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哲學常識》第七
7.3.1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
【重點】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難點】①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诶硐氲母拍;
【素質要求】
⑴知識方面:
識記:理想的概念、理想的類型;
理解:理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也是社會存在的反映,不同時代有不同理想,崇高理想對人生、對社會具有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⑵能力方面:
、俦究蝾}知識圖表列舉了理想的分類,不同時代的不同理想等事實,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提高分析、歸納、理解基本觀點的能力;
、谂囵B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能力;
⑶覺悟方面:
、俦臼羌袑W生進行理想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要通過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樹立崇高理想的意義,并要落實到行動上。
、谂囵B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對自己選擇正確的人生理想目標認真思考。
導入新:
1911年,周恩進奉天(今遼寧省沈陽市)東關模范學校讀書,有一次,東關模范學校的魏校長在堂上嚴肅地問學生:你們為什么讀書?學生中有的回答:“為光耀門媚而讀書,”
有的答:“為明禮而讀書,”有的答:“為家父而讀書!12歲的周恩莊重地回答:“為中華倔起而讀書!睆闹形覀兛梢钥闯觯倌曛芏饕延辛顺绺叩膼蹏髁x理想。
在此,我也想問一下同學們,你們讀書是為什么呢?每個人心中肯定對未都有一幅美好的藍圖,請你用三、兩句話,寫在一張紙上,題目就叫“我的理想”,署不署名隨你意,唯一的要求便是要真實。
(設計此問題和活動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的理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后邊有的放矢地講理想有關內容收集資料)
(學生寫完后,教師當時收上)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板書)
一、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板書)
1,理想的含義(板書)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從中我們可以看出①理想的方向是指向未的,因而它排斥過去和現在,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理想既不是回憶,也區別于現實。
、诩热皇侨松膴^斗目標,所以理想具有可能實現性,因而它排斥幻想、空想。
2.理想的類型(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86頁第 1自然段至第4自然段,了解一下教材是怎樣劃分理想類型的。
(學生看書后回答,教師歸納)
。1)按理想的性質劃分(板書)
(學生回答:什么是科學、非科學的理想;崇高、庸俗的理想)
我們說的有理想,是指科學的、崇高的理想,那同學們運用剛學習的知識判斷一下我們自己的理想應屬于哪一種類型呢?
(教師選學生寫的理想紙條,宣讀其中的 1/3,請學生判斷)
。2)按理想的內容劃分(板書)
(學生回答:什么是社會、道德、職業、生活理想,教師選學生寫的理想紙條,宣讀其中的三分之一,請學生判斷屬于哪種理想)
從同學們對未理想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有人寫到了社會理想,但大部分同學的理想還是限于生活理想和職業理想。其實,在這4種中,社會理想是最根本的、起主要作用的,它既貫穿于其它理想之中,又是一個人全部理想的歸宿和基礎,所以我們說的有理想,主要是指有科學的、崇高的社會理想。
。3)按奮斗的時間長長短劃分
(教師宣讀剩下的三分之一紙條,請學生判斷它們從性質上、從內容上、從奮斗時間的長短上劃分,分別屬于哪種類型)
從以上對同學們理想的宣讀中,我們發現,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理想,為什么我們會有這么多不同內容、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理想呢?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如果我們的爸爸、媽媽今天也坐在這里,他們的理想會和我們相同嗎?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理想肯定反映他們的時代色彩和個人生活境遇的差異,這是因為理想屬于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3.理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板書)
( l)理想是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板書)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原理是我們第6學習過的一個原理,哪位同學還記得它的基本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引出下邊內容)
理想也屬于社會意識,因此,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會的經濟關系和其它社會條的產物,都要隨著經濟關系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歷史條的變化而變化,不可能脫離當時的現實。
(2)不同時代、不同階級有不同的理想(板書)
(由于學生對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關系原理的學習及相關歷史知識的具備,這部分內容可讓學生自己看書、舉例,便能理解和掌握)
從同學們的閱讀和發言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階級社會中,任何理想都要受到一定階級地位和階級利益的制約,沒有也不可能有各階級都信奉的超階級的理想。
理想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人們的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崇高的理想對人生、對社會有著重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
4,理想對社會對人生的巨大作用(板書)
第一,崇高的理想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板書)
為了社會的進步、國家的富強,歷史上廣大人民群眾、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仁人志士,以及許多杰出的科學家、發明家,為實現改造社會、改造自然的理想而奮斗,從而推動了人類歷史的進步與發展,比如我們教材上列舉的李冰父子、詹天佑、王安石、孫中……等,你還能再舉出一、兩個典型事例嗎?
(學生舉例)
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講到,要“鞏固和發展全國人民的大團結。這個團結,是建立在中華民族實現全面振興的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是建立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基礎之上的;全黨同志和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維護和加強這種團結,我們的事業就無往而不勝!,崇高的社會理想對我國當前現代化建設也起著非常巨大的作用。
第二,崇高理想是我國民族團結、共同奮斗的精神力量(板書)
在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困難和風險,自國內的和自國外的;經濟生活中的和社會政治生活中的,但無論什么困難和風險,只要我們堅定建設富強、民主、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就一定能戰勝千難萬險,1998年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洪搶險”的勝利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第三,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板書)
同學們一定非常熟悉這首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后人!钡銈冎肋@首詩是在怎樣的情境下寫成的嗎?請看這三位同學表演的小品。
(學生活動:教師可安排三位同學下排好小品“總有一天,紅旗會插遍全世界”,這時請三位同學上表演。)
旁白:事情發生在1928年2月,這是敵人最后一次審訊夏明翰了。
敵軍官:你姓什么?
夏明翰:姓冬。
敵軍官:胡說,你明明姓夏,為什么亂講?
夏明翰:我是按照你們的邏輯回答,你們不是經常把黑說成白,把天說成地,把殺人說成慈悲,把賣國說成愛國,我姓夏,就當然應該說成冬了。
敵軍官:你多大歲數?
夏明翰:我是共產黨,共產黨萬萬歲!
敵軍官:你的籍貫?
夏明翰:革命者以四海為家。我的籍貫是全世界!我相信,總有一天,紅旗會插遍全世界!
敵軍官:這成什么話?有沒有宗教信仰?
夏明翰:我們共產黨不信神不信鬼。
敵軍官:那么,你沒有信仰羅?
夏明翰:有信仰,我信仰馬克思主義。
敵軍官:你究竟知不知道你們的人?
夏明翰:知道,都在我心里。
旁白:對于這樣一位共產黨人,敵人用盡心機,但沒有絲毫效果,最后宣布將他“就地槍決!
夏明翰:給我一張紙,一支筆。
旁白:他接過,昂然一笑,然后在紙上寫下一首正氣凜然的就義詩。
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自有后人!
他們三個表演的真好,讓我們用掌聲感謝他們。同時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夏明翰為什么有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臨死之前,面對敵人的淫威,不但沒有絲毫畏懼,還能鎮定自若地寫詩抒發自己對革命的堅定?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因此,一個人,一旦樹立了正確的、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精神支柱,尤其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處在逆境下,有沒有理想,有什么樣的理想更是把人分成了不同的兩類。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89頁的這段輔助材料和旁邊的一幅漫畫,想一想,這兩個材料說明了什么道理?
(學生看書、回答問題,教師總結歸納)
任何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從1歲到101歲都可以為自己繪制一張未的藍圖,因此
理想并不專屬于青年人,但對青年人說,尤為重要。因為青年人對追求真理、探索人生,有著強烈的需求和愿望;青年時代樹立了崇高的、遠大的理想,就會使自己的一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所以革命前輩李大創同志曾這樣講過:“青年啊,你們臨開始行動之前,應該定定方向。譬如航海遠行的人,必先定個目的地,中途的指針,總是指著這個方向走,才能有達到目的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隨風飄轉,恐怕永無達到的日子!
所以,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具體職業,只要想成為一個有作為、有價值的人,就應該樹立理想,樹立崇高的、遠大的理想,把個人志向與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統一起,將自己的一切同祖國、同人民、同人類的命運永遠結合在一起。
鞏固新:
本節我們學習了理想的有關知識,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理想區別于空想、幻想,理想不是現實,是人生的奮斗目標,理想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存在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理想,理想對社會、對人生有巨大的指導和促進作用,我們每個同學也都講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和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的理想,樹立科學的、崇高的、遠大的理想,并為之不斷地努力。
分析下面問題:
有人說“一個人沒有理想,照樣可以生活得很好。”運用所學知識,對此觀點進行評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3638.html
相關閱讀:意識的作用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
具體分析和解決不同的矛盾
第三節 選擇崇高的社會理想教案
第二節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