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卷 閱讀題甲 必考題 一.現代文閱讀(共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陶瓷之路絲綢與陶瓷是中國人民奉獻給世界的兩件寶物,這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伊斯蘭民族用中國的大青花瓷盤盛飯裝菜,菲律賓等民族將中國陶瓷作為神物頂禮膜拜,非洲人將中國瓷器裝飾于清真寺、宮殿等建筑上;古羅馬人將中國的絲綢奉為上流社會和貴婦的奢侈品,并在公元一世紀前后引發了一場絲綢與道德之間的爭論。絲綢與陶瓷作為物質產品出現,其意義不僅只作為可用、可穿之物,由此而延伸出來的兩條大道,徹底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 “陶瓷之路”發端于唐代中后期,是中世紀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動脈,也有人將這條海上商路稱為“海上絲綢之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唐代中后期,由于土耳其帝國的崛起等原因,“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開始削弱!疤沾芍贰钡钠瘘c在中國的東南沿海,沿東海、南海經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東海岸或經紅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或從東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鮮。唐代史書記載,唐代與外國的交通有七條路,但主要是兩條:安西入西域道、廣州通海夷道,即“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唐代商業的繁榮不僅從長安體現出來,在東南的揚州也更是如此,揚州時有“雄富甲天下”之美名,否則就不會有李白之“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的“十年一覺揚州夢”。如果說陸上“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宗教的虔誠,那么“陶瓷之路”則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財富,同時也為殖民掠奪打開了方便之門!疤沾芍贰笔侨毡竟盘沾蓪W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作為日本中東文化調查團的重要成員,在埃及福斯塔特(今開羅)的考古發掘,徹底啟開了這位對中國陶瓷有迷戀情結的人的心扉。于是他將多年來在世界各地對中國陶瓷的考古成果,著就了《陶瓷之路》這本影響世界的陶瓷著作。他在日本和世界陶瓷學界贏得了廣泛的贊譽,《陶瓷之路》同時也讓世人再一次了解和認識了這個與中國同名的“china”。陶瓷與絲綢作為中國兩大物寶,也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與“絲之國”的美名,然而這兩條路的命名都為西方學者所為,的確值得國人好好思索一番。在國外, 瓷器、景德鎮與中國是一個概念,可見中國的瓷器在世界上的地位。但到了近代,與國外相比,陶瓷業卻落后了許多。近幾年,由于景德鎮的陶瓷藝人和藝術家們的努力,現代藝術瓷開始被海外收藏家關注,成為不容忽視的新的收藏熱點。瓷器收藏歷來是國內外收藏的重頭戲,但大都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窯陶瓷。那么如何選擇現代藝術瓷呢?好的現代藝術瓷應該有好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藝人和收藏家忽視。因為人們最易被色彩打動。作為一種三維空間的藝術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體現出一種精神;驁A潤、或挺拔、或纖秀、或雄強、或文儒、或豪放。造型雖是由簡單的線條組成,但提供給人們的想像力卻是無窮無盡的。現代藝術瓷,既要看裝飾是否與造型統一,更要看裝飾本身是否新穎和有創造性,瓷質材料的精美決定了裝飾也應是唯美的,F在有些陶瓷藝人,簡單地將國畫畫面移入瓷器裝飾,效果未必很好。好的瓷器裝飾應是在任何一個角度都能給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畫面太擠,有些畫面太空,F代瓷器的色澤不容忽視,青花是否純凈幽遠,豐富潤澤,釉里紅是否紅而不俗,層次多變,釉色是否亮麗瑩透,無斑點瑕疵。1.根據文意,下列對“陶瓷之路”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瓷之路”興起的時間是唐代中后期,興起的主要原因是瓷器不宜在陸上運輸,“陶瓷之路”是中世紀中外交往的海上大動脈。 B.“陶瓷之路”的起點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共有兩條通往海外的線路,一條是沿東海、南海經印度洋、阿拉伯海到非洲的東海岸或經紅海、地中海到埃及等地;另一條是從東南沿海直通日本和朝鮮。 C.“陶瓷之路”是日本古陶瓷學者三上次男先生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他是日本中東文化調查團的重要成員。 D.“陶瓷之路”的命名和“絲綢之路”命名均為西方學者所為,這的確值得國人好好思索一番。2.下列對絲綢與陶瓷“延伸出來的兩條大道,徹底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絲綢之路和陶瓷之路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絲綢與陶瓷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所用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B.唐代中后期,受土耳其帝國崛起的影響,“陸上絲綢之路”的地位開始削弱,“海上絲綢之路”應運而生。 C.陸上“絲綢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宗教的虔誠,“陶瓷之路”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財富。 D.陶瓷與絲綢,為中國贏得了“瓷之國”與“絲之國”的美名,但同時也為殖民掠奪打開了方便之門。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最能體現唐代商業繁榮的城市是國都長安和東南的揚州,從李白、杜牧的詩句中可以看出這兩個城市的繁榮。 B.三上次男先生之所以能著就《陶瓷之路》這本影響世界的陶瓷著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在埃及福斯塔特(今開羅)的考古發掘的啟迪。 C.在國外,瓷器、景德鎮與中國是一個概念,說明中國的古瓷器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地位。到了近代,中國的陶瓷業越來越落后,甚至出現了倒退現象。 D.瓷器收藏歷來是國內外收藏的重頭戲,但只局限在古代瓷器和官窯陶瓷。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韓褒,字弘業,潁川潁陽人也。褒少有志尚,好學而不守章句。其師怪問之,對曰:“文字之間,常奉訓誘,至于商較異同,請從所好。”師因此奇之。及長,涉獵經史,深沉有遠略。時周文帝為刺史,素聞其名,待以客禮。及賀拔岳為侯莫陳悅所害,諸將遣使迎周文。周文問以去留之計,褒曰:“此天授也,何可疑乎!”周文納焉。大統初,遷行臺左丞。 出為北雍州刺史。州帶北山,多有盜賊。褒密訪之,并豪右所為也,而陽不之知。厚加禮遇,謂曰:“刺史起自書生,安知督盜?所賴卿等共分其憂耳。”乃悉召兇黠少年素為鄉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盜發而不獲者,以故縱論。于是諸被署者莫不惶懼,皆首伏曰:“前盜發者,并某等為之。”所有徒侶,皆列其姓名,或亡命隱匿者,亦悉言其所在。褒乃取盜名簿藏之,因大榜州門曰:“自知行盜者,可急來首,即除其罪。盡今月不首者,顯戮其身,籍沒妻子,以賞前首者!毖罩g,諸盜咸悉首盡。褒取名簿勘之,一無差異,并原其罪,許以自新,由是群盜屏息。入為給事黃門侍郎,遷侍中。 累遷汾州刺史。先是,齊寇數入,人廢耕桑,前后刺史,莫能防?。褒至,適會寇來,乃不下屬縣。人既不備,以故多被抄掠。齊人喜于不覺,以為州先未集兵,今還必不能追躡,由是益懈,不為營壘。褒已先勒精銳,伏北山中,分據險阻,邀其歸路。乘其眾怠,縱伏擊之,盡獲其眾。故事,獲生口者,并送京師,褒因是奏曰:“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庇性t許焉。 褒歷事三帝,以忠厚見知。武帝深相敬重,常以師道處之,每入朝見,必有詔令坐,然始論政事。 (節選自《北史》列傳第五十八) 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而陽不之知 陽:通“佯”,假裝 B.褒取名簿勘之 勘:校對 C.許以自新,由是群盜屏息 屏息:此處指不敢作亂 D.故事,獲生口者,并送京師 故事:先例,成法 5.下面六句話,分別編成四組,全都表現韓褒“深沉有遠略”的一組是( )(3分) ①褒密訪之,并豪右所為也,而陽不之知 ②所有徒侶,皆列其姓名 、郯,適會寇來,乃不下屬縣 ④先勒精銳,伏北山中,分據險阻 、菡堃磺蟹胚,以德報怨 ⑥每入朝見,必有詔令坐,然始論政事A.①②⑤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④⑥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少年韓褒就有志向與追求,對于學習也有不凡的見解。在恭謹地接受老師教誨的同時,也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有所偏好。 B.北雍州多盜賊出沒,韓褒任刺史期間,先深入調查摸清了情況,又明榜昭告公布自首期限,再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最終制服盜賊。 C.寬以待人是韓褒為官的特點,為人的品質。在北雍州做刺史期間,他能寬恕諸盜賊的罪過,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在汾州,更是以德報怨,放還俘虜。 D.韓褒歷經北朝三個君主時期,以忠誠厚道而聞名。武帝每每朝見時,先下詔讓他坐下,然后才議論朝政,恭敬如執弟子禮。7.請把上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乃悉召兇黠少年素為鄉里患者,分其地界,有盜發而不獲者,以故縱論。(5分)(2)所獲賊眾,不足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請一切放還,以德報怨。(5分)(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8~9題。少年游 早行林 仰霽霞散曉月猶明,疏木掛殘星。山徑人稀,翠蘿深處,啼鳥兩三聲。霜華重迫駝裘冷,心共馬蹄輕。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許多情。8.詞的題目為“早行”,詞人在上闋是如何表現“早”的?請作具體說明。詞人寫“啼鳥兩三聲”,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9.詞的下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現的?請結合詞句簡要賞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余立侍左右, ,俯身傾耳以請 《送東陽馬生序》[宋濂](2)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 《關 雎》寧夏銀川九中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試題 語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26723.html
相關閱讀:2013高三上冊語文第一次月考試題(有答案)
2019年秋高三語文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模擬題
2019?2019學年度寒假作業高三語文答案
湖北省武穴中學2015年3月份高二月考語文試題
2019年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一模試題及答案(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