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學新舊教材實驗設計的變化與啟示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新課程標準前后的人教版化學教材在實驗的編排、設計等方面都有較大的變化,本文就這方面作一粗略的比較,以及這些變化給我們在教學中的一些啟示作一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新舊教材,實驗設計,變化,啟示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化學學科的概念、原理和規則大多數是由實驗推導和論證的;瘜W實驗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化學概念、原理和規則的理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而化學教材中實驗內容、形式的編排和設計,對于能否達到這些目標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比人教版新課標前后的兩種教材中的實驗設計,有很多的變化,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一、實驗內容、形式的編排和設計的變化

 

1.實驗數目的變化

 

新舊教材在實驗數目上,新教材實驗總數比老教材略有增加,新、老教材各類實驗總數為149和140。具體實驗分布如下表:

 教材

課堂演示

學生實驗

合計

必做

選做

高一必修

36

7

5

48

高二必修

62

10

6

78

高三選修

8

7

0

15

合計

106

23

11

140

 

教材

 

課堂

實驗

學生實驗

合計

科學

探究

實踐

活動

 

 

必修1

27

6

0

33

必修2

16

5

2

23

選修1

4

4

3

13

選修2

6

4

1

11

選修3

4

2

1

7

選修4

15

5

2

22

選修5

15

4

2

21

選修6

15

3

3

21

合計

 

102

33

14

149

 

 2.實驗展現形式、實驗要求發生變化

老教材中演示實驗分布在在教學內容中,學生實驗單獨放在書本的最后部分,而新教材中已經沒有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生實驗,新教材中的課堂實驗、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等實驗,除了《化學》必修2的第一章的一個實驗特別強調由老師演示外,其它的實驗都要求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完成。由此可看出,新教材要求學生做的實驗更多了。

 

老教材中的學生實驗一般是課堂實驗的重現,大多是教師在講授新課時做過的演示實驗,其內容、現象、結論、化學方程式都是學生學過的或見過的,缺乏新穎性。故學生對實驗積極性不高,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實驗成了學生驗證老師演示實驗的實驗,學生的思維力度和觀察力度都不大。因此有些學生在實驗之前早已填好了實驗報告,實驗過程中對一些細微現象、反,F象則觀而不察,嚴重制約著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實驗也就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新教材中的科學探究和實踐活動等實驗則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實驗內容與生產生活實踐聯系得更加緊密,實驗過程中的設備、用品也不完全拘泥于實驗室已有的設備、儀器等,這樣的實驗活動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自主性更大,興趣也更高。

  

3.化學實驗基本方法編寫發生變化

  新教材是把化學實驗基本方法放在第一單元,作為專門的一個課題,它融科學研究、基本操作與基本方法的教學、復習鞏固于一體。同時,使學生通過實驗,逐步形成科學研究的方法,有利于突破思維定勢,培養創新精神。

 

 4.注重實驗的探究性

 

(1)新教材中幾乎每個實驗都有表格要填寫,這就要求學生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給學生提供科學探究的方法;觀察描述實驗現象,分析小結其原因。這能讓學生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并進而體會到化學學習要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過程及其現象等。

 

(2)更加注重實驗之后的“討論”、“探究”?鬃诱f,“學而不思則惘”。因此,新教材在很多實驗活動之后設置了一些“討論”、“探究”,這對于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3)注重實踐活動中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銜接,緊扣時代特點,要求學生在實踐中會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探究,使得學生有更多綜合運用知識、技能的機會并能形成創新能力。

 

二、新舊教材實驗設計的變化給予的啟示

  

1.圍繞素質教育,加強科學方法的傳授

  

化學教學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一聽就懂,一放就忘,一做就錯!逼鋵,這是不注重科學方法傳授的結果。在實驗教學中,不能只是老師做實驗,學生看現象,而要告訴學生去觀察哪些地方,還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僅局限于書本上的和老師提的問題,要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做到舉一反三。

  

2.領會課程改革的精神,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實施探究教學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除了探索,研究知識沒有別的意義!蔽覀冞M行實驗教學時,必須深入領會教材改革的精神,創造性地運用教材,以學生為本,高度重視探究性實驗的教學,變知識傳授為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與創新精神,這也是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

  

3.注意選擇與社會、生產、生活密切聯系的實驗內容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當聯系社會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關心、思考社會生活實際中的問題,正確認識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培養學生的“社會公民”意識、環境保護意識、綠色化學意識等。

 

作者簡介:邱建華,化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江西省化學學術骨干,學科帶頭人。江西省金溪一中校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7657.html

相關閱讀: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鐵及其化合物
醇酚
鹵代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