過活。從1937年下半年起,美國經濟又走向衰退。1937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幾近崩潰,被稱為“黑色星期二”。這表明( )
A.羅斯福新政對于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毫不起作用
B.羅斯福新政并沒有找到徹底解決資本主義矛盾的辦法
C.資本主義制度必將滅亡
D.羅斯福新政是以赤字財政政策來調節經濟活動的
8.商業利潤的真正是 ( )
A.商品流通領域中商品的加價
B.商業店員所創造的剩余價值
C.商業資本家在商品買賣中賤買貴賣
D.產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9.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各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程度地利用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凱恩斯主義的政策主張 ( )
①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 ②使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空前的發展
③采取提高利率,減縮國債來干預經濟 ④從人的“心理規律”出發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0.對新自由主義的看法下列正確的事 ( )
A.新自由主義是對凱恩斯革命的發展
B.新自由主義根治了資本主義的“滯脹”現象
C.新自由主義反對政府干預,主張市場自由化
D.新自由經濟學在美國取得了成功
11.對于英美的市場經濟模式的認識,正確的是( )
A.強調發揮市場的作用,好處在于束縛少,有利于激發企業活力
B.政府的干預過于直接
C.過高的社會保障,增加了政府的財政負擔
D.易于形成官商勾結,導致社會不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4180.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