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市中小學教學質量評估屆高中畢業班第一學期統一檢測地理試題 .11.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構成具有地域差異,我國南方的不可回收無機物(煤灰等)遠低于北方,而不可回收有機物(菜葉等)遠高于北方。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氣候B.地形C.土壤D.植被2.右圖為我國2001年~2010年城鎮和農村家庭能源消費總量和CO2排放總量變化。導致農村和城鎮能源消費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型能源的利用 B.經濟水平的提高C.節能減排的實施 D.生態農業的發展3.人類活動會引起溫室效應增強。溫室效應增強的是大氣A.對太陽輻射的反射增強 B.射向地面的輻射增強C.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增強 D.射向宇宙空間的輻射增強4.右圖為某地秸稈利用示意圖。四種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復土壤肥力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2.9%16.6%15—64歲人口比例61.5%66.7%70.1%74.5%65歲以上人口比例4.9%5.6%7.0%8.9%A.青壯年人口數量龐大,就業壓力大B.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每年新增大量人口C.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數量日趨減少D.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勞動力嚴重短缺9.下圖A為某地貌景觀圖,為解釋該景觀的部分成因,教師在教學時進行了如圖B的演示。教師演示了A.板塊擠壓碰撞B.巖塊斷裂上升C.巖層水平擠壓D.外力侵蝕搬運11.下圖為“2010年N市三類制造業企業數量空間分布對比圖”。讀圖可知A.技術密集型企業主要集中在0—16km之間B.三類制造業企業主要集中在0—8km之間C.三類制造業企業主要集中在40km—80km之間D.在16km—40km之間資本密集型企業占主導地位40.(28分)長江三角洲地處我國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的入海口,是我國經濟最發達地區。根據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4)題。材料一:長江三角洲圖(下圖)材料二:長江三角洲經濟區1991年和2008年各類用重(%)(下表)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園地城鎮陸地水域灘涂未利用199148.0814.4718.720.340.219.657.960.350.22200841.879.8917.270.040.0323.916.350.630.01答案ABBBCDDACCA40.(28分)(1)河湖水面廣(水域面積寬廣或河網密布);水稻,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每空2分)(2)準靜止鋒;高壓(反氣旋)(每空2分)(3)特點:城鎮用地比重明顯增大(2分);其他各類用地比重減。ǜ乇戎孛黠@減小或農業用地比重減。#2分)不利影響:水資源減少(調節徑流能力下降),水質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城市 等。(8分)(4)區域經濟發達;商業貿易發達; 對外開放程度高;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等(6分)41.(28分)(1)海運,GPS(每空2分)(2)地處熱帶(緯度低),海撥高(每空2分)(3)亞馬孫平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面積大)(2分),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壓控 制(2分),盛行上升氣流,高溫多雨(2分);地勢西高東低,受東面暖流影響較大。(2分)(4)熱帶雨林被大面積砍伐,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氣候變暖加。 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影響全球水循環和水平衡的能力下降等。(6分)(5)盛產甘蔗,原料豐富;石油資源短缺;乙醇使用量大,市場需求量大(6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能源消費總量(億噸標準煤)(年份)城鎮能源農村CO200.40.81.21.601.22.43.64.82001200420102007CO2排放總量(億噸)城鎮CO2農村能源圖A圖B企業數量累積百分比(%)技術密集型企業資本密集型企業資源密集型企業081624324048566472800102030405060708090100距市中心距離(km)廣東省肇慶市屆高三上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954227.html
相關閱讀:【解析版】山東省煙臺市2014屆高三11月階段檢測 地理試題 Word版
關于“我國‘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升空服務奧運”的試題
天津市第一百中學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江西省屆高三八校聯考文科綜合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文科綜合測試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