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東省日照實驗高中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 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山東省日照實驗高中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 地理試題 11月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填涂在試卷、答題卡和答題紙規定的位置。第Ⅰ卷 選擇題(共50分)注意事項: 1.第I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不涂在答題卡上,只答在試卷上無效。我國古代人民根據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象,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這就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讀二十四節氣分布圖(圖甲),回答1~2題。1.在下列各組節氣中,北京的晝長時間最接近的是( )A.清明、雨水 B.立冬、立秋C.小雪、大寒 D.雨水、處暑2.圖乙是北半球晨昏線與緯線的切點變化示意圖,圖中四點的日期所處的節氣正確的是( )A.①表示大雪 B.②表示立春C.③表示秋分 D.④表示芒種下表是哈爾濱某月連續3日相關氣象預報資料,據此回答3~4題。3.材料中所反映的某月可能是( )A.2月 B.4月 C.7月 D.11月4.關于資料中三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暖鋒過境導致風向發生變化 B.25日夜間氣溫低,因為天氣晴朗,大氣逆輻射弱 C.24日受暖氣團控制,氣壓高 D.26日受氣旋控制,白天氣溫較高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近地面900hpa等壓面空間高度分布圖。圖中數值表示等壓面高度,回答題。5.沿圖中XY方向所作的900hpa等壓面剖面圖,與圖中四幅等壓面剖面圖最接近的是下列關于圖3中A、D兩處風向說法正確的是A.A吹偏北風,D吹偏南風B.A吹偏南風,D吹偏北風C.A、D均吹偏北風D.A、D均吹偏南風積分布圖,讀圖回答7~8題。7.關于該圖示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位于南半球②Q湖北側深度變化大于南部③圖中P湖應為淡水湖④沿岸大部分地段海域有暖流經過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②③.關于甲河流域的說法,正確的是A.部分河段有結冰期和凌汛現象發生B.典型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C.Q湖最大湖面b出現于七月D.冬季盛行西南風9.圖中巖層形成的先后順序為( )A.⑤⑥④③②① B.④③②①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10.若①為石灰巖,則在①與⑥之間的結合部位容易形成( )A.花崗巖 B.大理巖 C.頁巖 D.礫巖下圖為北半球某區域示意圖。讀圖,回答11~12題。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地層形成的順序為①②③④⑤B.圖中褶皺和斷層是同時形成的C.先形成斷層,后發生②處的巖漿侵入活動D.華北平原與M地形成原因相同1.若圖示區域河流兩岸的地質條件相似,則A.河口附近的島嶼更容易和e岸相連B.a、b、c三處適合興建水電站的是c處C.a河段以沉積為主,b河段以侵蝕為主D.d河段附近地區易發生滑坡、泥石流災害1.若圖中所示水循環發生在亞歐大陸東部中緯度地區,則A.甲環節主要發生在春、秋兩季B.通常用環節乙的數量表示水資源的豐歉C.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與丙環節有關D.目前人類可對丁環節施加顯著影響14.關于圖中荒漠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副熱帶高氣壓或信風影響,降水少 B.面臨的生態問題主要是水土流失C.其在亞洲分布面積最大 D.人類的不合理活動是主要成因15.關于圖中自然帶地域分異規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形成該地域分異規律的主導因素是熱量 B.農業生產的地域差異影響了該地域分異規律的形成C.反映的是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D.該地域分異規律的典型地區分布在大陸東部高山林線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線,下圖為我國高山林線理論海拔等值線分布圖(單位:米)。讀圖回答16~17題。16.高山林線分布高度( )A.最高的地區是橫斷山區 B.太行山區西側高于東側C.自南向北逐漸降低的主導因素是熱量 D.西部普遍高于東部的主導因素是水分17.甲地高山林線海拔較高的一坡是( )A.南坡——冬季風迎風坡 B.北坡——冬季風迎風坡C.陰坡——夏季風迎風坡 D.陽坡——夏季風迎風坡是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重治理年。人口性別比指的是每100位女性所對應的男性人數。圖1為1998年—2000年我國遷移人口和未遷移人口的性別比。讀圖回答18~19題。18.遷移人口中,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50%以上的年齡段()A10歲~20歲B.30歲~52歲C.23歲~65歲D.28歲~60歲溫州市是勞務輸入較大的地區之一,人口遷入對溫州的影響()A造成人才流失B.利于改善生態環境C.造成失業人數增多D.利于城市化建設20.據表可以推論:1990~2010年,該省A.家庭戶數呈減少趨勢B.社會負擔明顯加重C.城市化速度逐漸加快D.人口自然增長率在上升2.人口撫養比是非勞動年齡人口數與勞動年齡人口數的比值。讀下圖,關于我國五省市人口撫養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貴州的少兒人口撫養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撫養比最小C.北京的少兒人口撫養比大于廣東D.江蘇的少兒人口撫養比小于北京22.房價高于4000元/平方米的范圍內,變幅最大的區域位于( )A.海淀區內 B.豐臺區內C.朝陽區內 D.西城區內.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①北京市房價由市中心向外遞減南麗城房價低于北嘉苑北京地區房屋的最佳朝向為正北優美的環境是西城區房價較高的主要原因A. B.C. D.讀世界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對比圖,完成24~25題。24.依圖可知20世紀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A.總數量開始出現下降趨勢B.發達地區所占比重在增加C.欠發達地區所占比重在減少D.兩地區所占比重基本持平25.世界欠發達地區的城市化水平開始快速提升的時期出現在( )A.1825年前后B.1875年前后C.1925年前后D.1950年前后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50分)題號26272829總分得分評卷得分26.(13分)圖是世界某區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溫線圖,圖是區域簡圖。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讀圖,地區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分)(2)圖中回歸線地區沿海與內陸、東岸與西岸的年均溫差異很大,試分析原因。(分)(3)圖(分)()圖漁業資源豐富,試分析因。(分(1分)材料二: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1)圖中、兩地相對高度為 ,河流剖面圖 ,M處發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分)(2)(3)丁處向遠離大陸方向突出,(分)圖1 圖2(1)簡述該島的氣候特征,并分析12月~次年3月降水較多的原因。(5分)(2)描述該島的地形特征。(3分)咖啡是世界上重要的飲料之一,通常種植在易排水地區。該島盛產咖啡,主要出口英國等歐洲國家。(3)分析該島發展咖啡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3分)據統計,2010年該島所在國家人口已達2.35億,為全世界第四人口大國,該島人口已超過1.21億人。 (4)據圖3簡述該國的人口變化特點,并分析圖中所示“人口數量”變化對該國所造成的影響。(6分)評卷得分29.(10分)城市化過程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對環境產生深刻的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據描述該城市的發展。(分)(2)(分)(3)()由東岸向西岸逐漸減少東南信風向西信風暖流影響,流影響()內陸比沿海氣溫高,海陸熱力性質的東岸比西岸氣溫高,是因為()信風()(3)地理環境各要素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受等因素的影1分)丁所處河流流域水土流失加劇,1分)泥沙在入?诔练e形成三角洲1分)28.(17分)(1)全年高溫(26℃以上);降水量豐富(2000mm左右);有明顯的干濕季。(3分)原因:12月到次年3月太陽直射點南移,赤道低氣壓帶南移,氣流在該島附近輻合上升,降水豐富。(2分)(2)該島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分布在北部及沿海地區;島嶼西北端(西部)地勢高,東南端(東部)地勢低。(3分)(3)處于熱帶地區熱量充足,降水豐富;山地丘陵地形,易于排水;地質史上火山活動頻繁,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3分)(4)人口增長率降低,人口增長幅度減小。有利影響:青少年比重大,勞動力資源豐富。不利影響:人口數量持續增加,對住房、就業、交通、資源及環境等造成較大壓力。(6分)29.(10分)(1)(分)2)!第1頁 共10頁學優高考網!AYXYXYXY高度(米)高度(米)高度(米)高度(米)BCDAYXYXYXY高度(米)高度(米)高度(米)高度(米)BX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準考證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國界等高線河流洋流M離岸風200028°N河流剖面圖M28°N 圖3 1960—2010年人口變化圖圖1圖2降水量徑流總量地表徑流地下徑流注明:徑流總量=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城市中心郊外平原區毫米7506004503001500山東省日照實驗高中屆高三上學期期中檢測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51243.html

相關閱讀: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