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學年第一學期諸暨中學高二年級政治期中試題卷(理科)本試卷分客觀題和主觀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閉卷?忌殞⑿彰嗉、考號填寫到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請將選擇題答案填寫在答題紙對應題號上,將主觀題的答案填寫在答題紙上相對應的題號下。一、單選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1、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是A、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影響、相互決定 B、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C、方法論決定世界觀,世界觀體現方法論 D、世界觀和方法論相互區別、相互排斥2、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B、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C、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 D、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3、早在1978年,“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就寫過一篇題為《學習唯物辯證法,攻克雜交水稻關》的文章。這表明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B.哲學為具體科學的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C.哲學是具體科學的總和 D.哲學決定具體科學的發展4、面對有限資源和無限開發的矛盾,人們正在尋找確定新的價值取向,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資源基礎和開發再生能源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學者稱,可持續發展是一種“發展的哲學”。這說明A.哲學是智慧之學,為人們的實踐提供具體的指導B.哲學就在我們身邊,來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思考C.哲學的任務是指導人們科學地看待自然界的變化發展D.哲學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边\用所學知識,回答5-6題 5、恩格斯的上述論斷指出了 gkstkA.一切唯物主義的基本問題 B.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C.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D.唯物主義的正確性和唯心主義的荒謬性6、下列說法正確反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的是 A.眼開則花明,眼閉則花寂 B. “形存而神存,形謝則神滅” C.神靈天意決定著社會的變化 D. “物是觀念的集合”7、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在根本觀點上是正確的,但也有不足之處,它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 A、缺少辯證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是客觀的物質世界 B、它在自 然觀上是唯物的,在社會歷史觀上卻是唯心的 C、否認意識反映物質 D、往往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當作世界的本原8、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演進順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士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 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9、從世界觀角度來看,漫畫中的學生面臨高考壓力而去燒香拜佛的做法屬于A、辯證唯物主義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10、中國式過馬路,是指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的一種現象,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紅綠燈無關。有人表示:“斑馬線存在與否,取決于大家的目的。”與此觀點相通的是 A、子不語怪力亂神 B、未有此氣,先有此理C、形存則神存 D、存在即是被感知11、有人說:“沒有過不去的事情,只有過不去的心情。其實只要把心情改變一下,世界就完全不同了!边@一說法的合理之處在于①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 ②意識是客觀實在的主觀映象 ③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④人能夠調節與控制生理活動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12、客觀實在性是物質的惟一特性,它具有這樣一些特點 ①不依賴于人的意識 ②不可能離開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 ③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 ④先有意識后有客觀實在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13、《三國演義》寫盡了十八般兵器,但沒有寫到手槍;《封神榜》寫盡商紂宮廷的奢華,卻沒有提到互聯網、高爾夫。這是因為A、意識活動沒有主動創造性 B、人們的意識無法反映未來C、意識的內容來自客觀存在 D、人的意識無法把握事物的本質14、英國哲學家說:“萬物都在運動,只是在概念中運動!焙诟駹栒J為“世界的發展是‘絕對精神’中自我運動”。這兩位哲學家的觀點都認為 A、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 B、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著C、運動可以脫離物質而存在 D、物質可以脫離運動而存在15、有人認為“水往低處流”是客觀規律。對這種觀點的正確認識是A、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它揭示了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B、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它看到了規律的客觀性C、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它把事物的運動等同于事物的運動規律D、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它把規律和規律的現象混為一談gkstk16、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下列詩句中與此寓意相近的是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ㄌ?杜甫) B、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 D、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17、2015年,科學家根據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樹葉。這片“樹葉”能夠釋放出制作燃料電池的氫,它的誕生對于人類開發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義!叭嗽鞓淙~”的成功研制佐證了 ①人的意識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質才具有能動性、創造性 ②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井根據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識總是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④人能夠通過實踐將觀念中改造的對象變成現實的東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古希臘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跨入同一條河流”。他的弟子克拉底魯則認為,“人一次都不能跨入同一條河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兩人的觀點都是正確,都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B、兩人的觀點都是錯誤的,都是形而上學的觀點C、老師的觀點堅持了辯證法的運動觀,弟子的觀點則最終會陷入不可知論的泥潭D、老師的觀點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弟子的觀點堅持了辯證法的運動觀19、身體每況愈下的病人看著窗外的一棵樹,樹葉在秋風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來。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币晃焕袭嫾业弥,畫了一片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看著這片始終沒有掉落的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故事蘊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質的力量 B、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控作用C、實踐活動可以割斷不利于人的聯系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20、在牛頓經典力學問世后的200多年時間里,許多科學家認為,整個宇宙都要服從這一“永恒定律”。20世紀初,愛因斯坦發現牛頓的運動定律只有在宏觀低速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牛頓力學的“永恒定律”神話被告打破。這啟示我們A、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C、對同一事物的判斷因人的主觀性而產生差異 D、真理適用于任何的歷史條件和范圍21、自1956年美國科學家在實驗中直接觀測到中微子后,人類對中微子的研究不斷深入,2015年9月,歐洲核子中心稱發現“中微子超光速”現象,同時指出實驗過程存在誤差,呼吁全球科學家進行更多的實驗觀察和獨立測試。材料蘊含的哲理是A、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B、真理和謬誤沒有原則界限C、科學實驗是社會存在的基礎 D、認識世界是改造世界的目的22、荒野上一段彎曲的樹根,匠人過而不顧,農人或拾為柴,根雕藝術家得之,如獲至寶。匠人、農人、根雕藝術家等對這段樹根認識上的差異表明A、人的認識受主體因素制約 B、認識對象是由主觀意識創造出來的C、人們的意識對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認識具有主觀隨意性23、 順應“網絡微時代” 對 “微文化”的需求,某公司設計人員充分發揮智能手機觸摸屏的優勢,針對當代人內心的童趣及強烈的角色感,成功開發了一款休閑益智游戲。使人們利用零散的時間就能順手晚上幾分鐘。目前該游戲全球下載量超過7億次,為這家原來僅有12名員工、一度瀕臨破產的公司在兩年時間里賺進500萬歐元,創造了移動游戲領域的神話。該游戲成功開發體現了①認識是適應實踐活動需要而產生的 ②人得認識能力決定實踐水平 ③認識過程是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④實踐活動是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下列詩句中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一項是A、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B、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樵人C、近水樓臺先得月 D、坐地日行八萬里25、我們說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一個客觀的物質體系,下列能夠集中體現人類社會物質性的客觀物質要素有①客觀實在 ②生產方式 ③地理環境 ④人口因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隨著氣象預報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做出更精確和長期的氣象預報,其哲學依據是 ①大氣運動盡管復雜,但有規律并可以被認識 ②大氣運動的偶然性逐漸向有規律的必然性轉化 ③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認識這些規律的能力不斷提高 ④科學技術的發展已使人們完全掌握大氣運動的規律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7、轉基因食品今天已經非常普遍,支持者認為它可以為人類提供豐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間組織對此持激烈的反對態度他們認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則,人為地改變生物的基因將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從中可見哲學對具體科學具有指導世界觀是人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導A、①② B C D浙江省諸暨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政治理試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66867.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