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9屆普陀區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9屆普陀區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一、積累運用(10分)

1、按題目要求填空。(5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勸學》)(2分)

(2)漸風霜凄緊,關河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八聲甘州》)(1分)

(3)《山坡羊?潼關懷古》中感慨秦漢歷史變遷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按題目要求選擇。(5分)

(1)朋友將留學遠行,依依不舍,此時最適合贈別朋友的是下列詩句中的( )。(2分)

A、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D、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畫線處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3分)

在幾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頭遺址的全貌愈發清晰:這里發現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網絡,發現了最早的宮城,發現了最早的中軸線布局的宮殿建筑群……作為中國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頭遺址開城市布局和規劃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__。

A、被中國城市建設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B、被中國城市建設史留下淋漓盡致的一筆

C、在中國城市建設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D、在中國城市建設史留下淋漓盡致的一筆

二、閱讀(70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3—7題。(16分)

①主席:作為主持人,在我兩邊雷聲貫耳的同時,眼前也交織著兩組截然不同的世紀畫面,忽而是傷感的詠嘆調,忽而是激蕩的主題曲。對20世紀的回憶會是凱歌高奏還是搖頭嘆息?讓我們再聽聽雙方的總結陳詞吧。

②反方三辯: 謝謝主席,大家好!我要在這里指出對方辯友的是,從我方一辯就已經明確地提出,今天我們的發展和進步是我們講座的前提條件,您不能以此來作為它的論據。而應該在發展的基礎上看,我們在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憂事啊!

③對方辯友,世紀回眸,有喜有憂。我方辯友與對方辯友在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性這一點上已經達成了共識,但是到您最后也沒有告訴我,一旦人類自身走向了終結,那么所有的發展與成就都將灰飛煙滅,我們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恰恰取決于我們的憂患意識啊!

④很高興對方二辯在陳詞中,就已經替我們明確地區分了什么是恐懼意識,什么是憂患意識。而且承認了憂患意識確確實實應該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這里應該告訴大家,我們就是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以憂患意識使人類邁向更美好的明天。在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說過: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喜憂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場的兩個方面。樂極生悲,滿常招損,不可不察。

⑤另外,明確發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憂的結論,應該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現的,如何確立的以及如何繼續保持這種主流。

人類發展所帶來的諸多災難性的問題,難道還不能讓我們警醒嗎?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憂患嗎?

⑥下面,我將從正面總結我方觀點:

⑦首先,回顧歷史,憂大于喜。20世紀可謂成就巨大,但也損失慘重:歷史上戰亂不休,但哪個世紀的戰敵殺人比得上20世紀?人類歷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種武器比得上20世紀的原子彈能在瞬間奪走十幾萬人的生命?所以我們在看到了人類取得成就的同時,萬不可沾沾自喜。 其次,立足現實,憂大于喜。富國愈富,窮國愈窮,貧富差距越拉越在。每年有8億人在挨餓,還有幾百萬人被餓死,我們能不憂患嗎?當霸權主義四處橫行,甚至把導彈扔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我們能不憂患嗎?當人口在膨脹、環境在惡化,寶貴的地球在呻吟的時候,朋友們我們能不憂患嗎? 第三,審視發展,憂大于喜。人類可謂越跑越快,可謂越飛越高。正如對方辯友所說,人類一直在進步。但是我們在攀登高峰的同時,也恰恰把自己置于危崖之上。我們創造力越強,破壞力越大,巨大的財富與高精尖的技術在帶來進步與繁榮的同時,也潛伏著滅頂之災。世界的一體化造成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危險局面,不能不使我們居安思危。第四,我們在相信人類的理性和正義的同時,我們不能不指出,20世紀眾多憂患的根源。納粹集中營、原子彈、戰爭、貧富懸殊、環境污染、人口膨脹,歸根結底都是人類自身造成的。而這一切,不能不讓我們警醒。我們不得不把認識自己、反省自己、控制自己當成是最大的歷史使命。最后,我們說世紀回眸憂大于喜,更因為這是一種可取的價值態度,它比報喜不報憂更客觀,比重喜而輕憂更冷靜,比滿足于過去而不正視挑戰和困難更為理智。

⑧當人類第一次從太空看到地球,我們發現它不過是一個脆弱的星球,而它的美麗已經被人們或多或少地有所破壞。所以我們的結論是,銳意進取,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居安思危,憂患是發憤的起點。謝謝大家!

⑨正方三辯:我也想感謝對方三辯,他在陳詞中說讓我們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奮斗,我想如果明天是更加美好,那我們又何必憂大于喜呢?黑格爾曾說:“歷史的前進需要激情,但激情后隱藏的是理性!甭犃藢Ψ睫q友充滿激情的發言,我很感動。但我也想起兩位老先,一位是杜甫,他說:“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本褪钦f心態的不同會影響人對事物的評價。

今天我們想象一下,如果讓一個剛剛失戀的小伙子或姑娘來回眸世紀,豈只是憂大于喜,簡直是沒有憂沒有喜。所以說世紀回眸,我們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我們應該提出一個科學的標準去評判憂喜,而不是一頭扎進苦海里說有憂就是憂大。第二位老先生是劉禹錫,他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边@是什么意思呢?看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不是用靜止的眼光?蓪Ψ睫q友只說到人口問題,沒有看到人口增長速度正在放慢;只說到核武器問題,沒看到我們正在進行全球性的核裁軍。讓我們大家想一想,既然我們大家注定要遠航,何必空守那艘已經沉下去的破船,低唱凄涼的晚歌?我們要看到損失,但更要看到損失正在被彌補;我們要看到問題,但更要看到發展帶來的問題必將在發展中解決。

⑩我想第二次感謝對方辯友,因為他們給我們提出了這么多問題,給我們找到了發展的前進的動力。正像馬克思所說:“問題正是時代的口號!笔兰o問題就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歷史。的確,一個世紀的風雨歷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問題呢確實客觀存在,這就像一個人的成長一樣,伴隨著成長會有種種的困惑,但我們說沒有人會拒絕長大,沒有人說長大成人不好,憂大于喜,我不要長大,因為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排除困惑的過程。發展中留下了不和諧音符,那不過是人類成長的煩惱。1900年1月1日零點,有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他睜開雙眼開始瞻望全新的世紀。在他28歲那年,看到青霉素問世了,從此傳染病病菌不再笑傲江湖;36歲那年他看到第一座電視臺在英國成立,從此傳播革命大幕拉開;69歲那年他看到阿波羅號騰空而起,從此人類可上九天攬月;85歲那年他看到內羅畢宣言發布,從此女人真正撐起了半邊天;92歲那年他看到里約熱內盧環發大會召開,從此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共同的選擇。好,時鐘在刺客停步,這個孩子轉眼已經99歲了,不過我們不必擔心他即將老去,即將走向滅亡,因為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類。我們祝愿,我們也有理由堅信他必將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回眸世紀,現代社會取代傳統社會的趨勢不可逆轉,民主法制取代專制人治的趨勢不可逆轉,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趨勢不可逆轉,這一切的一切使我們又足夠理由以一種所謂窮極了悲觀原因的樂觀主義來瞻望新世紀的美好前景。當第三個千年鐘聲響起之時,我們會看見這藍色的星球在新的起點開始新的航程。我們希望,我們也相信,在那一刻對方辯友會和我們一樣懷著激動的心情迎接新世紀的曙光。這是一個時間、空間、塵世間斗轉星移的世紀,這是一個家事、國事、天下事滄海桑田的時代,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謝謝大家!

3、雙方辯論的辯題是 。(2分)

4、在文章②-⑤段中,反方三辯從哪四個方面對正方的結論予以了否定?(4分)

5、正方三辯在總結陳詞中兩次“感謝”對方辯友,目的是( )(2分)

A、找到了對方總結陳詞中漏洞,表達對反方三辯的揶揄和嘲諷。

B、為對方精彩的總結陳詞喝彩,表達對反方三辯提出問題的重視。

C、是辯論中的常用語,既展現自己的風度,也表達對對手的尊重。

D、為雙方觀點能趨于一致感到欣慰,表達對即將贏得辯論的喜悅。

6、以下對文章內容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反方認為憂患并不等同于悲觀,憂患意識恰是人類在新世紀持續發展的保證。

B、正方認為反方的總結陳詞中夸大了20世紀人類遭遇的問題和災難,太過悲觀。

C、正反方辯論的焦點匯聚在人類在新世紀發展的前景上,對人類前途充滿希望。

D、雙方的總結陳詞都不否認人類在新世紀面臨的問題,表現出積極進取的態度。

7、如果你是評委,你認為哪一方的總結陳詞更能打動你?請從論述的結構、邏輯的嚴謹和語言的感染力中任選兩方面做一個評析。(6分)

(二)閱讀下面文章,完成8—12題。(16分)

走進騰格里(節選)

①這是我第三次走進沙漠。每一次,沙漠總是讓我變得跟一個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騎在駱駝上往沙漠里走。就這樣,沿著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個世界遠遠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東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進行。兩只饅頭,一瓶水,再加上一點取自沙漠的野菜,就這樣幾樣東西。面包、水和鹽,人的生活,最基本德無非就這幾樣東西。幾千年幾萬年,真正支撐起人類歷史的,也就是這幾樣。

④晚飯之后,夜色漸漸從沙地的低凹處爬上來,漫過沙丘,將天空也浸入其中。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體上的黑色,這是幽邃深遠的晦暗,是億萬光年的未知領域。滿天星光在閃爍。多少年不曾見過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這么多年的星光一齊拿到這里來閃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斷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處,靜靜地、靜靜地面對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張大地剩下來的就只有寧靜,原來這寧靜中有著永恒的東西。

⑥月亮升起來。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過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詠里傳遞千年的月光,有著嫦娥和桂花樹的月亮。我們大老遠地趕來,來到沙漠中間,就是為了這輪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樣簡單地面對,面對月亮,面對天空,很多年不曾 這樣靜靜地面對。天空是靈魂一樣的藍色,一輪明月就懸在靈魂中央。與身后無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墒菑哪抢飩鬟^來的光輝,卻把大地照亮——對于我們來說,是這么遼闊的大地。月光就像濃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這喂養靈魂的乳汁!

⑧月光牽動人最深處最悠遠的東西。早在生命出現之前,月光就已經牽動海潮;早在我們出現之前,月光就已經牽動母性的血液,F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牽動我。我感到,我所要表達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沒法把你心里的東西說出來,月亮靜靜地把你要說的全部都鋪在你面前。你一動,就有一道道逶迤的線條跟著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牽動。

⑨在我駐足的沙丘上,月光顯得特別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蟲爬過的痕跡顯得格外醒目,六條腿,每一條都拖著一道帶痕。在我的眼里這就是一部沙之書,一部自然的圣經。在這里,一只蟲子的吟詠,一縷風,一一株草,還有這充騫天地間的寧靜,都帶著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石地球的一個夢,是人凍結在天空的一個夢。

8、文章第①段畫線句的含義是 。(3分)

9、賞析文章第④段畫線句中“爬”“漫”“浸”三個動詞的表達效果。(4分)

10、第⑤段反復渲染營造寧靜的氛圍,作用是什么?(3分)

11、下列對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第②段“身后的那個世界”不僅指喧囂的物質世界,也包括世俗的精神世界。

B、第⑦段中作者用“靈魂一樣的藍色”描寫夜空,給讀者一種深邃神秘的感覺。

C、文章依次從進入沙漠、沙漠晚餐、月夜靜觀等場景,情景交融,聯想豐富。

D、本文重在表達對自然、歷史文化以及生命意義的思考,主題內涵深刻獨到。

12、“騰格里沙漠的月亮”是本文的主要意象,從寫作思路的角度對其作用作簡要分析。(4分)

(三)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13-15題。(8分)

贈從弟①

【東漢】劉楨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劉楨,東漢末年詩人,建安七子之一。從弟,堂弟。

13、這首詩第一句中“亭亭”表現出松樹 的形象。(2分)

14、對于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下列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對仗尤為工整。

B、第二句兩個“一何”凸現強烈的情感色彩。

C、詩人由外而內揭示松柏孤傲不群的個性。

D、整首詩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現精神追求。

15、劉禎的五言詩“風格遒勁,語言質樸”,請結合本詩歌作簡要賞析。(4分)

(四)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6—20題。(17分)

①崔恭,字克讓,廣宗人。正統元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理延綏倉儲,有能聲。以楊溥薦,擢萊州知府。內地輸遼東布,悉貯郡庫,歲久朽敝,守者多破家。恭別構屋三十楹貯之,請約計歲輸外,余以充本府軍餉,遂放遣守者八百人。也先犯京師,遣民兵數千入援。廷議城臨清,檄發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請俟秋成。居府六年,萊人以比漢楊震。

②景泰中,超遷湖廣右布政使。諸司供給,率取之民。恭與僚佐約,悉罷之。公安、監利流民擅相殺。恭下令愿附籍者聽,否則迨秋遣歸,眾遂定。尋遷江西左布政使。司有廣濟庫,官吏干沒五十萬。恭白于巡撫韓雍,典守者咸獲罪。定均徭法,酌輕重,十年一役,遂為定例。天順二年,寧王奠培不法,恭劾之。削其護衛,王稍戢①。遷右副都御史,代李秉巡撫蘇、松諸府。按部,進耆老言利病,為興革。與都督徐恭浚儀真漕河,又浚常、鎮河,避江險。已,大治吳淞江。起昆山夏界口,至上海白鶴江,又自白鶴江至嘉定卞家渡,迄莊家涇,凡浚萬四千二百余丈。又浚曹家港、蒲匯塘、新涇諸水。民賴其利,目曹家港為“都堂浦”。初,周忱奏定耗羨②則例,李秉改定以賦之輕重遞盈縮。其例甚平,而難于稽算,吏不勝煩擾。恭乃罷去,悉如忱舊。

③吏部缺右侍郎,李賢、王翱舉恭。遂召用。翱甚倚恭,轉左。父憂起復。憲宗即位,乞致仕。不允。越五月,母喪歸。服除,起南京吏部,劾罷諸司不識者數人。十一年春命參贊機務。居三年,致仕。又二年卒。贈太子少保,謚莊敏。

——《明史?列傳第四十七》(有刪節)

【注】①戢:收斂,停止。②耗羨:賦稅的加耗部分抵補實耗的所余。

16、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除戶部的主事( ) (2)尋遷江江西左布政使( )

(3)官吏干沒五十萬( ) (4)酌輕重( )

17、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以楊傅薦,擢萊州知府。/余以充本府軍餉。

B、諸司供給,率取之民。/李秉改定以賦之輕重遞盈縮。

C、恭白于巡撫韓雍。/其例甚平,而難于稽算。

D、遂放遣守者八百人。/十年一役,遂為定例。

18、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廷議城臨清,檄發役夫。恭以方春民乏食,請俟秋成。

19、對文本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從為官履歷看,崔恭的仕途一帆風順,從未遭受過貶謫罷黜。

B、崔恭認為李秉所制定的耗羨計算方法不公平,因此恢復舊例。

C、憲宗即位時崔恭“乞致士”,說明他還想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

D、崔恭最后在太子少保的職位上去世,朝廷為此給他加贈縊號。

20、本文從多方面展示了崔恭理政的才能,請簡要概述。(4分)

(五)閱讀下面文章,完成第21—26題。(13分)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漢】司馬遷

①正義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蕭、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寧,爰及苗裔!笔嘉磭L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②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異哉新聞!《書》曰“協和萬國”,遷于夏、商,或數千歲。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后,見于《春秋》!渡袝酚刑朴葜畈,歷三代千有余載,自全以蕃衛天子,豈非篤于仁義、奉上法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過萬家,小者五六百戶。后數世,民咸歸鄉里,戶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萬,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①。至太初,百年之間,見侯五,余皆坐法隕命亡國,豐耗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無兢兢于當世之禁云。

③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何必舊聞?于是謹其終始,表見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注】①淫嬖:濫施寵幸。②網:法網

21、文章中的“高祖”指的是____(人名)。(1分)

22、文章第①段中與枝葉意思相同的兩個詞語是□□。(2分)

23、文章第②段中“異哉所聞”使用了倒裝句式,效果是 。(2分)

24、對文章第③段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歷代帝王給予功臣的不同的禮遇,其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成功的功業。

B、歷代帝王治國的方略各有不同,其目的都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功業。

C、歷代帝王各自設立不同的禮儀,最重要的是把成就功業作為目標。

D、歷代帝王做事都喜歡標新立異,把成就功業作為統治國家的目的。

25、對于司馬遷撰寫這篇序文的目的,下面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介紹歷朝歷代君王分封功臣的原則和依據。

B、剖析高祖時封侯功臣后代迅速衰亡的原因。

C、告誡功臣世家要遵守法度,切莫驕溢忘本。

D、記錄可資借鑒的史實,供后人推究考證。

26、本文多處運用對比的方法,結合文章內容簡析其作用。(4分)

三、寫作(70分)

27、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善惡或是非之間的選擇根本不是什么選擇。真正的選擇是兩難的選擇。它發生于兩種情境。一是不可調和的兩善取其一的選擇:從選擇者的視角看,兩個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兩者都想要,但環境只能二者擇一。二是兩惡取其輕的選擇:從選擇者的視角看,兩個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個都不想要,但環境迫使他必須二者擇一。

面對“兩難之擇“,你會作怎樣的思考,作出怎樣的決定?

2019屆普陀區高三一模語文參考答案 部分

1.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荀子;殘照當樓;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2. B;C

3. 世紀回眸喜大于憂還是憂大于喜

4. 今天的發展進步是討論的前提條件而非論據;不能回避人類自身走向終結的可能性;正方自身已經承認憂患意識的重要性;明確發展是主流不能推斷出喜大于憂的結論。

5. C

6. 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82551.html

相關閱讀: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