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綜合全卷考試時間共150分鐘,試卷滿分300分。其中,政治100分,歷史100分,地理100分。 地理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忌鞔饡r,須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在本試題卷、草稿紙上答題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題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選擇題48分)一、選擇題(48分)讀圖1、回答1~2題。1.該島嶼的南北寬度約為A.30km B.80km C.150km D.500km2.該島嶼A.地勢南高北低B.常年盛行東北風C.水能資源較為豐富D.位于南半球、東半球讀圖2,回答3~4題。3.據圖乙,圖甲中P地降水量最多的季節在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圖丙四條曲線中,能正確反映甲中P地月平均氣溫的是A.①曲線 B.②曲線 C.③曲線 D.④曲線7月3日下午3點開始,最大的一場暴雨襲擊成都,連續3個多小時的強降雨,造成了成都市內交通局部癱瘓。這場暴雨,讓成都成為澤國,城區內上百處低洼之處,積水至人膝部,達半米之深,到處可見有汽車泡在水里無法走動,回答5~6題。5. 圖3為同一降水過程形成的自然狀態的洪水過程線、自然狀態的地下徑流過程線、城市化后的洪水過程線和修建水庫后的洪水過程線示意圖。表示城市化后的洪水過程線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6.讀城市水循環示意圖(圖4),造成此次成都嚴重內澇的主要原因是 ①氣候異常導致環節a增強 ②熱島效應導致b環節增強 ③排水設施不足導致c環節受阻 ④地面硬化導致d環節增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圖5為陸地環境主要構成要素相互關聯圖,讀圖完成7~8題。7.下列語句能反映圖中核心內容的是 A.一山有四季月一里不同天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C.牽一發而動全身 D.落紅不是無情物,北作春泥更護花8.下列現象與圖中代號的聯系中,正確的是A.①導致剛果河與亞馬孫河水文特征的差異B.②造成西伯利亞凍土深厚C.⑥塑造了黃土高原的地貌特征D.⑦造成鄂畢河與恒河的水文特征不同讀某地地質剖面圖(圖6)圖中③表示石灰巖)。完成9~10題。9.下列對圖中巖層形成時間的判斷,正確的是A.③與④同時形成 B.②形成比①早 C.④形成早于② D.⑤形成晚于③10.大理石是頗受人們喜愛的一種建筑裝飾材料,圖中巖石最可能是大理石的是A.① B.② C.④ D.⑤讀圖7,回答1l~12題。11.若圖中橫坐標為1~12月,縱坐標為某地理事物的統計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圖中曲線表示某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則該地可能位于北極圈以北B.若途中曲線表示某地氣壓值,則該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C.若圖中曲線表示某地降水量,則該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D.若圖中曲線表示某河流流量,則該河流可能位于四川盆地12.設圖中橫坐標為年份,縱坐標為某地理事物的統計數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若圖中曲線為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則該國家人口數量先增后減B.若圖中曲線為某市城區人口比例,則該市出現了逆城市化現象C.若圖中曲線為某地第一產業產值比重,則該地農產品產量在下降D.若圖中曲線為某地大氣環境污染指標,則該地處于工業化早期階段第II卷(非選擇題52分)二、非選擇題(52分)13、(34分)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新華網緬甸曼德勒7月23日電:由中國、緬甸、韓國、印度四國投資建設的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7月28日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這標志經過3年建設的中緬油氣管道跨國項目取得重要成果。材料二:中緬甸油氣管道分布圖(圖8)材料三:丹兌和葛禮瓦氣候統計圖(圖9、圖10)(1)讀圖9,描述丹兌氣候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2)讀圖9和圖10,指出葛禮瓦和丹兌1月氣溫差異和7月氣溫差異及年降水量差異,并據圖8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3)讀圖8并結合氣候統計資料,從地質、地形和氣候角度分析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工程建設不利的自然條件及其影響。(6分)(4)指出該工程的建成對中國和緬甸最重要的意義。(4分)考點: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綜合運用、交通運輸、資源的跨區域調配。14.(18分) 讀某地區地形和水系圖(圖11),回答下列問題。(1)簡述該地區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2)從流量大小、流量季節變化大小及流速等方面比較圖中甲、乙兩河流水文特征的差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或說明判斷依據。(12分)四川省眉山市屆高三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試題(文綜)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27188.html
相關閱讀: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