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上海市靜安區2015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 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靜安區2015學年第一學期教學質量檢測高三年級 地理試卷(一模) (考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50分) 2013.1全卷包括兩大題;第一大題為選擇題;第二大題為綜合分析題?忌⒁猓1.答卷前,務必用圓珠筆或鋼筆在試卷和答題紙上將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清楚,并用2B鉛筆在答題紙上正確涂寫準考證號碼。2.第一大題由機器閱卷,答案必須全部涂寫在答題紙上,考生應將代表正確答案的小方格用2B鉛筆涂黑。注意試題題號與答題卡編號一一對應,不能錯位。答案需要更改時,必須將原選項用橡皮擦去,重新選擇。答案不能涂寫在試卷上,涂寫在試卷上一律不給分。3.第二大題采用人工閱卷。考生應用鋼筆或圓珠筆將答案直接寫在答題紙上,用鉛筆答題或寫在試卷上一律不給分。一、選擇題(共6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海峽是連接兩大海域的狹窄通道,地理位置特別重要,不僅是交通要道、航運樞紐,還是“兵家”必爭之地。據此回答1~1.關于abcd海峽作為兩大洲洲界的說法完全正確的是A.只有a是兩大洲的洲界線 B.只有ab是兩大洲的洲界線C.只有abc是兩大洲的洲界線 D.abcd都是兩大洲的洲界線2.關于abcd海峽所在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A.a位于東半球 B.b位于南寒帶C.c位于中緯度地區 D.d位于上海所在的時區讀某海域洋流分布圖,回答3~4題。3.①②③④四支洋流中比流經海區水溫高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洋流①流經區有上升流 B.洋流②按成因為補償流?C.洋流③為西澳大利亞暖流 D.洋流④按性質為暖流2015年6月15日,國家主席胡錦濤考察丹麥的風能發展,風電占丹麥總發電量的20%,薩姆斯小島是丹麥的新能源樣板區,島上能源自給自足,幾近“零排放”。讀圖,完成5~7題。5.丹麥風能資源豐富,主要因為該地區 A.颶風頻繁登陸 B.極地東風強盛 C.盛行西風強盛 D.季風環流旺盛.?與薩姆斯小島新能源樣板區相比,我國西北地區發展新能源的劣勢是 A.風力資源匱乏?B. 土地資源短缺C.勞動力資源短缺?D.科技水平較低 .影響丹麥農業區分布差異的主導因素是A.洋流?B.光熱?C.水源?D. 土壤A.① B.② C.③ D.④9. ①②③④圖中,最能夠解釋材料所述“此后一周”石家莊市天氣狀況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讀北半球某區域簡圖(虛線框內為某河道局部放大圖,H為一河心沙洲);卮10~12題。10.有關圖中區域的地形特征的判斷,正確的是 A.山脊大致為南北走向 B.地勢中部高,南北兩側低 C.地形類型為山間盆地 D.山谷大致為東西走向11.有關甲、乙、丙、丁四地此時天氣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A.甲地受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B.乙地氣溫高,氣壓低,風力大 C.丙地位于冷鋒鋒后,降水較多 D.丁地吹偏西風,降水概率較小 12.對于虛線框內河段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河段大致為自北向南流 B.P河道為該河主航道,Q河道將慢慢變淺 C.若在該河段上游修筑水壩,則H的面積可能減小 D.若在該河段上游修筑水壩,則該河段徑流量季節變化增大創新喬布斯” 讓蘋果引領全球科技潮流——用IPod顛覆了音樂,用iPhone顛覆了手機,用iMAc顛覆“了電腦,又用PixAr顛覆了電影。讀IPod產業鏈示意圖,回答13~14題13.? iphone手機零部件的主要原因是A.充分利用國際先進技術條件 B.擴大iphone手機的銷售市場C.各國生產零部件的勞動力成本低 D.美國國內原料不足iphone手機15.由“響水大米”生長的環境推測,該地地質時期 A.曾經有過劇烈的地震 B.風化作用強烈,成土速度快 C.曾經有過劇烈的海陸變遷 D.曾經有過大規模的火山爆發16.“石板地”土地對“響水大米”品質優良有很大關系,主要原因是 A. 當地降水豐沛、水源充足 B.“石板地”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 C.“石板地”地溫、水溫較高,且晝夜溫差大D. 當地有優質的灌溉水源 讀我國某平原地區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17~18題。17.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地建筑物高度由中心區向外遞增 B.甲處可能為現代化農業區 C.東北——西南一線人口密度較大 D.丙處可能為衛星城18.從熱力環流的角度,判斷乙處近地面最有可能的風向是 A.西南風 B.西北風 C.東北風 D.東南風讀我國某區域的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19~20題。19.圖中的 “思河”鎮降水較多主要是因為地處A.水庫附近 B.山地南坡 C.山頂 D.山地北坡20.有關圖中區域特征描述正確的是A.河流的流量較大,汛期長 B.城鎮多因水運而興C.位于農業和畜牧業過渡地帶 D.山高谷深,風光秀麗 讀“塔里木盆地區域圖”,回答21~23題:21.樓蘭古城在兩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鄉、林草繁茂的綠色王國和絲路重鎮,但現在已經消失。樓蘭古城消失的主要人為原因是A.位于絲綢之路,戰爭頻繁 B.位于大陸內部,降水稀少C.灌溉用水過多,植被被破壞 D.風力大,風力侵蝕作用強22.圖中N為塔里木盆地的一內陸湖,M為湖邊的一小綠洲,N湖的主要補給水源與M綠洲鹽堿化最嚴重的季節分別是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23.塔里木盆地的北部有熾熱的陽光和潔凈的空氣,是世界上最適宜種植番茄的區域之一。下列關于該地區番茄與東北地區的番茄相比,正確的是A.用水量大,單產低 B.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區C.土壤貧瘠是制約因素 D.含糖量大,口感好是否放開“計劃生育”政策當下成為爭論的焦點,閱讀“我國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卮24~25題。24.關于1970—2000年間人口變化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出生率基本保持不變,死亡率不斷下降,自然增長率也不斷下降B.人口增長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過渡和轉變 C.1975—1985年期間,我國人口數量先增后降D.1985—2000年人口變化顯示了我國在控制人口增長方面取得了較大成就.根據2000年—2010年間人口變化特點,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人口數量的增長與環境、資源相適應B.仍面臨著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帶來的問題 C.應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 D.人口變化特點與人口遷移密切相關圖甲和圖乙是我國某縣2010年農業發展的部分基本數據。讀圖完成~題。26.若圖甲中M表示我國某縣2010年農產品產值構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果蔬,c表示糧食)。則影響該縣農業發展的主要區位因素是A.地形和氣候  B.土壤和水源C.市場和交通 D.政策和勞動力.若圖甲中M為該縣目前農業用地的比重(a為花卉用地,b為果蔬用地,c為糧食用地),圖乙為該縣今后的農業土地規劃。據此判斷,該縣今后土地利用的變化趨勢是A.糧食種植用地面積增加B.花卉種植用地比重上升C.蔬菜水果種植用地面積增加D.凍結城市建設用地讀某地區的能源消費結構,這種能源消費結構易引發的環境問題是①土地荒漠化、谕寥婪柿ο陆怠、弁寥牢廴緡乐丌芩w污染嚴重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③④.改變上述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是①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多種能源、跔I建速生薪炭林、弁茝V生活用煤用電④進行爐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發展畜牧業、藜訌娊煌ńㄔOA.①②⑤ B.②⑤⑥C.①②⑥ D.①②③④在某城市主街道(40°43′N)可看到的旭日或夕陽位于街道正中間的景象。這種“懸日”景觀的出現其實是自然與人工建筑的搭配。圖顯示的是該街道某年12月5日的日出“懸日”景象,完成下題。30.出現這種景觀,說明圖示街道的走向為A.東南—西北走向 B.東北—西南走向C.南—北走向 D.東—西走向二、綜合分析題(共90分)(一)讀某國區域示意圖及其有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位于東非大裂谷起點的某國是非洲一個傳統農業國。該國西部為平坦的高原地區,南部和東部多峽谷、瀑布,人均GDP約為450美元,農業生產對天氣的依賴性很大。交通運輸以公路運輸為主,輔以鐵路和航空運輸以及少量內河運輸,國內大多數骨干路網均建于1965~1975年間。材料二:該區域示意圖和該地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1.據圖判斷該區域的氣候類型并簡述其氣候特征。(4分) 該國D處河谷兩側懸崖林立,請從地質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2.描述該國城市分布的特點并分析其形成原因。(5分)3.與我國東北商品糧基地的發展條件相比,該區域的農場集中區發展過程中有哪些不利條件。(4分)(二)讀澳大利亞(圖1)和印度(圖2)略圖及兩國的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1分)材料一:澳大利亞國土面積768萬平方公里,人口1 800多萬人。澳大利亞十分重視提高畜牧業的科研水平,對畜牧業的科研給予較高的資金投入。材料二:印度國土面積約29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 2.1億人。澳大利亞最大鋼鐵公司在印度投資建立多家工廠,以滿足印度汽車制造商和建筑商對鋼材的大量需求。1、分析A地區農業發展的社會經濟條件。(4分)2、分析印度吸引澳大利亞鋼鐵公司建廠的主要區位因素。(3分)3、近年來人口由印度向澳大利亞遷移數量增多,請從遷入地和遷出地兩方面中任選一個方面分析其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4分)(三)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分)我國茶樹種植面積為世界第一,總產量卻位居第二我國各類茶葉加工廠規模都很少加工一直來良種的種植面積僅占茶樹種植面積的 20%在國際市場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不僅售價低而且出口量下降。 “茶馬古道”是云南、四川與西藏之間的古代貿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葉與西藏的馬匹、藥材交易,以馬幫運輸,故稱“茶馬古道”。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上海市靜安區2015屆高三第一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449163.html

相關閱讀: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