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政治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5個小題,每題2分,共50分。請把答案寫在表格中)1.中醫是我國獨有的傳統醫學,它借用五行學說來說明人體組織結構,用金、木、水、火、土分別對應肺、肝、腎、心、脾等人體五臟,認為人體是一個以心為主宰、以五臟為中心的統一體,它們通過經絡相互連結,通過相生相克而相互調節,維持整體水平的協調和平衡。中醫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①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 ②體現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③總結近代自然科學成就,豐富了唯物主義 ④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做出了科學回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哲學上存在著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上學這“兩個對子”。 下列選項中與“兩個對子”對應正確的是 ①理在事先一一斷章取義 ②形存神存一一心外無物③掩耳盜鈴一一削足適履 ④滄海桑田一一刻舟求劍A.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 ③④3.天上明月,常令詩人愛恨交織。有人憐愛: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環,昔昔都成?;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其實,月亮本是宇宙間一個冰冷無知的星球,它的陰晴圓缺乃是天體運動的自然規律使然,人們對它的愛恨都是無理的。然而正是通過這種看似無理的憐愛與怨恨,把詩人郁積于心的深情濃愁表達得淋漓盡致,因而無理卻又顯得有理了?梢姡谠姷氖澜缋,“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勝于“理”的。這一論述說明 ①文學世界中的事物沒有客觀性 ②文學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創作對象的主觀感受③文學創作是意識能動改造世界的具體形式 ④文學創作具有自身特殊的規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古代非洲大陸沒有老虎,所以古埃及人只能創作“獅身人面像”,而不能創作“虎身人面像”。 這說明了 A.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如實反映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C.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 D.意識相對物質可以獨立存在5.“以房養老”的方案引起了廣泛爭議,政府和部分學者大力支持,但有的老人堅決反對,有人甚至認為政府推出這個方案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推脫養老責任。材料說明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 意識活動具有主觀創造性 人的認識受到立場的影響 意識的內容和形式都是主觀的A.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6. 符合辯證唯物主義關于運動和靜止關系的是動者恒動,靜者恒靜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無動亦無靜,無靜亦無動 動和靜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靜也是動A. B. C.? D.7.2013年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發表演講時強調,中國希望同中亞國家深入合作,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兩千多年前開創的古絲綢之路,依靠駱駝和馬匹作為交通工具;現代絲綢之路通過新疆擴張為三維立體化通道,呈現地下(多條油氣管道和光纜等)、地上(公路、鐵路等)、空中(飛機航線和電網等)聯動的局面。兩千多年來絲綢之路上的交通工具的變化這說明實踐不會永遠停留在一個水平上 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 實踐不是單個人的孤立的活動 人類的實踐活動是歷史的發展著的 A. B. C. D.“幸福指數”是一個綜合的主體感受反應的集束指標,其中單一元素的突進,也許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顯,而某單一元素的塌陷卻常會給幸福感帶來滑坡效應。這表明 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關鍵部分一定條件下對整體起決定作用 部分的變化推動整體的發展 A.B. ①③C.D..唯物辯證法要求找們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下列說法體現這一方法的是A.空談誤國,實干興邦B.為官發財,應當兩道C.四面出擊,全面突破D.反腐要“老虎”、蒼蠅”一起打“三農”問題的突出現象。農村人口外流在促進經濟增長與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農業農村的發展缺乏務農勞力的“農民荒”以及相應的一系列問題,從辯證法的總特征看是因為 ①聯系有客觀性和多樣性 ②辯證的否定的實質是“揚棄”③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④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1.秋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對于秋季換裝中國有“春捂秋凍”的古訓。專家提醒:“春捂秋凍”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是并非適用于體虛者、年老多病者和一些慢性病患者。這一提醒的哲理依據是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 聯系具有普遍性 聯系具有多樣性A. B. C. D.. 唐人顧況有詩云: “冬青樹上掛凌宵,歲晏花凋樹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種禾終不生豆苗”下列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①事物運動有自身內在的規律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矛盾具有特殊性 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A.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13.《伊索寓言》中的一則故事說,一只愚蠢的驢子有一次馱著一袋鹽過河,河水浸在鹽袋上,鹽化了,驢子一下覺得很輕。后來,當為主人馱棉花過河時,它就故意讓棉袋往水里浸泡,結果棉花袋越來越重,壓得驢子站不起來。這只驢子錯就錯在 ①不懂得事物是聯系的,孤立地認識問題 ②把個性當成了共性 ③把個性與共性對立起來 ④用靜止不變的觀點看待事物,脫離客觀實際 A.① B.② C.②④ D.①③14.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可現在的動車組不一樣了,它在靠車頭帶的同時普遍采用動力分散技術,每節車廂都有動力裝置,因此跑得又快又穩。這說明 ①整體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 ②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整體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5.核能的開發利用使人類面臨放射性物質外泄、核擴散、核恐怖主義等安全威脅,但是核能在緩解世界能源緊缺和保護環境方面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利益是毋庸置疑的。在2012年3月召開的首爾核安全峰會上,我國表示將堅持科學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強核能發展信心。下列古語中與上述材料的哲學依據相近的有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小疵不足以損大器,短疾不足以累長才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A.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6.在合作學習《生活中的矛盾》知識的時候,同學小趙根據自己對知識和生活的感悟,畫了一幅漫畫,你認為下列選項對這幅漫畫的理解最恰當的是 A.甲為普遍性,乙為特殊性 B.甲為斗爭性,丙為同一性C.甲為主要方面,乙為次要方面 D.甲為主要矛盾,丙為次要矛盾17.“遼寧”號的前身為“瓦良格”號!巴吡几瘛碧柨傇O計師瓦列里?巴比奇于2013年10月24日接受俄羅斯《軍工綜合體》記者的采訪時表示,“遼寧”艦在中國整修和服役后,對其進行了改裝和創新,許多方面已超越原有設計,達到所需的技術要求,尤其是鍋爐和艦載機遠勝過原版,作戰性能將更勝一籌!斑|寧”號大放異彩的原因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實現了思維創新在批判性思維的指引下找到了新思路在辯證否定的過程中實現了理念和實踐的創新與發展在先否定傳統繼而創新理念的實踐中實現了自身的發展.縱觀近一百年來在中國流行的社會思想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是影響中華民族命運和中國社會的最重要思想。正是在不斷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中國社會發生了近代以來乃至數千年文明史上最巨大的變化。這證明了A.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阻礙作用B.不能忽視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C.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的D.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的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2.有關機構的研究表明,我國就業歧視種類繁多,年齡、性別等方面的歧視是當前社會常見而普遍的,相貌、屬相等方面的歧視也時有耳聞,對特定人群直接造傷害。這顯示出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 要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價值觀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A. B.C. D.22.在倫敦奧運會上,中國羽毛球頭號女雙因消極比賽,被取消參賽資格。對于運動員的行為,有人說,這只是利用了比賽規則;也有人認為,這嚴重違背了奧林匹克精神。材料表明價值觀支配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 奧運獎牌目標能否實現及其實現程度,取決于人們的認識是否符合奧林匹克運動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 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差異性A. B.C. D.23.航天員劉洋曾說:“我沒有感到累,而是很幸!蝗诵湃蔚男腋,被國家需要的幸福!边@說明A.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導向作用B.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C.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價值觀也就不同D.人生的價值在于得到國家的需要和認可.“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鄧小平同志的精辟論斷啟示我們A.生產關系總是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狀況B.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C.只要解放思想,就能解決社會的基本矛盾D.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就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馬克思說過,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聯考政治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0832.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