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小題3分,共1 5分)
閱讀下而的文字,完成1~3題。
竹海中有著太多的美,值得攝影家、畫家去發現和(品味/品評)。株長達十余米的高肩葉藤竹,是攝影家的最愛。這種攀緣纏綿、身材高挑的竹子,如果遇到一只鳥落到竹梢上,竹竿便會很優美地傾伏下來, ,產生難以明狀的奇妙美感。畫家最癡迷的是馬來甜龍竹。 ,猶如翠綠的底色上布滿了花紋。它裸露出褐色的根莖,根莖上的須根排列有序地生長出來,極像一個毛茸茸的大線團。須根生長非常有(規律/規則),均勻地向下舒展開去,即使交織到一起也錯落有致;根部的竹節長勢有別,或長或短,使得竹節上的須根有了韻率般的疏密。次序井然的須根和縱橫交錯的枝葉把整個馬來甜龍竹(裝點/裝扮)得風情萬種。
1.依次選用括號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A.品評 規則 裝扮 B.品評 規律 裝點
C.品味 規則 裝點 D.品味 規律 裝扮
2.文中加點的詞語讀音和字形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A.攀緣 身材高挑(tiāo) B.竹竿 難以明狀
C.裸露(lù)錯落有致 D.韻率 風情萬種
3.在在文中兩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A.打破千篇一律直沖天空的固定形態 竹節短粗并且長滿了白斑的這種竹子
B.打破千篇一律直沖天空的固定形態 這種竹子竹節短粗并且長滿了白斑
C.千篇一律直沖天空的固定形態被打破 竹節短粗并且長滿了白斑的這種竹子
D.千篇一律直沖天空的固定形態被打破 這種竹子竹節短粗并且長滿了白斑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他信手拈來一根根普通的金屬絲,隨意彎曲,不一會兒,一件件精致小巧的自行車、威武霸氣的變形金剛就呈現在我們眼前。
B.馬英九提出的“和平解決爭端,共同維護南海地區海空航行飛越自由與安全”的主張,與美國“航行自由”的論調不約而同。
C.在教師節前,國務院給全同中小學教師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其中包括建立統一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與之配套的方案呼之欲出。
D.在國內某航空企業與“去哪兒網”的糾紛中,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規違法。對此,有關部門不能僅聽一家之言,而應詳細調查,公正處理。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西南財大知名教授大鬧機場”的新聞被不少媒體和報紙報道,引發網友熱議,涉事教授的行為,引發了師德何在的叩問。
B.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積極贏對人口老齡化問題,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C.廣東省《融合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實現符合條件的非戶籍人口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以及與當地學生享受同等待遇。
D.治理霧霾,要靠完善治理大氣污染的法律法規,還要靠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生產方式、使用清潔能源等措施來實現。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而的文字,完成6~8題。
“中庸”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就是“和”。“和”不是簡單的折中、調和,而是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都能適度,達到一種和諧與統一。
以此觀中國傳統繪畫,“和”的思想在其中的印跡俯拾皆是。從筆法看,有藏鋒、露鋒、中鋒、側鋒。一幅畫全用藏鋒、中鋒,則畫面呆板;若全用露鋒、側鋒,則不夠含蓄。從線條看,過細過圓,則柔弱無骨;過粗過重,則顯壓抑。從用墨看,有濃、淡、干、濕。過濃畫面沉悶,過淡畫面蒼白,過干則失氣韻,過濕則失剛勁。因此,作畫時要藏鋒、露鋒、中鋒、側鋒并用,線條要剛柔并濟、時輕時重,墨色要濃淡相間、干濕互補。當然,所有這些對立要素并非各占一半,而是運用適度。這便是“和”,是一種互補的和諧。
在造型和構圖方面,中國傳統繪畫也處處講求“和”,講求“和而不同”。畫樹,不能畫出完全平行的枝;畫山石,要大小相間;畫鳥,常是一棲一飛,或一只閉嘴一只鳴叫;畫人物則要求有動有靜,衣紋不能完全平行。中國傳統繪畫在構圖方面十分講究,奇正、開合、主次、虛實都是一些基本要求。要求布局嚴整,但不是要求畫得四平八穩,而是奇中求正,險中見穩。講究對稱開合就體現了對稱,但不能把相對的兩部分畫得一模一樣。注重主次,主要對象細細刻畫或放在突出位置,陪襯對象寥寥數筆一帶而過,虛實更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大特色。天空常常不染色,只是一片空白,遠山也是似有似無。虛實對照,既突出了主要對象,又給人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畫面上一葉扁舟,不畫水波紋,你會想到這是一個風平浪靜的湖;山上懸瀑,下面是一片空白,你會想象到山腳的清溪。
中國傳統繪畫正是通過這些對立要素和對立概念的互補而達到的和諧,才具有了一種韻
韻味獨特的形式美。
中國古代很早就形成了一種整體觀念。這種整體觀念既是一種哲學思想,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它對中國傳統繪畫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雖然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有線條、水墨、造型、構圖的種種對立要素和各種要求,但在一幅畫中只要運用其中一部分要素,滿足某些要求從而達到某一種統一的效果,即顯現出獨特的風格。例如,有的畫偏重于精細,有的畫偏重于簡約,有的雄渾,有的清奇,有的恬靜,有的飄逸。為表現某種風格或特點,畫家在筆墨運用、造型構圖上就有所側重。畫家們常常采用夸張手法,以突出其特色,與這種特色不協調的東西就大膽舍棄。為了追求這種統一性,畫家常對次要的、細小的情節省略或簡單概括。我們有時看到一幅畫的細節似乎很粗糙、很隨意,可是當觀看整幅畫時,立時感受到它的確氣韻不凡。這正是中國傳統繪畫所追求的整體美。
和諧與統一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是有機結合的。只有和諧,才能真正達到統一;而統一也不是毫無差別、毫無變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諧基礎上的統一。中國傳統繪畫由于融入了和諧與統一的哲學思想,因此它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內涵。
(節選自顏鋒《中國繪畫傳統與人文精神初探》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
A.從傳統繪畫的筆墨運用和造型構圖上,可以看到“和”的思想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印跡俯拾皆是。
B.“統一”的觀念常常支配著中國傳統畫家的創作,這種觀念既是一種哲學思想,也是一種思維方式。
C.中國傳統繪畫融入了和諧與統一的哲學思想,具有韻味獨特的形式美和氣韻不凡的整體美。
D.如同“和”不是完全的同一,中國傳統繪畫中的“統一”也不是毫無變化的同一,而是建立在和諧基礎上的統一。
7.下列對于中國傳統繪畫中“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和”并不是簡單的折中、調和;而是通過繪畫技法中的一些對立要素和對立概念的互補而達到的和諧。
B.在繪畫的筆法、線條、用墨上,對其中要素的均等運用,無不體現出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和”的思想。
C.畫山石大小相間,畫鳥一棲一飛,畫人物有動有靜,這都是中國傳統繪畫在造型方面的“和”的表現。
D.講究布局,講究對稱,注重主次襯托,重視虛實對照,這些都是中國傳統繪畫在構圖方面的“和”的表現。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雖然中國傳統繪畫在構圖上講求“和”,但布局上并不要求畫得四平八穩,對稱上也不能把相對的兩部分畫得完全一樣。
B.作畫時,畫一葉扁舟,而不畫水波紋;畫山上懸瀑,下面是一片空白。這種虛實對照的特點,給人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C.為顯現某種獨特風格,中國畫家在一幅畫中選用筆墨運用的種種對立要素時,會有所側重,甚至只運用其中的一部分。
D.為追求統一性,突出自己畫作的特色,畫家們就將某些次要的、細小的情節,以及與風格或特色不協調的東西舍棄省略掉。三、(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宇文貴字永貴,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貴母初孕貴,夢有老人抱一兒授之曰:“賜爾是子,俾壽且貴!奔吧,形類所夢,故以永貴字之。
貴少從師受學,嘗輟書嘆曰:“男兒當提劍汗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為博士也! ”正光末,賊兵圍夏州,刺史源子雍嬰城固守,以貴為統軍。前后數十戰,軍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還,賊兵又處處屯聚,出兵邀截,貴每奮擊,輒破之。又從子雍討葛榮,軍敗奔鄴,為榮所圍。賊屢來攻,貴每縋而出戰,賊莫敢當其鋒。然兇徒實繁,圍久不解。貴乃于地道潛出,北見爾朱榮,陳賊兵勢,榮深納之。因從榮擒葛榮于滏口。
大統初,與獨孤信入洛陽。東魏潁州刺史賀若統據潁川來降,東魏遣其將堯雄、趙育率眾二萬攻潁。貴自洛陽率步騎二千救之,軍次陽翟。諸將成以彼眾我寡,不可爭鋒。貴曰:“兵機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論。堯雄等必以為潁川孤危,勢非其敵,又謂吾寡弱獨進,若悉力以攻潁,必指掌可破。若潁川一陷,吾輩坐此何為。進據潁川,有城可守。雄見吾入城,出其不意,進則狐疑,退則不可。然后與諸軍盡力擊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潁川。雄等稍前,貴率千人背城為陳,與雄合戰,貴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眾用命,雄大敗輕走,趙育于是降。師還。魏文帝在天游園,以金卮置侯①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賜之貴一發而中帝笑曰由基②之妙正當爾耳。進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十六年,遷中外府左長史,進位大將軍。
魏廢帝三年,詔貴代尉遲迥鎮蜀。時隆州人李光賜反于鹽亭,與其黨攻圍隆州。州人李柘亦聚眾反,張遁舉兵應之。貴乃命叱奴興救隆州,又令成亞擊?及遁。勢蹙遂降,執送京師。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盜,貴乃召任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頗息。
武成初,與賀蘭祥討土谷渾。軍還,進封許國公,邑
萬戶。
貴好音樂,耽弈棋,留連不倦。然好施愛士,時人頗以此稱之。天和二年薨,贈太傅,謚曰穆。
(選自《周書》,有刪改)
注:①侯:箭靶。②由基:即養由基,春秋時著名神射手。
9.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嬰城固守 嬰:圍繞
B.軍次陽翟 次:駐扎
C.張遁舉兵應之 應:對付
D.貴好音樂,耽弈棋 耽:沉溺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貴每縋而出戰 畢禮而歸之
B.貴乃于地道潛出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C.固不可以常理論 作師說以貽之
D.然后與諸軍盡力擊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賜之\貴一發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當爾耳
B.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賜之\貴一發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當爾耳
C.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賜之\貴一發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當爾耳
D.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賜之\貴一發而中\帝笑曰\由基之妙\正當爾耳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宇文貴的出生富有傳奇色彩。他的母親懷孕時曾夢見一位老人抱著一個孩子送給她,并對她說這個孩子能帶來長壽和富貴。
B.宇文貴在小的時候就意欲從戎。他勇謀兼具,一生遇到的大小戰事都未曾遭過敗績,并且憑借顯赫的戰功而封侯晉爵。
C.宇文貴面對危急局勢能從容應對。援救潁川時,面對比己方強大的敵人,他力排眾議,最終以少勝多,擊敗強敵。
D.宇文貴有為政之能。益州刺史任上,他曾招募任性尚俠、卓異健壯的勇士負責搜捕劫犯盜賊,使蜀地的治安狀況得到好轉。
第Ⅱ卷(共11 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又謂吾寡弱獨進,若悉力以攻潁,必指掌可破。(5分)
(2)貴率千人背城為陳,與雄合戰,貴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5分)
14.閱讀下面的宋詞,回答問題。(8分)
訴衷情①
陸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②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③。
時易失,志難成,鬢絲生。平章④風月,彈壓⑤江山,別是功名。
[注]①作于詩人抗金失敗后閑居山陰時。②蠟封:用蠟固封以利保密的文書。③幽并:幽州和并州,這里指金國占領地區。④平章:品評。⑤彈壓:描繪。
(1)簡要分析“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并”的作用。(4分)
(2)詞的最后三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4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論語·述而》中的“ , ”兩句常被后人用來表達對用不義手段而得到富貴的不認同態度。
(2)古詩詞中杜鵑的形象常用來表達凄涼之情或思念之意!杜眯小分械摹 , ”兩句就借其表達了一種凄涼之意。
(3) 蘇軾《赤壁賦》中“ , ”兩句,運用比喻手法,抒發了作者對個體生命的短暫和渺小的感慨。五、(12分)
16.仿照下面例句,自選話題,另寫兩個句子,要求修辭手法、句式與例句相同。(4分)
例句:
正如一陣東風喚醒了一座山林一樣,一首歌曲激起了我對未來世界的無限憧憬。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4分)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魚米之鄉,養育了千千萬萬的江西人,① 。贛菜的最大特色是原料大都產于本地。山清水秀的江西,歷來都是富庶的魚米之鄉。魚米乃菜之基,沒有鄱陽湖的魚,自然就沒有滿口余香的東坡醉魚;沒有好米磨出的粉,自然也就沒有鮮香醇美的粉蒸肉。② 。
僅鄱陽湖的魚就有170多種,烏雞、黑雞、三黃雞……雞的種類也多,還有各種野味。
18.閱讀《秋冷了月光》歌詞片段,按要求作答。
天微涼,
一路斜斜的夕陽,
街道上景色被染黃。
畫面很溫暖,
開心的模樣,
那笑聲如一串鈴鐺。
故事里,
說書人語調很緩慢,
孩子們在臺下輕輕唱。
請將“一路斜斜的夕陽,街道上景色被染黃”這句話擴寫為一段與整個歌詞的意境相符的文字,字數在50~70字之間。(4分)
六、(1 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BR>白 輪 船
[前蘇聯]欽吉斯·艾特瑪托夫
山,山,山,四面都是山,到處是懸崖峭壁、亂石、森林。群山是那樣雄偉,那樣巍峨。孩子此時此刻感到自己太小、太孤單,無依無靠。太陽已經西斜,漸漸朝湖的方向落去。向東的山坡上出現了短短的陰影,陰影就要朝山腳爬去了。
孩子用望遠鏡第幾百次甚至幾千次地朝最遠處望去。啊,是它!前方,伊塞克湖湛藍湛藍的邊緣上,白輪船出現了!來了,就是它!威武、漂亮的白輪船就象滑行在琴弦上似的,又直又平穩。孩子趕緊用衣襟擦凈了玻璃,又一次調好了焦距,F在可以看出,輪船在波浪中微微顛簸著,船尾拖著一條明晃晃的、泡沫翻滾的長帶。孩子很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欣賞著白輪船,也長時間地想著他怎樣變成魚,順著河游去找白輪船……
第一次在卡拉烏爾山上看到白輪船時,他的心撲通撲通地跳起來。他一下子就斷定,他的爸爸就在這條船上!他堅信這一點,因為他非常希望是這樣的。
他既不記得爸爸,也不記得媽媽。他一次也沒有見過他們,他們也沒有來看過他。但是孩子知道,他的爸爸在伊塞克湖上當水手,媽媽同爸爸離婚以后,將他留給爺爺,一去就再沒有回來。爺爺說,他的女兒,也就是這孩子的媽媽,有了新家庭和兩個女兒;他從前的女婿,也就是這孩子的爸爸,好像還在一條輪船上當水手,好像也有了新家庭和孩子。
輪船前進著,漸漸遠去。它并不知道有個孩子變成魚兒正朝它游去。他希望這樣來變魚:身上一切全是魚的——魚身子:魚尾巴,魚翅膀,魚鱗,——只有頭還是自己的,讓又大又圓的頭長在細細的脖子上,還讓頭上長兩只招風耳朵和布滿傷痕的鼻子。他跟自己的石頭伙伴們告別:“再見了,‘睡駱駝’;再見,‘狼’;再見,‘馬鞍’;再見,‘坦克’;我要去伊塞克湖,到白輪船上找我的爸爸去。”然后他一下子蹦到河里,
鉆進洶涌的激流,順流而下,游過高高的紅粘土陡崖,越過石灘,從吊橋下面鉆過,擦過岸邊的柳叢,順著水聲隆隆的峽谷一路向下,一直進入伊塞克湖。
他在伊塞克湖里游過了一浪又一浪,終于來到白輪船跟前。“你好,白輪船,我來了!”他對白輪船說,“天天拿望遠鏡望你的就是我。”船上的人都感到十分吃驚,一齊跑上來看。他對當水手的爸爸說:“爸爸,你好,我是你兒子,我是來找你的!薄澳闼闶裁磧鹤?你是半人半魚! ”“你快把我拉上船,我就變成人形了。”“好吧,咱們就來試試看!
爸爸撒下魚網,從水里將他撈上去,放到甲板上,他一下子就恢復了原形。
然后……
然后白輪船繼續往前開。他就把自己知道的一切,把自己的全部生活都講給爸爸聽。
他要告訴爸爸莫蒙爺爺是最好的爺爺,奧羅茲庫爾姨父常常罵他老人家,有時當著很多人的面罵爺爺。我還很小的時候,親奶奶就死了。后來就來了這個奶奶,有時很兇,一發起脾氣,簡直要吃人。
冬天,我們那里的雪齊脖子深。河那邊的森林叫風吹得喀喀嚓嚓、呼呼喇喇直響,嗚嗚地直叫。真叫人害怕!
我們那里到了夏天放牧的人偶爾帶著羊群和馬群在大草甸子上過夜,我跟他們的孩子們在一起,玩捉迷藏,學打仗,玩得非常帶勁兒,簡直不想走了。要是天天能跟孩子們一塊兒在草甸子上玩,那該有多好啊!
冬天,晚上,事情做完后,爺爺就給我講故事。我知道,這時候外面是漆黑漆黑、冰冷冰冷的夜,風刮得很兇。連最大的山在這樣的夜里也膽小起來,擠成一堆,拼命朝我們的房子、朝窗戶里的燈光眼前靠。
這叫我又害怕又高興。我要是一個巨人,一定會走出房去,大聲對山說:“山,膽子別那樣小,有我在這里!就讓風大,就讓天黑,就讓雪猛,你們也不要怕,快站回原地方,別擠成一堆!比缓笪揖王逯蔬^河,到森林里去。夜晚樹木在森林里是感到很害怕的。樹木很冷清,沒有人跟它們說話。光禿禿的樹木凍得瑟瑟發抖,沒地方好躲藏。我要到森林里去,拍拍每一棵樹的樹身子,叫樹別這樣害怕。大概,那些到春天不發綠的樹就是嚇死了。
爺爺給我講故事的時候,我就想著這一切。他往往要講很長時間,有各種各樣的故事。冬天很長很長,要是沒有爺爺講故事,冬天是很乏味的。
……
白輪船漸漸遠了,輪船的煙囪在望遠鏡里已經看不清了。
現在孩子該給隨爸爸輪船航行的故事想出個結尾了。一切都想得很好,就是結尾老是想不出來。他可以毫不費事地想象出他怎樣變成魚,怎樣順著河向湖里游去,怎樣遇到白輪船,怎樣同爸爸見面,也能想象出他要對爸爸講的一切。但再往下,事情就難了。因為,如果再往下,輪船就要漸漸靠近碼頭,水手們就要各自回家,爸爸也要回家。這可怎么辦呢?跟爸爸走?
爸爸肯帶他嗎?……
白輪船越走越遠,漸漸變成一個隱隱約約的小白點兒。太陽眼看著就要落到水面上。
在望遠鏡里可以看到,紫紅色的湖面正閃著耀眼的光芒。
(節選白《白輪船》,有刪改)
19.小說以“白輪船”為題有何好處?(4
分)
20.請簡要概括“孩子”的形象特點。(4分)
21.試賞析文中劃線句子的表現于法和表達效果。(4分)
①他一下子蹦到河里,鉆進洶涌的激流,順流而下,游過高高的紅粘土陡岸,越過石灘,從吊橋下面鉆過,擦過岸邊的柳叢,順著水聲隆隆的峽谷一路向下,一直進入伊塞克湖。
②連最大的山在這樣的夜里也膽小起來,擠成一堆,拼命朝我們的房子、朝窗戶里的燈光眼前靠。
22.這篇小說在寫法上具有多種鮮明的特點,請選擇兩種加以分析。,(6分)七、作文(60分)
23.閱讀下而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不知從何時起,“最”文化開始流行起采。比如“最大份炒飯”“最多人在床上吃早餐”,還有“最美鄉村教師”“最美村官”等。
請根據上面的材料,結合你的思考和看法,寫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高三語文(B)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一、(15分,每小題3分)
1.D(品味:仔細體會,玩味;品評:評論高下、優劣。規律:事物之間內在的穩定的本質聯系,這種聯系不斷重復出現,一般是非人為規定的;規則:規律,法則,一般為人為規定的。裝扮:打扮,規?纱罂尚;裝點:裝飾點綴,一般規模不大)
2.C(Atiǎo B難以名狀 D韻律)
3.B(據陳述對象前后一致的原則,承接上文陳述對象“竹竿”,選用“打破千篇一律直沖天空的固定形態”更合理;據表述內容前后照應的原則,“翠綠的底色上布滿了花紋”指的是“竹節長滿了白斑”,故用“這種竹子竹節短粗并且長滿了白斑”更合理)
4.C(A信手拈來:隨手拿來,多形容寫文章時詞匯豐或材料豐富,不費思索,就能寫出來。后面不能帶賓語。B不約而同:事先沒有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用作狀語。C呼之欲出: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指某事即將揭曉或出現。D一家之言:指有獨特見解、自成體系的學術論述,也泛指一個學派或個人的理論、說法)
5.B(A不合邏輯,刪除“和報紙”。C成分殘缺,在“同等待遇”后加“等目標”。D句式雜糅,應刪掉“來實現”)
二、(9分,每小題3分)
6.C(ABD均為部分內容的概括,B的后半句也偏離主旨)
7.B(對其中要素的“適度”運用)
8.D(原文是“常對次要的、細小的情節省略或簡單概括”)
三、(12分,每小題3分)
9.C(應:響應)
10.A(連詞,表承接。B介詞,從\介詞,在。C介詞,按\連詞,表目的。D連詞,和\介詞,跟)
11.D
12.B(“未曾遭遇過敗績”錯誤。跟從源子雍討伐葛榮時就曾兵敗逃奔鄴城)
四、(24分)
13.(1)(堯雄)又認為我們兵少力弱,孤軍冒進,如果全力進攻潁川,一定會很容易就能攻破。(4分。“謂”“獨進”“悉力”“指掌”各1分,句意通順1分)
(2)宇文貴率領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擺下軍陣,與堯雄交戰,他的馬被流矢射中,他便持短兵器步行著與敵人戰斗。(4分!氨场薄爸小薄瓣悺薄安蕉贰备1分,句意通順1分)
14.(1)寫出了詩人當年不分晝夜奮力抗金的情形,透露出無比振奮的心情。(2分)與下闕中的閑居生活形成對比以助抒情。(2分)
(2)這是作者的激憤(自嘲)之語,“平章風月,彈壓江山”本是閑人閑事,在作者眼中卻成了另一種“功名”,(2分)表達了作者對當局錯失收復時機的不滿和自己閑居田園、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2分)
15.(1)不義而富且貴 于我如浮云
(2)其間旦暮聞何物 杜鵑啼血猿哀鳴
(3)寄蜉蝣于天地 渺滄海之一粟(6分,每句1分。錯一字該句不得分)
五、(12分)
16.答案示例:
正如一場春雨復蘇了整片草地一樣,一首詩歌喚起了我對幸福生活的熱切向往。
正如一條小溪活躍了一幅山景一樣,一篇美文引發了我對艱難險阻的無窮斗志。
(4分。句式一致2分,比喻手法2分)
17.①也孕育了獨具特色的贛菜文化 ②贛菜的另一特色是原料品種繁多(4分。每句2分)
18.答案示例:
①一路走來,斜斜的夕陽總是相伴在身旁,青石鋪就的小街道上,景色被淡淡的夕陽輕輕鍍染上一層淺黃,仿佛記取了歲月的印痕,在歲時光中靜靜地流淌。
②斜斜的夕陽把街道鋪成溫柔的金黃,腳下的青石板路也染上了一層暈黃,樹木在微風中泛著金光,就連人們輕聲細語的問答也是一派暖洋洋的金黃。
(內容2分,意境相符2分)
六、(18分)
19.①白輪船是父愛的象征、孩子的希望,以它為題可以凸顯孩子對父愛的期盼。(2分)②白輪船是小說的線索,通過孩子盼白輪船、看白輪船、想象中登
上白輪船展開情節。(2分)
20.身世坎坷。孤單寂寞?释H情?释赂。想象力豐富,感觸細膩。(4分。每點1分,任答四點即可。其他特點言之成理亦可)
21.①動作描寫,通過“蹦”“鉆”“游”“擦”等一系列動作,描寫了孩子到伊塞克湖的過程,表現出孩子對登上白輪船、找到爸爸的渴望。(2分)
②擬人手法,賦予山以人的情態,通過對山的生動描寫,表現了夜晚漆黑、寒冷、風大的可怖情景。(2分)
22.①情節安排極具匠心。以白輪船為線索,通過心理活動展開情節。敘事集中,情節緊湊。②主要運用心理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大段的心理活動充分展示了孩子的內心世界,巧妙地交代了孩子的生活處境。③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比如孩子無數次地向湖上看,用衣襟擦望遠鏡,變魚時保留頭、耳朵和鼻子,同石頭伙伴告別等等,這些細節有力地揭示了孩子的內心世界,使其形象血肉豐滿。④借環境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小說描寫了群山連綿,風大雪猛,嚴寒少人的嚴酷環境,有助于表現孩子孤單寂寞的內心世界。(6分,每點3分,特點1分,分析2分,任選兩點作答即可;卮鹌渌攸c,言之有理亦可)
七、作文(60分)
參照2018年山東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以43分為基準分評分。建議拉開檔次,50分至60分占10%~15%的比例。
參考譯文:
宇文貴字永貴,他的祖先是昌黎大棘人。他的母親在剛懷孕時,夢見有一位老人抱著一個孩子送給她,說: “賜給你這個孩子,會使你長壽和富貴。”等到生下來之后.樣子和夢中的孩子長得很像,所以就用永貴作他的字。
他小時候跟著老師讀書,曾放下書本感嘆說:“男兒應當提著寶劍、騎著駿馬縱橫疆場來博取公侯的封爵,怎么能像先生一樣做一個文學博士啊!”魏正光末年,賊軍圍攻夏州,刺史源子雍據城堅守,命宇文貴為統軍。宇文貴前后經歷數十次戰斗,軍中將士都佩服他的勇敢。后來,宇文貴護送源子雍返回,"-3時賊軍到處聚合,出兵截擊,宇文貴每次奮戰,都--2r~賊軍。宇文貴后來跟從源子雍討伐葛榮,兵敗逃奔鄴城,遭到葛榮包圍。賊軍多次前來進攻,宇文貴總是從城上縋下出戰,賊軍不敢抵擋他的鋒芒。但是賊軍實在眾多,包圍久久不能解除。于是,宇文貴就從地道悄悄出來,北上面見爾朱榮,陳述賊軍兵勢,爾朱榮采納他的建議,于是宇文貴跟隨爾朱榮在滏口活捉葛榮。
大統初年,他與獨孤信進入洛陽。東魏潁州刺史賀若統獻出潁川投降,東魏派遣將領堯雄、趙育率領兩萬士兵來攻打潁川。宇文貴從洛陽率二千人馬前去救援,大軍駐扎在陽翟。宇文貴的部將都認為敵眾我寡,力量懸殊,不可與敵兵爭勝。宇文貴說:“兵勢變化,本來就不可以按照常理來討論。堯雄等人必定認為潁川孤立危急,力量不能與他們匹敵,而且認為我們兵少力弱,孤軍冒進,如果全力進攻潁川,一定會很容易就能攻破。如果潁川淪陷,我們在這里還能干什么?如果前進據守潁川,有城池可以據守。堯雄見我們入城,出乎他的預料, (那么他們)進攻就會猶豫不決,退兵就會沒有可能。然后(我們)與各軍全力進擊,即可所向披靡。希望各位不要遲疑。”于是便進入潁川。堯雄等人率領軍隊逐漸向前推進,宇文貴率領上千士兵背靠城池,擺下陣勢,與堯雄交戰,他的馬被流矢射中,便持短兵器步行著與敵人戰斗。士兵都非常遵奉命令,堯雄大敗,迅疾逃跑,趙育于是投降。軍隊回師。魏文帝正在天游園,他命人把一只金制的酒器放在箭靶上,命令在座的公卿們射箭,誰射中了就把金酒器賜給誰。宇文貴一箭射中,魏文帝笑著說:“養由基的箭法精妙,正和你相當。”朝廷晉封他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大統十六年,他又升任為中外府左長史,晉位為大將軍。
魏廢帝三年,朝廷下詔命宇文貴代替尉遲鎮守蜀地。當時,隆州人李光易在鹽亭舉兵反叛朝廷,跟他的同黨一起進攻包圍隆州;隆州人李拓也聚眾造反,張道起兵響應。宇文貴便命叱奴興救援隆州,又命成亞進攻李拓和張道,情勢緊迫,李、張二人投降,宇文貴將他們拘捕送往京師。宇文貴(因功)被任命為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官銜。原先,蜀地劫犯盜賊很多,宇文貴便招募任性尚俠、卓異健壯的勇士,命他們督責搜捕,蜀地因此平靜。
武成初年,他與賀蘭祥一起進討吐谷渾。大軍返回后,他又被晉封為許國公、邑萬產。
宇文貴喜歡音樂,沉溺于下棋,對此流連不知疲倦。也喜好施舍,愛護讀書人。當時的人因此十分稱贊他。天和二年去世。朝廷贈封他為太傅,謚號為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1335896.html
相關閱讀: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