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下冊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青春是一場遠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場相逢,忘不掉了。但青春卻留給我們最寶貴的友情。友情其實很簡單,只要那么一聲簡短的問候、一句輕輕的諒解、一份淡淡的惦記,就足矣。當我們在畢業季痛哭流涕地說出再見之后,請不要讓再見成了再也不見。這篇《高一歷史下冊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是逍遙右腦為你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1.“一國無二君,一廟無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點是()

  A.嫡長子繼承制B.神權色彩濃厚

  C.政治等級森嚴D.貴族擁有政治、經濟特權

  2.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豐年和降雨的卜辭,但奇怪的是他們不是直接向他們心目中的神??“帝”請求,而是托祖先轉達。據此我們的解釋是()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觀念已經形成

  C.王權具有神秘色彩D.國家大事完全通過占卜來決定

  3.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況一覽表,對該表解讀不正確的是()

  國名對象地理位置國名對象地理位置

  晉王室子弟今山西齊功臣今山東北部

  衛王室子弟今河南北部宋商朝后裔今河南南部

  魯王室子弟今山東南部燕王室子弟今北京一帶

  注:沿黃河流域的山西、山東是當時的主要農業區

  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導地位B.家天下制度由此開始

  C.周王室的同姓親族封地富庶D.分封對象具有多樣性

  4.“撇開道德方面的考慮,秦只維持了那么短的時間,也是一件好事。不尋常的是盡管曇花一現,它卻成功地把一套國家官僚機構的制度傳給了它的政治繼任者!边@套“制度”包括()①分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縣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一位西方學者認為,秦始皇建立了絕對的*制度,這一制度以個人親信為基礎,而不考慮世系和教育。從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一政治轉向的積極意義主要在于()

  A.從血緣政治向官僚政治轉變B.從軍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轉變

  C.從分權政治向*政治轉變D.從地方分權向中央集權轉變

  6.王夫之在《讀通鑒論•秦始皇》中說,“封建毀而選舉行,守令襲諸侯之權!边@里的“封建”和“選舉”分別指()

  A.分封制和*選舉制度B.封建制度和*選舉制度

  C.封建制度和官員選拔制度D.分封制和官員選拔制度

  7.“早期漢代統治者基本上延續了秦代的政府制度,但漢高祖作了對中央集權統治來說引人注目也可能是必要的一個退步。”這一“退步”是指()

  A.師法黃老B.郡國并行C.設置刺史D.頒推恩令

  8.629年,唐朝政府下了一道對地方官吏進行考核的詔令。這一詔令從草擬到執行,依次經過的部門應為()

  A.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吏部B.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吏部

  C.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吏部D.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吏部

  9.唐中宗不經中書省和門下省而徑自封拜官職,因心怯,故他裝置詔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發,而改用斜封,所書“敕”字也不敢用朱筆,而改用墨筆,當時稱為“斜封墨敕”,這表明()

  A.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權力高于皇權B.唐朝中樞機構的行政決策具有*性質

  C.唐中宗時期皇權有所弱化D.國家制度對皇權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10.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詩人陸游臨終前寫下了那首千古絕唱:“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卑磧伤沃醒牍僦疲撠熁I劃“王師北定”事務的是()

  A.尚書省B.參知政事C.樞密院D.軍機處

  11.“宰相制國用,從古然也。今中書主民,樞密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故財已匱,而樞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財不已”。宋代這種情況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確運行平穩B.加強集權導致地方貧弱

  C.加強君主*影響行政效率D.宋代實行三權分立制度

  12.錢穆曾說“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辦公廳,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內閣學士也只是皇帝的內廳秘書,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職,于是皇帝在法理上變成在政府里的真正!卞X穆認為皇帝成為“政府的真正”是因為()

  A.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B.元朝設中書省C.明朝廢除丞相制D.清朝設軍機處

  13.西漢察舉制和隋朝科舉制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下而上的選拔方式擴大了統治基礎B.通過分科考試選拔到一些德才兼備之士

  C.以儒家思想作為挑選人才的標準

  D.皇帝和*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識分子的政治地位

  14.下表所示為唐代明經、進士兩科的考試內容,從中可以看出進士科與明經科相比

  初試二試三試

  明經選《札記》或《左傳》之一及《孝經》

  《論語》《爾雅》,每經帖十條口答諸經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進士選《禮記》或《左傳》之一及《爾雅》

  每經帖十條作詩、賦、文各一篇作時務策五道

  ──摘編自陳茂同《中國歷代選官制度》

  A.更為重視對考生經義記憶和解讀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對儒家經書學習的傾向較為明顯

  C.對考生文學素養和處理時務能力的要求較高

  D.成為當時錄取考生數量最多的一種考試科目

  15.孫中山在評價“科舉制”時說:“自世卿貴族門閥舉薦制度推翻,唐宋厲行考試,明清峻法執行,無論試詩賦、策論、八股文,人才輩出;雖所試科目不合時用,制度則昭若日月。”材料中孫中山認為科舉制()

  A.利弊參半B.利大于弊C.弊大于利D.主張廢除

  16.清朝時期,中國古代*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達到登峰造極的標志是()

  A.廢丞相,權分六部B.設立內閣C.設置軍機處D.大興*

  17.下圖分別反映了漢、唐、明、清四朝中樞的演變過程,空白處應該填寫()

  A.三公九卿制B.內閣制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

  18.通過對從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兩級官制演變過程的學習,你認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有()①削弱地方,加強中央②削弱相權,加強君權③以君權為中心,高度集中權力④逐漸強化對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監視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9.古代希臘有*傳統,而我國古代卻實行*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我國實行*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決定因素是()

  A.封建地主階級強烈的權力*B.封建地主階級政治上的需要

  C.韓非子等法家思想家的大力提倡D.封建社會實行的小農經濟

  20.克里斯提尼被譽為“雅典*制的建立者”,他不僅保留了梭倫時期的基本結構,而且還有重大的創新。其“創新”主要表現在()

  A.以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緣部落B.建立了公民陪審法庭

  C.以抽簽方式選舉議事會成員D.向參政公民發放津貼

  21.“當一個希臘人自豪地稱自己是雅典人,他談到的是那個既是他的家園又是他的國家的小城鎮。那里不承認有什么的統治者,一切由集市上的人們說了算!边@段材料反映出雅典社會的情況是()①工商業比較發達②*政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③人人都能擔任一切官職④公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很高

  A.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④

  22.古希臘學者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就公民的活動和權利進行了實地考察,他發現雅典公民()①可以通過抽簽的方式擔任國家的所有官職②有資格在“公民大會”上發言和表決③擔任公職,參加國家政治活動,可以領取“津貼”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范圍擴大到婦女和老人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3.關于雅典*政治,蘇格拉底說:“沒有人愿意用抽簽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師、吹笛手或其他行業的人,而這類事若出錯的話,危害還比在管理國家事務上出錯輕得多!边@段話()

  A.表明雅典人用抽簽的方法雇用一些行業的人B.實質上揭示了直接*制度的弊端

  C.認為抽簽選舉方式的危害小D.管理國家事務比抽簽雇人容易出錯

  24.下列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人物為希臘*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梭倫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

 、偎髠惛母锏於讼ED*政治的基礎②克利斯提尼改革打破了血緣關系,確立起雅典的*政治③克利斯提尼為維護雅典*政治,確立了陶片放逐法④伯利克里時代是雅典*政治的“黃金時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5.羅馬法內容豐富,體系完善,它的許多原則和制度對近代歐美資產階級代議制產生了重要影響。其中主要有()①“沒有東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貴和更神圣”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④奴隸在法律上是“可以購買的東西”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6.下列對羅馬法表述正確的是()

  A.根據法律內容,分為成文法與不成文法B.主要特點是法條的形式主義、僵化刻板

  C.產生之初就有某種國際法、自然法性質D.維護私有財產是羅馬法的重要內容之一

  27.下列人物中,使羅馬法體系最終形成的是()

  A.伯利克里B.查士丁尼C.荷馬D.梭倫

  28.“在共和國晚期,特別是在羅馬帝國時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項原則,即被告在被確認犯罪之前是無罪的,被告有權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對質!边@項“原則”

  A.推動了羅馬法由習慣法向成文法轉變B.確保了羅馬帝國境內所有居民的平等

  C.反映出*是羅馬法精神的本質內涵D.體現出古羅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29.15?16世紀,西歐各國普遍出現了采用羅馬法的熱潮,到19世紀初,則更出現了以羅馬法為基礎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拿破侖法典》。由此可見羅馬法()

  A.為資本主義發展規范了社會秩序B.推動了工業資本取代了商業資本

  C.保障了西歐社會資本原始積累D.為資本主義立法提供了范本

  30.有學者認為“(光榮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變,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憲法’為歸宿的政治妥協,而是議會與國王權力關系的決定性轉折點!边@里“轉折點”指的是()

  A.通過《權利法案》結束了國王的權力B.國家權力重心由國王轉移至議會

  C.議會與國王在國家權力上實現了平衡D.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

  31.明朝永樂帝設立內閣制,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英國“光榮革命”后,威廉三世逐漸以內閣代替樞密院,成為國王直轄的行政機關。下面關于兩國內閣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內閣制的形成標志著兩國的皇權(王權)得到空前強化

  B.內閣已經成為兩國權力的象征

  C.明朝內閣長官稱丞相,英國內閣長官稱首相

  D.明朝內閣是君主*加強的結果,英國內閣是君主立憲的象征

  32.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權利法案》沿襲了羅馬法的精神,又開啟了近代*代議制的先河。其在世界*化進程中最為深遠的影響是()

  A.確立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B.以明確的法律條文捍衛了資產階級的利益

  C.實現了由“主權在君”到“主權在民”的轉折

  D.穩定了政局,為國家的崛起提供了堅實的政權保障

  33.孟德斯鳩認為,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下列哪一憲法(法律)的頒布首先批駁了孟德斯鳩這一觀點?()

  A.英國《權利法案》B.美國《1787年憲法》

  C.法國《1875年憲法》D.中華*《臨時約法》

  34.馬克?認為:“英國革命和美國革命對現代*政治的創新具有重大意義!边@里的“創新”主要是指()

  A.確立了資本主義國家現代化的政體典范B.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快速發展

  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革命的雙重任務D.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共和國

  35.法國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一書中認為:美國聯邦制是“為了把因國家之大而產生的好處和因國家之小而產生的好處結合起來”。對作者觀點理解面的是

  A.聯邦制加強了中央政府權力B.三權分立實現了分權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權力不斷增強D.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結合

  36.下列言論一語道破美國兩黨制實質的是()

  A.菲迪南德•倫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級富豪》中指出:“兩黨制是同一個錢幣的正反兩面”

  B.美國開國總統華盛頓認為黨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險的敵人”

  C.一個政客說:“在一個共和黨選區,我是*黨人;在一個*黨選區,我是共和黨人;在一個不確定的選區,我是一個確定的人……”

  D.杰弗遜說:“如果非同一個政黨一起就不能進天堂,我寧愿永不進天堂”

  37.近代資本主義各國憲法大都規定設立國家元首一職,近代英、美兩國的元首都()

  A.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不世襲B.直接領導政府,統率武裝力量

  C.在對外交往中代表國家D.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進行選舉

  38.從英國《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再到《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這種現象反映了資產階級*道路的一個突出特點是()

  A.反封建B.*性C.普選制D.法制化

  39.英、法、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后確立的政體有所不同:英國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法國確立了議會制共和制,美國則確立了總統制共和制。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三國政體的確立都經歷了艱難而曲折的歷程

  B.美國政體,法國次之,英國的政體最差

  C.三國政體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各國的國情不同

  D.在三國政體確立過程中,都頒布了重要的法律文獻

  40.有學者認為,比較理想的中央與地方權力結構是“既能保證中央政府有足夠的力量統治好全國,又能保障地方有適度的權力建設好地方”。以下制度最符合這位學者觀點的是

  A.唐代藩鎮B.明代“三司”制C.雅典城邦制D.美國聯邦制

  41.以下文獻,賦予本國國家元首權力的是()

  A.英國《權利法案》B.美國《聯邦憲法》

  C.《德意志帝國憲法》D.《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42.下面是近代法德兩國政體的比較,表中數字處填的內容應分別是()

  A.世襲、君主、總統B.世襲、首相、議會

  C.選舉、君主、議會D.選舉、首相、議會

  43.歷史學家陳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國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紀的,是被轟出中世紀的!标愋衤此f的“轟”是指()

  A.八國聯軍侵華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鴉片戰爭D.甲午中日戰爭

  44.某年,清政府戶部奏議說:“就中國目前財力而論,實屬萬不能堪。然而和議既成,賠款已定,無論如何窘急,必須竭力支持!蓖瑫r,“很多漢人目睹了滿族政權毫無希望的領導能力后,轉向了革命!睋,與奏議中“和議”“賠款”相關的是()

  A.第一次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5.下列關于列強在中國獲取下列特權的先后順序是()①領事裁判權②公使駐京權③協定關稅權④設廠權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

  46.1854年,英國外交大臣致函英國駐華公使說:“為了適應外商對農業產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貿易市場尚待進行。”l856年,法國外長指令法國駐華代辦,強調“商業關系的推廣”,并說:“這是一個關系至高無上權益的問題!币陨喜牧媳砻鞯谋举|問題是

  A.英法在策劃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B.英法希望加強對華資本輸出

  C.英法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D.英國決定發動侵華戰爭

  47.下列太平天國的主張,直接體現抗災意愿的是()

  選項ABCD

  《天朝田畝制度》內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則遷彼豐處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

  《資政新篇》內容統一政令,依法治國聽取社會*;反對迷信興辦保險事業興辦醫院和慈善機構

  48.《辛丑條約》中的哪一項內容最能說明清政府已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的侵略工具()

  A.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首

  B.清政府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地區

  C.清政府嚴禁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嚴懲參加反帝斗爭的官吏

  D.劃定東郊民巷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

  49.吃面不擱醬,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擱鹵,炮打英國府。吃面不擱醋,炮打西什庫!边@首民謠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A.義和團運動B.太平天國運動C.洋務運動D.戊戌變法

  50.有人將右面漫畫中逃跑者的現實活動歸納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為人打工。漫畫所描述的歷史事件發生后列強獲得的侵華權益是()

  A.西方列強拉開了瓜分中國的序幕B.外*隊長期駐扎在華戰略要地

  C.列強在華設廠開始取得合法地位D.外*艦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51.有些史學家認為,“太平天國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進的特征,對不滿的民眾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對民眾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B.產品上交國庫C.建立*政治D.興辦學校教育

  52.“道光后期以來,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這是一個轉折點,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戰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與“轉折點”直接相關的不平等條約是()

  A.《南京條約》B.《北京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

  53.《資政新篇》與《天朝田畝制度》相比,其進步性主要體現在()

  A.規定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B.倡導實行資產階級*共和制

  C.提出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設想D.建立“四有二無”的理想社會

  54.1841年12月,美國國務卿亞當斯說:“鴉片問題不是戰爭的原因,戰爭的原因是磕頭!眮啴斔拐J為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

  A.中英政治制度上的對立B.中英外交禮儀規則沖突

  C.中英意識形態分歧明顯D.中英貿易地位的不對等

  55.在《南京條約》的下列條款中,對后來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危害的是()

  A.割香港島給英國B.巨額賠款C.開放通商口岸D.協定關稅

  56.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洪秀全寫了一份御詔給英國特使額爾金,額爾金看后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奇特的作品,這份御詔充滿著像“西洋番弟把心開,替天出力該又該,替爺替哥殺妖魔,報爺生養戰勝回”這樣的詞句。這反映了當時()

  A.國內階級矛盾激化B.列強侵略導致民族危機加重

  C.中外反動勢力勾結D.強國御侮成為思潮

  57.1895年,日本人終于拿到了想要的《馬關條約》,西方政界議論紛紛,下列西方政界的議論符合史實的有()①美國:中國,你的一個孩子走了②英國:我們終于可以獲得減免稅率的權利了③法國:伙計,我們的機器也搬運到中國去④德國:我們現在終于可以把使館設在中國北京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8.鴉片戰爭以后,清政府的官僚體系發生了一些變化,出現了“五口通商大臣”、“總稅務司”、“總理衙門”等官職或機構。這些變化

  A.說明原有的官僚體系必須否定B.反映了近代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性質

  C.標志中國社會半封建化的完成D.無益于近代中國的發展

  59.《馬關條約》中的哪一內容最能反映出列強侵略意圖變化的需要

  A.賠款日本軍費B.允許在中國通商口岸開礦設廠

  C.開辟內河新航線D.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60.太平天國領導人以“?”字代替“?”字,取王居其中之意。這一細節最能說明太平天國領導人()

  A.擺脫不了*思想的*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決心D.進行了一次重大的文字變革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事項:第Ⅱ卷為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卷上。

  61.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社會政治制度經歷了不斷演變的過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區,社會政治制度呈現多元化的特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別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4分)以及它們對后世政治制度產生的積極影響。(4分)

  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薄拔唇涀h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過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薄白h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

  材料三:“本憲法所授予之立法權,均屬于由參議院與眾議院組成之合眾國國會。眾議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選舉之議員組織之。……行政權屬于合眾國大總統。大總統之任期為四年,同任副總統之任期亦然,大總統與副總統,應依照手續選舉之!

  ??以上兩段材料分別摘自17世紀末和18世紀后期歐美國家的歷史文獻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別出自哪兩國的什么政治文獻?(4分)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的政治體制有何不同?(4分)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兩種政治體制的確立對兩國發展產生的相同影響。(4分)

  62、歷史的長河不斷向前,古代中國制度創新,國家繁榮,而近代中國則被列強侵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

  材料一:東漢時期的民謠說:“舉秀才,不識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爸(耿直)如弦,死道邊,曲(投機取巧)如鉤,反封侯”。

  材料二:唐人沈既濟說:“故太平君子,唯門調戶選,征文射策,以取祿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無所易業,大者登臺閣,小者任郡縣,資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是以進士為士林華選,四方觀聽,希其風采。每歲得第之人,不浹旬而周聞天下,故忠賢雋彥韞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轉引自韓國磐《隋唐五代史論集》

  (1)結合材料一二說明漢、唐分別推行什么選官制度?(4分)漢、唐在選官標準上先后發生了哪些變化?(4分)反映了什么實質問題?(2分)

  材料二如圖

  (2)根據圖一、圖二的條約內容,說明兩次戰爭開放的通商口岸有什么變化(4分)試分析這些變化對中國的影響。(6分)、

  高一歷史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BBCADBBDCCCACB

  題號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BDDABCBACDBDDB

  題號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答案DCBADACDBDCDCDB

  題號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答案CCCABADCBDABBBA

  61.(20分)(1)秦朝:封建*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雅典:奴隸制城邦*政治(4分)

  影響:秦朝:奠定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加強和完善。

  雅典: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礎。(4分)

  (2)英國《權利法案》和美國《1787年憲法》。(4分)

  不同:材料二是君主立憲制;材料三是總統共和制。(4分)

  相同影響:有利于兩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使英美兩國發展成為世界性大國。(4分)

  62.(20分)

  (1)漢代察舉制(舉孝廉);唐代科舉制。(4分)標準變化;漢代以才能和品德(聲望)為標準;唐代以才能(主要是考試成績)為標準。(4分)*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2分)

  (2)變化:由東南沿海深入到整個沿海地區。(4分)

  影響:中國大門進一步被打開,更加便利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勞動力;中國逐步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客觀上,促進了中國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商品經濟的發展。(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124052.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