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一中—2018年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 理 試 題 姓名 命題人:藺曉峰一:單項選擇題部分(26題,每題3分,共78分)下圖中,ABC為昏線,AD、BE為緯線的一部分,BD、CE為經線的一部分,讀圖完成1—2題。1.若A與B的時差與B與C的時差之比為1:2時,則E點的日出時間比D點( )A.早12小時 B.早8小時C.晚12小時 D.晚8小時2.若BD與CE的長度之和為一年中的最小值,則下列現象可能出現的是( )A.華北平原小麥返青B.天山牧民遷往高海拔地區的草甸牧場C.長江三峽大壩的水位不斷升高D.歐洲的圣誕樹銷售火爆下圖為北半球夏至時地球光照示意圖,圖中的圓圈1、2、3表示太陽高度等值線,其數值分別為0o、30o、60o;g點為太陽直射點,A點經度為120°E。讀圖回答3~4題。3.對圖示地點時間的正確判讀有來源:高[考∴試?題∴庫GkStK]4.下圖中數字代表太陽高度,虛線代表回歸線或極圈,則與上圖表達相同信息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下圖為同一地區等高線,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圖,讀圖,完成5~6題5.根據圖中信息判斷,甲乙丙丁四個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該區域為加快經濟發展,擬建設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線路,如圖所示,除了圖3中的圖外,最需要利用該區域的A.降水分布圖 B.土地利用圖 C.城市道路分布圖 D.人口分布圖下圖示意北半球某區域1月4日14時和5日8時海平面氣壓(單位:百帕)分布,讀圖完成7~8題。7.4日14時~5日8時,①地 A.陰轉多云,氣溫、氣壓都升高 B.天氣晴朗,氣溫、氣壓都降低C.天氣晴朗,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D.陰轉多云,氣壓升高、氣溫降低8.4日14時~5日8時,下列地點中風向變化最明顯的是 A.② B.③ C.④ D.⑤下圖表示沿115°E經線春雨占全年降水的比重。讀圖回答9~10題。9.下列地區春雨比例最大的地區是 A.珠江三角洲 B.黃淮平原 C.鄱陽湖平原 D.江淮平原10.從圖中信息和所學地理知識可以推出 A.春季降水量①地區比②地區多B.春季降水量①地區和③地區一樣多 C.夏雨比例②地區比④地區少D.夏雨比例②地區比①地區多河道縱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與相應的河流長度比值圖題。.海拔在2000米至4000米之間河流流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①降水增多 ②匯入支流增多 ③增 ④湖泊補給增多 ⑤流域面積擴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雅魯藏布江水能最豐富的河段約距河源A.6001000公里B.10001500公里C.100~1700公里D.1700公里以上 “花環式”海流發電站是用一串螺旋槳組成的,它的兩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裝有發電機。整個電站迎著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獻給客人的花環一樣,讀花環式海流發電機示意圖回答題。13.假如水輪機轉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則借助的洋流可能是流經A.美國東岸的寒流?B.澳大利亞東岸的暖流?C. 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 亞洲東岸的寒流.該洋流可能A.減緩北上海輪航速 B.縮小海水污染范圍C.降低沿岸地區氣溫 D.增加沿岸地區降水量?15.該地區自然地帶A.呈西北-東南方向延伸 B.數量的增加與熱量相關C.數量的減少與水分相關 D.數量的變化與地形有關16.該地區 A.濕潤期來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帶向西部擺動B.濕潤期森林草原農牧業帶擴大,可以大規模進行開墾C.干燥期沙地面積有擴大趨勢,應注意營建防護林體系D.短時期內發生濕潤期和干燥期轉變是受全球變暖影響下圖示意我國“T”字型點軸開發模式,“點”指各級居民點和中心城市,“軸”指由交通、通訊干線和能源、水源通道連接起來的“基礎設施束”。讀圖完成17~18題。17.關于圖中“沿江產業帶”與“南北軸”相交處城市的敘述,正確的有A.是華北平原上鐵路樞紐 B.是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C.位于大河干、支流交匯處 D.有色冶金工業發達的傳統工業中心18.沿“西北軸”自然環境的特征是A.氣溫日較差向內陸逐漸增大 B.降水量向內陸逐漸增大C.自然帶符合緯度地帶性規律 D.地跨黃河、長江、塔里木河流域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從而加劇全球變暖,帶來氣候多變、災害叢生等嚴重后果。為此全社會在倡導發展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圖示意碳物質在地球各圈層中的循環過程,讀圖回答19~20題。19.圖中(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循環的過程B.⑥環節在人類的作用下,會導致巖石圈物質循環受阻C.⑤環節循環速度如果加快,可以減緩碳排放的速度D.控制④環節的人類活動是發展低碳經濟的途徑之一20.有關人類活動作用于⑤及可能的后果是( )A.人工增雨改變水資源的空間分布 B.建設水電站后容易加劇洪澇災害C.發展火電站可能導致沿海低地被淹 D.北京冬季燃煤取暖導致河流污染下圖是我國不同產業地理集中程度機器變化趨勢統計圖(基尼系數數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專業化程度越高),讀圖回答21-22題:21.20世紀80年代以來,分布從較為分散到顯著集中的產業是:( ) A.電子制造業 B.服裝制造業 C.食品加工也 D.黑色金屬冶煉也22.該種產業從較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國:( ) A.北煤南運 B.南水北調 C.西氣東輸 D.人口遷移2010年10月31日,持續運行184天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正式落下帷幕。這是一屆規?涨暗娜祟愂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逾7308萬人次的海內外游客參觀,園區總體運行平穩、順利、有序。據此分析回答題。世博會選址于上海盧浦大橋與南浦大橋之間濱水區的有利條件是①緊靠黃浦江,大型貨輪進出方便②附近農業用地較多,征地成本較低 ③顯現上海城市特色,展示黃浦江畔新風貌 ④緊靠鋼鐵廠,便于世博會場館建設就地取材 ⑤毗鄰陸家嘴金融貿易區,便于世博會的資金籌集 ⑥臨近中心城區,便于世博會場館的后續利用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24.和諧城市是2010年世博會主題的精髓。在下列城市發展措施中,能較好地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的是A興建交通設施,保證車流暢通 B.保護濕地,增加綠地,減少廢物排放C興建高樓大廈,保證人有所居 D.發展現代制造業,增加社會物質財富.關于圖示期間該市人口變動情況的描述,正確的是A.人口數量不斷減少 B.外來人口不斷增加C.人口 D.年出生人口呈現下降趨勢.該市今后人口工作的重點是A. B.大量吸納海外移民C.發展社會養老事業D.二、非選擇題部分(3道,每題14分,共42分)27.中印兩國山水相連,溫家寶總理于2010年12月15日-17日兩國建交60周年之際訪問印度,就跨際水資源合作問題、礦產資源進出口等經貿合作問題展開外交活動。據材料回答問題。(1)描述圖中A區域等降水量線的分布特點及形成成因。(2)說明圖中B地的植被類型,并從地理位置與地形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3)若上海從印度進口鐵礦石,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什么?試述理由。28.讀局部河流和植被分布簡圖,回答下列問題。(1)簡析L和S沿線植被變化差異及原因。(2)簡述東北部和西南部河流流向的差異,并分析影響流向差異的主導因素。(3)概括該地城市空間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自然原因。第16屆亞運會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國廣州進行,1998年12月6日至20日泰國曼谷(Bangkok)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韓國釜山(Pusan)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卡塔爾多哈(Doha)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中國廣州(Guangzhou)9月18日至10月4日韓國仁川(Incheon)(1)判斷氣候類型曼谷 釜山 多哈 廣州 仁川 。(2)讀表1可知曼谷、多哈亞運會在12月份舉行,而釜山、仁川亞運會在9、10月份舉行,從氣候的角度簡要分析原因。(3)簡要分析珠江的水文特征。(4)珠江上游地區和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存在一定的互補性,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互補性”體現在哪些方面。(5)桑基魚塘是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為充分利用土地而創造的一種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地理答題紙 姓名 單項選擇題部分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非選擇題部分27、28、29、地理參考答案1~2 A D 3~4 C D 5~6 A B 7~8 B B 9~10 C C 11~12 D C 13~14 C C 15~16 C C 17~18 C A 19~20 D C 21~22 B D 23~24 D B 25~26 B C 27.【參考答案】(1)分布特點:與海岸線平行 等值線較密集成因:西高止山脈平行海岸線延伸;受西南季風影響,帶來充足海洋水汽,地形抬升成地形雨(2)植被:熱帶草原 原因:地處熱帶,氣溫高,蒸發量大;位于季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加上高原地形,重新調配水熱條件,形成熱帶草原。(3)海運 原因:海運運陜西省禮泉一中-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55342.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