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做題,多練習,才能多進步。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下列屬于人類社會特有的文化現象的是( )
①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 ②“南海一號”的打撈工作 ③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成功 ④粵西第一高峰大田頂的自然風光 ⑤我國的外匯儲備增多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2009年4月26日至29日,第七屆中國國際網絡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網博會上提出了“中國健康網絡文化年”的理念,這一理念體現了政府部門倡導凈化網絡空間,利用互聯網積極傳播先進科學技術、先進文化,促進網絡文化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指導用戶對網絡文化產品合理消費,促進產業的技術革新等。上述材料說明 ( )
①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 ②文化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 、巯冗M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 ④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阿凡達》是一部運用3D技術制作的電影,目前已創造了超過27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帶動了3D相關產業的發展。這體現了( )
①文化對經濟的重大影響 ②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
③文化生產力的日趨重要 ④文化以經濟發展為基礎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迅速崛起,文化消費逐漸豐富,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大力發展文化生產力的經濟意義在于( )
①提高人民素質,抵御文化侵略 ②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
③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需要 ④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有人認為:“經濟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基礎,文化發展始終與經濟的發展亦步亦趨。”上述觀點( )
A、承認了經濟對文化的決定作用 B、沒有看到文化有其自身的傳承性和相對的獨立性
C、肯定了文化有其自身的獨立性 D、否定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6、廣東省抗震救災表彰大會于2008年7月29日下午在廣州舉行,省委書記汪洋在講話中指出,要大力宣傳英模事跡,讓英模精神在全省不斷發揚光大。這是因為( )
①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④文化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③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每當中華民族處于重大困難的當頭,中華文化的力量就會突顯出來。在外寇入侵時中華民族就會團結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長城。在遭受巨大洪澇災害、“非典”、 “5.12汶川特大地震”、“藏獨、疆獨搞分裂”時,中華民族就會“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并最終奪取勝利。這表明( )
A、文化是人所創造的 B、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 C、文化力量決定綜合國力 D、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8、面對美國“薯片(麥當勞)”、“芯片(電腦)”、“大片(電影)”這“三片齊下”的文化戰略,我們的文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處于“失聲”狀態。為此,我們應該( )
A、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文化軟實力 B、堅持“文化搭臺與經濟唱戲”相結合
C、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重要的戰略任務 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9、《明朝那些事兒》最初流傳于網絡,隨著網絡的傳播,作者當年明月心靈歷史的寫作手法受到了人們的認可,該書出版后銷售量突破百萬冊,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這啟示我們( )
A、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B、借助現代傳播手段,一種文化產品能夠很快被人們認可和接受
C、文化產品具有極大的商業性
D、只要進行文化創新,就能獲得極大的經濟效益
10、2008年9月11日,第一次作為我國法定節假日的中秋節,引起人們的關注。中秋,以其特有的方式,豐富的內涵,彰顯了儒家“和”文化的魅力……這段文字生動地說明了( )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 ②民族節日蘊含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
③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④傳統節日包含著傳統思想,表明傳統思想對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有著深刻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下列活動具有文化傳播功能的是( )
①古代商貿活動 ②網絡互動 ③教育 ④人口遷徙 ⑤紅色旅游 ⑥南極科考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2、2008年9月3日,來自中曰兩國民間文化界50名專家學者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相聚寧波,共同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合理利用”等問題!拔幕z產”的價值在于( )
①標志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文化成就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③屬于各國的文化財富,滿足各國人民的精神需求、苷故臼澜缥幕鄻有跃哂歇毺刈饔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著名的人文學家費孝通在談及文化的多樣性時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據此完成13~15題。
1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意是( )
A.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礎上,世界各國人民才能共同發展
B.承認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C.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發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稱譽世界
14、“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意是( )
A.不同民族之間應該相互尊重,在發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共同維護文化的多樣性
B.尊重每個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終達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C.文化的交流與合作,能促進世界的融合進程
D.保存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15、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作用有( )
①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②能更好地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④消除文化的差異,實現文化的完全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6、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建筑──“鳥巢”(國家體育場)和世界上首個基于“氣泡理論”建造的多面體鋼架結構建筑──“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正在成為北京城新的標志性建筑。這被稱為 ( )
A、傳統習俗 B、凝固的藝術 C、民族精神的火炬 D、傳統思想
17、中國古代傳統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圖畫,無論是拍照、拍電影,都美不勝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國人卻不懂得欣賞、珍惜祖宗留給我們的遺產,只知一味盲目崇洋媚外,把祖宗的遺物大拆大毀,而以呆板、粗魯、古怪、一點也不雅致的高樓大廈來代替。這一做法( )
A、是正確的,因為這樣做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B、是正確的,因為這樣有利于發展新文化
C、是錯誤的,因為對傳統文化不允許批判
D、是錯誤的,因為沒有處理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18、首屆“創造新的文化遺產”論壇指出,“我們應站在文化繼承和創新的高度上審視歷史和未來,力爭在實踐中多留遺產,少留遺憾”,為后人創造出更多“新”的文化遺產。如《亮劍》、《闖關東》、《士兵突擊》、《我的兄弟叫順溜》等原創作品的熱播就突出了花心思的“新”。這里突出強調“新”,是因為( )
①文化創新可以不斷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
②文化創新是社會實踐發展的內在動力
③文化創新可以促進民族文化的繁榮
④離開了文化創新,文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右邊漫畫告誡我們必須( )
A、堅決抵制西方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B、加強對青少年傳統文化的教育
C、要倡導多元文化,尊重他國文化
D、加強對青少年書法藝術教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18341.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