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名師解析】廣東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第一卷 選擇題部分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48分)1.哲學基本問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A.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及有無同一性B.世界觀和方法論及其相互關系C.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相互關系D.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軍對壘還是四軍對壘3. 哲學史上的“兩個對子”是①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②一元論和二元論  ③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苻q證法和形而上學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4. “閉上眼睛,就是天黑”從哲學上看是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認為物質是客觀精神派生的觀點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否認了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的觀5. 世紀法國爆發了世界矚目的啟蒙運動,啟蒙大師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從而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這說明A.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B.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C.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D.哲學革命是法國和德國革命的導火索6. 孔子提出“畏天命”“獲罪于天,無所禱也”。這是A、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B、主觀唯心主義觀點C、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7. 在古代歐洲,有過這樣一首詩:“那時候,上面的青天還沒有稱呼,下面的大地也沒有名字,其阿瑪詩(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萬物都和水連在一起!边@首詩體現的是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唯心主義觀點8. 下圖漫畫中公雞的觀點與下列選項的哲學思想一致的是 A.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B.謀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天不變,道亦不變9. “推動哲學家們前進的,絕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且迅速的進步!边@段話闡明了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哲學的發展是純自然的過程 科學思想是事物發展的源泉 哲學隨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A.      B.C. D.10. 人們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斗,不屈不撓。這段材料說明A.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B.哲學不等于自發產生的世界觀C.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D.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就把“天”作為人類智慧追索的對象,詩人屈原曾提出172個“天問”。下列選項中,具有唯物主義傾向的是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天地萬物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 存在即被感知A. B.C.D.12.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學只不過是在思想上反映出來的時代內容!边@說明A.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B.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D.任何哲學都是一定時代社會內容的正確反映(吃光盤子中的食物)活動”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強烈共鳴。從唯物論角度,“光盤活動”引發關注體現了A.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B. 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C.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D.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14. 徐悲鴻偏愛畫馬,聽馬蹄得得,看馬迎風奔馳,他覺得是一種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馬一同馳騁。這表明,作為對世界的一種反映形式的藝術作品A.受到藝術家生活環境的深刻影響 B.源自于藝術家的技藝和藝術天分C.離不開藝術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決于藝術家的執著努力和勤奮15. 世界各種的航母命名都很講究,有的依據國家領導人的名字,有的依據軍方要人的名字……我國航母的命名則以省市等名稱作為主要依據。這說明A.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主觀映像 B.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C.意識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D.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答案】A【解析】16. 2012年以來,全國新聞界積極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大批編輯作者深入基層蹲點調研、采訪寫作,在了解基層實際、反映群眾意愿、樹立良好形象、推動具體工作上取得積極進展。這說明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②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③深入群眾實踐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④主觀與客觀應做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A.①③ B. ②④ C.②③ D.③④17.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訊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說:“只有精確,才能避免風險;只有精確,才能確保安全;只有精確,才能取得成功!薄拔覀兊娜蝿站褪,精確、精確、再精確!薄熬_”一詞說明了①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意識能發現和創造規律 ③主觀要做到與客觀相符合 ④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8. 在發展西藏鄉村遠程教育方面,習近平曾說,遠程教育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西藏地區特點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這體現的唯物論道理有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③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④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9. 中國在過去5年成功抵御了國際金融危機,開始掌握尖端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從哲學角度看,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為①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②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突破規律制約 ④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性相結合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0.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詩詞、音樂、舞蹈、雕塑、園林等都講究“意境”。意境既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這種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無窮。藝術家創作藝術講究意境,體現了 A.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物質決定于意識    C.意識反作用于物質    D.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和能動性的特點21. “遼寧號”航空母艦是在前蘇聯“瓦良格號”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凝聚了中國艦船人的智慧和心血。從引進到改造,“遼寧號”在防空武器、電子設備、艦載機配備等方面均有了不小的創新。這說明①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和能動性③樹立雄心壯志是實現夢想的基礎和前提 ④改造客觀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主觀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A.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B.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C.實踐是推動認識發展的動力 D.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23. 科幻小說是隨著近代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文學樣式,它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現人類在未來世界的物質、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學技術遠景,其內容交織著科學事實和想象、預見。下列對科幻小說認識正確的是①人的認識能力有限,對未來的預見只能是幻想②科幻小說中的真理性認識往往包含著謬誤的成分③科幻小說的創造離不開對規律的深刻認識④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是科幻小說創作的源泉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 下列詞語中符合認識運動反復性和無限性的是 A.一概而論B.千慮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第二卷 主觀題部分二、材料分析題(共52分)25. 材料一 2013年10月除國慶長假期間,北京霧霾嚴重,景山遠眺,望不見故宮全景;天安門上,人民英雄紀念碑只見輪廓。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對人體有害,嚴重會致死;霧霾對道路交通也帶來的嚴重影響。久久揮之不去的霧霾從一定意義上警示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 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肩然,與自然和諧相處。(1)結合材料一,運用規律的有關知識,分析霧霾天氣給我們的警示。(6分)材料二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理念,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促進我國經濟又快又好發展。(2)請運用唯物論的知識談談你對材料的認識。(分)26. 如圖4所示,PDCA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27. 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中期,經濟學家馬寅初經過三年的調查研究發現,中國人口的增長率是每年增長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達到千分之三十,這實在是太高了。如此發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國將有二十六億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連吃飯都成問題。于是.他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寫成“控制人口與科學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觀點在那時卻遭到批判。從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國累計出生了3億人。由于人口增長過快,20世紀70年代我國開始大規模提倡計劃生育。進入21世紀,我國已成功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由“高出生、高增長”向“低出生、低增長”的歷史性轉變。(1)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實踐是認識的基礎的?(12分)材料二 1978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大約是17.9%,2010年這一數據約為47%,有6億多人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中國城市化率將達到65%。城市化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遷的必然歸宿。但是,我國隨著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交通、污染、治安等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凸顯。人們意識到,城市化不僅表現在空間的拓展、基礎設施的完善上,還應【名師解析】廣東省中山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段考政治試題(解析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4826.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