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高二年級政治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中政治教育是國家意志力的體現,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直接影響著教育質量的高低。小編準備了高二年級政治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希望你喜歡。

一、單選題

1、下列俗語與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蘊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A、塞翁失馬,焉知非福B、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C、一夫當關,萬夫莫開D、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引來社會一片叫好。但是關于一些民眾關心的熱點內容:如公款招待、購車等何時能出現在預算公布內容中,則需要進一步細化統計項目。因此,政府部門要:

①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②站在人民的立場上③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繼2009年夏天出現日全食之后,2010年1月15日出現的日環食再次點燃了人們的追日熱情。實際上,太陽、地球、月亮都在運動,但是大自然呈現給人們的卻是月亮從靜止的太陽下經過,從而掩蓋了太陽的光輝。日食的形成能夠印證:

A、運動是物質的固有方式和存在方式B、脫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C、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D、物質運動是相對運動與絕對靜止的統一

4、下面漫畫《廢棄電池地球難以消化》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要發揮主觀能動性②要按客觀規律辦事③要堅持發展的觀點④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許振超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溫家寶總理把振超精神概括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艱苦奮斗、努力開拓的拼搏精神;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互相關愛的團隊精神。學習振超精神必須:

①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善于發現③堅持發展的觀點,敢于超越④摒棄前人的經驗,親身實踐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為了進一步解決民間投資準入難的問題,深化傳統壟斷待業和領域改革開放,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這體現哲理:

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②堅持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③認識對實踐具有決定作用④主要矛盾規定著事物發展的性質和方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隨著膠濟、合寧、京津、石太、合武、甬臺溫、溫福、武廣8條鐵路客運專線順利運營,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牽手中部的湖北、湖南、山西,一起邁入了高鐵元年。這體現了:

①承認事物的普遍性和客觀性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②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促進了新事物的成長③事物聯系的客觀性和無條件性④按客觀規律辦事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8、2009年8月,莫拉克臺風大肆虐臺灣期間,大陸積極伸出援助之手,多方面給予臺灣以支持。兩岸同胞攜手面對,共同渡過了難關。這說明:

A、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B、規律是可以認識和改變的

C、事物的聯系是主觀的D、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

9、2009年10月29日,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研制成功。這說明:

A、人們可以發現規律并認識規律B、人們可以創造條件,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

C、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D、在一定條件下規律是可以被人們改變的

10、2009年入秋后,而對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我國西南一些地區充分利用云層變化的有利時機,采取許多人工增雨的措施,緩解了旱情。這體現的哲理是:

①事物的運動是有規律的②充分發揮能動性就能征服自然③人類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④尊重客觀規律和客觀條件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釣魚執法就是當事人本身沒有任何違法犯罪意圖,而執法部門采取行為勾引當事人產生違法、犯罪行為。下面漫畫《釣魚執法》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正確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B、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科學發展觀出發

C、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D、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

12、汶川地震后,我們又遭受玉樹之難,地震預測雖然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但地震仍有其規律。這啟示我們:

A、自然界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礎B、人們只能在認識的基礎上順應自然

C、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D、人們只有認識規律才能改變規律

13、在玉樹發生的7。1級地震,給當地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房屋倒塌,道路損毀嚴重,人員傷亡嚴重。這說明:

A、自然界是無法認識的B、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有其自身的變化規律

C、世界是物質的D、天災不由人,人在規律面前是無能為力的

14、溫家寶總理曾多次強調,建設南水北調工程,必須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這在哲學上啟示我們:

①人們在客觀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②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③只要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任何奇跡都能創造出來④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④

15、為了更好地解決能源安全和能源發展中的重大大問題,統籌協調國內能源開發和能源國際合作的重大事項,國家根據能源戰略發展的需要設立國家能源委員會。這其中哲理是:

①要抓住時機促成事物的質變②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有條件的③要做到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6、2010年全國兩會的時代熱詞(如尊嚴、社會財富蛋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低碳經濟、同票同權、網絡監督等)。這些時代熱詞連接在一起,描繪出了中人民向往的中國未來發展新境界,感動著、鼓舞著社會大眾。由此可見:

①意識和物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認識對實踐有指導意義③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④科學理論是行動的指南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7、縱觀人類各種傳染疾病的歷史,許多疾病早已被人類治愈。因此,我們堅信憑借著人類的探索精神,甲型H1N1流感一定會被人類所破解。上述材料帶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堅信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②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踐中認識和改造規律

③只要堅持實踐第一,人類就能取得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成功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認為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

18、胡錦濤指出,必須把中央關于加快西藏發展的決策部署同西藏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潛力,使跨越式發展建立在科學發展的基礎之上。這一論斷體現的辯證唯物論原理是:

A、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B、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

C、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D、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辯證關系原理

19、文化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的新興朝陽產業,其特有的教育和感化功能,可以幫助人們在灰色壓抑的經濟蕭條時期,正確認識和對待困難,推動全社會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其唯物論依據是:

①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對人自身有調節作用②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③人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能夠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④科學理論對實踐有反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地球一小時全球活動推廣使李冰冰在地球一小時活動現場帶領大家齊做關上燈,點亮希望的手語,并號召大家不僅要在當天發揚地球一小時精神,也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繼續發揚這種精神。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樹立科學發展觀,養成綠色消費,保護環境的習慣

B、這種精神是受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深刻影響的結果

C、人們的行為和習慣受人的精神支配D、正確的意識對事物的發展起積極促進作用

21、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大四中全會上指出,各級黨委要牢固樹立五種意識:大局意識、立黨意識、創新意識、勤儉意識和紀律意識,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樹立五種意識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①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②正確的認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③正確的社會意識能夠促進社會存在的發展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2、國務院6月24日召開防汛抗洪救災緊急視頻會議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宣傳報道,按照求實公開及時透明的原則發布汛情災情和防汛救災工作,確保防汛抗洪救災有良好的輿論環境。為抗洪救災創造良好輿論環境的哲學依據是:

①為抗洪救災創造良好輿論環境屬于認識世界的活動②正確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③良好輿論環境對抗洪救災有重要影響④錯誤的意識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3、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從哲學上講,這是因為:

①正確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促進作用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③真理性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④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4、北京市根據自身的定位與特色,將招商引資的重點放在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這體現了哲學道理是:

①物質決定意識②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③一切從實際出發④主觀必須符合客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5、全國人大代表柏蘇寧介紹說,江蘇省射陽等地已于2007年開始探索按城鄉人口1:1分配代表名額,效果良好,實踐證明可行。從哲學角度看,這說明:

A、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B、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C、人類對選舉的認識永無止境D、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26、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場重大考驗中,我們既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成果,又積累了在復雜經濟環境中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經驗。這說明:

A、實踐是獲得認識的唯一途徑B、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D、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

27、為改善漢江中下游的生態、灌溉、供水、航運用水條件,《南水北調工程式總體規劃》和《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均安排實施漢江中下游治理工程。這表明:

A、正確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B、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

C、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D、生產實踐決定社會的存在和發展

28、全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和評定工作,歷時10年,第一次全面摸清了我國耕地等別與分布狀況,第一次實現了全國耕地等別的統一可比。這表明:

A、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

C、實踐是認識的來源D、調查研究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基礎

29、地球一小時活動節約的能源雖然有限,但是當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并化為自覺保護環境的實踐,就會對全球節能減排事業作出巨大的貢獻。這說明:

①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能動的物質性活動②實踐是按照主體的內在本性改造民辦的活動③實踐具有能動性、社會性和客觀性的突出特點④實踐是人類應對環境的有效合理的適應性活動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30、習近平副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0年年會上指出,中國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是知行統一、說到做到的。這對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正確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B、要正確處理好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C、要正確處理好認識與實踐的關系D、要堅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

31、西部大開發實踐了鄧小平同志兩個大局戰略構想,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是完全正確的。這表明:

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②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③認識對實踐具有促進作用④事物處于普遍聯系之中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32、我國之前一些法律規定了死亡、殘疾賠償金,但是賠償金如何計算,包含的內容是什么,這些法律沒有具體規定。《侵權責任法》第一次明確了死亡、殘疾賠償金,包含精神損害賠償金的金額、計算辦法等。這表明:

A、實踐決定認識B、意識是客觀事物有人腦中的正確反映

C、事物的任何變化都是發展D、認識是不斷地深化發展的

33、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認識的這些特點告訴我們應該:

①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②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③在實踐中否定和推翻真理④在實踐中改變和動搖真理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34、在平面內,若直線aC,直線bc,則a∥b;在空間中,若直線aC,直線bc,則直線a與直線b不一定平行。這說明:

A、人們難以完全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B、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反復性

C、真理具有客觀性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適用條件和范圍

35、近十年來,由于經濟形勢的變化,我國貨幣政策的關鍵關鍵詞也相應地發生了由穩健到適度從緊,再到現在的適度寬松的變化。從哲學上看,這種變化體現了: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②聯系是可以創造的③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④尊重客觀規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6、我們黨歷來重視學習、善于學習,黨中央在每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時期總是號召全黨同志加強學習,而每次這樣的學習熱潮都會推動我們的事業實現大進步、大發展。黨之所以強調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是因為: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③真理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④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6:CDCCCABDBC/ ACBBB DDBCD /DCACDBCCBC/ CDBDAC

高二年級政治下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590088.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