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第二次階段考試政治(文)試題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第一卷(客觀題: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粹。它是在18世紀下半葉經徽戲、秦腔、漢調的交融,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的。京劇的形成體現了 (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藝術異彩繽紛 B.中華文化薪火相傳和一脈相承 C.中華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夠實現融會貫通 2、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成千上萬的勞動模范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是勞模精神不變的精髓,也是時代精神永恒的內涵。表彰勞模能夠( )①提高公民的科學文化修養 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響先進文化的主旋律 ④杜絕好逸惡勞的思想意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當代的設計者在潛心研究中國古代皇陵和歐洲帝王陵墓建筑風格的基礎上,根據紫金山地形設計而成的建筑精品。這說明( ) A.建筑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B.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C.實現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D.潛心思考是文化創新的基礎? 4、孔子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中國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學院,作為中國語言和文化的傳播平臺,向世界展示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這表明 A.中華文化走向世界 B.中華文化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外來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歷史時代的產物? 5、維吾爾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長調《成吉思汗》、納西族《嫁女調》、鄂西土家族《神農溪纖夫號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語言、曲調和歌聲,展現在CCTV舞臺上。人們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樂而激動,更為音樂盛典豐厚廣博的文化內涵而感動。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前進方向?②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③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④各民族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以下能充分體現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特征的是( )A.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B.獨樹一幟,獨領風騷C.薪火相傳,越燃越旺 D.求同存異,兼收并蓄 7、漢字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但漢字中也有外國文字的成分,例如,沙發、巧克力等詞匯就來自英文。現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品,不少是由國外傳入中國的,如電器、汽車就是外國人首先發明的。特別重要的是,指導我們革命和現代化建設的思想理論——馬克思主義更是由國外傳入的。這說明( ) A.中華文化是現代文明的產物 B.創新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品質C.中華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D.文化和經濟政治緊密相連8、中國有修史的傳統,“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 繼承這一傳統,有利于中華文化 A.薪火相傳,綿延不絕 B.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C. 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D.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9、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名句中體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有( ) 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③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 ④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原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陸》這首詩中對祖國大陸的魂牽夢繞體現了A.我國各地區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B. 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 C.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化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 11、下列說法能夠證明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是 A.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并被本土化 B.我國民族眾多,方言也多 C.文化具有繼承性 D. 孔子的“仁政”思想為后世所傳播,被統治者所借鑒12、隨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地位的提高,國外學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萬人,學語言的同時,他們也為中國的文化所深深地吸引,從而向往中國。這說明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識是 A.一脈相承 B.薪火相傳 C.特有的獨創性 D.漢字13、我們從小就跟文字打交道,關于文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 B.文字的發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C.是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的見證 D.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 14、據分析,審丑文化、從眾心理、群體效應和偶像崇拜,都在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瀾。不過,可以預見的是,無論人們將《江南Style》的走紅分析得多么透徹,都很難預料下一首“神曲”會以怎樣的面貌出現。下列對此說明正確的是 A.流行文化的產生和傳播沒有規律可循 B.流行文化都是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具體表現,不應干涉制止 C.流行文化都是某個時期的先進文化,應大力提倡普及 D.對于流行文化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 15、2015年是雷鋒逝世50周年。在當前社會發展的新時期,雷鋒精神依然有強大的生命力。 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在于能夠更好地 ( ) ①與傳統道德相承接 ②弘揚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③加強科學文化修養 ④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一方面,網絡為人們的學習工作等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豐富的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低俗的網絡文化和網絡謠言也給人們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卮16~17題。 16、網絡低俗文化和網絡謠言現象的存在說明 A.各種文化只有在相互沖擊中才能不斷發展 B.文化發展需要加強管理和引導 C.文化是多元的,具有差異性和包容性 D.低俗文化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17、針對上述現象,我們應該 ①增強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加強道德修養,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③合理利用網絡,維護網絡文明 ④遠離網絡,拒絕虛擬世界的誘惑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建設和諧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是 A.堅持中國特色會主義理論體系 B.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C.樹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D.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19、2015年1月14日,中央電視臺舉行“尋找最美鄉村醫生”頒獎晚會,這些在基層農村的鄉村醫生們,用執著堅守、甘于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譜寫了一曲曲動人心魄、凈人心靈的生命之歌。每位最美鄉村醫生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開展這一活動的意義在于 ①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和途徑,催生思想變革 ②奏響主旋律,倡導人們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③鞏固先進文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地位 ④發揮模范人物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 “無德無才是廢品,有德無才是半成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有德有才是精品”。這一比喻表明 A.文化知識比思想道德更重要 B.思想道德比文化知識更重要 C.知識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是有機統一的 D.有德無才和有才無德都是部分意義上的人才 21、新聞出版總署近期發文要求,漢語出版物將禁止隨意夾帶英文單詞或字母縮寫等外國語言文字。這一要求表明( ) A.文化市場需要加強管理和引導 B.文化交流需要創新思維 C.人們文化需求具有多樣性特點 D.文化交流必須抵御落后文化 22、2015年1月《人民日報》載文強調,對于年輕一代,我們需要用燦爛歷史和偉大成就來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更需要引導他們從點點滴滴做起,踏踏實實地沉下去,觸摸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這表明,要加強自身修養,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就必須 ①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 ②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③腳踏實地、不尚空談、重在行動 ④提高科學文化修養,加強思想道德修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下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關系認識正確的是A.二者是路徑和目標的關系 B.二者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C.二者相輔相成,相互支撐 D.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交融 “闖關東”是我國近代歷史上一個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電視劇《闖關東》以其美好品位和歷史品位所產生的藝術吸引力和感染力,征服了上億觀眾,是一部既養“眼”更養“心”的精品力作。據此回答24-25題24、《闖關東》既養“眼”更養“心”。下列對其養“心”作用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文藝作品風格不同,但都是積極向上的大眾文化 B.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C.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D.優秀文化作品有利于加強人們思想道德建設 25、《闖關東》之所以吸引觀眾,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弘揚了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在于 ( ) ①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 ②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 ③鑄造民族之魂,回歸傳統文化 ④抵制外來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二卷(主觀題:共50分)二、簡答題(共50分)26、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我國不少地區有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等風俗,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第一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階段考試政治(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93966.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