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升湖實驗學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文科政治試卷時量: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王 平一、單項選擇題1.我們的國家之所以偉大,我們的民族之所以偉大,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下列屬于文化活動的是( )A. 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全會于201年1月在北京召開B. C. 薄熙來案于2015年9月22日宣判D. 2015年9月11日至13日,第七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李克強總理出席論壇并在開幕式上致辭。2.這表明( )A.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 B. 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的享用者C. 人類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 D. 文化是指人類全部的精神活動 今天,影視、報刊、圖書出版、音像、教育、體育等文化產品、文化活動,充斥了人們的整個生活。新的經濟形式如網絡經濟、假日經濟、會議經濟,無一不以文化為其基本內涵。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 )①文化現象多種多樣、谖幕侨祟愃赜械摹、畚幕跐撘颇馗淖冎鐣、芪幕呀洺蔀樯鐣l展的根本動力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文化產業已成為支柱產業,其產值GDP中已經達到了。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①電視文化比傳統經典文化更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②最受人民大眾歡迎的是傳統經典文化③發展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文化必須貼近群眾,創新形式,創新手段④電視等現代傳媒手段的發展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11.對于易中天的解讀,有人認為,這是把章回體小說之中晦澀難懂的東西通俗化以饗大眾,是好事;也有人認為,這是把中華經典文化通俗化,將貽害無窮?梢姡覀冊诤霌P傳統文化時應該堅持的是( )A.“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B. 批判與繼承相結合C.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D.民族性與開放性的統一12.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鞍偌覡庿Q”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集中反映了 ( )A.社會制度的更替影響文化發展 B.思想運動促進文化發展C.科學技術推動文化發展 D.教育活動影響文化傳承13.現代社會中我們有很多人對中醫仍然持有一種偏見,認為中醫不如西醫,對這種偏見,從認識的角度講,這是 的表現 ( )①崇洋媚外 ②守舊主義 ③民族虛無主義 ④不愛國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14.近年來,“憂患意識”一詞頻繁出現在黨和政府的文件及領導人的講話中!吨芤?系辭下》中說:“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業。”這表明,中國傳統思想A.是最優秀的傳統文化,應當成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B.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財富,應當毫無保留地繼承C.影響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中國的發展道路 D.即將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州喝早茶,到長沙聽笑話,再到武漢賞櫻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饃,下午到嵩山看少林”。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 ( )? 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視野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0. 互聯網出現后,人們常常通過博客、BBS等來表達、交流思想。這表明科技進步 ( )A.促進了文化傳播方式的變革 B.優化了文化資源的內容C.促成了新傳媒代替就傳媒 D.促進了先進文化的發展21. 中央電視臺開播《百家講壇》以后,一些艱澀高深的傳統經典經過現代詮釋變得通俗易懂,富有時代氣息,為大眾所接受。這說明( ) A.傳統文化的具體內涵能夠因時而變 B.傳統文化對人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C.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具有認同感 D.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22. 徐悲鴻一生致力于國畫的創新實踐,他認為革新中國繪畫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絕者,繼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边@啟示我們 ( ) A.文化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 B.文化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C.文化創新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博采眾長 D.文化創新要立足于社會實踐中醫藥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據此回答23-24題。 23、中醫藥學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難題,如配藥速度慢、熬藥時間長、攜帶不方便、服藥痛苦大、用藥技術要求高等。這說明 。 ) A、中醫已不適應現代生活 B、應該對中醫藥進行徹底改造 C、傳統文化如一成不變,會妨礙其自身的傳承,不能很好地發揮其對社會的促進作用和人的健康發展 D、中醫藥學應經常發生變化24. 西部歌王王洛賓一生中無數次參加各地巡回演出,并經常深入民間采風,他所創作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馬車夫》、《達板城的姑娘》、《康定情歌》等大批的歌曲,既優美、舒展,富有民族風味,又有許多創新內容,因而深受群眾喜愛。這體現了 ( ) A、人民群眾是文化創造的主體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和基礎 C、文化創新要繼承傳統、推陳出新D、人們的生活節奏在加快25.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币虼,文化發展要永無止境地創新。要進行文化創新,就必須( )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②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體現時代精神③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④積極參與社會實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同升湖實驗學校2015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文科政治試卷答卷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50分)26.由中國文聯、陜西省政府、中國美協主辦,西安美院、大唐西市承辦的“彩繪絲路-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絲綢之路萬里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動”第三次國外段采風考察團于2015年12月12日晚正式啟程,考察團從新疆烏魯木齊出發,將途徑伊朗、尼泊爾、印度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行采風創作。 “彩繪絲路”活動從2010年10月啟動至今,已有近百位中國當代著名美術家組成采風團,先后完成了國內外100多處絲綢之路遺址遺跡、文化名城的采風考察,共創作畫作數百幅,其中60余幅精品畫作已于北京時間2015年12月12日晚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舉辦的“中國與土耳其建交40周年慶典暨2015年土耳其中國文化年”開幕式上精彩亮相!安世L絲路”活動及其畫展的舉辦,積極響應了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強國”策略,開創了文化“走出去”的新模式。推動了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為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起到了助推作用,對于提升我國文化外交和文化軟實力建設、推動絲綢之路跨國申遺、復興新絲路文化、增進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人民的傳統友誼都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結合材料,請你從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的角度分析,舉行“彩繪絲路”的現實意義。(12分)27.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臺,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糧。堅持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對農村和欠發達地區文化建設的幫扶力度,繼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創新的有關知識,分析我們應該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12分)28. 湖南文化強省戰略材料一 (1)結合材料請你從文化與社會的關系角度分析,大力促進文化建設意義。(分)材料二 (2)結合材料,從文化角度分析,?(分)大力促進文化建設大力促進文化建設大力促進文化建設大力促進文化建設大力促進文化建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弘揚湖湘文化要辯證地認識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對于胡翔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承和發揚;對那些腐朽落后的必須自覺地加以剔除和改造。(4分)③文化繼承不是原封不動地接收和享有傳統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地繼承,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與發展是統一過程的兩個方面。弘揚湖湘文化,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不斷湖南省同升湖實驗學校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70642.html
相關閱讀: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