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圖1示意我國某省氣象要素等值線與河流分布情況,據此回答1~A.≥10℃ 積溫(℃) B.一月海平面氣壓 (hPa) C.年平均日照(小時) D.七月平均降水量(mm)2.M處等值線向南彎曲,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M處受高壓脊控制 B.M處地勢較高,空氣稀薄,氣溫較低C.M處受低壓槽控制 D.M處冬半年受準靜止鋒影響,多陰天 3.該地區地勢總體特征是A.西南高東北低 B.由中部向北、東、南三面降低C.中部高四周低 D.由西部向北、東、南三面降低 圖2示意我國東部某山區南北坡1月和7月平均氣溫隨海拔高度的變化,其中各點為不同海拔實測得到的氣溫值,線段代表不同坡向的氣溫變化趨勢。完成4~洗車指數是根據過去12小時和未來48小時有無雨雪天氣,路面是否有積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車濺上泥水,是否有沙塵等天氣條件,給愛車族提供是否適宜洗車的氣象指數。洗車指數共分為4級,級數越高,就越不適宜洗車。讀圖3,回答6~7題。6.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車指數最低的是A. ① B.② C.③ D.④對未來幾日天氣的預測,最可能發生的是A.上海降溫明顯 B.韓國南部現強對流天氣C.日本太平洋沿岸出現巨浪 D.海南島受臺風襲擊.關于圖中甲、乙、丙、丁聚落的形成及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聚落有河流經過,取水最方便,發展最快B.乙聚落地勢最高,洪澇災害少,形成最早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碼頭,形成最早D.丁聚落地形平坦,水陸交通便利,規模最大.若圖中A河流定期改向可能的原因是①全區全年高溫,蒸發穩定 ②全區降水有明顯的季節變化③A附近區域地形平坦 ④植被覆蓋良好,水土流失少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圖5示意一萬年來挪威雪線高度(實線)與五千年來中國溫度(虛線)的變遷,完成10~11題。.圖中信息表明挪威雪線高度與我國 A.公元前5000年至1950年變化同步 B.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500年變 C.公元前5000年至1950年雪線的 D.公元前5000年至1950年雪線低11.比較挪威雪線與我國溫度的變化趨 A.雪線低值年挪威降水量減少 B.溫度變化總是落后于雪線變化 C.寒冷期越來越短,寒冷程度越來越 D.溫暖期越來越短,溫暖程度越來越.該地降雪最多的地區海拔高度約 A.1600m B.1500mC.1300m D.1000m.我國南方局部地區出現大范圍暴雪和凍 ①南方地區減災、防災設備不足 ②北方④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表1湖名面積(平方千米)貯水量W(億立方米)入湖流量Q(立方米/秒)換水周期T(天)鄱陽湖35832595093.159洞庭湖2820173lO353.020太湖242044195264滇池(昆明)2971228.6485青海湖485374238.942205414.表中的數據表明 A.貯水量越小,湖泊水更新越快B.入湖流量越大,湖泊水更新越快C.換水周期越短,水循環越活躍D.換水周期越長,水體污染越嚴重.從表中鄱陽湖和洞庭湖的數據分析可見A.鄱陽湖面積大主要是因為該湖貯水量大B.鄱陽湖貯水量大主要是因為該湖人湖流量小.洞庭湖貯水量小主要是因為該湖泥沙淤積嚴重D.洞庭湖人湖流量大主要是因為該湖流域降水量大 D.林地面積三區域都有所減少17.下列措施對左上圖甲、乙、丙不同區域生態環境有利的是A.在甲區域積極發展水田農業 B.在乙區域發展節水農業C.在丙區域擴大水澆地面積 D.在三地區均大面積植樹造林圖9示意我國某種農作物優勢種植區分布情況,讀圖回答18~20題。18.該農作物可能是A....19.....20.A..C.農業科技進步 D..A.TT4 B.T2T5 C.TT5 D.TT622..... 圖11示意我國某城市平均地租等值線(單位:元/m2)分布,圖12示意該城市某一區域不同時間的地鐵使用量統計情況。讀圖回答23~24題。23.圖2反映的地區最可能是圖1中 A.M B.L C.N D.P.圖1中等地租線沿虛線向外凸出,其主 A.地形 B.交通 C.人密度 D.建筑物高度25.A.污水處理廠、服裝生產、棉紡織、創意 B.棉紡織、創意產業、污水處理廠、服裝 C.創意產業、棉紡織、服裝生產、污水處 D.污水處理廠、棉紡織、創意產業、服裝26.關于該生態工業園區的說法正確的A.處于工業發展的成長階段B.該工業園屬于高科技產業園C.具有高效的經濟過程及和諧的生態D.生產過程中所有工業產品都能循環A.① B.② C.③D.④28.海拔低于400米的區域面積最接近A.200km2B.20km2 C.2km2D.0.2km229.a、b、c、d四點之間肉眼最可能直接看到的是A.a、b之間B.b、c之間C.c、d之間D.b、d之間圖15示意某島嶼及其七月份等值線分布圖(單位:℃),圖16示意某日在圖15中④地看到的海上日出景觀。讀圖回答30~31題。30.影響該島嶼七月份平均氣溫分 A.海陸分布 B.太陽輻射 C.地形因素 D.地面反射率.圖所示日期,該島嶼上①②③④四地 A.②地日均氣溫高于③地 B.①地與④地自然景觀相同 C.②地晝夜長短之差較④地大 D.④地日出時間比④地晚 A.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0、70E B.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2326’N 70°W C.北京時間是3時20分 D.2326’N地區的正午太陽高度大23°26’S地區.關于圖示時間的敘述,正確的是 A.華北平原正值冬小麥播種時期 B.北京地區正值沙塵暴多發時期 C.天山北麓云杉林帶以 D.長蘆鹽場生產量減34.此時,北京時間為A.9時20分 B.11時20分 C.21時20分 D.23時20分35.此時,如果緯線的位置越往北,則A.M、N兩點均向東偏移 B.M點向西偏移,N點向東偏移C.M、N兩點均向西偏移 D.M點向東偏移,N點向西偏移36.如果黃赤交角增大,則此日由M點向西到N的經度差將A.減小 B.增大 C.不變D.不確定圖19為晝半球圖,S為南極點,O為晝半球的中心點,陰影部分位于東半球,非陰影部分位于西半球讀圖回答37~39題。37.當PS最短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日在成都看到太陽正東升,正西落 B.非洲大陸上的動物向南遷徙 C.阿爾卑斯山南坡的雪線達一年中最高值D.南極點此日的正午太陽高度為23°26′38.當P點晝長為14小時,此時北京時間是 A. 3時30分 B.4時20分 C.14時20分 D.15時20分39.若O點一直為晝半球的中心點,P點為晨昏線與該經線的交點,則此時刻后P點的移動方向和PO之間的距離分別為 (1)指出海峽兩側地形特征的差異。(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國宜蘭平原盡攬雨水濕氣,古人稱“竹風蘭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風宜蘭多雨的現象。簡述宜蘭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福建漳州農業利用臺資位居大陸設區市第一,漳州已成為臺商投資農業的密集區和首選地。(3)分析漳州除自然因素外,能成為臺商投資農業的密集區和首選地的原因。(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近年來國家在A半島建立石油化工基地,簡要說明該基地的建設可能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9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37分)圖21示意某區域圖,讀圖回答問題。))材料一 第四紀冰期時,圖中半島是歐洲冰川的主要發源地,冰層厚達20 000米;冰川侵蝕力與冰川的厚度、山地的坡度成正相關,與河谷的寬度成負相關。北歐森林廣布,木材資源豐富。早期木材運輸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浮運,主要依靠河水浮運(浮運從春季開始直至夏末,借助河流使木材漂浮);另一種是陸運,冬季用馬拉木材在積雪上滑行。材料一 圖25示意世界某區域(1)簡述該區域第四紀主要外力作用及對地表形態的塑造。在未修公路、鐵路前,M國高緯度森林的木材運往河口加工廠采用浮運,試從河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說甲城市所在國家耕作業不發達的主要原因。44.(37分)圖26示意世界某區域,左側是圖26中局部區域某地理要素的放大圖,圖27示意圖26中①②兩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情況,讀回答(1)說出圖中①地自然帶名稱并析其形成原因()(2)闡釋圖中A處河流流量過程線中C、D兩洪峰流量的形成原因()(3)圖中②地是所在國重要農業區,說明該地在發展農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可能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4)說明圖中B地農田系統中的主要水利設施的作用((37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 材料一 江西贛州:亞熱帶季風氣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2013屆高三畢業班適應性訓練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8834.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