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一中2013—2014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考試政 治 試 卷說明:1、在答題之前要把班級、姓名、考號等填寫清楚。2、本試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第II卷為非選擇題。3、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一、最佳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高中學生要學會在緊張學習中尋找快樂,在挫折中體會經驗,在細節中感知方向,在進步中品味幸福……緊張學習需要哲學指引,這是因為 ( )A.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B.哲學是指引人們生活得更美好的藝術C.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與精神動力 D.哲學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具體的方法 2、張景中院士在其著作《數學與哲學》中指出,哲學在任何具體學科領域都無法與該學科一爭高下,但是它可以從事任何具體學科無法完成的工作,它為學科的誕生準備條件。這說明 (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B.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是“科學之科學”C.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 D.哲學是對某一具體領域規律的概括和總結3、甲乙兩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認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應順應天命,另謀其他出路;乙認為,事在人為,沒有過不去的坎,重新選擇高考復讀。由此可見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谡軐W源于對實踐問題的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學世界觀的指導 ④學習哲學是走向成功的關鍵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觀點一:美學中的“移情”說法——人們高興的時候,就仿佛覺得太陽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兒在點頭;悲傷的時候,又覺得雨如淚,風如煙。 觀點二:“你未看此花,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边@兩種觀點 ( )① 同屬唯心主義觀點 ② 前者是唯物主義,后者是唯心主義 、 同屬唯物主義觀點 ④ 都無法回避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上述觀點的共同之處在于( )①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實在,當成是第一性的東西、谡J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郯盐镔|歸結為物質的具體形態,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苷J為意識不能離開物質而孤立存在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10、下列對科學發展觀理解正確的是 ( )①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诳茖W發展觀的根本著眼點是用新的發展思路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③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芸茖W發展觀是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上的理論創新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這首古詩所蘊含的哲理主要是( )A.物質和運動是辯證統一的B.運動和靜止是辯證統一的C.自然和規律是辯證統一的D.自然和人類社會是辯證統一的這表明( )A.人們在自然面前是無能為力的B.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戰勝自然規律的唯一因素C.規律是客觀的,人們可以創造和改變規律D.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造福人類( )③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生理基礎 ④意識的內容根源于人腦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16、秋在中國文人心中有著獨特的內涵!白怨欧昵锉帕取,在秋的文化意識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識了!昂翁幒铣沙,離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種凄涼、傷感、悲苦的象征。但是,秋的描寫也總有些歡快的調子,如劉禹錫的“我言秋日勝春朝”。這表明 ( ) ①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②意識是帶有主體差別性的③意識是按照主體意圖改造世界的物質性活動 ④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7、2012年11月23日,我國官方證實中國航母艦載機殲-15成功降落在“遼寧艦”甲板上,J-15戰斗機成為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在研制過程中,科研人員克服了電磁兼容等難題,對艦載機的性能有了更深的認識,彌補了我國航空艦載機的空白,這表明 (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認識之物,沒有不可認識之物 B.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就能解開自然之謎C.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規律 D.在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中,意識起著促進作用18、2013年6月26日神舟十號飛船飛行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航天人尊重科學,以科學的精神、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方法、科學的機制推動工作,大膽探索創新、自強不息、勇于超越、埋頭苦干的結果。從哲學上看,建設航天強國要求我們: ( )①尊重客觀規律,堅持實事求是 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③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④重視正確意識的決定作用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19、改革開放以來,實踐上的每一次創造,理論上的每一次突破,事業上的每一次進步,無不證明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踐之所以能夠成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因為 ( )AB.認識對象不能“自言其明”,不能成為檢驗真理的標準C.實踐能夠把主觀與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D.認識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20、早期人類的生產生活往往依賴河流,視河流為主宰命運之神而頂禮膜拜。工業革命后,人類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開發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報復。今天,人們重新認識人與河流的關系,致力于追求人與河流的和諧。由此可見( )①實踐是物質性的活動,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趯嵺`具有目的性,認識的最終目的是形成理性認識 ③實踐具有歷史性,認識必然打上歷史和時代的烙印 ④實踐是有意識的活動,認識是促進實踐發展的動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我國對個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的過程,主要說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真理與謬誤有明確的界限B.真理是標志客觀與主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具有條件性C.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會產生不同的認識,真理不止一個D.真理都是具體的,人們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這表明( )①物質世界紛繁復雜,人類認識是有限的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應在實踐基礎上不斷深化發展 ③真理是具體的,不能隨意把適用于一定條件下的認識運用到另一條件之中 ④在不同時期,人類實踐受到一定歷史條件的制約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D② ④ 23、漫畫《折騰》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要積極做好量的積累,促成事物質變B.要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C.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視次要矛盾D.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中的困難24、在我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地區將一家一戶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采取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經營方式,通過對初級農產品的加工和轉化,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了農戶增收,農業產業化過程中形成的產業鏈條表明 ( )①人為聯系是人的能動活動的產物,是主觀的 ②人們可以在實踐基礎上建立新的聯系③人為聯系的本質在于改變事物的根本屬性 ④人們建立人為聯系的活動都是有條件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我國已逐步進入汽車社會行列。為破解城市交通擁堵難題,人們從螞蟻蟻穴體系的有序、高效運轉中,學到了疏導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見 ( ) A.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B.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C.人類的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D.系統優化的方法是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26、早在2009年4月14日的時候微軟就宣布將會停止對Windows XP以及IE6的主流支持,最新的IE9也并不支持Windows XP系統,并且微軟計劃于2014年4月8日中斷對Windows XP的所有擴展支持。然而即使真到了那時候,Windows XP可能仍將占據著20%的市場份額。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 ? )A.新事物代替舊事物需要一個過程 B.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C.事物總處在不顯著的變化之中 D.必須通過質變完成事物的發展27、下列說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蘊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 )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惡習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8、猶太人有句名言:沒有賣不出去的豆子。賣豆子的農民如果沒賣出豆子,可以加水讓它發芽,幾天后就可以賣豆芽;如果豆芽賣不動,干脆讓它長大些賣豆苗;如果豆苗賣不動,可以移植到花盆賣盆景;如果盆景賣不動,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幾個月后,它就會結出許多豆子。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積極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挫折C.把握人生機遇是必然的 D.要正視社會環境的復雜性29、“手機養魚種菜”這是201吉林省大安一中2013-2014上學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3081.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