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距離高考越來越近,時間也越來越緊張,沒有多少時間了!這個時候很多學生由于心理緊張,每天坐立不安,特別煩躁,不能靜下心來學習。(關于高考心理輔導,另文刊登)這時候可不能放松【試題解析】此題四個選項分別概括原文語段的某個要點,考試需對照選項與原文,概括分析比較,找出概括不準確的的地方得出答案。此類試題常錯在個別詞句的理解上。A項中“教自己”,不準確。原文是太祖多方請儒生教賀蘭祥學習詩書經傳等在內的典籍。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太祖初入關,祥與晉公護俱在晉陽,后乃遣使迎致之。
譯文:
(2)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譯文:
(3)時既與梁通好,行李往來,公私贈遺,一無所受。
譯文:
【試題答案】(1)、周太祖剛入關時,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后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者接他們到身邊來。(2)、到這次重新往來,老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安心。(3)、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官方和私人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驹囶}考點】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試題解析】(1)、關鍵字:“初”剛剛之意;“致”送達之意;
(2)、關鍵字:“是”代詞,此次;“安“意動詞,感到心安;(3)、關鍵字:“通好”是互通友好之意;“行李”指使者!緟⒖甲g文】
賀蘭祥字盛樂。他的祖先和北魏一同興起,其后代有憑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鎮守武川的。最終就在那里安家。賀蘭祥的父親賀蘭初真,年輕時就已有名氣,被鄉里看重。后來他娶太祖的姐姐建安長公主為妻。賀蘭祥十一歲就死了父親,在服喪期間舉止都符合禮儀。他在舅舅家里長大,特別被太祖鐘愛。雖然在軍隊里,但常多方請儒士,教他讀詩書經傳。太祖剛進關的時候,賀蘭祥與晉公護都在晉陽,后來(周太祖)才派遣使臣迎接他們到身邊來。
賀蘭祥十七歲時,出仕擔任奉朝請一職,加任威烈將軍。賀蘭祥年輕時就有膽量有勇氣志在立功。不久提拔補任為都督,常在軍中。他曾參與平定侯莫陳銳。又曾迎請魏孝武帝。根據前后的功勞,朝廷封他為撫夷縣伯。隨后又隨軍攻打潼關,俘獲東魏將領薛長儒。又攻回洛城,攻克下來;貋硪院螅侔葑笥抑遍L,提升爵位為公。大統十四年,朝廷授任他為都督、荊州刺史,提升爵位為博陵郡公。在這之前,賀蘭祥曾經兼任過荊州事務,雖然不滿一個月,但很有德政。到這次重新前往就任,百姓因他的到來而感到很安心。因此漢水南岸的流民,每天就有幾千人背著嬰兒前來安居。遠近的蠻夷,沒有不誠心歸附的。賀蘭祥順應時機安撫招納,全都得到他們的歡心。當時正值盛夏發生了旱災,賀蘭祥就親自巡視境內,檢察政事的得失。他看見有人挖掘古墓,暴露尸骨,就對守令說:“這難道是仁德之人治理國家的效果嗎?”于是命令當地官員收殮尸骨重新埋葬,結果當天就下了及時雨。這一年大豐收。州郡境內原先有很多古墓,當時的百姓有自行挖掘的習慣,到這時終于停止了。賀蘭祥雖然是太祖的親戚,但他的品性清廉。荊州南接襄陽,西通岷蜀,出產的物品,很多是珍貴奇異的東西。當時已經與梁國互通友好,使者往來,公私贈送的禮品,賀蘭祥一概都不接受。梁國雍州刺史、岳陽王蕭?很欽佩他的節儉,就用竹屏風葛布之類以及以經史典籍贈送給他。賀蘭祥難以違背對方的好意,就收下來交付給有關部門。太祖后來聽說了這件事,就把這些物品一并賞賜給他。大統十六年,拜仁為大將軍。太祖因為涇水渭水灌溉的地方,渠堰廢棄損毀,就命令賀蘭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水,往東流入洛水。工程完工之后,百姓都得到了便利。周孝閔帝即位,賀蘭祥提升為柱國,又升任大司馬。當時晉公護執政,賀蘭祥與晉公護師中表親戚,從小關系就很密切,統軍治國的大事,晉公護都和賀蘭祥一起參與謀劃。武成初年,吐谷渾侵犯涼州,皇帝下詔命令賀蘭祥和宇文貴統領兵馬去征討。賀蘭祥就派他的軍司遞交一道檄文給吐谷渾。于是與吐渾廣定王、鐘留王等交戰,大敗敵軍。又乘勝攻取他們的洮陽、洪和兩城,把那些地方改為洮州。安撫西邊國土的白姓后,才整頓大軍班師。朝廷進封他為國公。保定二年賀蘭祥去世,中年四十八歲。謚號為景。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歲
暮①[唐]杜甫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煙塵犯雪嶺②,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注]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末,時杜甫客居閬州(今四川閬中)。②雪嶺: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嶺臨近松州、維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詩時,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詩人為什么會發出“寂寞壯心驚”的感慨?請結合全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
【試題答案】邊境發生戰爭,時局艱危,朝中無人為國分憂;歲末暮年,漂泊異鄉,政治上被冷落,孤獨寂寞;詩人崇高的責任感、強烈的愛國感情與其艱難的處境,報國愿望難以實現形成巨大反差!驹囶}考點】本題考查“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鑒賞評價)【試題解析】本題在鑒賞過程中,不但要細讀本詩,了解詩人境遇、主觀志向,明確注釋中點明時局背景,還要做到知人論世,根據平時所學習的杜甫的詩歌,了解杜甫的終生志向,然后進行綜合思考,才能不遺漏要點。9.這首詩使用了多種表達技巧,請舉出兩種并作賞析。(4分)答:——————————————————————————————————【試題答案】借代,如“煙塵”代邊境戰爭;與后文“鼓角”相應,從視角和聽覺兩方面突出了戰爭的緊張,渲染了時局的艱危。用典,如,“請纓”,典出《漢書.終軍傳》;在詩句中暗示朝中無人為國分憂,借以表達詩人對國事的深深憂慮!驹囶}考點】本題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理解鑒賞評價)【試題解析】一般認為,“表達技巧”分為四個理解層面由低到高(字詞-句子-段落-篇章),分別是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夸張、借代等)、表達方式(記敘、說明、描寫、抒情、議論,詩歌中主要是描寫和抒情)、表現手法(對比、襯托、象征、比興等)、謀篇布局手法(開頭、結尾、過渡、照應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辭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種,也叫稽古。本題中的修辭手法還有“對偶”;還有“雙關”手法,如“歲暮”表面指的是時序歲末,深層指作者已進入人生暮年,還指唐帝國由盛而衰進入風雨飄搖的晚唐。描寫手法中有虛實結合,如“邊偶還用兵,煙塵犯雪嶺”“朝廷誰請纓”是作者的想象,是虛寫;“鼓角動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實寫。表現手法中有對比,如朝廷之臣無人請纓與江湖之士的作者“敢愛死”對比;作者高遠的心志與報國無門對比;“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對比;“鼓角動江城”暗含戰爭前后對比;詩歌開頭“遠為客”與結尾“寂寞壯心驚”思想感情對比,等等!驹姼韬嗁p】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歲。這一年他在梓州,聽說官軍大勝叛軍,便寫下了著名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此后他到閬州,他又聽到了吐蕃進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憂天下,寫下了這首《歲暮》詩。首聯詩人交待其客居他鄉,在歲暮之際,聽到了邊境上傳來外族入侵的消息。大唐剛剛經歷了安史之亂,內憂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所以首聯語氣看似平淡,卻包含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沉痛!頷聯“煙塵”和“鼓角”借代指戰爭,戰事推到了雪嶺,緊張的鼓角聲使一向安靜的江城騷動了起來。頸聯作者目睹了戰爭的血腥和慘烈,對唐朝君臣發出質問:“朝廷誰請纓?”面對強敵,作者懷疑朝中還會有人請纓殺敵嗎?尾聯“濟時敢愛死?”既是對全天下人的吶喊,特別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對自己的鼓勵,真正忠君愛國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但“寂寞壯心驚”,點出了詩人此時的心境。詩人一方面遠離朝廷的境遇,無法為國分憂,無法施展抱負,徒有報國之心,另一方面詩人自己也是“歲暮”之人,雖然想殺敵報國,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獨自寂寞。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選做五小題)(5分)
(1)積善成德,____________,圣心備焉。
(《茍子·勸學))
(2)烏鳥私情,____________。
(李密(陳情表》)
(3)____________,歸雁人胡天。
(王維《使至塞上》)
(4)連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
(李白《蜀遭難))
(5)別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6)哀吾生之須臾,____________。
(蘇軾(赤壁賦))
(7)____________,水隨天去秋無際。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8)簫鼓追隨春社近,____________。
(陸游《游山西村》)【試題答案】(1)而神明自得(2)愿乞終養
(3)征蓬出汗塞
(4)枯松倒掛倚絕壁
(5)此時無聲勝有聲
(6)羨長江之無窮
(7)楚天千里清秋
(8)衣冠簡樸古風才存【試題考點】本題考查“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層級為(識記)【試題解析】本試題沿用08、2018年“8選5“的形式,這類形式是學生歡迎的,并今年的默寫內容立足于”常見“,難寫的、易錯的句子很少,整體難度較低。其中初中2篇,均是詩;高中6篇,3篇詩,3篇文。三、(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題。
①羅永才被第一聲雞叫驚醒,外面的世界里像是有了點擾動。春夜總是這樣,驚乍乍的,其實完全不成一回事的。但羅永才還是下了床,開門出去看看,聽聽。
②就在去年這個時節,他去山王莊給亡妻洗碑①。那里有個叫王麻子的石匠,洗碑的手藝很好。
③那時季候比現在略早些,自然界已走在春氣里了,艷陽高照。路兩邊的一些大樹,都拔地而起,枝干粗壯,有一種強悍奔放的氣勢,各各踞守一方。羅永才左右看著,一路往山村那里去。王麻子的家靠在莊頭邊上,一個破院框子,里頭亂放著各種大小石料。羅永才兀自進了那個院子,見那正房的兩扇門緊鎖著,打門縫往里頭瞅瞅,半星光亮都沒有。他白跑了一趟,卻也不覺著損失什么。
④第二日他再去,春陽更暖,鳥雀啾啾。老遠就聽見當當的,是不急不慢的打石頭聲,腳下也就到了。王麻子家破院框子里,盤腿坐了一個人,五十來歲,相貌打扮都很是不起眼。那人坐在院里洗碑,碑形已經看出來了,下方上圓。他洗的時候,左手是鏨子,右手是錘,也不急,也不躁;也不熱,也不冷;也不快,也不慢,一錘一錘,如泣如訴。羅永才看得呆了,心里只是有一種感覺:春陽日暖,萬象更新,雀鳥蘇醒、飛翔、游戲、嗚叫、盤繞,像是一刻都止不住。人在此時此刻能想些什么,該想些什么,各人都不一樣,各人也都是只按著自個的路子走的。惟這破院里的這一個麻臉匠人,像是不知,也像是不覺,木呆呆地坐在亙古的石頭旁邊,一錘一鏨。洗了幾十年,也還是不急不躁,不去趕那些過場,湊那些熱鬧,真叫人覺得不容易!
⑤羅永才呆望許久,才進了院子。那匠人手并不停,只抬起臉:“你找俺?”羅永才遞了一根煙過去,半蹲下,低著腔說:“想麻煩王師傅,給洗塊碑。”匠人道:“洗塊什么樣的?”“要兩米的,青白石的料子。什么時候能成?”“打今兒個算,要十日。”羅永才交了押金,匠人接了,放在地上,隨手拾塊碎石壓住,打單褂兜里掏出個紙片遞給他。那紙片上什么也沒有,只有一個紅指頭印子。羅永才寫下要刻的字遞過去,匠人接了,一字一頓念了一遍,然后折疊咸一個小塊,裝進兜里,講:“十日后你來拉唄。”就不再理羅永才,低下頭,又一錘一錘,洗手下的那塊石碑去了。
⑥羅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個好天,響響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進了院子,果然又見那匠人在石料邊,坐成一團修行,木了樣的,只一錘一錘洗那石碑。匠人望見他進來,也不驚,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講:“時候還沒到呢。”頓了一下,又講:“來找俺的,都是那樣個心緒。不如你就上山上轉轉,心里就好受了。”羅永才低頭看碑,已經洗出個大概,清白厚實,幽深遠澈。便敬了匠人一根煙,閑坐片刻,起身往山上去了。
⑦那山也正在春時里,半山的松樹,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閑石。春陽暖融融的,溫意無盡,枯莖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那些芽子望去甚有張力,生全的趣味濃厚,又鮮活不盡。羅永才一身的感念,不知怎樣作想。再往前走時,山有些陡,樹影濃郁起來,就有了些寒意。這時從山上下來一個山民,瘦精精的,挑著兩大捆紫紅色的短針山草,山蘋捆上還搭了兩件破舊衣物,一把竹柄的竹耙子。他看見羅永才,就立住腳,和他講起話來。羅永才猜他只有五十來歲,他說已經七十七了,家里只剩下老兩口,老伴瞎了,不能再做什么,現時就靠他挑草換些油鹽錢。那擔草也有七八十斤。擔著得走幾架山頭,羅永才不免感嘆幾聲。老人又說自己身體有些不如往年了,明年那地便撂荒了。他說話的時候,也不放心擔子,只把擔子在兩肩上換來換去。他和羅永才講了一氣,才分手下山。羅永才再往山上走,一口氣上了山頂。山頂有片舊廟剩的墻框子,四面不見人。他默然站了一會兒,才起步往山下去。到了山下,就又感覺到了春陽的暖意,身上也輕松多了。⑧幾天以后,他叫了輛三輪車,進山馱走了石碑。在清明的前兩天,他把青白石碑在亡妻的墳前栽了。
⑨春夜里的一點擾動很快就消失了。附近哪里的雞叫過一陣子,又都不叫了。天氣很晴朗,空氣卻有涼意。羅永才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兒,看看天上的星星,轉過身,慢慢回屋里去了。
(原作發表于《芒種》,作者許輝,有刪改)
[注]①洗碑:刻碑。
11.根據小說第④至第⑥段內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點。(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題答案】技藝高超,講究信譽,為人樸實,心地善良,從容淡定!驹囶}考點】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欣賞評價)【試題解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概括:1、小說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2、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和心理描寫所揭示的人物性格特征。3、小說人物的所生活的社會歷史背景。4、文中作者或其他人物的介紹和評價。根據文中作者的介紹,王石匠是一個普通的靠洗碑為生的農村手藝人。文中羅永才認為他“手藝很好”,下文兩次石匠的勞動場景描寫確實顯示了他的高超手藝。通過羅永才與王石匠的對話及神態描寫,可以看出王石匠為人真誠質樸,沒有多余的言行,沒有做作的表情。通過王石匠指點羅永才上山調整心緒,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樂于助人的人。通過“在石料邊,坐成一團修行,木了樣的”的神態及行為描寫,可以看出王石匠是一個心理淡定的人,待人對事有一顆平常心。從承攬洗碑之事,有可以看出他做事講究誠信和敬業。12.請對小說畫線處景物描寫的特點和作用作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試題答案】特點:采用白描手法,描寫了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作用:襯托羅永才漸趨溫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轉變,推動小說情節發展!驹囶}考點】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評價鑒賞)【試題解析】要概括景物特點,關鍵在于看描寫什么景物對象或其哪個一側面,其次看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特別注意動詞和形容詞,然后再歸納。文中劃線句中,那山是春時的;那春陽是暖融融的;那枯草是冒出青春的芽子的;并且那芽子是鮮活的,是有生命張力的。所以這些景物共同的特征是有生機,有活力,生機盎然。景物的作用主要考慮景物對情節的作用,對人物的心理作用,對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對小說主題的作用等方面。文中景物對情節的作用是該景為下面羅永才心理變化提供動力,生機勃勃的景物喚醒了羅永才的生命意識,對情節發展起推動作用,對人物的作用是一方面烘托了羅永才此時的頗不寧靜的心理,另一方面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讓他有所啟發,對羅永才后來的心理轉化起關鍵作用。對主題方面的作用主要暗示了生命有厚味,生活有春意;人要達觀的看待世事,要樂觀的看待生活。13.請為這篇小說擬一個恰當的標題,并說明理由。(6分)答:————————————————————————————————【試題答案】示例:(1)碑
理由:①“碑”是貫穿情節始終的線索;②“碑”“洗碑”暗示了羅永才的心理及其轉化(“悲”到“洗悲”)過程。(2)王石匠
理由:①小說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體現作者的創作意圖。(3)轉變
理由:①羅永才的心理轉變是故事的主要內容;②以羅永才轉變來表現小說的主旨!驹囶}考點】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結構,概括作品的主題”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分析綜合)【試題解析】題目可以從情節內容的角度擬,或能概括全部情節,或能點出核心的部分情節:可以從人的角度擬,或是主要人物,或點明主次人物關系;可以從物的角度擬,常常是文中反復出現的物是標題;可以從表現的主題的角度擬,或直接就是主題,或含蓄表現主題,可以以故事發生的時間為題;可以以故事發生的地點為題;可以以人物的情感為題;還可以綜合上述信息,使用修辭取有文采的題或幽默的題。如本題根據情節取題,本文的情節包括訂碑-看碑-運碑-立碑,這幾個過程可以使用“洗碑”概括,也可以用“碑”一詞,該詞是情節的線索,又能對讀者強烈地提示文章的情節及核心情節內容?梢詮娜宋锝嵌热☆},如從王石匠角度取“淡定的洗碑人”,該詞從說人物的角度提示情節,并暗示小說主題。可以從主題角度取題,如“洗碑之悟”,若用“碑”也有象征義,暗示碑的紀念之意,對人的警醒教育作用。14.有人認為,這篇小說敘述了一個平常人的尋常事;有人認為,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精致作品。請結合文本,聯系自身閱讀小說的經驗和對傳統文化精神的認識,談談你的見解。(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試題答案】示例一:這篇小說從題材來看,敘述的是平常人的尋常事,但體現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關懷。作者將目光投向普通人,顯示了對底層人物命運的關注;用暖筆、亮筆來寫人生的痛苦,看似沉重,實則蘊含著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引導人們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艱難。示例二:這是一篇意蘊豐富的小說,羅永才最終擺脫喪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響以及大自然的啟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堅忍,分別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擔當,他們的生活態度深深地感染了羅永才,從而使得他發現了春回大地的可愛,人間生活的溫暖。示例三:這是一篇藝術上頗為精致的小說。結構上,以碑貫穿全文,講述了羅永才四次前往山王莊的故事;同時,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憶之中,收尾圓合,別致精巧。語言看似平實,實則富有表現力,如同一連串的斷句描述王石匠的動作,表現出王石匠的淡定從容,極富神韻!驹囶}考點】本題考查“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能力層級為F(探究)【試題解析】文學作品的意蘊一般分為歷史、哲學和審美三個層面去發掘;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通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值得注意的是本題在回答的過程中,如果只把自己的觀點定位在“平常人的尋常事”,雖也探究,可能得分不高,因為這種答案本身就說明了該生的閱讀鑒賞和探究水平的低下。
第Ⅱ卷(表達題共84分)四、(24分)15.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3分)
A.上海世博園安徽館,選取明清徽派建筑的精典元素作為外墻裝飾,粉墻上山水意境之美令眾多游客駐足流連。
B.黃山毛峰、六安瓜片等綠茶,沖泡時葉條在杯中松展,游移沉;品茗者觀其動態,盡享茶趣,啜飲一口,齒浹留香。
C.六載奉獻漚心瀝血,兩任村官造福一方,沈浩把生命的根深深地扎在這片他摯愛的熱土上,從此再也沒有離開。
D.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統一部署,各部門全力以赴,千方百計展開救援工作。高考資源網1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3分)
A.今年春節期間,鎮里舉行了一場別無二致的茶話會,向返鄉過節的流動黨員們通報了本鎮一年來經濟發展的喜人形勢。高考資源網
B.在文化強省戰略指引下,我省動漫產業邁人高速發展的新階段,去年我省與沿海省份動漫原創產品的產值已經等量齊觀。
C.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組織者在賽事安排上獨出心裁,創造性地采取走進社區、現場體驗等方式,以突出全民互動的特點。
D.發展低碳經濟首當其沖的是要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協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驹囶}答案】C【試題考點】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熟語)”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表達應用)【試題答案】A“別無二致”意思是指區分不出兩者的差別。指兩者完全一致,但語境中只有“一場”茶話會,和哪個一致?B“等量齊觀”等:同等;量:衡量,估量;齊:一齊,同樣。指對有差別的事物同等看待。而語境中我省與沿海省份動漫原創產品的產值已經“等量了,沒有量的差別了。C”獨出心裁“原指詩文的構思有獨到的地方,后泛指想出的辦法與眾不同。D“首當其沖”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在句中情感色彩不當。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202019年以來,我省生產總值連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目前,合肥經濟圈、合蕪蚌試驗區、皖江城市帶的規劃建設就是內外力結合的重要舉措
②也要借助充足的優秀人才、一流的技術水平、先進的管理經驗等“外力”因素
③經濟已處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階段
④要解決這一問題
⑤然而我省經濟發展中結構性問題依然存在
⑥既要依靠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區位優勢、較好的產業基礎等“內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
B.⑤①③④⑥②
C.③⑤④⑥②①
D.⑤④①⑥②③【試題答案】C【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語言連貫”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表達應用)【試題解析】排序題要注意各小句組成的句群,根據句群排除篩選比較容易。本題6個小句講了兩個方面意思,③句說目前大好形勢,①②④⑥說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⑤句是兩方面意思的過渡。根據開頭已知句,我們可以判定③句排在開頭,因此四個選項只能從A和C中選,根據⑤是過渡句,再觀察出④⑥②①按總-分-總順序做句群內部排列,很容易得出C項答案。
18.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處語病,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后加以修改。(5分)
①在空軍航空兵某師飛行大隊長孟凡升參加一次集訓時,駕機升空不到兩分鐘,突然發現飛機發動機轉速異常、溫度下降。②他迅速反應到發動機有重大問題。③在生死考驗的瞬間,他立即與指揮員報告。④收到指令,他果斷操縱飛機尋找場地,在確認飛機無法迫降后,才請示跳傘。⑤為了避開村莊,直到允許跳傘的最后時刻之際,他才跳傘。⑥傘剛打開,人就著地了。⑦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內主動放棄跳傘機會,有效避免了更大損失。⑧48秒,生死關頭見素質,更見精神!序號修
改
高考資源網
高考資源網
【試題答案】①“在”調至“參加”前②“反映”改為“意識”③“與”改為“向”⑤刪除“之際”
⑦“多次”調至“主動放棄”前!驹囶}考點】本題考查“語言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表達應用)【試題解析】①“在”放在句首,造成句子沒有主語;②“反映”與其后的賓語不搭配,改為“意識”就可以了③介詞“與”引進比較或動作的對象,改為“向”有“對”“朝”的意思,引進動作對象⑤
“之際”與“時刻”重復,要刪除;
⑦“多次”是修飾動作放棄的,應緊跟在“主動放棄”前。①在空軍航空兵某師飛行大隊長孟凡升參加一次集訓時,駕機升空不到兩分鐘,突然發現飛機發動機轉速異常、溫度下降。②他迅速反應到發動機有重大問題。③在生死考驗的瞬間,他立即與指揮員報告。④收到指令,他果斷操縱飛機尋找場地,在確認飛機無法迫降后,才請示跳傘。⑤為了避開村莊,直到允許跳傘的最后時刻之際,他才跳傘。⑥傘剛打開,人就著地了。19.根據下面一段文字,在“設計理念”“住宅特點”下的方框內填寫恰當的詞語。(每空不超過5個字)(5分)
設計理想住宅,應從科技服務于人類出發,以人類的健康幸福與文明發展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進行設計,住宅區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樹林、溪流、濕地形成有機整體,為人們提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良好生態環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細管冷暖傳遞系統調節室內空氣,為人們提供恒溫、恒溫、“恒氧”的舒適生活空間;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凈化處理系統以實現水資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陽能以滿足家庭用電需求,為人們提供最佳的節能生活方式!驹囶}答案】示例:(1)啟迪我們的智慧,提示我們的境界(2)陶冶我們的情操,凈化我們的心靈!驹囶}考點】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理解)【試題解析】本題重點考查的是句式方寫,做好本題的關鍵是要注意續寫的句子與前面句子在內容上要連貫,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寫點即可。五、(60分)21.閱讀下面這首詩,根據要求作文。(60分)吳
興
雜
詩[清]阮元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
這首詩蘊含的哲理,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或聯想?請根據你的思考或聯想寫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襲。高考資源網
③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
④書寫規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疚念}解讀】本題可以有以下寫作角度:從人的角度
詩歌的后兩句體現“因地制宜”的規律,可以聯想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文制宜、因國制宜、因樓制宜、因價制宜等等。從水的角度
水抱城郭,深處可種菱,淺出可種稻,不深不淺可種荷花,無水的岸邊可住人家。水有上善之意,泰勒說:“水是萬物本源”。水影響了整個生態和世界的變遷。由此還可以聯想到一切作為本源的東西,如炎黃、風騷、儒家文化圈等。從美的角度
本詩用明白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吳興的美景,“美”是從閱讀整詩的感受的角度提煉出來的哲理。馬克思主義美學觀認為“美是主客觀的和諧統一、國家和諧之美、和諧世界理念。不和諧的是強拆、污染、貿易戰爭、世界霸權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年度作文題審題立意有難度,尤其對理科生。難在首先要讀懂詩歌,弄懂哲理,許多學生第一步就困難。其二要根據哲理思考和聯想進行立意。其三本詩的哲理不是立意角度,命題要求根據“你的思考或聯想寫一篇文章”。有的學生直接用哲理去立意,肯定不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32804.html
相關閱讀: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