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20題,每題3分,共60分)1、《史記》記載,秦漢至隋唐,“法律賤商人,商人已富貴矣”。這表明中國古代商業A.長期停滯不前B.雖受官府壓制但仍有發展C.一直非常發達D.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響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下列商業現象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 ②中外貿易逐漸發展起來 ③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芗偤鸵故信d盛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3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處,“膏腴土田……悉為豪強占種”。這反映了當時A.農業耕作技術提高 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C.自然經濟解體 D.土地兼并嚴重明太祖說,理財之術在于“使農不廢耕,女不廢織,厚本抑末”。其根本目的是A.勸導農民重視農耕B.維護封建傳統的農耕生活C.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征收,鞏固封建統治D.限制和打擊工商業糧食收獲量與播種量之比,據羅馬時代《克洛米拉農書》記載為4~5倍,據13世紀英國的《亨利農書》記載為3倍,而從《齊民要術》看,我國6世紀粟的收獲量為播種量的24~200倍,麥類則為44~200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領先世界農業的精耕細作技術發達水利灌溉技術先進糧食的單位面積產量居世界中國古代每一個歷史時期商周/鐵器;唐宋/陶器;明清/瓷器商周/漆器;唐宋/青銅器;明清/瓷器商周/玉器;唐宋/漆器;明清/玻璃商周/青銅器;唐宋/瓷器;明清/棉布下列農具最能反映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是當代著名學者余秋雨稱之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有了它,旱澇無常的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國”。這一“工程”是指A.隋唐大運河 B.都江堰C.鄭國渠 D.靈渠精耕細作農業的發展經歷了成形、擴展、深入發展的幾個階段。下列各項與成形期密切相關的有①石斧、木耒、骨耜為基本農具、诙冀叩人こ痰呐d建、坭F犁、牛耕技術的出現及推廣、芮@犁等農具被廣泛使用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 D.②③④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痹娭械拿枋龇从沉刷倌懈椀淖匀唤洕、谥匾曓r業的觀念、奂彝ナ止I的發展促進了商品流通、馨餐林剡w的思想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①制瓷業 ②絲織業、垡辫F業、苊藜徔棙I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16、與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手工業主導地位同時,當時社會經濟的其他的重要現象還有 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B.城市貿易打破坊和市的界限 C.傳統的“重農抑商”逐漸廢止 D.海上絲綢之路開辟 17、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財,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導致手工業擴大再生產缺乏資金 B.造成農民貧困,購買力低下 C.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業生產 D.影響海外貿易,導致閉關政策18、清朝曾規定:第一,嚴禁火藥、鐵器外銷。第二,夷商到岸必須起卸武器。第三,不準夷商購買中國書籍、學習中國語言文字。這些規定不能反映清政府A.限制對外貿易 B.對西方持防范態度 C.禁止對外貿易 D.以天朝上國自居19、詩歌是時代風貌的體現。下列詩句能夠證明坊市制度開始被打破的是A.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B.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客C.洛陽風俗不禁街,騎馬夜歸香滿懷 D.市人日中集,于利盡錐刀20、中國古代婦女擇偶一般“悔作商人婦”,而到明清之際,江南等地出現了“寧肯嫁與商人”的現象。這一變化說明 A.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傳統社會結構解體 B.商品經濟發展,傳統觀念發生變化C. 反封建思想產生, 平等觀念深入人心 D.西學東漸,中國受到西方文明的沖擊二、非選擇題(3題,共40分)21、明清時期商幫的崛起,為中國的歷史畫卷平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處皖南崇山峻嶺之中,沒有成片的耕地,糧食產量普遍較低,糧食供應的矛盾長期存在,人們尋求“以商代耕”的出路;罩蓦m“糧不足”,可物產豐富。萬山叢中盛產竹木、茶葉、陶土。手工業更具特色,紙、筆、墨、硯、漆器聞名全國。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販運土特產品起步發家的。大山擋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這里的水路可稱便捷:“上接閩廣,下接蘇杭”。便捷的水陸,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經商的積極性。 ——摘自《徽商網?徽商歷史》根據材料說明徽商誕生的原因。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發?(5分)材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賈的特色而區別于其他商幫,對聯“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是其寫照;丈讨v究商業道德,提倡以誠待人,以信接物,義利兼顧。.徽商以勤奮和吃苦耐勞而著稱,在外經營,三年一歸,新婚離別,習以故常。徽商賈而好儒,與封建官僚混為一體,或相互接托;丈桃云洫毺氐纳胬砟钤诒姸嗌處椭挟愜娡黄。 ———摘自電視片《徽州》解說詞(2)從徽商的興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經驗?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終清朝之世,徽商會遇到哪些發展障礙?(6分) 材料三 中國國際徽商大會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經典式、綜合性品牌盛會,為中外客商搭建經濟技術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平臺,促進安徽開放型經濟發展。第一屆大會于2005年在合肥召開,至2009年,已召開五屆。 (3)結合材料說明如何開發和利用好徽商遺產。(3分)22、浙江張氏家族以機杼起家、以耕讀傳世的歷程,是明清之際江浙一帶許多家族事業傳承的典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毅庵祖(張瀚先祖)家道中微,以酤酒為業!蛄T酤酒業,購機一張,織諸色?巾,備極精工。每一下機,人爭鬻之,計獲利當五之一。積兩旬,復增一機,后增至二十余。商賈所貨者,常滿戶外,尚不能應。自是家業大饒!獜堝稒C窗夜話》材料二 張氏家族在“家業大饒”后,將大量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用于購田置地,并要求后人棄商從文,轉向科舉入仕之途。明嘉靖十四年張瀚中進士,后曾官拜兩廣總督、吏部尚書。此時張家已演變成大官宦之家。材料三 研究華商歷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可以說,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薄吨袊?商賈史》(1)依據材料一,概括張氏家族“家業大饒”的原因。分析其所經營機杼業的性質。(6分)(2)依據材料二、三指出,為什么“引發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企業發展的因素”?(6分)(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通過對張氏家族家業傳承的研究,得出這種機杼業為代表的經濟形態“是一種沒有前途的經濟”的結論,結合所學加以論證。(6分)2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冬,有司言:“縣官(國家,下同)用度太空,而富商大賈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不左國家之急……”“……詔禁民敢私鑄鐵器,煮鹽者……沒入其器物! ──司馬光《資治通鑒》卷19材料二 郡國多不便[于]縣官[所]作鐵器苦惡,價貴,或強令民買之…… ──杜佑《通典?食貨十》 材料三 令郡國舉賢良文學之士,問以民間疾苦,教化之要。皆對曰: “愿罷鹽鐵酒榷均輸官(鹽鐵酒專賣機構),毋與天下爭利,示以儉節,然后教化可興。”御史大夫桑弘羊則以為:“此國家大業,所以制四夷、安邊足用之本。往者豪強之家,得管山海之利,采石鼓鑄煮鹽,一家聚眾或至千余人。大抵皆放流之人,遠去鄉里,棄墳墓,依倚大家,相聚深山窮澤之中,成奸偽之業……今縱人于權利,罷鹽鐵以資強暴,遂其貪心,眾邪群聚,私門成黨,則強御日以不制,并兼之徒奸形成矣。鹽鐵之利,佐百姓之急,奉軍旅之費,不可廢也!暴ぉざ庞印锻ǖ?食貨十》 結合材料簡述漢武帝時期采取的鹽鐵政策,并說明它的利弊。(8分) 參考答案21、答案:(1)耕地少,糧食產量低;自然資源豐富;傳統手工業比較發達;水路交通便利。(4分)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資源和條件,積極尋求出路,知難奮進。(2分) (2)經驗有重視文化學習;堅守誠信的商業道德;吃苦耐勞;注意與封建政府的關系。(4分)障礙有各種稅務攤派;官吏的敲詐勒索;政府的抑商政策;西方列強的經濟擴張等。(2分。若只答“言行舉止”可得1分) (3)政府搭建平臺;廣泛聯系海內外商界;發揮徽幫的紐帶作用;擴大合作領域。(2分)!第1頁 共16頁學優高考網。“不帐“矐c一中2015-2016學年高一3月月考 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99495.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