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一中南校2010—201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檢測
地理卷
一.單項選擇題(共2*30=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答案涂在答題卡上,否則無效)
讀圖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國家),完成12題。
1.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的國家是A.甲B.乙C.丙D.。丝诘膰沂茿.甲B.乙C.丙D.丁十九世紀,我國有大量廣東人、福建人“下南洋”;卮稹}。
讀圖“華北地區某城市地租等值線分布示意圖”(單位:元/平方米),完成~題。
美國將電子裝配工業布局在東南亞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有高等院校 B交通便利 C勞動力豐富 D環境優美19題。
17.關于圖中內容敘述正確的是( 。
A.三大產業的就業人數均發生了很大變化
B.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從1985年開始超過第二產業
C.2000年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比重達80 %
D.第二產業減少的人數分別補充到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中
18.圖示內容最能直接反映魯爾區振興的綜合整治措施是( )
A.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網 B.發展科技,繁榮經濟
C.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D.調整產業結構
19.下列經濟活動能促進魯爾區第三產業就業人數增長的是( 。
A.將廢棄礦點改建成工業博物館、休閑公園
B.將煉鋼高爐建到荷蘭海邊
C.興建廢棄物和污水處理廠
D.擴大市郊養殖場規模,滿足城市的需求
20.美國中央大平原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雖屬于不同的農業地域類型,但它們共同的發展條件是( 。
①氣候溫和 ②地廣人稀 ③高度發達的工業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乳畜業在西歐、中歐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有( 。
①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 ②城市眾多,消費市場廣闊
③勞動力資源豐富 ④機械化水平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當前乳畜業主要分布地區大多在大城市周圍,其原因主要是( 。
A.有充足的牧草供應
B.勞動力豐富
C.地租較高
D.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
23.下列有關提高農產品商品率的措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發展科技,提高產量 B.實現機械化,提高生產率
C.厲行節約,減少自身消耗 D.使農業生產接近消費市場
讀圖,完成24~
24.圖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交通運輸方式分別是( )
A.鐵路、水路、公路 B.水路、公路、鐵路
C.公路、鐵路、水路 D.公路、水路、鐵路
25.僅從運費考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ab區間,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③ B.在ac區間,最合理的運輸方式是①
C.②代表的運輸方式在ab區間運費最省 D.c點以外的合理運輸方式是③
26.下列產品適宜選擇交通運輸方式③的是( )
A.木材 B.蔬菜 C.服裝 D.藥品
我國政府在“十七大”報告中進一步明確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和要求;卮27~29題。
27.我國政府進一步明確節能減排目標的原因是①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嚴重 ②污染嚴重,生態環境質量下降 ③經濟增長過快,資源全面枯竭 ④人口自然增長率高,人均資源短缺
A.② B.④ C.④ D.③
28.節能減排目標的措施是A.B.倡導循環經濟C.D..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A.公平性原則B.持續性原則C.共同性原則D.發展性原則在可持續發展的復合系統中,居基礎地位的是( 。 A生態可持續發展B經濟可持續發展 C社會可持續發展 D政治可持續發展 31.讀人口遷移與行政區域關系圖(圖甲)和20世紀50年代美國老年人口遷移示意圖(圖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圖中A、B、C是三個不同行政區,圖中屬于人口遷移現象的有 、
、 。 (3分)
(2)影響人口遷移主要的、經常起作用的是 因素。(1分)
(3)但影響圖乙中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是 。 (2分)
(4)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人口遷移的特點主要表現為
,原因是
。 (4分)
32.讀圖,按要求回答:(共10分)
圖一 圖二
(1)②所屬農業地域類型的基本特征是 _______ __ 。本區發展這類農業在交通、土地方面的優勢區位條件是① _ ; ② 。
(2)、
(1)選擇最佳運輸方式 運距<80Km時,用____________運輸最佳; 運距 80Km~550Km時,用_____________運輸最佳; 運距>550Km時,___________運輸最佳;運距長、貴重、急需、體積和重量小采用_____________運輸。(4分)
(2) 圖中四種運輸方式中,隨運距增加而增加最快的的運輸方式是 ,隨運距增加而變化不大的是 。這種情況說明: 。(3分)
34.讀“清潔生產產品生命周期示意圖”及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清潔生產是實現經濟和環境協調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手段,采用清潔的能源、原材料、生產工藝和技術,制造清潔的產品。根據經濟可持續發展對資源和環境的要求,清潔生產謀求達到兩個目標:(1)(2)
(1)清潔生產的目標是 、________
。
(2)下列屬于清潔生產的是 (選擇填空)。
A.回收分解廢舊電池 B.生產無氟冰箱
C.農村使用沼氣作能源 D.食品加工
(3)從“產品生產”到“產品廢棄處置”過程中,可能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環節有 、 、 。
(4)從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看,清潔生產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 原則、_________
原則和 原則。
高ο考?試☆題$庫
安徽省亳州一中南校10-11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教學檢測(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82125.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