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武邑中學2013~2014學年高三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試題 命題人:黃淼良 2014.01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至8頁,第Ⅱ卷8至10頁?荚嚱Y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第Ⅰ卷(60分)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等高線地形圖可以幫助人們正確認識地形地貌。讀下圖,回答1~2題。1、圖中:P—Q兩地間有一座橋梁,該橋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A.20米 B.40米 C.55米 D.110米2、當地環保部門在橋下采樣檢測水質量,發現高濃度的農藥殘留。這些農藥最有可能來自下列哪一個地區 A.甲 B.乙 C.丙 D.丁右圖為某小鎮居民在24點時拍攝到的太陽光照示意圖,小丘的高度為365米,回答3~4題3、該居民可能位于A.70°S B. 70°N C.50°S D. 66°34′N4、此季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武中東北風盛行 B.巴西高原上的紡錘樹大量的吸積水分C.從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船只順風順水 D. 澳大利亞西北部受信風影響下圖為一年內兩個不同日期夜半球的局部示意圖,據此回答5~6題。5、甲、乙兩圖所示日期相差A.3個月 B.6個月 C.9個月 D.12個月6、某一天,M、Q兩地同時日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有① M、Q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相等 ② M、Q兩地晝夜長短相同③ M、Q兩地季節相同 ④ M、Q兩地地方時相同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下表為我國某地某月22—25日某地氣溫變化表。下圖為地球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表完成~題。最高氣溫(℃)18141210最低氣溫(℃)91176 7、10月22—25日影響該地的天氣系統是A. B.反氣旋 C.暖鋒 D.冷鋒23日最低氣溫明顯偏高,與圖相關正確是A.④大氣逆輻射強 B.② C.③地面弱 D.①大氣削弱作用強A.鋒面雨帶控制時間短、降水強度大B.濕地大量開墾為耕地C.平原地形不利于排水D.此時副熱帶高壓強盛、北移10、為了快速了解災情,最可能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GPS B.RSC.GIS D.數字地球讀“水的社會循環和自然循環示意圖”,據此回答11~12題。(注:水的社會循環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環當中,人類不斷利用其中的地下徑流或地表徑流滿足生活與生產之需而產生的人為水循環。)11、水的社會循環A.包含了水的自然循環 B.加速了水的自然循環C.對陸地水有更新作用 D.對水的自然循環造成負面影響12、城市化對水的自然循環的影響主要表現為①人口增多導致地下徑流增加 ②建筑物增加導致地表徑流增加③地表植被減少導致下滲量增加 ④城市規模擴大導致降水增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讀“我國大陸地區莫霍界面等深線分布圖”,回答13~14題。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40”等線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B.圖中“52”等線為我國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階梯交界處C.我國地殼厚度呈現出自東南向西北變化趨勢D.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的地殼平均厚度由厚到薄下列剖面圖中,能正確表示a-b沿線地殼厚度變化趨勢的是上圖為某地牧草成長與乳牛草料需求關系圖, 下圖為該地氣候資料。完成11~12題15、該地氣候的突出特征是A.終年高溫多雨B.大陸性強,降水變率大C.夏季涼爽,冬季溫和多雨D.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圖中P部分對應月份的牧草不能夠滿足需要,主要原因是A.雨雪頻繁B.降水太少C.乳牛大量繁殖D.氣溫太低17、下列關于a、b兩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a曲線反映8~10時汽車流量較小,道路暢通B.a曲線反映由郊外住宅區向市中心工作區的車速變化C.b曲線反映以上班、上學活動為主的車速變化D.a、b曲線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變性為解決該特大城市市區至郊區的交通擁堵問題,從長遠角度來講,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中心城區外圍大力建設以居住為主的衛星城B.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建設環形放射式道路網C.嚴格控制私家車數量,實行限行措施D.在中心城區外圍建設集生產、居住和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區從2015年3月1日起,俄羅斯恢復征收無子女稅,無子女家庭每月須上繳6%的薪水。9月12日為俄羅斯“懷孕日”,鼓勵夫婦放假專心造人。讀俄羅斯局部地區人口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9~20題。19、俄羅斯這樣做是為了解決 A. 人口增長過快問題 B.就業率低問題C.移民遷入過多問題 D.人口負增長問題20、下列國家人口增長模式與俄羅斯最相似的是 A.中國 B.巴西 C.德國 D.印度張老師在某網站通過下圖所示的機票預訂系統訂票。讀圖,完成21~22題。21、該“機票預訂系統”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RS B.GRS C.GPS D.GIS22、張老師4月18日乘坐HU7782航班從北京正點飛往?,一路晴空萬里。起飛2小時后A. 陽光從左舷窗照入 B.看到地面上的河流屬于長江水系C.飛機飛行在信風帶內 D.飛機飛行在高原上空某探險協會組織“火山主題探險旅游”,目的地分別為下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半島或島嶼上的火山。 完成~題。?圖中某一地火山附近的板塊邊界類型與其它三地不同, 它是?A.甲 B.乙 C.丙 D.丁?在甲、乙、丙、丁四地附近還可以欣賞到的特色景觀依次是?A.肥美草原牧場、高峻海岸山脈、旖旎峽灣風光、填海造陸工程?B.高峻海岸山脈、填海造陸工程、肥美草原牧場、旖旎峽灣風光?C.高峻海岸山脈、旖旎峽灣風光、肥美草原牧場、填海造陸工程?D.填海造陸工程、旖旎峽灣風光、高峻海岸山脈、肥美草原牧場讀右圖,回答25~26題25、下列各組作物中,熱量適應范圍較狹小的為A.葡萄、蘋果、小麥 B.水稻、可可、小麥C.咖啡、葡萄、可可 D.茶、蘋果、咖啡僅從氣候條件考慮,若熱量充足,小麥在年降水量760 mm左右的地區單位面積產量最高。據此推測下列最符合小麥種植的地區是A.黃淮平原 B.印度河平原C.亞馬孫平原 D.湄公河三角洲回答題。有關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B.C.D.有關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和鐵礦資源B.C.D.題31、沿圖中C、D、E、F沿線旅游(虛線為旅游線路,箭頭表示行進方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C線路通過大片沙漠時看到的河流都是內流河B.D線路景觀非常的單一?C.E線路看到大裂谷,其附近有高山山頂常年積雪?D.F線路地形起伏非常大?32、關于圖中A湖泊和B海域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A湖泊的成因與巴爾喀什湖成因相同?B.A湖泊是非洲最狹長的湖泊?C.B海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區?D.B海沿岸形成了大量的石油化工中心讀圖中的四個地區的沼澤地分布圖,回答題.圖中四個地區的沼澤形成與永久性凍土相關的有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下列有關圖中四個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A.地區沿海地帶分布有豐富且優質的石油資源B.地區植棉業衰落是因為受颶風頻繁影響所致?C.地區西部海岸線曲折主要受海浪侵蝕而形成D.地區中部地形平坦,是所在國主要的農業區36、下列產業中,最有可能成為支柱性產業的是A.小麥為主的旱田農業 B.熱帶遷移農業C.石油工業和鋼鐵工業 D.林業和造紙業右該圖為“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北回歸線從本區北部穿過。讀圖回答37~38題。37、若該地區規劃一個深水港,最好的選址為A.A處 B.D處C.C處 D.G處根據該地區的資源狀況,符合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A.保護基本農田,建設商品糧基地B.建設臨港產業帶,發展業C.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城市化進程D.注防范洪澇災害39、有關圖中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A.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南流向東北B.該河段有凌汛現象發生C.該河流屬于黃河水系的一條支流?D.該河流一年有春汛和夏汛兩個汛期有關圖示地區的說法,正確的是?A.該地區氣候干燥、沙漠化嚴重B.該地區主要的礦產資源和經濟林木是煤炭和蘋果樹C.圖示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東岸比西岸侵蝕嚴重D.該地區是西電東送和南水北調的輸出地(1)河西走廊號稱“風電走廊”,請分析其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說出右圖所示地區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區位優勢。簡述該地區大力發展水電、風電對區域發展的有利影響。42、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分):材料二: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形狀極不規則,大致呈東西走向,匍伏于凱巴布高原之上。它的寬度在6公里至25公里之間,平均谷深1600米,谷底寬度762米。大峽谷巖石是一幅地質畫卷,由于從谷壁可以觀察到從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個時期的地層,因而被譽為一部“活的地質教科書”。(1)分析說明A處分布有豪雨林的原因。(分)(2)請解釋E附近海域漁業資源較豐富的主要原因。(2分)(3)出大峽谷兩側的主要巖石類型和大峽谷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形式。(分)()(分)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分)(1)?在圖上繪出M點地表坡面徑流的流向。(分)(2)?描述圖示區域地形特征。(分)(3)?分析甲聚落規模大于乙聚落的自然原因。(3分)(4)?比較L、L2兩條登山步行道方案的差異。(4分)44.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分)(1)比較A、B兩地風速、風向及圖示時刻天氣特征,填寫表。(分)(2)A、B兩地易發生洪澇災害,說其多發的月份,分析原因。(3分)(3)A、B兩地預防洪澇災害應采取的不同措施。(4分)位于我國西北內陸地區,靠近冬季風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蓋率低,風力大;由于地形影響導致河北省衡水武邑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76809.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