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能力提升訓練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選擇題

 

下圖為“板塊構造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圖中板塊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圖中虛線圈內的板塊邊界,可能位于(    )

 

A.冰島    B.非洲東部      C.太平洋東岸      D.大西洋西岸

 

3.下圖為“某地的地質剖面圖”試判斷下列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后次序(    )

 

 

①斷層的發生     ②砂巖沉積      ③頁巖沉積

 

④巖漿的入侵   ⑤頁巖層與石灰巖層間侵蝕面的侵蝕作用

 

A. ③②①④⑤     B. ⑤③②④①     C. ①②③④⑤       D. ⑤③④②①

 

下圖為某種地形示意圖,讀圖完成4~5題。

 

 

4.判斷圖中甲地應為下列哪一種構造(    )

 

A.向斜        B.背斜        C.斷層          D.海溝

 

5.依地形的高低起伏來判斷,圖中乙丙丁三種地層的軟硬程度,由硬至軟的排列應為(   )

 

A. 乙丙丁        B. 乙丁丙       C. 丙乙丁         D. 丙丁乙

 

下圖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發生時地面所受的破壞程度)分布圖,結合下表回答6~8題。

 

 

烈度

破 壞 程 度

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煙囪等崩塌,鐵軌彎曲

房屋傾倒,道路毀壞,水面大浪撲岸

 

6.圖中①②③④四處等震距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圖中③處可能為(    )

 

A.一個村莊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8.此次地震可能引發的其他地質災害是(    )

 

A.泥石流         B.瘟疫          C.海嘯            D.火山

 

下圖是“巖石風化與氣候關系示意圖”,讀圖后完成9~11題。

 

 

9.化學風化最強烈的地區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化學風化最強烈地區的氣候特征是(    )

 

A.高溫少雨       B.高溫多雨      C.低溫多雨        D.低溫少雨

 

11.巖石風化程度與氣溫、降水量的關系是(    )

 

A. 巖石風化程度與年均溫呈正相關         B. 巖石風化程度與年均溫呈負相關

C. 巖石風化程度與年降水量呈正相關       D. 巖石風化程度與年降水量呈負相關

 

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回答12~14題。

 

 

12.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巖層是(    )

 

A.花崗巖、石灰巖     B.石灰巖、頁巖     C.礫石層、花崗巖     D.頁巖、礫石層

 

13.“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現在(    )

 

A.頁巖地區           B.礫石層地區       C.石灰巖地區         D.花崗巖地區

 

14.對圖示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曾經經受水平擠壓              B.曾經經受水平拉張

C.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分布          D.適宜建大壩水庫

 

15.(2008江蘇地理)圖甲是“護送2008奧運圣火登頂珠峰的大本營”圖片,圖乙是浙江“雁蕩勝景”圖片,讀圖判斷形成珠峰大本營附近碎屑堆積物和雁蕩山陡崖峽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別是(    )

 

 

A.風力侵蝕、流水堆積            B.冰川堆積、流水侵蝕

C.流水堆積、冰川侵蝕            D.冰川侵蝕、風力沉積

 

16.圖示地貌類型、成因及我國的分布地區對應正確的是(    )

 

 

A.風力侵蝕地貌、外力作用、西北地區   

B.風力沉積地貌、內力作用、東北地區

C.流水侵蝕地貌、外力作用、東南地區

D.流水沉積地貌、內力作用、西南地區

 

17.圖示山脈海拔高度變化趨勢及理由分別是(    )

 

 

A.降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張裂    B.升高;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相撞

C.升高;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相撞    D.降低;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張裂

 

下圖是“某地區地表形態演變示意圖”,完成18~20題。

 

 

18.地的地質構造最有可能是(    )

 

A.背斜       B.盆地        C.地壘       D.地塹

 

19.引起該地區地表形態演變最主要的外部營力是(    )

 

A.流水      B.風力        C.冰川          D.波浪

 

20.階段Ⅱ中,R地常見的地貌類型是(    )

 

A.冰斗      B.風蝕蘑菇     C.海蝕崖        D.瀑布陡崖

 

二、綜合題

 

21.讀下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⑴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義是什么。

 

A:               E:               G:               L:                       

 

F:               S:               W:               :                       

 

⑵讀圖比較噴出巖與侵入巖的異同。

 

22.讀“某河流平面、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填出河流在A、B、C三處對應的剖面圖(甲、乙、丙)以及流水外力作用方式:A對應     ,以     作用力為主;B對應     ,以     作用力為主,也有流水的侵蝕作用(側侵);C對應     ,以     作用力為主。

 

⑵A處河段特征:河流侵蝕作用明顯,下切深,落差大,多     ,水能資源     ;C處河段特征:地勢平緩,流速慢,泥沙      ,江面寬廣,利于     。

 

⑶若河流A段的縱剖面如下圖所示,則形成的地理景觀最有可能是(    )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河流瀑布     D.河口三角洲

 

23.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⑴圖中的地質構造A為     斜,B為     斜。

 

⑵甲乙兩處的山地都是在     (流水、風力)的     (侵蝕、沉積)作用下形成。

 

⑶①、②、③、④四處的巖石屬于沉積巖的是     和     ,若要開采堅硬的巖石作建筑材料,宜選擇①處還是②處?     處;若開采優質的花崗巖作裝飾材料,宜選擇③處還是④處?     處。

 

⑷A、B兩處有一處為良好的儲油構造,它是     處。

 

⑸任意采伐A處山區的森林,將會導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     ,水旱災害加劇,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質災害。

 

⑹我國黃土高原形成千溝萬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項選擇題)

 

A.黃土土質疏松    B.植被破壞嚴重    C.地面起伏明顯    D.流水侵蝕嚴重

 

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13049.html

相關閱讀: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