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選擇題命題模式脫離生活實際傾向,導向學生考試不是很理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文科模擬語文試題參考,歡迎閱讀。
高三文科模擬語文試題參考
第I卷閱讀題
甲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每小題3分)
“文學是愚人的事業”
楊新嵐
讀一讀何啟治的新作《我親歷的當代文學戶,便能從編輯的角度,看到《白鹿原》等幾部當代文學的優秀之作于誕生前后經歷的陣痛。
《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先生一直稱人民文學出版社的何啟治為“老何”。他曾困惑的是,人文社這個文學高門樓里的老何,向他“約稿的依據是什么”?那是1973年,何啟治讀到陳忠實的一部兩萬字的短篇處女作,后來他在西安街頭找到陳忠實,勸他擴充成二十萬字的長篇。此后的日子里,何啟治書信不斷,催稿急急。七八年后他又去見陳忠實,替《當代》約稿。1984年終于約到了陳忠實的中篇《初夏》。陳忠實被老何顯示出來的“巨大耐心和令人難以敘說的熱誠”所感動,認為他催促自己完成了“習作過程中的一次跨越”隨后,陳忠實駕馭結構等寫作能力開始成熟,最終創作出了《白鹿原》。
老何在1993年1月18日《白鹿原》的審讀意見中寫道:這是一部顯示作者走向成熟的現實主義巨著,有“永久藝術魅力”。隨后,他極力椎動《白鹿原》的出版和評獎,前后寫了十萬字的文章。有多少編輯,敢用“巨著”二字?有多少編輯,能夠近二十年不間斷地盯著一部長篇?又有多少編輯,能夠堅持十多萬字來肯定一部長篇?
從老何的這本書來看,老何最早敢約長篇的想法頗有喜感。第一,出于當年的形勢需要。他是帶著政治任務到延安的,要組織知青寫知青題材的長篇,他認為長期生活在農村底層、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且寫過兩萬字作品的陳忠實完全可以創作長篇;第二,老何依照自己列的“筆記”漫天撒,全面約稿,這就到了陳忠實,當年人文社還沒辦《當代》,他只能約長篇小說;第三,陜西作協的力薦。
作為文學編輯,從一部短篇中,一般都大致可以看出作者的生活底蘊與文學品質。老何超出一般編輯的地方,在于他敢說“巨著”,能夠堅持二十年督促一部作品,能夠在不同聲音面前堅持自己的判斷,并且積極推行自己的判斷,多年不肯松懈。
有個老編輯說,人文社有三個編輯,這輩子都是超常發揮的,其一便是老何。言外之意,老何不是個聰明人。老何的這本書,文字樸素,史實詳盡,能讓我們看到一個編輯和名著的交互成長,看到一個編輯和作者成為益友、摯友的全部過程。
本書是編輯史、當代文學史的重要參考資料,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茅盾文學獎作家王火、阿來、柳建偉、張煒的那些名著的誕生細節,看到人文社嚴文井、韋君宜、牛漢、屠岸、林辰、孟偉哉、高賢均的名編風采。
陳忠實推崇柳青的一句話一一文學是愚人的事業。他也用愚人的執著和苦功來表現每一個人物的命運。寫作《白鹿原》的那四年,他躲在鄉下,全然不理會聰明人紛紛下海的大潮。老何也是一個愚人,以愚人的執著與固執,守望著陳忠實,守望著《白鹿原》。他是一個癡人編輯,為了推出當代文學的優秀之作,默默貢獻著自己的心血。
今天,我們怎樣做編輯?看看老編輯的人生之路,或許會有感悟。文學的高峰終將會出現,因為愚人般的作者不絕,苦心苦力的編輯也不絕。
(2019年11月29日《xx日報》)
①文彥博(公元1006-1097年),字寬夫,汾州介休(今屬山西〉人。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進士。歷官殿中侍御史、轉運副使等職,出將入相五十余年,為北宋名臣。謚忠烈。有《文璐公集》。②平嵩閣、右嵩亭,均為嵩山上的建筑物。③太行:山名,綿延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脈。太室:即五岳之一的嵩山,在今河南登封縣北。東稱太室,西稱少室。④家山:家鄉。
14.下列對詩歌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詩的前兩句是說,無需將“平嵩閣”與“右嵩亭”做什么比較,因為二者都是高高聳立、幾近蒼穹的亭閣。
B.三四句即言詩人登亭閣之所見。在這高亭之上遠望,視野為之開闊;有山有水有亭有閣,真可謂人間仙境。
C.詩人站在如此險峻的亭閣上觀望,感覺的是王之渙“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那樣充滿哲理的豪邁氣概。
D.此詩想象豐富,“畫”字使亭閣與蒼穹融為一體,“俱是家山入望中”則是“登山則情滿于山”的具體寫照。
E.本詩以生動的語言詠嵩山亭閣,大筆揮灑,氣象雄闊,將詩人所思、所感盡寓其中,帶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
15.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探析。(6分)
(三)名篇名旬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孟子》(“生于憂患,死與安樂”)中“___________,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從內外兩方面指出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原因。
(2)李商隱《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借用莊子和望帝的典故,表達對過去美好事物或情感的懷戀之情。
(3)蘇軾《赤壁賦》中用比喻手法感嘆生命的短暫和個體的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應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①中間商從藥農手中低價收購,囤積居奇,以哄抬藥價從中漁利,坑害藥農利益,加重患者負擔,損害消費者利益。
②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信絡詐騙犯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已經成為社會公害,廣大群眾深惡痛絕。
③產業發展有其自身規律,不可能一揮而就,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急于求成不行,需要精準扶持、長期支持才行。
④閱讀這種近乎復古的慢節奏能夠綿延至今,除了依靠其本身經久不衰的魅力外,氛圍的培
育與凝聚也不可或缺。
⑤提到江中制藥,大家就會想到耳濡目染的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如今江中集團已成為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
⑥可以這樣說,建設好草原的大數據平臺,就是編修一本建設草原的工具書,讓我們的草原生態修復工作事倍功半。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首次推出了20個智慧型燈桿,集智能照明、微基站、WiFi發射、視頻監控、信息發布等多功能于一體。
B.新聞工作者雖不能在各領域都擁有豐富的知識,但恪守新聞專業規范可以最大限度規避不因媒體誤讀誤判等原因而產生的風險。
C.重慶媒礦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由于該礦越界違法生產區域以掘代采工作面微風作業導致瓦斯積聚,違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炸造成的。
D.12月,光德村進入柿餅曬制生產的最佳時期,家家戶戶屋頂上都會曬滿金燦燦的柿子,空氣中彌漫著清香,一派紅火的豐收景象。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①說一個美麗的鄉村要讓人“記得住鄉愁”,②一座美麗的城市則要讓人“望得見天際線”。③,一些成市卻常常忽視了天際線這道風景。淡化天際線意識,④讓人們產生了審美疲勞,⑤造成了城市無法挽回的美學損失。⑥,城市的天際線也非千篇一律,更不是一概排斥現代建筑。關鍵要結合城市特點,體現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市顯出特有的美麗。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雖然但是可是勢必還/
B如果那么然而不但也當然
c既然/實際上必然且自然
D與其不如其實/又雖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曾幾何時,我們已經習慣了“加式”思維。①,藍領階層更是早已習慣多加班多掙錢。但代價呢?是被過度的工作透支了身體,他們原來強健的體魄不復存在;②,他們原本從容的心態寫滿焦灼疲憊。“加式”思維急需調整,因為,生活不只有物質利益上的滿足,③。
21.仿照下面畫線的句子,在橫線上續寫三個句子,要求:內容與“人生”“微笑”的話題有關,句式與例句相同。(6分)
人生如酒,有了微笑的美酒便飄著誘人的醇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面對人生,將會有微笑的回報。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新世相”微信公眾hao推送一篇文章,引發了一場“丟書大戰”:從11月15日開始,我們可以試著多做一件事,讓擁擠的地鐵和乏味的城市變得不一樣。由黃曉明、徐靜蕾、張靜初等幾十位明星、作家把10000本書丟在北京、上海、廣州的地鐵、航班和順風車里。任何人都可在身邊的角落、縫隙、座位上找到它們。但是,活動現場遭遇了尷尬,許多地方出現所“丟”之書無人問津甚至被當作垃圾清理的情況。
對此,有友質疑這是一場成功的“做秀”和營銷,而非公益;也有友犀利地指出,書的確是一種代表“高尚”的東西,但是在公共場所丟書卻一點都不高尚;還有友認為這種活動有益于倡導全民閱讀,值得推廣。
對于這場“丟書大戰”和友的觀點,你是怎么看的?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62243.html
相關閱讀: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