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政治上冊質量檢測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江蘇省如皋中學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質量檢測
高二政治(選修)
一、單項:本大題共33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6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意的。
1.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就這一問題的原因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分別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其中正確的是
A.甲:一般人的世界觀是自發的零散的 B.乙:一般人的世界觀與哲學沒有關系
C.丙:哲學產生于人的實踐活動 D.丁:一般人的世界觀對生活不起作用
2.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在其最新著作《大設計》中說:“宇宙創造過程中,上帝沒有位置……沒有必要借助上帝來為宇宙按下啟動鍵!贬槍艚鸬挠^點,英國不同教派的宗教領袖聯手發表言論,反對霍金的說法。二者之間爭論的實質是
A.世界是可知還是不可知的 B.思維和存在誰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 D.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3.我國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提倡搞生物學的要學點辯證法,不懂辯證法就搞不好生物學。這一論斷的合理性,在于承認 A.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 B.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C.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發展 D.哲學對具體科學具有指導作用
4.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是黨中央在科學判斷國際國內形勢,全面把握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趨勢,深刻分析我國基本國情和戰略任務的基礎上作出的一項關系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決策。這說明
A.物質與意識不可分    B.思維是對存在的正確反映
C.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質與意識性質不同
5.“相信有一個離開知覺主體而獨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痹撚^點
A.說明意識是世界的本原 B.認為物質和意識都是獨立存在的
C.表明物質和意識是相互依賴的 D.是承認認識對象客觀性的唯物主義思想
6.王守仁認為“眼開則花在,眼閉則花寂”,下列觀點與此觀點相一致的是: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態度決定一切
③有理則有氣,有理而后有象 ④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能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是因為它
A.正確地揭示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 B.科學地界定了哲學的基本問題
C.提出了世界統一于物質的科學理論 D.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
8.農業生產中有這樣的諺語:“清明前后,栽瓜種豆”。而今隨著科技的發展,隨時可以生產反季節蔬菜。由此可見
A.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B.規律既能被創造,也能被消滅
C.科技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D.人可以認識并利用規律
9.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這是因為
①意識具有能動作用 ②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③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④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在改革開放思想指導下,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深圳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頗具競爭力的現代城市。這說明
A.人們的實踐總是在正確意識指導下進行的
B.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C.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D.有了意識指導的實踐就能取得成功
11.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態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定,2014年我國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從而“擴內需,保增長”。這從唯物論角度表明
A.意識是對客觀實際的正確反映 B.規律可以被人類認識和改造利用
C.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D.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12.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無論是我國的經濟總量,還是綜合國力,都有大幅增加和提升;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沒有變,發展中國家的地位沒有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征沒有變。上述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A.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B.事物是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C.事物是主次矛盾的統一 D.事物的矛盾是主次方面的統一
13.樂觀者說,風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勝利的彼岸;悲觀者說,風是海的幫兇,能把你埋在大海深處。面對同一事物,形成不同判斷的原因在于
①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②人們站在不同立場上會產生認識差異
③主觀臆造的聯系就會產生錯誤的認識 ④客觀事物本身往往是復雜多變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毛澤東說:“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這表明真理是
A.具體的 B.有條件的 C.可知的 D.客觀的
15.騎腳踏車和游泳,雖然自己理論上能講得很清楚,但如果沒有去嘗試,還是不會騎,不會游。這告訴我們
A.主觀與客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C.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D.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16.201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深圳發展中有這樣三句口號“先干不評論,先試不議論,時間做結論!边@是強調
A.理論對實踐的重要指導作用 B.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C.盲目的實踐是不可能成功的 D.在改革發展中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17.經過幾年的努力,中國高速鐵路運營里程已居世界首位。到2014年,中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目標將成為現實。這說明
①人的實踐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 ②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造福于人類 ③人們可以根據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④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是事物發展的總趨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十年前,在馬來西亞,尼巴病毒使數百人喪命,這是因為森林火災使得蝙蝠無處棲身。它們逃到豬圈,并通過蚊子感染豬。數百萬頭豬因此而死,病毒又傳給了人類。這說明
A.任何兩個事物間都有聯系 B.病毒是由于自然災害造成的
C.事物間的聯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間的聯系是可以改變的
19.“如果只研究中國,不研究世界,就會落后世界潮流;如果只研究世界,不研究中國,就會脫離中國國情!边@體現的主要哲理是
A.矛盾的主次方面是相互轉化的 B.事物內部各要素是相互聯系的
C.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影響的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轉化的
20.近年來超級細菌因其“超級的繁殖力、抵抗力、感染力”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專家稱超級細菌的出現,與抗生素的過量使用乃至濫用有直接的關系。這表明
A.量變是質變的基礎,要堅持適度原則
B.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
C.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D.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狀態
21.與2007年的“嫦娥一號”相比,2010年10月1日發射的“嫦娥二號”直接進入繞月軌道,奔月時間也縮短為112小時,飛行的高度也由嫦娥一號的200公里變為100公里,距月球更近。這表明
A.新事物是對舊事物的徹底否定 B.舊事物的質變就是新事物
C.事物的任何變化都是根本性質的變化 D.事物的發展是―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
22.下列觀點中體現辯證法思想的是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在純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純粹的黑暗中什么也看不見
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④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因此禍即福,福即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生活中和自己聯系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親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發生矛盾最多的人。這說明
A.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B.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C.矛盾雙方相互滲透.相互包含 D.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24.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之所以千差萬別,就在于
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爭性
25.電信、計算機和有線電視三大網絡“三網融合”,在2010年至2014年為試點階段,2013年至2015年為推廣階段?偨Y推廣試點經驗,文化和信息兩個產業的融合必將產生“1+1>2”的效果。這一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 B.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C.部分對整體的功能和狀態起決定作用 D.要堅持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的統一性
2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將從2010年的 “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轉變到“穩經濟、調結構、控通脹”上。這一工作思路的調整體現了
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
③事物的性質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④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27.面對轉基因產品的問世,有人慶幸科學給人類帶來福音,也有人擔心它將給人類帶來不良影響,日本甚至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的轉基因大豆產品。這表明
①認識有待于實踐的檢驗 ②人的認識是受主觀條件制約的
③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居于支配地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8.微博其實并不“微”,這個強大的網絡輿論工具在2010年以爆炸性的發展速度一躍成為網絡問政的新媒介。這表明
①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②與時俱進是實事求是的目的和歸宿
③意識促進客觀世界的發展 ④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多種多樣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9.“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碧招兄@句名言體現了
A.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B.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C.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D.運動和靜止相統一
30.胡錦濤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推進黨和國家事業的必然要求。從哲學上講,這告訴我們
A.抓住時機促成質變需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B.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因素
C.辯證否定的實質就是“揚棄”
D.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把握事物發展的條件
31.“別因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鍋奶油倒掉;別因為犯了一點錯誤,就把一生事業扔掉。”這句俗語啟示我們
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做事情既要有肯定,又要有否定 ④要樹立創新意識,敢于否定一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生活處處有哲學。在流行歌曲中也蘊涵著深刻的哲學道理。與歌曲《暗香》中“烈火燒過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風”這句歌詞表達同一哲理的成語是
A.實事求是 B.推陳出新 C.博采眾長 D.龍騰虎躍
33.蘋果公司為保持領先,通常會選擇重新發明一款競爭對手已經放棄的產品。如最暢銷的消費型電子產品之一iPad,只是不受消費者歡迎的微軟Tablet PC的一種“延續”。這種做法啟發我們
A.任何時候都要抓住時機促成事物的飛躍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C.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才能保持領先地位 D.實踐創新是社會變革和發展的先導
二、簡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l2分,共計36分。請運用所學知識對所提問題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和說明。
34.2010年5月17日至19日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胡錦濤作重要講話。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胡錦濤指出,做好新形勢下的新疆工作,必須始終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新疆工作的長期實踐表明,中央在新疆工作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是符合我國國情、新疆實際和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我們要認真總結并不斷豐富發展新疆工作的寶貴經驗,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新疆工作。
(1)材料是如何體現認識論有關道理的?
材料二:胡錦濤強調,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要舉全國之力,把新疆這塊偉大祖國的寶地建設得更加美好。
(2)運用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分析,為什么要把新疆建設的更加美好?
35.材料一:“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尋常的五年。面對國內外環境的復雜變化,黨和政府帶領全國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譜寫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篇章。
材料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1)“十一五”的光輝歷程給我們哪些唯物論的啟示?
(2)“十二五”規劃關于如何實現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的建議中蘊含了哪些哲學思想?
35.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創建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的轉變。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低碳”是上海世博會的建園理念。英國館所用建筑材料都是可循環利用的,整個建筑的碳排放量幾乎為零;日本館的屋頂都是用紙張做成的,世博會結束后,將用來印別日本中小學的課本;中國館的綠色低碳更是技高一籌:充分利用自然能源、采用架空建筑結構,冬暖夏涼,節能環! … 這些展館不約而同地凸顯了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本特征的“低碳經濟”理念,表達了一個共同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上海世博會各個展館的低碳設計是如何體現矛盾觀點的?
材料二:中國比亞迪集團致力于研發新能源汽車。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技術是電池。國外專家把電動汽車的發展寄希望于燃料電池。而中國比亞迪汽車企業則打破常規,將原來自己的手機磷酸鐵鋰電池專利技術運用于電動汽車領域,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反復實驗,開發出比鋰電池性能更優異的高鐵電池。
(2)試分析比亞迪電動汽車電池技術的研發之路所蘊含的唯物辯證法道理。
三、探究題:本題l8分。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
37.伴隨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滲透到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某學校高二(2)班同學以“網絡與生活”為主題,開展綜合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走訪、上網、咨詢、查閱等途徑獲得如下信息:
信息一:網絡民主逐漸成為中國政治文明的新鮮符號。許多同學都認為網絡民主做到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的話(好話、壞話、正確的、錯誤的)都能說,各種意見(贊成的、批評的、反對的)都能發表,不擔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辮子,不擔心“秋后算帳”,不同意見能爭個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統一思想、統一口徑。
(1)有同學認為,“真理會在不明真相的網民熱議中走失。”請你運用哲學知識對這種觀點進行評析。
信息二:網絡給了我們充分的言論自由,但網民素質有待提高。有的網民隨意暴露他人隱私,對他人進行辱罵、威脅;有的網民歪曲夸大事實、言辭偏激,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對此,有同學認為:文明上網最關鍵的要素就是自律。如果不能阻止那些網絡中的假惡丑,我們可以自發地弘揚和宣傳生活中的真善美;如果不能文明整個網絡,我們可以先文明我們自己。
(2)試分析該同學的觀點所蘊含的唯物辯證法道理。
信息三:不少中學生成為“微博”的忠實擁護者。學生們的微博大部分時間都在“直播”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不少家長從微博上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后,會忍不住干預孩子的舉動!拔⒉┥弦恍┴撁嫫さ恼Z言會影響孩子,何況寫微博太分心了。”個別家長發現子女有時候上課也寫微博后,馬上沒收了手機。對于家長的干預,學生們有的表示反感,有的表示理解,也有的采取應對措施不予理睬。
(3)請你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就家長的做法和擔憂,與家長進行一次思想溝通。(寫出兩點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67851.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