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高二第二次考試政治試題考試時間:90分鐘 命題人、審題人:高一政治組注意事項:1.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2.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第I卷評卷人得分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60分)1.大力發展教育事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必須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國家高度重視教育的理論依據是①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作用 ②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 ④發展教育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繁榮的根本保證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熟讀唐詩三百篇,不會作詩也會吟”通過反復朗讀、背誦,能吸收體會作者的內在思想感情。A.潛移默化的特點 B.深遠持久的特點C.相對獨立的特點 D.積極主動的特點3.中國有些歷史文化資源成為外國文化產業資源,如日本版《三國演義》、美國版《花木蘭》等。這啟示我們 A.文化遺產是國家和民族的重要標志 B.應該大力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國的文化掠奪 D.應該堅持正確的文化發展方向4.“不讀書,窮者窮根難斷,富者富不長久。讀書是個人家庭和國家的希望。我們要努力構建“學習型社會”,切切實實地使廣大群眾的整體素質有一個質的飛躍。下列關于文化的作用和意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文化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B.文化能使一個國家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C.文化作為精神力量都能塑造人,豐富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5.2015年6月13日中午,神舟十號將與天空一號首次成功對接,神舟十號飛船準確入軌。這是我國航空航天技術的巨大進步大大增強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在長期的奮斗中我國航天工作者不僅創造了非凡的業績,而且鑄就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精神在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中的作用表現在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有利于搞好經濟建設,增強綜合國力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國當前的中心任務民族精神是綜合國力的基礎,是綜合國力的最重要因素 A. B.C. D.6.“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荀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從上述觀點中可見文化決定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人創造了文化,優秀的文化也在塑造著人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對個人成長產生深刻影響 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決定因素A. B. C. D.7.2015年1月電影演員徐崢導演的《泰?》已創造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并帶動了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這體現了 ①文化對經濟的重大影響 ②文化是政治經濟的反映 ③文化生產力的日趨重要 ④文化以經濟發展為基礎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8.近段時期,各級新聞媒體大力開展先進人物事跡宣傳報道,“最美司機”吳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托舉哥”周沖 …… 這些事尋常但不平凡,無不令人心生溫暖。這樣做的 《文化生活》 依據是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強制的、無形的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有其潛移默化的特點 ③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活動 A.①② B.②④ C. ②③ D. ③④9.臺灣果農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餅中,使之具有雙重口味,并別出心裁地將其取名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該商品推向市場后受到消費者熱捧。這體現了( )A.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B.文化創新決定社會實踐的發展C.文化總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D.文化發展要以經濟發展為基礎10.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價值取向。下列體現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語句是①已而立人己欲而達人。(《論)天地與我生而萬物與我為 (《)萬物并育而不并行不。 (《中④德不憂者不能懷遠不大者 (《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11.“正能量”原為物理術語,經過網絡、報紙等媒體的傳播,現在已成為社會的流行語,被廣泛使用。這一現象表明 ①大眾傳媒是文化創新的源泉和動力 ②網絡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③文化市場的自發性需要加強管理和引導 ④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12.2015年6月9日是我國第個“文化遺產日”。主題是:“文化遺產與” 。推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社會的保護意識①它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②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源泉③它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重要意義 ④它對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有獨特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下圖《發展中醫,無需彷徨》說明A.中醫藥學需要文化之間的交流、融合 B.要堅持以我為主,中為洋用的方針C.弘揚中醫藥學不需要體現時代精神D.中醫藥學要拒絕接受新文化14.2015年2月5日,作為“宣武請您來過年”先期的啟動項目,北京第三屆大柵欄商業文化廟會開幕。拉洋車、沿街叫賣、老字號小吃售賣、等活動讓中外游客體驗了濃濃年味的民俗風情。我國采用中西結合的方式舉辦拉樣片等民俗風情①有利于學習和吸收民族優秀文化,發展本民族文化②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蘊,是我們民族祖先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瑰寶之一。在漢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蘊藏著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崇高強大的民族意識和自強不息的創造智慧。①漢字見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②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之魂。③書寫漢字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④書寫漢字不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如果孔子生活在我們的時代,并周游列國。請想象一下,孔子在奧巴馬連任后去白宮拜訪,可能闡述的合理觀點是①漢字的發明和使用,標志著人類進入了文明時代②中華民族愛好和平,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③文化具有多樣性,必須尊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則④世界各國文化只有交流、借鑒、包容,才能走向趨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15年3月1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閉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在講話中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據此完成17—18題。17.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是因為 ①中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結合體②中國精神在不同的時期表現為不同的內涵③中國精神是增強中華民族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④中國精神是增強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18.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 ①把弘揚民族精神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來抓②把弘揚民族精神作為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③在相互激蕩的思想文化中發揮主心骨作用④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對我國文化的影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9.當前,文化市場在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的同時,也出現了娛樂化低俗化的傾向。針對這種現象,在文化消費時我們應當①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②選擇個性新潮的文化價值取向③發展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 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審美品位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A.嚴格規范,整齊劃一 B.言論自由,順其自然C.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D.全面開放,海納百川 21.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近年來網絡謠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針對公民個人的誹謗,也有針對公共事件的捏造,其危害不容小視。這啟示我們A.文化選擇要堅持多元化 B.文化發展需要加強管理和引導C.文化創新需要博采眾長 D.文化發展需要弘揚主旋律22.近日,網友們調侃國人集體闖紅燈現象,將其稱之為“中國式過馬路”。輿論認為,這是中國社會生態的縮影,它折射出國民欠缺法治精神、社會法則失范、城市建設不健全等深層次課題。面對這種現象,中學生應該A.樹立正確是非觀,傳遞正能量 B.制定法律法規,推進法治化進程C.嚴格執法,遏制違反交通法規行為 ?D.增加財政投入,完善城市道路的設計和建設2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中心環節是 A.教育事業 B.科學技術 C.思想道德建設 D.文化事業24.2015年8月,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共青團向全國青少年推薦《青年鄧小平》等100種優秀圖書、100部優秀影視片。這一做法是基于①圖書出版、影視音像等文化產業迅速崛起②優秀文化能夠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③培育“四有”公民要以社會主義文化為導向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5.2015年春晚,席琳?迪翁與宋祖英,中西合璧共同演繹重新改編的《茉莉花》驚艷全場,讓人耳目一新;草根明星紛紛亮相春晚,拉近了春晚與觀眾的距離;“房姐”、“浪費”等社會熱點問題頻繁出現,直擊社會遼寧省開原市高級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考試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09715.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