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分為兩部分。教材從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這一視角,闡明化學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與上節內容相輔相成。第一部分首先從資源需求和環境污染出發,引出關于現代世界幾種常見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氣等的組成和用途。在介紹主要能源中,重點講述了根據不同工業需求,提出石油的裂化、裂解的工業原理。由于工業需要,又可以將原油精煉成為不同成分的產品,并將所得產品應用于各行業的生產,這也是現代化學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縱觀歷史,從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人類能源的來源全部都是從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數資源屬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資源。人類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僅僅注重資源開發是遠遠不夠的,就必須做到合理開發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還要保護環境。而現代化學不僅在資源開發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在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同樣有用武之地。而教材第二部分涉及到環境保護和綠色化學的有關知識。這些知識的要求不高,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資源觀念。因此,在學習第一部分內容之后,教材又安排了第二部分內容,目的是使學生對化學與可持續發展和環保意識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二、學生分析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創設情景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本教學方案設計旨在通過創設一個信息量大且頗有交互性的網絡環境,使學生在情感內驅力的作用下,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整理、創造性地加工信息,切實有效地實現對當前知識的意義建構過程,最終更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意義建構的主動者。該年齡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上網瀏覽、上網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時,從心理學角度上看,他們在一種新的學習環境下,利用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學習的積極性較高,他們善于探索,敢于質疑,敢于創新,因此在網絡環境下實施教學對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建構將起著積極的作用。
由于學生對平時所學的化學知識缺乏系統性的學習,因此,為學生提供系統的教學平臺,創設良好的具有交互性的網絡環境,使其在圖、文、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系統地學習,同時增長了上網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設計思想
根據教材、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的分析,本節兩部分內容分別作如下設計,第一部分:任務布置→情景導入→自主探究→交流評價→歸納小結;第二部分:創設情景→自主探究→網上討論→反饋評價。其中教學后組織學生進行辯論會,進一步實現知識延伸和遷移。通過講授法、演示法和學生操作計算機、上網瀏覽有關信息,以討論法、談話法和課外活動等形式組織整個教學過程。在設計網絡課件時分成9個小專題,分別是:當今主要能源類型;我國現代能源發展狀況;煤的干餾產品和利用;天然氣的成分和利用;石油的裂化、裂解和乙烯聚合的原理;我國的環境問題;保護環境和提倡綠色化學的策略與方案;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學生論壇。
教學流程圖:
四、教學準備
1.軟件:
網頁瀏覽器、網頁制作工具(macromedia dreamweaver Mx 2004)
2.硬件:多媒體課室
3.網絡課件制作
(1)檢索有關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資料。
(2)整理資料,課前利用Dreamweaver Mx 2004制作網絡課件
——《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及環境保護》
(3)將教學中要利用的網上信息置于校園網上,還使用asp技術設計了學生BBS論
壇(1、假如你是國家能源部部長,你對資源的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要采取哪
些措施?2、以現在學生的身份,你覺得在資源的保護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在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么?);
(4)課上使用powerpoint 進行教學有關的課堂演示,IE瀏覽器瀏覽全堂課的教學內容。
五、教學目標
具體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常識性介紹人類使用的主要能源;
(2)了解煤干餾的主要產品和用途,并認識到天然氣的充分利用在現代能源中的促進意義;
(3)區別石油工業精練中裂化、裂解的原理;
(4)常識性介紹環境資源保護的意義;
(5)能寫出石油精練中對應的常見餾分分解和乙烯聚合有關的化學發方程式。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石油裂化、裂解原理及乙烯聚合原理的教學,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并掌握個別到一般的科學學習方法;
(2)通過網絡環境支持下的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初步學會利用網絡進行學習;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精神和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課外知識的延伸(辯論活動),培養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瀏覽網頁中近、現代能源利用情況和出現的問題的相關內容,體會到進行能源合理利用、保護環境和提倡綠色化學的責任感;
(2)利用網絡教學提供視頻、圖文并茂的知識內容,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資源合理利用與環境資源保護的教育,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節約資源的觀念。
六、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特別是石油的利用;
2、通過學習環境保護和綠色化學的有關知識,使學生加強環保意識并培養綠色化學
的理念。
(二)教學難點
1、石油裂化、裂解的原理;
2、乙烯聚合反應的原理。
七、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任務布置→情景導入→自主探究→交流評價→歸納小結
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任務
布置
1、引導學生瀏覽網絡課件
2、下載課件,介紹課件使用。
1、瀏覽網絡課件
2、下載課件
做好基礎工作。
情景
導入
1.引導學生瀏覽網絡課件中“常見的能源類型”,“我國現代能源發展狀況”兩部分內容。概括:我國資源非常豐富,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
1.瀏覽網絡課件中“常見的能源類型”“我國現代能源發展狀況”兩部分內容。
2.在老師的引導下,進入學習情境。
激發對我國資源如此豐富的莫大自豪感。
自主
探究
自
主
探
究
1.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1)煤的干餾的成分及用途?煤的氣化過程?
(2)天燃氣的主要成分?
(3)石油裂化、裂解的原理?你認為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的哪里?
(4)合成材料與石油裂化物的關系?
(5)石油裂解產物乙烯的聚合原理?從中你得到什么哪些主要信息?
(6)概括天然產物與合成產物的異同?其優缺點?
2.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提供適當幫助和指導,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
1.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利用教師準備好的網絡課件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超級鏈接轉入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學習。
2.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3.瀏覽教師所提供的網站,并進一步深入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交流
評價
1、 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交流,對交流起組織作用
2、 對交流作點評、點撥,以保證交流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同學之間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結果,并不斷修正對問題的看法
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能力和團結合作精神。
歸納
小結
1、對自主探究提出的問題作概括與總述。
2、對典型的問題答案進行展示與分析:
問題(3):裂解是石油產品的深度裂化
問題(5):
CH2=CH2+CH2=CH2
+CH2=CH2+…
—CH2—CH2—CH2—CH2—CH2—CH2—…
n CH2=CH2 [CH2—CH2 ] n
學生整理本節所獲得
的信息,歸納總結內
容、要點。
呈現形成性練
習,將知識進
一步內化。
第二部分:創設情景→自主探究→網上討論交流→反饋評價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
情景
引導學生瀏覽網絡上一些關于環境的圖片與視頻。
1.瀏覽網頁中“環境的圖片與視頻”。
2.在老師的引導下,進入學習情境。
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提高學習興趣
自主
探究
1.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
(1)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有哪些?
(2)綠色化學與“原子經濟”的關系?
2、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提供適當幫助和指導,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
1、在學習目標的指引下,利用教師準備好的網絡課件進行自主探究。
2、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的問題。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網上
討論
交流
1、假如你是國家能源部部長,你對資源的回收利用和環境保護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2、以現在學生的身份,你覺得在資源的保護方面可以做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什么?
3、引導學生使用BBS,將自己的學習結果,進行在網絡上發布
將各自學習的結果,進入網絡進行交流。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選擇不同的專題對問題展開討論,并采用語言等形式輔助網上交流。
培養學生與他人分享學習資源和成果的精神
反饋評價
1、交流對資源綜合利用以及綠色化學的認識,并進行點評。
2、或就化學與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綠色化學的關系寫一篇小論文等。
學生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在BBS上提出自己的觀點
培養學生形成不同的學習個性
八、知識延伸:請根據所學的內容,并搜集必要的資料,就支持和反對大量生產和使用合成材料展開辯論?梢詤⒖枷铝姓胶头捶降囊恍┯^點:
正方觀點舉例:
(1)生產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更加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
(2)生產和使用合成材料可以使利用太陽能變得方便、經濟和實用。
(3)用合成材料替代木材、棉花、天然橡膠等,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
反方觀點舉例:
生產和使用合成材料等自然界原本沒有的物質,超出環境的自然消化能力,
這不是科技的進步,而是異化和倒退。
(2)廢舊合成材料的回收和利用并不容易,甚至有些材料的回收再生成本大大高于
制造成本,經濟上考慮根本不合算。
(3)天然的東西是最好的,我們應該提倡“回歸自然”的綠色生活方式,拒絕生產
和使用合成材料。
總之,本節課是采用網絡環境支持下的“學生自學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增強他們的環保和資源保護意識以及社會責任感。
十、學習評價表
項目
評價內容
表現水平
自評
他評
師評
知
識
技
能
清楚探究的內容,收集充足而準確的信息
通過整理獲得對問題理解的有效信息
能根據有關材料,對所探究的問題提出自己觀點
呈現形成性學習,將知識內化
過
程
方
法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利用網絡學習的能力
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情
感
態
度
積極參與網上討論,有良好的學習態度
能尊重他人,有善于與他人協作的精神
積極參與知識延伸活動,并提出自己建議
討
論
交
流
將自我成果展示,與他人分享資源
與不同觀點的群體交流,認真聽取他人的意見
表達清楚、觀點清晰
適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交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8806.html
相關閱讀:鐵及其化合物
“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醇酚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鹵代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