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習化學時做題不不可少,化學網整理了屆湖北高三化學復習10月月考試題,請考生及時練習。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1.下列關于乙醇、乙酸的性質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醇分子和乙酸分子中都有羥基,因此乙醇和乙酸的水溶液都有弱酸性
B.無水乙醇和無水乙酸都能與鈉反應放出氫氣
C.乙酸水溶液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乙醇水溶液與NaHCO3溶液反應放出CO2
D.乙醇與無水乙酸混合加熱即有大量乙酸乙酯生成
2.下列有關有機化合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
A.酸性條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產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B.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使NaOH的酚酞溶液褪色,因為它們的分子組成和結構相同
C.用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
D.乙醇和乙酸都存在碳氧雙鍵,二者可以發生酯化反應
3.酸和醇反應生成的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0,該反應的反應物是 ()
A.和CH3CH2OH
B.和CH3CH218OH
C.和CH3CH218OH
D.和CH3CH2OH
4.(湖南模擬)化學與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糖類、蛋白質、油脂都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煤經氣化、液化和干餾三個物理變化過程,可變為清潔能源
C.葡萄糖、蔗糖和淀粉都能發生水解反應
D.醫藥中常用酒精來消毒,是因為酒精能夠使細菌蛋白體發生變性
5.(西安模擬)下列物質中,能發生取代反應且無同分異構體的是 ()
A.甲烷 B.乙醇
C.乙酸乙酯 D.乙酸
6.下列有機物的鑒別中,所選用的試劑及產生的現象不完全正確的是 ()
選項 有機物 試劑 現 象 A 乙烯 溴水 橙色褪去 B 葡萄糖 新制氫氧化銅 出現紅色沉淀 C 淀粉 碘水 出現藍色沉淀 D 蛋白質 濃硝酸 呈黃色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纖維素、聚乙烯、光導纖維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B.由乙烯之間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
C.乙烯和聚乙烯都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加成反應
D.聚丙烯的結構簡式為
8.(邯鄲模擬)某種有機物的球棍模型如圖(圖中棍表示單鍵、雙鍵或三鍵)。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球棍模型表示的化學式為C6H6
B.該有機物只能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兩種反應
C.該有機物可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該有機物不是乙酸的同系物
9.(桂林模擬)下列有關物質分離或提純的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待提純物質 雜質 主要操作方法 A 溴苯 苯 加入鐵粉和溴,過濾 B 氯化鈉 硝酸鉀 配制熱飽和溶液,冷卻結晶 C 乙烷 乙烯 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洗氣 乙酸乙酯 乙酸 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 10.(沈陽模擬)某新型藥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發生加成反應不能發生取代反應
B.在一定條件下能與乙酸發生反應
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該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1.(12分)(茂名模擬)糖尿病是由于人體內胰島素分泌紊亂而導致的代謝紊亂綜合征,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長期攝入高熱量的食品和缺乏運動都易導致糖尿病。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葡萄糖屬于碳水化合物,可表示為C6(H2O)6,每個葡萄糖分子中含6個H2O分子
B.糖尿病病人的尿中糖含量很高,可用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來檢測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可用于制鏡工業
D.淀粉水解的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種甜味劑,糖尿病病人食用后血糖不會升高。
①木糖醇與葡萄糖
②請預測木糖醇的一種化學性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類食品,因為蔬菜中富含纖維素,豆類食品中富含蛋白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蛋白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可被人體直接吸收
B.人體中沒有水解纖維素的酶,所以纖維素在人體中的作用主要是加強胃腸的蠕動
C.纖維素和淀粉互為同分異構體
D.纖維素和蛋白質的分子結構不同,但組成元素完全相同
12.(16分)(能力挑戰題)乙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氧氣氧化為乙醛,下面是一位同學對這個反應的實驗設計。請你解答其中的問題。
實驗裝置如下圖:
操作步驟:
①加熱銅粉末,同時鼓入空氣。
②加熱燒瓶。
③停止加熱燒瓶,然后再鼓入空氣。
④再加熱燒瓶。
⑤停止加熱,取下試管,驗證產物。
(1)該實驗裝置在實驗前需要檢驗裝置氣密性,請你敘述檢驗方法: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燒瓶中盛裝的液體是
(3)操作步驟②時,玻璃管中粉末的顏色由
(4)操作⑤中,在試管中的溶液中滴入
(5)當該同學把這個實驗設計呈交老師時,老師以該實驗方法存在安全隱患而否定了他的實驗方法。請你評價該實驗可能存在的危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12分)(能力挑戰題)已知下表所示數據: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gcm-3) 乙醇 -117.3 78.5 0.79 乙酸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 濃硫酸 338.0 1.84 某學生實驗時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驟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試管A中按體積比2∶3∶3配制濃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圖甲連接好裝置(裝置氣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勻加熱裝有混合液的大試管
5 min~ 10 min。
③待試管B收集到一定量產物后停止加熱,撤出試管B并用力振蕩,然后靜置待分層。
④分離出乙酸乙酯層,洗滌,干燥。
請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該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驟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甲試管B中導氣管下端管口不插入液面以下是防止
(3)指出步驟③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離出乙酸乙酯層后,一般用飽和食鹽水或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可通過洗滌主要除去
雜質;為了干燥乙酸乙酯可選用的干燥劑為 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P2O5 B.無水Na2SO4
C.堿石灰 D.NaOH固體
(4)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中的部分裝置略去),與圖甲裝置相比,圖乙裝置的主要優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
1.【解析】選B。乙醇和乙酸分子中盡管都有羥基,但乙醇在水溶液中幾乎不能電離出氫離子,故乙醇水溶液為中性,并不表現酸的性質,故選項A、C錯誤;實驗證明無水乙醇和無水乙酸都能與鈉發生置換反應生成氫氣,B正確;乙酸乙酯的制備需要加熱及濃硫酸作催化劑,選項D中少了濃硫酸,故不可能產生大量的乙酸乙酯。
【加固訓練】下列有關乙醇、乙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發生酯化反應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與鈉反應生成氫氣
C.乙醇和乙酸都能發生氧化反應
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羥基,二者是同分異構體
【解析】選D。乙醇含有羥基,乙酸含有羧基,二者都可以發生酯化反應,A正確;乙醇含有羥基,乙酸含有羧基,都可以與鈉反應生成氫氣,B正確;乙醇在銅作催化劑加熱的條件下,可以被氧氣氧化為乙醛。乙酸可以燃燒,發生氧化反應,C正確;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結構也不一樣,二者不是同分異構體,D錯誤。
2.【解析】選C。CH3CO18OC2H5的水解產物是CH3COOH和C2OH,A錯誤;乙酸的官能團是羧基,乙酸乙酯的官能團是酯基,B項錯誤;乙醇不含碳氧雙鍵,D錯誤。
3.【解析】選B。本題考查酯化反應的數量關系及反應機理,酯化反應是酸脫羥基醇脫氫,A項產物是相對分子質量是88,B項產物是相對分子質量是90,符合題意。C項得到的酯相對分子質量是92,D項同A項。
【方法技巧】酯化反應的機理
根據酯化反應的實質,酸脫羥基、醇脫氫,則該反應可表示為
4.【解析】選D。A項,油脂、單糖、二糖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錯誤;B項,煤的氣化、液化和干餾屬于化學變化,錯誤;C項,葡萄糖不發生水解反應,錯誤;D項,酒精能使蛋白質變性,正確。
5.【解析】選A。甲烷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取代反應,且甲烷無同分異構體,A正確;乙醇與乙酸在一定條件下能發生取代反應,但乙醇和甲醚互為同分異構體,B錯誤;乙酸乙酯能發生取代反應,但乙酸乙酯與丁酸、甲酸丙酯等互為同分異構體,C錯誤;乙酸與乙醇可以發生取代反應,但乙酸與甲酸甲酯互為同分異構體,D錯誤。
6.【解析】選C。將乙烯通入溴水,現象為溴水的橙色褪去;葡萄糖與新制Cu(OH)2懸濁液混合加熱,現象為產生紅色沉淀;淀粉溶液遇碘溶液變藍,而不是出現藍色沉淀;濃硝酸可使蛋白質變黃。
【方法技巧】有機物檢驗的判斷方法
有機物的檢驗和鑒別可以依據其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方法如下:
性質 判斷依據 實例 物理
性質 溶解性 是否溶于水 乙烷與乙醇 密度 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密度與水相比 苯與硝基苯 化學
性質 可燃性 是否燃燒,燃燒產生黑煙的多少 CCl4不可燃;燃燒的黑煙苯多于乙烯 還原性 與氧化劑反應有明顯的顏色變化或銀鏡反應 乙烯與溴水或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 酸性 乙酸的酸性強于碳酸 乙酸與乙醇 其他 淀粉遇碘顯藍色 淀粉與纖維素 蛋白質的顏色反應、
灼燒氣味 蛋白質與纖維素 7.【解析】選B。光導纖維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錯誤;乙烯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加成反應,但聚乙烯中結構單元為
CH2CH2,不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生加成反應,C錯誤;聚丙烯的結構簡式應該為,D錯誤。
8.【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考慮以下兩點:
(1)根據常見非金屬元素的成鍵特點判斷各元素。
(2)根據結構式判斷官能團,分析性質。
【解析】選D。由其結構可知,該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4H6O2,A項錯誤;該有機物是含有碳碳雙鍵的羧酸,可以發生的反應有取代反應、加成反應、酯化反應和氧化反應,B項錯誤;該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C項錯誤;該有機物含有碳碳雙鍵,不屬于乙酸的同系物,D項正確。
9.【解析】選D。苯能與溴反應,但加入溴的量不易控制,A錯誤。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硝酸鉀,應該用蒸發濃縮結晶法,B錯誤。乙烯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二氧化碳,引入新雜質,C錯誤。乙酸能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鈉,分液即可得到乙酸乙酯,D正確。
10.【解析】選B。分子中的H在一定條件下可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取代,OH也能與酸發生取代反應,A錯誤。該分子中含有羥基,類似于乙醇,能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B正確。該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溴發生加成,從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錯誤。該分子中含有四面體結構的碳原子,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錯誤。11.【解析】(1)糖類中不含水,只是為了表達方便拆成碳水化合物的形式。
(2)木糖醇中含有的官能團與葡萄糖不完全相同,故不能與葡萄糖互稱為同系物,由于木糖醇中含有羥基,可以與Na反應,也可發生催化氧化,與酸性KMnO4溶液、K2Cr2O7溶液反應,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等。
(3)蛋白質需在人體內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纖維素與淀粉雖然化學表達式均為(C6H10O5)n,但二者結構不同,n值也不同,故不是同分異構體關系;蛋白質分子中含有氮元素而纖維素分子中不含氮元素,故二者組成元素不同。
答案:(1)B、C、D
(2)①不互為 ②與Na反應放出H2,與O2在Cu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反應,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任寫一種即可)
(3)B
12.【解題指南】解答本題要注意3點:
(1)根據檢驗裝置氣密性的原理設計方法。
(2)進行操作步驟②時玻璃管中的Cu已經生成了CuO。
(3)根據含有醛基的物質能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反應生成紅色沉淀的原理,檢驗產物乙醛。
【解析】(1)檢驗氣體制備裝置氣密性的原理就是將裝置的一端導管口插入水中,再對氣體發生裝置微熱,看導管中是否有氣泡,或停止加熱,看導管中是否有回流的水柱。
(2)在燒瓶中加熱液體,且需要液體沸騰的實驗,都需要添加沸石(碎瓷片),防止突然發生的沸騰而導致的爆炸。
(3)該步驟要注意是從①而來,銅已經被氧化為CuO,所以寫乙醇與氧氣在銅作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錯誤的。
(4)新制Cu(OH)2懸濁液可以用來檢驗含有醛基的物質,通過紅色沉淀的現象可以斷定加入的試劑就是新制Cu(OH)2懸濁液;加熱試管中的液體,需要試管夾夾持試管。
(5)可燃性氣體與氧化劑混合,在溫度高的時候可以導致爆炸。
答案:(1)關閉止水夾,點燃玻璃管下的酒精燈,微熱玻璃管,如果試管中的細玻璃管中有氣泡冒出,停止微熱后,細玻璃管中有水柱上升,且短時間內不回落,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無水乙醇(答乙醇也可以) 暴沸
(3)黑 亮紅
CH3CH2OH+CuOCH3CHO+Cu+H2O
(4)新制Cu(OH)2懸濁液 試管夾
(5)熱的乙醇氣體是可燃性氣體,在加熱的體系中同時通入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是危險的,很容易發生爆炸
13.【解析】(1)反應液的混合順序為乙醇濃硫酸乙酸,若先加入濃硫酸,濃硫酸放熱使酸液飛濺易引發實驗事故。
(2)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反應物乙酸、乙醇的沸點比較低,反應中隨生成的乙酸乙酯一起揮發出來,二者易溶于碳酸鈉溶液,若試管B中導管伸入液面下易引起倒吸。反應得到的乙酸乙酯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與水混合后通常分層,且處于上層。在干燥制得的乙酸乙酯時,不能用酸或堿,因為酸或堿會使乙酸乙酯水解,最好選用無水Na2SO4干燥,且乙酸乙酯與Na2SO4也不互溶。
答案:(1)在一支30 mL的大試管中注入3 mL乙醇,再分別緩緩加入2 mL濃硫酸、3 mL乙酸(乙醇和濃硫酸的加入順序不可互換),邊加邊振蕩試管使之混合均勻
(2)實驗過程中產生倒吸現象
(3)在淺紅色碳酸鈉溶液液面上有無色油狀液體生成,可聞到香味,振蕩后碳酸鈉溶液紅色變淺,油層變薄
碳酸鈉、乙醇 B
(4)增加了溫度計,有利于控制發生裝置的溫度;增加了分液漏斗,有利于及時補充反應混合物以提高乙酸乙酯的產量;增加了冷凝裝置,有利于收集產物
屆湖北高三化學復習10月月考試題及答案的所有內容就分享到這里,希望對考生復習有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290520.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濟寧曲阜市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
陜西省長安一中2012—2013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題 化學
2012年第二學期高三化學綜合測試題
高三化學第三次月考參考試卷[1]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2015屆高三8月月考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