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B(百里挑一:形容人才十分出眾;鳳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或事物;九牛一毛:比喻極大的數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2.C(三個成語都有“記得清楚,沒有忘記”的意思!坝洃洩q新”重在記憶保持不變,它所記憶的,都是過去的事情!澳钅畈煌彼安煌钡目梢允沁^去的事,也可以是目標、理想等,它既能以事為對象,也能以人為對象!皻v歷在目”重在情景清晰重現,它所“在目”的,都是過去的事,既能以事為對象,也能以人為對象。)
3.D(“以身作則”著重于自身作出榜樣;“身體力行”著重于親自實踐,努力去做;“身先士卒”原指作戰時將帥沖在士兵前面,多引申為職位高的人首先干在前面,帶頭去做。)
4.B(風雨飄搖:形容形勢很不穩定。風雨如磐:風雨像磐石那樣壓在頭上,形容風雨極大,比喻黑暗勢力的重重壓迫。風風雨雨:比喻經歷過的各種艱難困苦。)
5.C 解析 “休戚與共”指憂喜、禍福彼此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同,側重主觀上的認識和態度;“休戚相關”指憂喜、禍福彼此相關連,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側重客觀存在的關系。死灰復燃:比喻已經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多指壞事);東山再起:指失勢以后重新恢復地位!肮文肯嗫础笔侵赣眯碌难酃鈦砜创;“另眼相看”是指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于一般!靶性屏魉毙稳菰娢、書畫、歌唱等自然流暢;“白駒過隙”形容時間過得飛快。
(二)
1.C(洗耳恭聽: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傾聽,態度謙卑。傾耳而聽:側著耳朵,細心靜聽的樣子。傾耳注目:認真聽仔細看。原形容權勢極大,為眾敬畏。后也形容注意力極其集中。)
2.D(毀于一旦: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工夫全被毀掉。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一下子被毀掉。適合②空;功虧一簣:虧:欠缺;簣: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點沒能完成。適合③空;前功盡棄:功,功勞;盡,完全;棄,丟失。以前的功勞全部丟失。也指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費。適合①空。)
3.A(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人冒充有本領的人,或不好的東西混在好東西里充數,可做自謙之詞。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魚目混雜: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4.C(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好像真的一樣,強調相像,偏重于模仿模擬;铎`活現: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動逼真,強調逼真,偏重于用語言表現形象。栩栩如生: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側重于藝術形象)
5.B 【解析】指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倚馬可待:倚在即將出發的戰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著完稿。比喻文章寫得快。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待著。形容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實現。注意三個成語各自的搭配對象。
(三)
1. D [解析] A項,語序不當,“旱災下的人們生活艱辛”與“農作物危在旦夕”位置對調。B項,賓語殘缺,在“成本上升”后加“的狀況”。 C項,結構混亂,把首句的“在”調到“某快餐店”之前。
2. B [解析] A項,主客體倒置,應改為“大陸的高中生對臺灣歌手周杰倫的《青花瓷》非常熟悉”;C項,兩面對一面,同時,“眾志成城”包含“我們”的意思;D項,“關于……是……”成分殘缺,去掉“關于”。
3. B [解析] A項,句式雜糅,“發布”與“指出”是兩個主語發出的動作,在“發布”后加“的”;C項,結構混亂,應刪去“走向世界的重要意義”;D項,成分殘缺,在“向外轉移”后加“工作”。
4.D [解析] A項,成分贅余,應去掉“為目的”;B項,語序不當,應將“自從”提到“中央”前;C項,動賓搭配不當,“實現”和“航標”不搭配,可刪除“新航標和”。
5.D [解析] A項,句式雜糅,應該為“以……為借口”或“以……的名義”;B項,成分殘缺,在“力量不足”后加“等問題”;C項,搭配不當,“展示”與“信息”不搭配。
(四)
1.A [解析] B項,搭配不當,“頑強拼搏的精神”不能與“閃現在人們的腦海中”搭配;C項,成分殘缺,“啟動”后面缺少賓語中心語“機制”;D項,句式雜糅,“其根本原因”與“導致的”雜糅,應刪去其一。
2.C [解析] A項,“篡改、否定和歪曲”語序不當,應為“否定、篡改和歪曲”;B項,“塑造公眾的信賴和官員的用權習慣”動賓搭配不當;D項,成分殘缺,“發現”前加“使他們”。
3.D [解析] A項,語序不當,正確語序應為“一個參與性事件,一種對外傳播的途徑,一個世界性的公共領域”;B項,搭配不當,“風險會大大減少”應為“風險會大大降低”;C項,成分殘缺,“可為今后……基本統一”后缺少“積累經驗”等類似成分。
4.D [解析] A項,“的作用”缺少謂語動詞,可在“抑制”前加“起到”;B項,“緩解……問題”不搭配,可將“緩解”改為“解決”;C項,“先后陸續”語意重復,可刪去“先后”。
5.A [解析] B項,第二個分句成分殘缺,應該為“完成……的工作”;C項,結構混亂與不合邏輯,“不給新生兒接受亂用抗生素藥物的治療理念”應改為“接受不給新生兒使用抗生素藥物的治療理念”,“不給新生兒亂用抗生素藥物的治療理念”這個偏正短語做“接受”的賓語;其中“亂用”不合邏輯,應該是“使用”;D項,成分殘缺。應在“農業生產方式”之前加介詞“與”。
(五)
1. D(兩個比喻句,流水聲猶如彈撥樂;“蓄滿水的梯田”看起來“平展展”)
2. A(根據上下文,這段話強調的是新標準的汽油和柴油的好處,以及要推廣成品油質量升級的原因,所以先排除C、D,C選項強調的不僅僅是油的質量,還有車的改造,所以重點不突出;D選項想說改不改造汽車都行,所以也不對,文章想強調的是即使不改造也能體現新標準油的好處;B選項說法不對,不符合常識)
3. C(解答此題可用排除法,仔細分析橫線的上下文和各選項的優劣)
4. D(承前“大石頭”)
(六)
1. C(已犧牲的應排在前,因此從A、C中選;應先講國內再講國外,因此答案選C)
2. A(注意陳述對象的一致,注意語意的銜接)
3. C
4. A(銜接題,銜接的就是因果邏輯!俺艘罀呒夷,還要在門楣、窗戶上插上柳條”,這是個提示語,讀之自然會形成一個疑問:“為什么要插上柳條?”下文定要回答這一原因,而且還要接住“柳條”這一話題。顯然,⑥和③是緊接前文提示語之后的。而③又將話題轉移到“生命力”上,那么緊承其意的應該是④了,然后④又拋出了一個疑問:“人們為什么要這么做”,原因自然是①了。既然這樣,自然就有接下去的行為②⑤)
(七)
1.①與橋結下了不解之緣 ②每一座橋都有個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字 ③每一座橋又都是一幅畫
2.①“幸福的原因” ②“為什么不快樂” ③這里的熾情
3.①父母不是完全為了孩子才活著 ②會阻礙年輕人的發展 ③不是給父母洗腳下跪的孩子。
4.①魯迅是新中國的圣人(或:魯迅是現代中國的圣人)
②是因為他具有最根本的精神素質(或:原因在于他的最根本的精神素質)
③具有真正獨立的思想個性(或自由意志)
(八)
1.①至于讓人那么著迷么? ②就如同看到了自己。 ③關鍵在于“與平凡接軌”。
2.①但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②其中就增添了鈣質 ③雖然說牛奶是補鈣的良好來源
3.①我把東西交付出去了
②教師究竟起什么樣的作用(或“教師應該怎么教?”或“教師到底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③而是把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
4.①蜂蜇不會對人體造成損害
②況且蜂蜇還有一些治療作用(或因為蜂蜇對人體有一定好處)
③人們不必與馬蜂勢不兩立(意思合理即可)(每點給2分)
(九)
1.A
2.B(“署”表示代理、暫任官職)
3.B(“以布政使的身份”錯,原官是“按察使”)
4.(1)熊概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發放各府贖罪米四萬二千余石供給部隊,然后再上報朝廷。(便宜: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發:發放。乃:然后。贍:供給。聞:上報。各1分。)
(2)皇上沒有過問,只暗中派御史去調查,但一無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問:過問。陰:暗中。廉:調查。益:更加。任:信任。各1分。)
【參考譯文】
熊概,字元節,是豐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兒,隨母親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樂九年,中進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職。十六年,升為廣西按察使。峒溪蠻人大規模出動劫掠,布政使謀劃請靖江王的軍隊來阻止他們。熊概不同意,他說:“我等擔任地方長官,賊寇來時不能保衛抵御,反而煩勞王爺嗎?況且賊寇肯定不來,只需警戒而已!焙髞砉毁\寇沒來。不久,他調任廣東。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參政葉春巡視南畿、浙江。當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讓左通政趙居任代替他,且兼管農業方面的事務。趙居任不體恤百姓,每年都上報說豐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騙。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繼任,岳福平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國政時,曾命熊概以御史之銜代理刑部事務,仁宗知道他賢能,因此有這個任命。這年八月,周干回京,說有關部門多任用非人,當地豪強肆意作惡,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為大理寺卿,與葉春一同前往巡視安撫。南畿、浙江設巡撫之職自此而始。
浙西豪強握有郡縣官員的短處,長期做不法之事。海鹽縣百姓平康非常殘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趕上大赦,他又回來了,還聚眾八百余人。熊概將他逮捕誅殺。過后,又把幾十個罪大惡極的豪強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于是奸民馴服。各衛所的運糧不能為繼,軍隊缺糧。熊概根據實際情況,自行決定發放各府贖罪米四萬二千余石供給部隊,然后再上報朝廷。皇上很高興,傳諭戶部不要給熊概治以擅作主張之罪。
熊概執法嚴厲,奸民很害怕他,便將誹毀他的書上傳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彈劾熊概與葉春所到之處擅用威權,獨斷專橫,放縱士兵騷擾百姓;噬蠜]有過問,只暗中派御史去調查,但一無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賜璽書獎勵他。熊概也很自信,應當興廢的事他都列出上奏。當時朝廷屢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紙、買銅鐵。熊概說洪水積澇,百姓饑饉,請求停止這種行動。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務。行在都御史顧佐有病,朝廷通過驛傳召熊概代管他的職務,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記錄犯囚的案卷,熊概從早到晚,都沒有空閑吃飯食。突然他感到暈眩,然后便去世了;噬狭钍拐咔巴赖,派船送他歸葬。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178669.html
相關閱讀: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