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浙江省平陽縣第三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下列與清明節祭祖掃墓習俗形成關聯最為密切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皇帝制2.歷史典故“烽火戲諸侯”中,諸侯因義務所在,蜂擁而至勤王。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王位世襲制3.《史記?楚世家》記載:(春秋時期)“(楚莊王)八年,伐陸軍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 楚王問鼎這反映了當時:( )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國爭霸 C.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4.從“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到“裂都會而為之郡邑,廢侯衛而為之守宰”,反映了中國古代:A.分封制的廢除 B.宗法制的消亡 C.刺史制的建立 D.內閣制的形成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C.監視官吏百姓 D.強化君主專制7.右圖是秦與隋唐時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圖,比較兩圖最能說明的是:(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漸增多 B.唐代以分權而得以集權C.唐代尚書省權力最大 D.太尉與御史大夫的權力分別下放到兵部與吏部8.漢武帝統治時期,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名。當時刺史的主要職責是:( ) A.監察地方政治 B.管理地方行政 C.征收地方賦稅 D.掌管地方軍事9.三省六部制的實行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主要是因為:( ) A.廢除了丞相,中央官制出現重大變革 B.政府決策呈現民主化趨勢C.三省相互牽制,有利于皇權的加強 D.加強了對地方的控制10.中國古代某大臣上書皇帝言:“宰相制國用,從古然也。今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 A.西周 B.秦朝 C.宋朝 D.清朝11.某機構不設專官,其大臣隨時由皇帝在滿漢大學士及各部尚書侍郎中選定。該機構的大臣,雖然參與軍國大政,但決定權在皇帝,他們不過是皇帝的機要秘書而已。該機構是A.軍機處 ?B.內閣 ?C.參議院 ?D.中朝在《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內容中,都涉及到的是①開埠通商 ②開辦工廠 ③割占土地 ④戰爭賠款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19.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的標志是A.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成立C.國民政府發表國共合作宣言D.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940年八路軍總A.召開洛川會議,開辟敵后戰場 B.配合國民黨軍隊進行淞滬會戰C.在華北對日軍進行百團大戰 D.在敵后根據地發起局部反攻A.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抵御外敵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B.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C.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D.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26.甲午戰爭和抗日戰爭相比,中國一勝一敗的關鍵在于:( )  A.是否利用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 B.是否自始自終堅持抗戰 C.政府和軍隊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 D.是否實現了全民族抗戰27.右圖為蔣介石1937年9月頒發給朱德的委任狀。對這一史料解讀正確的一項是A.它拉開了國共由內戰到和平的序幕B.它說明了國共走向了合作抗日之路C.它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D.它反映了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成功開辟A.興中會 B.同盟會 C.國民黨 D.共產黨29.《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實行:( )A.總統制   B.責任內閣制   C.君主制    D.君主立憲制30.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共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建立了大小十幾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但后來很快基本喪失。造成這一嚴重挫折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右傾機會主義 B.“左”傾教條主義C.先右傾錯誤,后“左”傾錯誤 D.先“左”傾錯誤,后右傾錯誤31.為繼承發揚長征精神,某大學團委策劃組織學生“重走長征路活動”。他們沿途最有可能參觀的是:( )A.八路軍總部舊址 B.中共一大會址 ?C.南昌起義會址 D.遵義會議會址32.為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我國政府頒布了《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建設培育形成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下列各項主題中,最符合“滬浙紅色旅游區”的是:( )A.辛亥首義,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裝,八一建軍C.開天辟地,黨的創立 D.人民勝利,國旗飄揚33.梁啟超說:“(辛亥革命后),任憑甚么人,……若再想做中國的皇帝,可是?菔癄不會有這回事了”。這說明辛亥革命A.徹底推翻了封建統治B.使人民獲得了民主權力C.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擊了列強侵華勢力A.C.A.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 B.粉碎蔣介石的重點進攻C.改變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 D.改變解放戰爭的戰略態勢37.《清平樂?六盤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這描述的是中共哪一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A.第四次反“圍剿 ” B.第五次反“圍剿”C.紅軍長征 D.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38.1919年,上海某商店門上貼了一幅對聯:“正應籌亡羊補牢,哪有心思看跑馬!逼渲小巴鲅蜓a牢”喻指A.中國被迫簽訂《南京條約》 B.中國被迫簽訂《辛丑條約》C.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D.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39“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泵珴蓶|寫這首詩的背景是 A.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B.平津戰役取得勝利 C.渡江戰役取得勝利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歷史上的標語口號濃縮地表現著不同時代的內容和特征,下列標語口號按其出現的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①“打倒列強,除軍闊” ②“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本大題有小題,1900年 1919年 1945年 1949年 1999年(1)有人說,20世紀的中國歷史是從屈辱中開始,卻在獨立中崛起。寫出圖中A、D兩時間點所代表的中國歷史上的典型事件。(2分)非選擇題:20分41.(10分)(1)郡縣制(1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重要環節,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標志。(分) (2)兩個矛盾:中央與地方;君權與相權。(2分)措施: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朝廢除丞相制度,設內閣;清朝設立軍機處。(4分)(3)中央不斷加強對地方的控制與管理(1分);君權不斷強化,相權不斷削弱,直到丞相制度被廢除(1分)。 浙江省平陽縣第三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40866.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