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二對于高中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大家在高二時期要好好學習,為一年以后的高考做準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一、單項選擇題
1、 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致美諾寇的信中寫道:“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要讓他耽誤了哲學研究,當他年老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對它的研究產生厭倦,因為要獲得靈魂的健康,誰也不會有太早或太晚的問題。”這說明哲學 ( )
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獲得精神上的幸福
B、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C、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和人們對實踐的追問
2、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學家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他們還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只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壞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的支配。材料說明 ( )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科研活動都是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
④應該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科學研究活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哲學研究的問題有許多,其中有一個貫穿哲學發展始終并且把不同哲學區分開來的基本問題;卮3-4題。
3、對這一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 ( )
①影響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②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
③是區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主要標志 ④決定著人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選項中,能夠說明并對這一基本問題作出正確回答的是 ( )
①人類的一切認識都不能超過感性知覺所提供的范圍
②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個稅法大幅度減輕中低收入群體的繳稅負擔
③國務院成立事故調查組分析“7•23”動車追尾事故的原因
④2011年7月上旬中央主要領導分赴各地密集調研經濟形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天說》是中國唐代柳宗元的哲學代表作之一。著重批判天能賞罰的唯心主義天命觀,闡發天沒有意志、是物質實體的觀點。下列選項中,與該觀點相一致的是( )
①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②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③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 ④宇宙是由元氣構成的物質實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經濟學家門格爾和?怂沟热苏J為,2件棉衣加上3個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4個面包可以“無差異”,即物理、化學等客觀狀態不一樣的東西給人帶來的感覺可以是一樣的。進而言之,人的主觀感覺可以脫離物理、化學狀態而獨立存在,并成為決定人們行為的源泉。以下說法與該觀點一致的是 ( )
①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 ②吾心即宇宙
③理生萬物、理主動靜 ④心外無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哲學的目的問題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或為知而求知,或為了求得心靈的平靜;為適應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需要,近代唯物主義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想要依靠知識的力量,來利用自然,造福人類。材料說明 ( )
①一定形態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②哲學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一定形態的文化決定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
④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8、哲學的性質注定了它必須做“在黃昏中起飛的貓頭鷹”,也就是“事后諸葛亮”;但它一旦產生又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成為“高鳴報曉的雄雞”,也就是“事前諸葛亮”。哲學要成為“事前和事后諸葛亮”需要 ( )
①正確地反映時代的任務和要求 ②牢牢地把握時代的脈搏
③正確總結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毕铝姓f法與該詩蘊涵相同哲理的是 ( )
①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②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③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④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0、2011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長8%,低于全國平均增速,居各省區市之尾。倒數第一,是北京精心備考、主動站位的結果。制定“十二五”規劃,北京把五年年均增速審慎地確定為8%,在全國31省區市中最低。這是北京貫徹科學發展觀、把握發展階段的主動選擇。GDP雖然減速了,但人民的幸福感卻增強了。這表明( )
①意識活動的計劃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決定條件
②意識活動的創造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條件
③尊重客觀規律是實踐活動取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④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總是統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漫畫《握手》體現的哲學道理有( )
①實踐是直接現實性活動
②實踐是客觀物質性活動
③實踐是純意識性活動
④實踐是社會歷史性活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對真理的尊重是運用它,對真理的信仰是用一生實踐它。”這說明 ( )
①真理要為實踐服務 ②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絕對真理
③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④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一帆風順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國教育界爭論的焦點,專家、教師、家長等各持己見,莫衷一是。從認識論角度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 ( )
①不同認識主體對同一事物的認識總是不同的
②真理總是在發展中不斷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質的暴露和展現需要一個過程
④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會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錢學森先生曾在撰寫的一篇封面上寫上“Final”(最后的定稿),后又在旁邊添加了“Nothing is final!!!”(沒有什么認識是最終的)。這是因為 ( )
①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②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
③真理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 ④認識是圓圈式的循環運動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5.“道,猶行也;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謂之道!迸c此哲理點相通的是:( )
A.自然從來不飛躍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D.動之端乃地之心也
16.“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警示人們要珍惜年華。古人對時間的體驗與此類似的是( )
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②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③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④嘆長河之流速,送馳波于東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荀子說:“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這句話表明( )
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
C.自然界得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18.國庫也叫做國家金庫,一般以為只是放錢的庫房。事實上,現代意義上的國庫還可以看成是一個簿記系統,用來記錄所有的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人們對國庫的片面認識是( )
A.唯意志主義的 B.客觀存在的主觀映像
C.人腦主觀自生的 D.脫離客觀存在的結果
19.傳統的電影放映是播放電影拷貝膠片上的畫面,銀幕上人物幾秒鐘的靜止實際是由放映機播放的數十張膠片上相同的畫面形成。該現象包含的哲理是 ( )
A .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B.機械運動是最基本的運動形式
C.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D.靜止是物質具體形態的存在方式
20.醫學臨床實踐表明,人的思維活動的靈活多邊形與其大腦的“扣帶前回”區域相關聯,有人喜歡“鉆牛角尖”往往與該區域的“換擋裝置”出現故障有關,這進一步佐證了 ( )
①意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由人腦決定的
②意識是人腦加工改造的產物,其本質是大腦機能
③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 ④人腦是思維活動的生理基礎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0644.html
相關閱讀: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