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市五校聯考高二第四次考試政治試卷命題學校:襄城高中 命題人:巫曉軍 審題:徐煥云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荚嚂r間90分鐘 分值100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啟蒙哲學引導和塑造了現代精神,開啟了人類社會進入現代化的大門。經過幾百年發展,現代性的弊端也充分暴露出來,后現代哲學應運而生,它全面反思和批判人類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弊端,并對啟蒙哲學發起了猛烈攻擊。這表明①哲學對社會弊端有批判功能 ②哲學可以引導和塑造時代精神③具體科學的變化推動哲學的變化 、苷軐W分歧皆是對社會斗爭的反映A.①②B.③④C.②④D.②③. 馬克思有句名言:“批判的武器當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群眾掌握,也會變成物質力量”下列做法直接體現這一思想的是A.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B.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C.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D.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下列表述,能體現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哲學基本問題回答的是A.量力而行,盡力而為B.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C.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馬克思主義哲學創立之后,開始出現了A. B.C. D..沒有物就沒有影,思想和事實的關系就是影與物的關系。這種觀點A.是形而上學的不可知論 B.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觀點C.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D.正確概括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7. “記憶和思維活動,要借化學過程來描。患幢隳阄业南才,也是化學神出鬼沒。”這是北大校長創作的科普歌曲《化學是你 化學是我》中的歌詞,強調了人體化學過程所起的作用。這句歌詞體現了①意識依賴于物質 ②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③思維活動離不開物質載體④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漫畫《關鍵時刻》中兩位主人公①沒有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②只承認事物之間的現象聯系,否認之間的本質聯系③該行為是靜止地看問題的體現 ④否認了聯系的客觀性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一棵紫露草在一個加入肥料和水的玻璃瓶里被密封了40年之后,依然長勢茂盛。對于這一神奇現象,園藝專家指出,盡管與外界新鮮空氣和水分隔絕,但密封的瓶子創造了自己的微型生態系統:紫露草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和水分,掉落在瓶子底部的葉子產生二氧化碳為光合作用提供必要條件,并且給植物根部提供養分。從中可以看出 ①與人相比,植物在適應環境變化方面更具有主動創造性 ②植物不需要借助外力就能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 ③植物與陽光、空氣、水分和肥料等的聯系構成其生存與發展 ④微型生態系統內部諸要素基于其固有聯系按一定方向發生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大數據泛指巨量的數據集,因其可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視。網民在網上產生的海量數據,記錄著他們的思想、行為乃至情感,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很多規律性信息。倘若能夠更有效地組織和使用大數據,人類將得到更多的機會發揮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上述材料蘊含的哲學道理是①對大數據中所蘊含規律性信息的認識程度,決定著對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對大數據有效地組織和使用,根源于人們對大數據其特有價值的正確認識 ③對大數據的科學認識,有利于人們獲得更多的機會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④大數據的產生不依賴于人的意識,但“大數據”本身卻可以被人類認識和利用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醫將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的不同情緒分為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一般情況下,七情屬于人的正常精神活動,但突然受到劇烈的精神刺激,或情志活動過久,超過人的生理所能調節的范圍,會引起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這說明 外部刺激是導致情緒變化、疾病產生的根本原因 健康狀況因七情變化超過一定限度而向其對立面轉化 要發揮意識能動作用,合理調節自己的情緒 七情是否成為致病因素是由主體因素的調適能力決定的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2月l4—16日,由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推出的超級計算機“沃森”參加了美國智力競猜節目“危困!”。在比賽中,“沃森”憑借超強的運算速度和強大的人工智能算法,回答了涉及歷史、文學、政治、電影、流行文化和科學等一系列問題,戰勝了兩位最為成功的選手參賽者!拔稚钡某晒Ρ砻鳍俑叨劝l達的智能系統是產生意識的物質基礎 ②充分發揮意識能動作用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前提和基礎 ③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實踐活動越來越具有創造性 ④發揮主觀能動性,人能夠創造新的具體聯系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科學家乘坐深海潛水器在海底發現了一個溫度高達350℃的熱泉口,泉口附近浮游著大得出奇的紅蛤、海蟹等生物。在沒有陽光、超過沸點、高壓的深海環境下還有生命,成為“無法解答的復雜謎題”。經過近20年的研究,科學家破譯了這種特殊生物的基因圖譜,確定自然界還有第三種生命形式。上述一系列活動證明了①探測工具擴展了人類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的來源 ②現代科技和探測手段的發展推動認識的深化發展 ③通過科技設備獲取的第一手資料是認識的基礎 ④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是推動人們探索和研究的動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諧理念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尤其是“三大和諧”的理念,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歷史與未來的和諧”。這些理念反映了人類活動是?①在實踐中不斷思考人與外部世界的關系,追求自身的完善和發展②以研究萬事萬物的共同本質和規律,形成正確價值觀為根本目的③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實現個人與社會、主觀與客觀的統一④發揮人的本質能力,有意識地利用和改造自然規律為人類謀福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與右圖漫畫蘊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欲先弱之,必先強之B.弱者恒弱,強者恒強 C.以弱勝強,以強凌弱D.弱者自弱,強者自強.中國有句古話,叫同行是冤家。從哲學角度理解,為什么只有同行容易成為冤家呢?因為只有作為同行,業務、市場基本相同,但卻有各自的具體利益,競爭、沖突在所難免。這說明A事物矛盾雙方相互貫通 B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C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不少女性為了達到所謂的“美女標準”去整容,其中一些甚至想通過整容立刻解決找對象難、夫妻關系差、無法找到高薪工作等各種難題。有人則認為,與其要承受面部僵硬、鼻子萎縮等巨大的整容風險,還不如把整容的錢和時間省下來多讀書充電。一個人可以憑借外表獲得他人的暫時認可,但要長久地在社會上立足,還得靠個人能力的提升。這一觀點強調的是 A.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 B.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 整體和部分是有嚴格區別的D整體和部分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 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宣布格林尼治時間10月7日2時46分,一顆編號為2008TC3的小行星將由蘇丹北部上空進入地球大氣層并發生燃燒后來的觀測表明2008TC3如期而至時間誤差只有15秒。對小行星撞擊地球進行如此精確的預測在人類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表明 ①預測所依據的理論和數據的正確性得到觀測實踐的檢驗 ②預測被證實佐證了世界的可知性和人類認識能力的無限性 ③預測所依據的理論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 ④預測被證實證明了有用性在真理屬性中的基礎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9.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近日提出建造“出可能發生的危機情況,提前采取相關措施,避免危機的產生或減小危機帶來的災害。建造“活地球模擬器”的設想進一步佐證了①科學家的興趣和思考是建造“活地球模擬器”的源泉、谌藗冊趯嵺`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是推進建造“活地球模擬器”的根本動力、廴祟惖哪芰κ蔷薮蟮,能創造出新事物 ④把握事物的規律有利于我們正確認識事物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D.得到社會的肯定是人生價值的主要標志.有人指出:全世界193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不各美其美,就只能任人宰割,不美人之美,世界就會爭端不斷,只有美美共美,才能走向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這說明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是辯證統一的②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要在同一性中把握斗爭性③同一性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要在斗爭性中把握同一性④要創造多種條件促進矛盾雙方相互轉化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2.西方學者約瑟夫?奈曾就柏林墻倒塌感慨:早在柏林墻倒塌之前,西方的影視就已經‘穿墻而過’影響了一大批人。如果沒有西方流行文化經年累月傳遞的那些影像,光憑錘子和壓路機是難以推倒柏林墻的。這表明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 文化的差異是不同意識形態的反映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政治是文化的基礎 A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3.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傳播與交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C.文化的交流與借鑒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D.現代大眾傳媒超越時空的強大功能加速了文化傳播24.中國之所以在金融危機襲來之際能夠逆勢前行,不僅在于擁有“中國道路”,也在于擁有“中國精神”,正是“中國精神”造就了這個國家遇難不懼的定力、化危為機的魄力。這說明①文化決定經濟政治社會的變遷,是推動歷史發河南省許昌市五校高二上學期第四次聯考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90833.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