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師大附中2011-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查
高 二 政 治 試 題
一、單項
1、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致美諾寇的信中寫道:“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要讓他耽誤了哲學研究,當他年老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對它的研究產生厭倦,因為要獲得靈魂的健康,誰也不會有太早或太晚的問題!边@說明哲學( )
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獲得精神上的幸福
B、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C、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和人們對實踐的追問
2、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學家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他們還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只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壞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的支配。材料說明( )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科研活動都是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
④應該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科學研究活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其中有一個貫穿哲學發展始終并且把不同哲學區分開的基本問題;卮3-4題。
3、對這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 ( )
①影響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②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
③是區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主要標志 ④決定著人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下列選項中,能夠說明并對這一基本問題作出正確回答的是( )
①人類的一切認識都不能超過感性知覺所提供的范圍
②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個稅法大幅度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的繳稅負擔
③國務院成立事故調查組分析“7•23”動車追尾事故的原因
④2011年7月上旬中央主要領導分赴各地密集調研經濟形勢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5、《天說》是中國唐代柳宗元的哲學代表作之一。著重批判天能賞罰的唯心主義天命觀,闡發天沒有意志、是物質實體的觀點。下列選項中,與該觀點相一致的是( )
①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④宇宙是由元氣構成的物質實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經濟學家門格爾和?怂沟热苏J為,2件棉衣加上3個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4個面包可以“無差異”,即物理、化學等客觀狀態不一樣的東西給人帶的感覺可以是一樣的。進而言之,人的主觀感覺可以脫離物理、化學狀態而獨立存在,并成為決定人們行為的泉。以下說法與該觀點一致的是( )
①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②吾心即宇宙
③理生萬物、理主動靜④心外無物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在哲學的目的問題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或為知而求知,或為了求得心靈的平靜;為適應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需要,近代唯物主義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想要依靠知識的力量,利用自然,造福人類。材料說明( )
①一定形態的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②哲學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一定形態的化決定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④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化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8、哲學的性質注定了它必須做“在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也就是“事后諸葛亮”;但它一旦產生又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成為“高鳴報曉的雄雞”,也就是“事前諸葛亮”。哲學要成為“事前和事后諸葛亮”需要( )
①正確地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時代的脈搏
③正確總結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④反映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9、“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毕铝姓f法與該詩蘊涵相同哲理的是( )
①青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②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③,依舊好;人,憔悴了 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0、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長8%,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居各省區市之尾。倒數第一,是北京精心備考、主動站位的結果。制定“十二五”規劃,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審慎地確定為8%,在全國31省區市中最低。這是北京貫徹科學發展觀、把握發展階段的主動選擇。GDP雖然減速了,但人民的幸福感卻增強了。這表明( )
①意識活動的計劃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決定條件
②意識活動的創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條件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④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漫畫《握手》體現的哲學道理有( )
①實踐是直接現實性活動
②實踐是客觀物質性活動
③實踐是純意識性活動
④實踐是社會歷史性活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2、“對真理的尊重是運用它,對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實踐它。”這說明( )
①真理要為實踐服務②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絕對真理
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④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3、“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國教育界爭論的焦點,專家、教師、家長等各持己見,莫衷一是。從認識論角度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 )
①不同認識主體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總是不同的
②真理總是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需要一個過程
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4、錢學森先生曾在撰寫的一篇封面上寫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邊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沒有什么認識是最終的)。這是因為( )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③真理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④認識是圓圈式的循環運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5.“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迸c此哲理點相通的是:( )
A.自然從不飛躍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D.動之端乃地之心也
16.“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警示人們要珍惜年華。古人對時間的體驗與此類似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②人世幾回傷往事,形依舊枕寒流
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④嘆長河之流速,送馳波于東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句話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18.國庫也叫做國家金庫,一般以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國庫的片面認識是( )
A.唯意志主義的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C.人腦主觀自生的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19.傳統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是由放映機播放的數十張膠片上相同的畫面形成。該現象包含的哲理是 ( )
A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B.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D.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的存在方式
20.醫學臨床實踐表明,人的思維活動的靈活多邊形與其大腦的“扣帶前回”區域相關聯,有人喜歡“鉆牛角尖”往往與該區域的“換擋裝置”出現故障有關,這進一步佐證了 ( )
①意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由人腦決定的
②意識是人腦加工改造的產物,其本質是大腦機能
③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 ④人腦是思維活動的生理基礎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1.下列與“紙上得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 )
A.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B. 近水知魚性,近識鳥音
C. 欲之中事,需問打樵人D.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22.關于“學習”有兩種觀點:其一,“人之歲月精神有限,誦說中度一日,習行中錯一日;紙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讀盡天下書,將道全看在書上,將學全看在讀上。”這兩種觀點沒有處理好 ( )
A.物質與意識的關系 B.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C.真理與價值的關系 D.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23.“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边@句話蘊含的哲理有: ( )
①人的認識受到實踐水平的限制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③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④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是,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不是,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還是,看水還是水。其中蘊涵的哲理是 ( )
①獲得真理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②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③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④認識是主體創造客體的過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5.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切實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力度,創新農村工作思路,凝聚支持“三農”力量,奮力奪取明年農業農村工作新勝利。會議提“三感”說明:( )
A.要在事物的運動中把握規律 B.要做到按規律辦事
C.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D.要重視量的積累
二、非
26、(16分)2011年7月1日,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90年黨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理論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理論上的與時俱進是行動上銳意進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統一是全黨步調一致的重要保證。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人堅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堅信馬克思主義必須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豐富和發展,從不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馬克思主義,理論泉是實踐,發展依據是實踐,檢驗標準也是實踐。任何固守本本、漠視實踐、超越或落后于實際生活的做法都不會成功。
材料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馬克思主義,關鍵是要及時回答實踐提出的新題,為實踐提供科學指導。
(1)結合材料一,運用意識的有關知識,分析理論上成熟對發展黨的事業有何重要作用。(8分)
(2)聯系材料二、材料三,運用實踐的知識說明為什么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8分)
27、(16分)材料一 2011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時間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CPI4.9%4.9%5.4%5.3%5.5%6.4%
注:通貨膨脹一般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衡量,國際上通常把CPI漲幅達到3%作為警戒線。如果CPI漲幅過大,表明通貨膨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的因素。
2010年10月份以我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走勢圖
材料三:2011年7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房價下降的城市有12個,持平的城市有14個。與5月份相比,6月份環比價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6個。價格上漲的城市中,環比漲幅均未超過0.5%,漲幅比5月份縮小的城市有24個。
(1)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簡要說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間的聯系。(4分)
(2)有同學從材料二得出如下結論:既然貨幣政策不斷調整,說明以前的認識都是可以被推翻的。請結合認識論的知識聯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評析該觀點。(6分)
(3)結合上述材料和第(1)問、第(2)問,概述我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不斷上調給我們帶了哪些方法論啟示。(6分)
28、(18分)中國科協曾經就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等有關問題的看法進行抽樣檢查,調查結果顯示:不少人相信算命。此次調查樣本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查對象為18歲至69歲成年人。題組負責人特別指出:隨著政策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一些傳統迷信形式的市場已經越越小,而現代迷信卻不斷變換形式,甚至打著傳統化和科學的旗號迷惑和欺騙公眾。“計算機算命”、“幸運數字”、“星座命運”等各種命運預測的迷信活動如今招?了一些篤信者。
(1)我們周圍是否存在迷信現象?從哲學上看,這些現象的實質是什么?(2分)
(2)結合這些現象的危害說明青少年應當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6分)
(3)有人認為: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物主義,強調精神明就是唯心主義。請談談你的看法。(10分)
政 治
1、C2、D3、C4、D5、B6、A7、C8、C9、C
10、C 11、B 12、C 13、D 14、A 15、C 16-20 BDBAD 21-25 BBABC
26、(16分)(1)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理論成熟有利于我們黨科學地確定奮斗目標以及制定實現目標的長遠規劃。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理論成熟有利于我們黨抓住工作中心,正確認識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 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制定并實現黨的宏偉藍圖。③正確意識對改造世界具有指導作用。理論成熟有利于我們黨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 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向前發展。④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理論成熟有利于我們黨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不斷推進黨的事業向前發展。(8分)
(2)①實踐是認識的。“把馬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就使馬克思主義失去了理論。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鞍疡R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就使馬克思主義失去了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根本動力。③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鞍疡R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就使馬克思主義失去了不斷被檢驗的標準。④實踐是認識發展的目的和歸宿!鞍疡R克思主義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條”就使馬克思主義脫離了實踐,失去了它的實際意義。(8分)
27、(16分)(1)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斷攀升,國家相應調整了貨幣政策,說明物質決定意識。貨幣政策的調整帶了房價回落或漲幅縮小,說明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4分)
(2)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不斷攀升國家調整貨幣政策,這說明實踐推動認識發展,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但不能由此得出“以前的認識都是可以被推翻的”的結論,因為那些經過實踐反復檢驗的、已經確定的真理是不能被推翻的,但人們可以不斷豐富和發展真理。人們能夠推翻的是那些實踐檢驗的錯誤的認識。(6分)
(3)①根據客觀經濟形勢不斷提高存貸款基準利率,啟示我們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②我國貨幣政策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說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啟示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6分)
28、(18分)(1)存在。這些迷信現象都是唯心主義世界觀的表現。(2分)
(2)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決定物質,它容易使人們犯主觀主義錯誤,使人不思進取,有時會給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會直接阻礙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進程,對人的發展是一種反動,最終會使人失去獨立的人格。因此,青少年應堅信物質決定意識,樹立唯物主義世界觀。(6分)
(3)①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的,意識是派生的,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的,物質依賴于意識,意識決定物質。因此,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物質和意識何者為本原問題,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質利益,或者是否強調精神明。②追求物質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義。如果違背社會發展規律,不顧客觀條件,主觀蠻干地去追求物質利益,就是唯心主義。③強調精神明,不一定就是唯心主義。如果在承認物質決定作用和前提下,重視意識的作用,強調精神明的作用,這不但不是唯心主義,恰恰是辯證唯物主義的表現。④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只能在意識和物質何者本原的意義上使用,如果給它們加上別的意義,就會造成混亂。因此,題中的觀點片面。(10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3520.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