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范圍:綜合 適用班級:高三學年)第Ⅰ卷閱讀題甲 必考題一、現代文閱讀(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分,共分)圍棋與國家林建超圍棋起源于中國,是黃河文明的產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飽含著文明母體的基因和特征。圍棋極可能源自上古時期的結繩而治、河圖洛書和周易八卦,因為其形制、內涵與中華文明的源頭相符。圍棋的產生和發展,始終與弈者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聯系在一起。圍棋不僅對個人修身養性,而且對民族社會的群體心理產生深刻影響。圍棋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寶、高度智慧的結晶,這種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賜的,也不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主觀結論,而是人們在反復實踐和比較中認識到的,是隨著社會和文明的進步而不斷深化和升華的。圍棋的價值和地位是在與各種擲彩博累活動的比較中確立起來的。最早有文獻記載的圍棋活動是在春秋時期。從春秋到西漢,社會風氣浮躁、趨利,具有運氣性和刺激性、宜于賭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廣,圍棋處于受擠壓的位置,但始終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東漢中期后,社會風氣轉變,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為自由,人們不滿足于擲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競智斗巧,圍棋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而曾經盛極一時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時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從根本上說是它們不符合我們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圍棋在與它們的比較中表現出了本質上的優勢。圍棋的價值和地位是在與傳統禮教觀念斗爭中確立起來的。圍棋作為反映和體現人們心靈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認為不符合傳統倫理觀念。后來,人們逐步認識到這些觀念都是不對的。從東漢中后期到魏晉時期,人們開始從生命意義上認識圍棋的價值,就把圍棋作為自覺的藝術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納入儒士必備的藝技。圍棋的價值和地位是從正反兩方面的社會實踐對比中確立起來的。人們在圍棋活動的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圍棋本身具有娛樂、教育、競技、交際等功能。弈棋活動的負面作用不能歸咎于圍棋本身,而是人們自己對“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普遍肯定了圍棋的功能和價值,確立了圍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寶地位。對圍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確認識圍棋價值的出發點,應當是“國藝價值觀”。所謂“國藝”,就是與國家民族有深厚淵源,上升到國家層面,能夠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藝術和技能形式。儒家開始只承認“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沒有圍棋。到魏晉時人們對“藝”有了嶄新的認識,突破了儒家歷來只重“六藝”的傳統,把圍棋納入“藝”的范圍,圍棋登入“國藝”的殿堂。事實證明,圍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寶地位,也只有“國藝”一詞才能相配。(節選自《圍棋與國家》,有刪改)1.關于圍棋的起源和發展,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 圍棋發源于上古時期的結繩而治、河圖洛書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飽含著文明母體的基因和特征。B.圍棋起源于中國,是黃河文明的產物,其產生和發展始終與弈者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聯系在一起。C.圍棋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西漢時受社會環境影響而廣泛流行,東漢時已深受人們的喜愛和重視。D.魏晉時人們對“藝”產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對圍棋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圍棋登入“國藝”的殿堂。2.對圍棋價值和地位的認識,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圍棋作為民族文化的瑰寶、高度智慧的結晶,對個人修身養性,對民族社會的群體心理產生深刻影響。B.圍棋的價值和地位是在與擲彩博累活動的比較、傳統禮教觀念的斗爭中,在社會實踐的對比中確立起來的。C.自人們從生命意義上認識圍棋的價值,把它作為自覺的藝術追求后,圍棋就成為儒士必備的藝技。D.圍棋作為“國藝”,是一種與國家民族有深厚淵源、從國家層面上能夠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藝術和技能形式。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A.圍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賜的,也不是帶有感情色彩的主觀結論,而是隨著人們對其功能和價值認識的深入逐步確定的。B.圍棋因為符合我們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夠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東漢中期就憑借其本質上的優勢而盛極一時。C.人們自己對“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圍棋活動的負面作用,其實這些負面作用也與圍棋的娛樂、交際等功能性弱點有直接關系。D.對圍棋進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對的,只要把“國藝價值觀”作為認識圍棋價值的出發點,就能正確認識圍棋的“國藝”地位。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題。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故南陽太守黃子廉之后也,枝葉分離,自祖遷于零陵,遂家焉。蓋少孤,嬰丁兇難,辛苦備嘗。然有壯志,雖處貧賤,不自同于凡庸,常以負薪余間,學書疏,講兵事。初為郡吏,察孝廉,辟公府。孫堅舉義兵,蓋從之。堅南破山賊,北走董卓,拜蓋別部司馬。堅薨,蓋隨策及權,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諸山越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為守長。石城縣吏,特難檢御,蓋乃署兩掾,分主諸曹。教曰:“令長不德,徒以武功為官,不以文吏為稱。今賊寇未平,有軍旅之務,一以文書委付兩掾,當檢攝諸曹,糾?①謬誤。兩掾所署,事入諾出,若有奸欺,終不加以鞭杖,宜各盡心,無為眾先!背踅圆劳,夙夜恭職;久之,吏以蓋不視文書,漸容人事。蓋亦嫌外懈怠,時有所省,各得兩掾不奉法數事。乃悉請諸掾吏,賜酒食,因出事詰問。兩掾辭屈,皆叩頭謝罪。蓋曰:“前已相敕,終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遂殺之。縣中震栗。后轉春谷長,尋陽令。凡守九縣,所在平定。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蓋姿貌嚴毅,善于養眾,每所征討,士卒皆爭為先。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赤壁之役,蓋為流矢所中,時寒墮水,為吳軍人所得,不知其蓋也,置廁②床中。蓋自強以一聲呼韓當,當聞之,曰:“此公覆聲也!毕蛑固,解易其衣,遂以得生。拜武鋒中郎將。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斬首數百,余皆奔走,盡歸邑落。誅討魁帥,附從者赦之。自春訖夏,寇亂盡平,諸幽邃巴、醴、由、誕邑侯君長,皆改操易節,奉禮請見,郡境遂清。后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平討。加偏將軍,病卒于官。蓋當官決斷,事無留滯,國人思之。又圖畫蓋形,四時祠祭。及權踐阼,追論其功,賜子柄爵關內侯。(選自《三國志?吳書十》)注:①?(tì):揭發。②廁:側,旁邊。4.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3 分)A.北走董卓走:投奔 B.諸山越不賓 賓:禮貌C.漸容人事容:包容 D.山越懷附 懷附:心懷不軌5. 以下各組句子中,總體上最能表現出黃蓋“文治武功”的是(3 分)① 學書疏,講兵事 ② 南破山賊,北走董卓③ 事入諾出,若有奸欺,終不加以鞭杖,宜各盡心,無為眾先④ 蓋不視文書,漸容人事? ⑤ 建策火攻⑥ 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A.①④⑤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 分)A.黃蓋年幼之時便品嘗到生活的艱辛困苦,早年就失去了祖父,遭遇兇險苦難,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他胸懷大志。B.黃蓋年輕之際非常關心用兵打仗之事,在日后為東吳孫氏政權效力之時常常披甲上陣, 深入慘烈的戰場,可謂勇猛之將。C.在山越之地常有叛亂之時,黃蓋主動請纓治理山越之地,并最終以嚴格的治理之舉實現了該地的穩定。D.黃蓋在赤壁之戰中中箭落水,后被吳軍韓當救起,才得以生還。后因戰功顯赫,被封為武鋒中郎將。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 分)(1)令長不德,徒以武功為官,不以文吏為稱 。(5 分) 譯文:(2)蓋亦嫌外懈怠,時有所省,各得兩掾不奉 法數事。(5 分) 譯文: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 ~ 題。寄全椒山中道士韋應物①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注:①煮白石:《神仙傳》云:“白石先生者,中黃丈人弟子也,嘗煮白石為糧,因就白石山居,時人故號曰白石先生。”.請簡析首聯第一句中“冷”字的好處。(5 分).全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作簡要分析。(6 分)10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2)三歲為婦,靡室勞矣。 ?,靡有朝矣。(《衛風?氓》)(3)寄蜉蝣于天地, ?。(蘇軾《赤壁賦》)(4) ?,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5)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6) ?,臨清流而賦詩。(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題。大師的由來[法]安?莫洛亞畫家比埃?杜什就要畫完那張藥罐里插著花枝、盤中盛著茄子的靜物寫生了。這時,小說家保爾?葛雷茲走進畫室,看他朋友畫了幾分鐘,大聲嚷道:“不行!”那一位驚愕之下,抬起頭來,停下不畫了。?“不行!”葛雷茲又嚷道,“不行!這樣畫法,永無出頭之日。你有技巧,有才能,為人正派?墒悄愕漠嬶L平淡無奇……現在作品比買主多,蠢貨比行家多。沒成名的,不走運的,成千累萬,你想想,怎樣才能出人頭地?”?“靠苦功,靠真誠!薄霸蹅冋f正經的。那些蠢貨,想要刺激他們一下,非得干些異乎尋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極去作畫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樣啦,開創一個畫派啦……否認存在什么動態或靜態、白色或黑色、圓形或方形……只用紅黃兩色作畫……”這時,飄來一縷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來。這是一位美艷的波蘭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贊賞不已。她訂有幾黑龍江省哈爾濱第三十二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90748.html
相關閱讀: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