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物質的量濃度”的教學設計對在新課程標準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設計,體現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服務于學生的需求和成長等問題進行了探究和嘗試。以階梯性問題為指引,引導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探索和實踐,以對比法和辯論,歸納總結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嚴謹求實的化學科學素養。

 

關鍵詞:物質的量濃度  探究  配制 實驗 對比  精準  檢測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2009年河北省第一年實行新課程標準,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本著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注重教學方法、注重過程、注重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注重學生差異的新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大膽嘗試運用新觀念指導教學,力圖將新理念和教學統一起來,實現“三基”教學,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緊抓溶液配制這一重點內容,展開探究和實驗。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為人類生命與健康而學習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

 

二、研究與實踐過程

 

在“物質的量濃度”的教學設計中,筆者積極創設有效問題情景----社會新聞事實,引領學生關注食品健康的同時,引入新教學內容。使學生自然聯系所學舊知識,吸收新知識,認識物質的量濃度這一新概念;又創設情景:假如同學是檢測員,使學生積極參與溶液配制中來,并穿插對比法選擇儀器,對比、辯論方法整理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在整體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試劑的精準配制,構建學生的科學觀、理解力和創造力。尊重和滿足每位學生的需要,落實三維目標(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概念,初步掌握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和方法;運用觀察法、對比法、分析法、思想實驗法、實驗法、辯論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敏銳的觀察能力,恰當的表達能力,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細節決定成敗,決定生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運用以探究為核心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鍛煉了學生實驗技能。為以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化學基礎。

 

三、成果主要內容

 

1.教學分析

 

“物質的量濃度”一節,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必修1(人教版),專題一“從實驗學化學”中的第二節《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本課時內容分為物質的量濃度概念及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兩部分,在認知水平上要求較高。學生通過對微觀世界的分析,已經了解了物質的量和摩爾的意義,本課時就是在這一基礎上,依靠學生對問題的好奇和關注,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嚴謹求學。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能準確理解“物質的量濃度”這一新概念,并掌握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實驗步驟。本節課關鍵在于:以化學為實驗科學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獲取有關化學知識的同時,注重科學實驗,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探究精神和科學態度。激勵學生關注食品安全,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為人類生命與健康學習化學。同時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能力、選擇實驗方案和實驗儀器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共同完成實驗的能力及嚴謹的實驗設計科學態度。

 

  2. 教學目標的分析

 

 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廣泛應用。

 

②.初步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概念。 

 

③.掌握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操作方法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生通過設計和完善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過程,提高實驗設計能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與歸納總結能力,從初中定性研究物質到高中定量研究物質,發生質的飛躍。

 

2.通過對比,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法,思想實驗法,使學生學會選擇實驗方案和實驗儀器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通過設計實驗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獨立思考、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

 

2.學生通過對物質的量濃度用途的了解認識化學學科實用性。

 

3. 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意識實驗室安全問題,培養生命第一的意識;體會實驗中的相互合作,學會與他人的合作學習。同時利用實驗的要求嚴謹性,培養學生責任感。

 

   教學重點:物質的量濃度的概念,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教學難點: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教學設備:多媒體。

 

  儀器與藥品:250mL容量瓶、玻璃棒、100mL燒杯、250mL燒杯、10mL量筒、膠頭滴管(兩個)、蒸餾水

 

18.4 mol/L H2SO4溶液、0. 5 mol/L H2SO4溶液試劑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設計梯度問題,突破教學重難點

 

 

 

 

 

 

 

 

 

 

 

 

 

 

 

 

 

 

 

 

 

 

 

 

 

 

 

 

 

 

 

 

 

 

 

 

 

設計探究問題2,引入新情景

 

 

 

 

 

 

 

 

 

 

 

 

 

 

 

 

 

 

 

 

 

 

 

 

 

 

 

 

 

 

 

 

 

 

 

 

 

 

 

 

 

 

 

 

 

 

 

 

 

 

 

 

 

 

 

 

 

 

 

 

 

 

 

 

 

 

 

 

 

 

 

 

 

 

 

 

 

 

 

 

 

 

 

 

 

 

 

 

 

 

 

 

 

 

 

 

 

 

 

 

 

 

 

 

 

 

 

 

 

 

 

 

 

 

 

 

 

 

 

 

 

 

 

動手實驗

 

體驗定性實驗和定量試驗的不同。

 

 

 

 

  

課堂總結,與學生一起總結反思。

近期陜西、上海均出現毒奶粉事件。相信大家對2008年河北省三鹿集團問題奶粉的事件和食品安全仍心有余悸。還記得這種物質是什么嗎?

 

 

 

[投影] 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是一種化工原料,嚴禁作為食品添加劑。這一事件引發了我們對食品安全的思考,我們開始檢測食品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三聚氰胺檢驗方法介紹

 

[投影] 三聚氰胺檢驗現場,工作人員正在用0.5mol/L H2SO4溶液檢測乳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現在檢測員需要:

 

250 mL 0.5 mol / L H2SO4

 

溶液。假若你是質檢員,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

 

探究問題1

 

0.5 mol / L H2SO4什么含義?

 

 

 

新概念:物質的量濃度

 

板書:物質的量濃度

 

一、物質的量濃度

 

1.定義  以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就是物質的量濃度。

 

2數學表達式

 

3單位

 

對于含量更少的物質還可以用mmol / L、m mol / L來表示。比如體檢單中的檢驗結果等等。

 

例舉一些其他以mol/L為單位的試劑

 

 

 

現在實驗室只有

 

18.4 mol/LH2SO4溶液,如何得到0.5 mol/L的硫酸溶液呢?

 

 

 

探究問題2

 

如何用18.4 mol/L H2SO4溶液配制250 mL0.5 mol/L硫酸?

 

你的責任——配制精準。

 

注意兩個方面——物質準備和配制步驟。

 

物質準備:結合你初中的實驗知識,想一想,應該如何配制?

 

介紹配制溶液常用的兩種儀器:燒杯、容量瓶

 

 

 

(大家分組,進行討論。請將你設計的步驟和使用的儀器寫在紙上。)

 

 

 

 

 

 

 

 

 

 

 

 

 

 

 

 

 

 

 

 

 

 

 

 

 

 

 

 

 

 

 

 

 

 

 

 

 

整理配制溶液的步驟

 

[板書] 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

 

  步驟          儀器

 

 

 

 [板書]

 

1.計算     10mL量筒、

 

2.量取   燒杯、玻璃棒、

 

3.稀釋 (恢復室溫)洗瓶

 

4.轉移 (玻璃棒引流)

 

5.洗滌     膠頭滴管、

 

6.定容     250mL容量瓶、

 

7.搖勻    

 

8.裝瓶  試劑瓶(潔凈干燥)

 

 

 

現在我們就動手配制自己的檢測試劑。

 

 

 

 

 

 

 

我們配制的檢測試劑合格嗎?是不是現在我們用這一試劑就可以檢驗牛奶中的三聚氰胺了?剛才配制的檢測液需先校準才能使用。

 

那么,哪些操作可能導致配制的檢測液不合格?請同學們課下討論,下節課我們繼續這一課題。

 

課堂小結:

 

[師] 通過今天的討論,你收獲了什么?

 

 

 

 [師] 我們不僅認識了一種新的表示溶液組成的物理量——物質的量濃度。初步掌握了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關的基本實驗技能,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通過設計實驗認識實驗方法、方案的科學性、定量實驗的嚴謹性,了解到化學學科實用性,同時也鍛煉了我們設計實驗的能力,動手能力。

 

    

 

為了人類生命與健康,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化學素養。

 

 

乳制品中含有三聚氰胺

 

敘述三聚氰胺的危害

 

 

 

 

 

 

 

 

 

 

 

 

積極思考

 

確定問題1:

 

0.5mol / L H2SO4是什么意思?

 

 

 

討論總結:

 

1L溶液中含有0.5 mol的硫酸。

 

 

 

 

 

含義: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

 

 

 

 

 

 

 

 

 

 

計算,需要

 

18.4 mol / L H2SO4

 

溶液6.8 mL。

 

 

 

確定問題2

 

如何配制

 

0.5 mol / L H2SO4溶液?

 

 

 

明確自己的責任——精準檢測試劑

 

 

 

 

 

學生討論、敘述、論述、辨析,如何配制精準溶液。

 

[預測一] 有的同學想稱量硫酸的質量。

 

[預測二] 有的同學想到用量筒量取6.8 mL H2SO4溶液,在250 mL燒杯中加水至250 mL刻度線。

 

[預測三] 有的同學想到用量筒量取6.8mL H2SO4溶液,再加(250-6.8)mL水。

 

[預測四] 有的同學想到用容量瓶配制H2SO4溶液,

 

 [預測五] 有的同學預習了新課。想到用容量瓶,但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釋硫酸。

 

(大約6分鐘)

 

 

 

[中間出現的新問題]

 

(1)能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釋濃溶液?

 

(2)如何使溶質完全轉移到容量瓶中?

 

(3)為什么要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4)最后如何保證溶液凹液面下沿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學生敘述自己的實驗設計,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完善步驟,找到配制檢測溶液的方法。

 

 

注意事項:濃硫酸腐蝕性,應注意取用安全,稀釋方法的特殊性。

 

 

動手實驗

 

 

 

 

 

 

 

 

 

 

 

 

 

 

 

 

 

 

期待下節化學課

 

 

 

 

 

 

 

  

學生總結:

 

1.知道了物質的量濃度這一新物理量,學會了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2.(1)在理解物質的量濃度概念的基礎上,掌握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方法;(2)通過對實驗的設計,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認識到細節決定成敗。

 

 

 

 

 

 

 

 

 

 

 

 

以時事引起學生興趣

 

 

 

 

 

 

 

 

 

 

 

 

 

 

 

了解三聚氰胺及檢驗方法

 

引入新課題

 

 

 

 

 

 

 

 

 

認識到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積極投身化學學習

 

 

 

 

 

 

 

猜想含義,引入新概念

 

 

 

新物理量的引入

 

 

 

 

 

 

 

 

 

 

 

 

 

 

 

 

 

 

 

 

 

 

 

 

 

 

 

創設情境

 

把學生置身于實際檢測中,認識自己的任務和責任。

 

 

 

 

 

 

 

 

 

培養學生合作、協助、交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發散思維能力。

 

 

 

 

 

 

 

 

 

 

 

 

 

 

 

 

 

 

 

 

 

 

 

 

 

 

 

 

 

 

 

 

 

 

 

 

 

 

 

 

 

 

 

 

 

 

 

 

 

 

 

 

 

討論、整理配制溶液的步驟

 

學生通過設計、整理完善實驗過程,認識到實驗方法的科學性、定量實驗的嚴謹性

 

了解配制過程,把握配制中一些注意點,

 

 

 

 

 

培養動手能力,認識化學是實驗科學;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培養責任感。

 

 

 

 

 

 

 

 

積極回想本節課內容,為下節課打好基礎

 

 

 

小結課堂內容,整理思路

 

為下節課內容打下伏筆。

 

 

 

真正明確新物理量的含意及引入的必要,了解物質的量濃度的廣泛應用,認識化學學科實用性

[作業] 1. 哪些操作可能導致配制的檢測液不合格?

 

      2. 如何用氯化鈉固體配制250 mL 0.1 mol/L NaCl溶液?

 

      3.比較表示溶液組成的兩種方法:質量分數和物質的量濃度的優缺點。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物質的量濃度

 

    一、物質的量濃度                   二、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

 

以單位體積溶液中所含溶質B        步驟                  儀器

 

的物質的量來表示溶液組成的        1.計算                10 mL量筒、燒杯、

 

物理量。                          2.量取        玻璃棒、膠頭滴管、

 

常用單位是mol/L或mol·L—1       3.稀釋(恢復室溫) 250mL容量瓶、

 

                                4.轉移(玻璃棒引流)  洗瓶

 

cB=                         5.洗滌   

 

                                 6.定容

 

                                 7.搖勻

 

                                 8.裝瓶、貼標簽 試劑瓶(潔凈干燥)

  

 

參考文獻

 

 

[1]宋心琦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教師教學用書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3]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4.

 

[4]李惠娟主編.高中新課程教師培訓叢書.高中新課程教學策略與備課指南.[M].科學出版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0924.html

相關閱讀:醇酚
鐵及其化合物
鹵代烴
“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