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
1.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這是因為( )
A.實踐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
B.實踐是變革客觀事物的活動
C.實踐的主體、手段和對象都是客觀的
D.實踐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進行的活動
[答案]C
2.中國兩位科學家朱熹平和曹小東,在美、俄數學家取得關鍵突破的基礎上,解決了數學界百年未破的龐加萊猜想問題。龐加萊猜想從提出到被確認為真理,檢驗它的標準是( )
A.實踐 B.科學理論
C.科學實驗 D.多數人的認可
[答案]A
3.在當代,人類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國家的范圍,世界各國有著緊密的聯系。任何國家的重大實踐問題,都與整個世界密切相關。這說明實踐是( )
A.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
B.客觀的物質性活動
C.有目的、有意識的能動性活動
D.社會歷史性的活動
[答案]D
4.“造燭為求明,求知為運用,學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種,終無收獲”,這一論斷是在強調( )
A.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B.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D.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標準
[答案]B
5.約翰?洛克認為,人出生時心靈像白紙或白板一樣,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紙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跡,最終都源于外部經驗和內省的經驗。他的觀點否認了( )
A.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答案]A
6.從應對“非典”、禽流感、臺風、礦難、雪災到地震的挑戰,我國公共危機應急體系由創建到發展,在一次次考驗中得到磨煉,在一次次教訓總結中不斷完善。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個聰明的民族,在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边@說明( )
A.人們不能認識客觀事物
B.認識是實踐的來源
C.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推動認識的發展
D.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
[答案]C
二、非
7.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某校高二(1)班同學以“走進世博,聚焦安徽”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查閱、上網等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發表看法。通過討論,同學們認識到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
請用實踐的觀點談談你對這一探究活動的認識。
[答案](1)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選擇“走進世博,聚焦安徽”這一主題進行探究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拔幕啦薄暗吞际啦钡恼J識來源于探究活動,對世博會的認識在探究活動中又得到了深化。
[解析]本題切入點小,設問指向明確。要求考生要抓住“實踐的特征”“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來評價這一探究活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8095.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