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2015—201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教學統一檢測英 語 試 題本試卷共1 50分?荚嚂r長1 50分鐘?忌鷦毡貙⒋鸢复鹪诖痤}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 5分o1.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核威懾 醍醐貫頂 熟稔(niàn) 虛與委(wēi)蛇B.全天侯 語焉不詳 著(zhuó)落 稗(bì)官野史C.編者按 不脛而走 考量(1iáng) 厝(cuò)火積薪D.挖墻腳 飲鳩止渴 債券(quàn) 數(shù)見不鮮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臺任何惠民政策,相關部門都必須要處心積慮地進行深入調研、科學論證,而絕不能僅憑某一個或幾個領導的主觀意愿和設想。B.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人們紛紛到新華書店或通過互聯網購買他的作品,一時間形成洛陽紙貴之勢,擁有版權的出版社也開始醞釀重印他的文集。C.睡眠時間與身體健康狀況休戚與共,睡眠不足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大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此,我們不管工作多緊張,也要盡量保證充足的睡眠。D.這本研究航天技術的專著,其學術價值無可置疑,但只適合于本領域的專業人士閱讀,對于業余愛好者來講,內容顯得過于艱深,讀來有些不知所云。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作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軸線,貫穿舊城南北兩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線匯集了北京不同時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證了這座六朝古都的歷史變遷。B.書寫時代的即將結束,預示著人與字之間最親密的一種關系已經終結。與此同時,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種關系的可能性——我們將不再書寫文字,而是選擇字體。C.在倫敦奧運會上,繼孫楊奪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奪取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實現了中國男子游泳選手在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創造了奇跡。D.面對資源漸趨枯竭、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局面,要實現中華民族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必須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4.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代表了先秦散文主要成就的是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諸子散文中的《論語》和《莊子》都屬于語錄體,歷史散文中的《左傳》屬于編年體,《戰國策》屬于國別體。B.文學史上所說的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關漢卿的《竇娥冤》是雜劇的優秀作品之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以其凝練的語言、深遠的意蘊成為散曲中的珍品。C.因為生活在冷漠、麻木的病態社會里,所以無論是讀書人孔乙己,還是下層婦女祥林嫂,他們的不幸遭遇非但沒有得到別人的同情,反而成為周圍人取樂的材料。D.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是兩篇諷刺性批判小說,前者批判了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后者批判了沙皇俄國的專制制度。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處填人的詞語和句子,語意和銜接都最恰當的一項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 ① 的華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它衍化的歷史可② 到1.2億年前。憑藉大自然風云變幻的裝扮, ③ ,奇美險峻成為華山稱雄于世的標志。A.①組成 ②上溯 ③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地勾畫了出來B.①構成 ②追溯 ③華山的千姿萬態被有聲有色地勾畫了出來C.①構成 ②追溯 ③把華山的千姿萬態有聲有色地勾畫了出來D.①組成 ②上溯 ③把華山的千姿萬態有聲有色地勾畫了出來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 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諸葛瑾字子瑜,瑯邪陽都人也。漢末避亂江東,值孫策卒,孫權姊婿見而異之,薦之于權。與魯肅等并見賓待,后為權長史,轉中司馬。建安二十年,權遣瑾使蜀通好劉備,與其弟亮俱公會相見,退無私面。瑾為人有容貌思度,于時服其弘雅,權亦重之,大事咨訪。與權談說諫喻,未嘗切愕,微見風采,粗陳指歸,如有未合,舍而及他,徐復托事造端,以物類相求,于是權意往往而釋。吳郡太守朱治,權舉將也,素加敬。權曾因事望之,而難自詰讓,忿忿不解。瑾揣知其故,不敢顯陳,遂于權前為書,泛論物理,因以己心遙往忖度之。畢,以呈權,權喜,笑曰:“孤意解矣。顏氏①之德,使人加親,豈謂此邪?’’權又怪校尉殷模,罪至不測。群下多為之言,權怒益甚,與相反覆,惟瑾默然,權曰:“子瑜何獨不言?”瑾避席曰:“瑾與殷模等遭本州傾覆,生類殄盡。棄墳墓,攜老弱,披草萊,歸圣化。在流隸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厲,陳答萬一,至令模孤負恩惠,自陷罪戾。臣謝過不暇,不敢有言。"權聞之愴然,乃曰:“特為君赦之!庇莘钥裰绷麽悖╄獙覟橹f。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日:“瑾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荊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暫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復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后?若審此數,易于反掌。"時或言瑾別遣親人與備相聞,權曰:“孤與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負孤,猶孤之不負子瑜也。"(取材于《三國志?吳書?諸葛瑾傳》)注:①顏氏:指孔子的學生顏淵,以德行著稱。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轉中司馬 轉:改任B.徐復托事造端 造:前往C.權曾因事望之 望:怨恨D.暫省瑾言者 。嚎紤]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于時服其弘雅 別其官屬;莸雀髦盟 B.蒙生成之福師道之不傳也久矣C.權聞之愴然,乃日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D.陛下若抑威損忿若人前為壽8.下列語句的括號中是補出的詞語,補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漢末避亂(于)江東B.如有未合,(則)舍而及他C.瑾揣知其故,(且)不敢顯陳D.臣謝過不暇,(誠)不敢有言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為了消除孫權的懷疑,諸葛瑾出使蜀國時與諸葛亮聚面只談論公務,私下不相往來。B.諸葛瑾能夠揣摩孫權的心理,選擇勸諫的最佳時機和方式,所以往往能夠取得成功。C.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討伐東吳。諸葛瑾寫信給他,勸他以大局為重,放棄對東吳動武。D.諸葛瑾之所以能取得孫權的信任,是因為他一貫以國事為重,忠心耿耿,謹慎做事。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24分o10.把文言閱讀材料中畫曲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值孫策卒,孫權姊婿見而異之,薦之于權。②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屢為之說。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1、1 2題。杏 花唐?溫憲團雪上睛梢,紅明映碧寥。店香風起夜,村白雨休朝。靜落猶和蒂,繁開正蔽條。澹然①閑賞久,無以破妖嬈。注:①澹然:即“淡然”,形容不經心;不在意。11.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中的“上”字非常具有動感,展現出杏花開放時的蓬勃生機。B.頷聯既寫出杏花的香氣與色彩,又暗示了詩人賞花的時間和地點。C.頸聯寫出了杏花開放時花朵繁茂、凋謝時對春光戀戀不舍的情態!瓺.這首詩既有對杏花工筆重彩的特寫,又有對杏花盛開全景的渲染。12.詩人在尾聯寫自己是以不經意的心情賞花,但又寫自己看了很久,這樣寫是不是矛盾的?請談談你的理解。(4分)1 3.用斜線(/)給下面短文中畫線部分斷句。(5分)(齊景)公問晏子曰:“古者君民而不危,用國而不弱,惡乎先之?”晏子對曰:“嬰聞之以邪蒞國以暴和民者危修道以要利得求而返邪者弱古者文王修德不以要利滅暴不以順紂干崇侯①之暴禮梅伯之醢是以諸侯明乎其行百姓通乎其德故君民而不危用國而不弱也!保ㄈ〔挠凇蛾套哟呵?內篇》)注:①崇侯:人名,指崇侯虎。下文的梅伯也是人名。14.在橫線處寫出詩文原句。(限選其中4道題)(8分)①過蒙拔擢, , ,有所希冀。(李密《陳情表》)②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 。(王勃《滕王閣序》)③千巖萬轉路不定, 。熊咆龍吟殷巖泉,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④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杜甫《登高》)⑤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須臾, 。(蘇軾《前赤壁賦》)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乍暖還寒時候, 。(李清照《聲聲慢》)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1 2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 5—1 7題。①遺產是個古老的詞匯,它的原始概念是指先輩留下的財產。在傳統的遺產觀中,遺產只是一種私有的物質財富。19世紀中期,開始有人把祖先留下的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公共財物同樣視作遺產。這種遺產觀的產生,緣于整個人類文明的轉型。人類的文明由遠古到今天,一共經過兩次轉型。一次是由漁獵文明轉為農耕文明,那時人類尚沒有文化和文化遺產的概念。另一次是從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的轉化。在文明轉型期間,人們不是很快就能看到正在逝去事物的內在文化價值與精神價值,遺產的消亡正是在這種“物換星移"的時候。②最先表達出這種新遺產觀的是法國作家雨果。1832年他在《向文物的破壞者宣戰》一文中,用激憤的語言斥責當時大肆破壞法國城市歷史的人。歷史地看,新的遺產觀最初總是被一些有識之士頑強地表達著。由于這些人不屈不撓的努力,新的遺產觀逐漸得到廣泛的認同,然后形成了遺產保護的法律法規。法國的第一部《歷史建筑法案》就是作家梅里美努力促成的。到了20世紀初,英國、意大利、法國、日本、韓國等國陸續有了一些范疇不同的遺產保護法。20世紀70年代,隨著全球現代化的加劇,文化遺產在世界各地普遍受到嚴重的破壞,這促使新的遺產觀被國際社會廣泛地接受。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世界遺產公約》和《各國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建議案》,這表明人類社會北京市東城區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73474.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