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十六中學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級政治試卷組題人:吳資生 審題人:馮莉(分值100分 考試時間:9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些描繪大自然的詩句,表達了人們對自然的驚奇和敬畏,使人們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們頭頂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還是物質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們在對這些問題的思索中漸漸形成了對世界總的看法。“哲學開始于仰望天穹”,這句話生動形象地說明 ( )A.哲學的產生發展源于大自然 B.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C.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D.認識與改造世界從哲學開始2、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下列說法是世界觀的是 A.上帝創造宇宙萬物 B.一切從實際出發 C.聞雞起舞 D.春夏秋冬,四季更替3、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下列屬于方法論的是 ( )A.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B.存在即被感知 C.一切從實際出發 D.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間,章魚哥保羅成功預測了8場比賽,命中率100%。章魚哥保羅勝利了,球迷們都把章魚保羅視為圣物。據此回答4-5題。4、把章魚保羅視為圣物的觀點屬于( )A、主觀唯心主義 B、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C、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5.有關人士通過分析揭示出“章魚哥”準確預測的秘密。這體現了( )A、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B、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是哲學基本問題的重要內容 C、思維能夠正確反映存在 D、各種哲學分屬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陣營6.甲說:“我在故我思。”乙則說:“我思故我在。”從甲乙兩人的觀點可以看出 ( )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②甲的觀點是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 ③甲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 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是第一性的問題。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7、下列選項和右邊漫畫寓意相反的是 ( )A.存在即被感知 B.萬物生于水,又復歸于水C.天地合而萬物生 D.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8、18世紀的法國爆發了世界矚目的啟蒙運動,啟蒙大師們高舉自由、平等、人權和理性的旗幟,向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神學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從而迎來了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這說明( )A、哲學革命是法國和德國革命的導火索 B、真正的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 C、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 D、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9、物質的唯一特性是( )、固有屬性是( ) ( )A.聯系 運動 B.運動 客觀實在性C.客觀實在性 聯系 D.客觀實在性 運動10、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其中“客觀實在”是從( )A、萬事萬物中抽象出來的共同屬性 B、社會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共同屬性C、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共同屬性 D、萬事萬物的總和11、傳統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是由放映機播放的數十張膠片上相同的畫面形成。該現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的存在方式 B、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D、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12、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下列詩句中與此寓意相近的是( )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 B、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唐?孟浩然) D、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唐?賈島)13、2010年上海世博會會徽圖案以中國漢字“世”字書法創意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擁,狀似美滿幸福、相攜同樂的家庭,也可抽象為“你、我、他”廣義的人類,表達了世博會“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理念。世博會會徽的設計體現了( )A、意識是大腦特有的機能 B、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C、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D、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14、2015年10月7日,超強臺風“菲特”在浙江登陸。此前浙江省中心氣象臺發布浙江省強臺風警報和暴雨預警。全省各類工地臨時用房、危房簡屋內的人員以及一線海塘外人員已陸續組織撤離轉移。提早預測臺風的到來,并做好防臺風的準備。這表明( )A、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B、改造世界必須尊重規律C、人能夠認識和利用規律指導實踐 D、規律是人意志的產物15、下列說法中能體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根本分歧是( )A.“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與“物是觀念的集合”B.“世異則事異,世異則備變”與“天不變,道亦不變”C.“氣者,理之依也”與“理生萬物”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與“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16、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中有“遙看瀑布掛前川”之句,后人評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掛”字之上。這是因為此字體現了( )①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②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③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是統一的 ④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主體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17、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訊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稱,新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作品關注中國動蕩的20世紀。他的作品帶有政治意義,有著黑色、憤世嫉俗的幽默感。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國內部的斗爭等。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紅高粱》,講述了中國上世紀20-30年代東部鄉下的故事。莫言將他青春的經驗和在家鄉的經歷放置在了作品中。這表明( )①文學世界是創作者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②文學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觀性③文學創作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④文學創作是意識能動改造世界的具體形式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8、嫦娥三號探測器在2015年12月14日成功登陸月球,并釋放了“玉兔”月球車,標志著中國太空計劃邁出了關鍵一步!版隙鹑枴焙汀坝裢谩痹虑蜍噷⒃诒本╋w控中心指揮下逐步開展多項科學探測活動,這表明 ( )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 ②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自覺選擇性③意識能直接作用于客觀事物 ④正確的意識能夠決定事物的運動和變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19、早在1997年,中國科學院水利部山地災害防治技術研究室主任馬東濤就公開預言:“目前,泥石流淹沒和危險區內有人口1.49萬,財產1.38億元,若發生大規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災害將大大超過1992年!边@次舟曲的災難被馬東濤不幸言中。這表明( )①人的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主動創造性②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③人的意識可以預言規律 ④意識推動事物的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世紀與21世紀之交先后在英國、德國四次評選“千年人物”、“最偉大的思想家”、“最偉大的哲學家”中,馬克思都名列前茅,受到廣泛的贊揚和尊重。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同于以往的舊哲學,在哲學史上實現了偉大的變革,這主要表現在 ( )①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②它是凌駕在具體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 ③第一次在實踐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④實現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統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A.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B.運動是離不開物質的C.靜止是不存在的 D.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22、2015年,英國科學家宣稱,他們人工合成了一種名為XNA的物質,在許多關鍵功能上可替代DNA,實現遺傳信息的傳遞。這一主要表明:( )A.物質是可以人工合成的 B.世界統一于物質 C.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D.規律具有客觀性23、魯迅說:“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苛松袼迹^‘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然而,他們寫出來的,也不過是三只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三只,增 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边@說明( )A.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B.物質的決定作用和意識的反作用是不同的C.神鬼是人對事物虛幻的歪曲的反映 D.神鬼觀念是人憑空想像出來的24.古希臘哲學家克拉底魯認為,萬物只是一種不可名狀的“旋風”,瞬息萬變。他拒絕給事物以名稱,主張對客觀事物“什么都不能說”。其錯誤在于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觀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C.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 D.割裂了物質和運動的關系25.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鳥巢”,先由設計師設計圖紙,后由建筑師按圖紙施工建成。這說明 ( )A.意識在推動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B.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C.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先有意識后有物質 D.意識是在人腦自生的26、石頭和電腦是兩種不同的物質存在,石頭是自然界演化而來的,在人出現之前就已 經存在了,而自然界本來沒有電腦,它是人制造出來的。大自然可以演化出一座珠穆朗瑪峰,但無論怎樣也不可能演化出一臺電腦。這說明人的意識 ( )A.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B.甘肅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無答案)Word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87756.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