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歷史是延伸的,逍遙右腦準備了高一歷史寒假試卷及答案,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1.“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爭”是指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D.抗日戰爭
2、近年來,圍繞曹操墓真偽的爭議持續不斷。歷史上對曹操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說他“唯才是舉”,有人說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廢漢稱魏,歷史上稱曹魏。曹操生活的時期戰亂頻仍,國家主要的選官制度應該是
A.軍功爵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3.《書序》說:“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彝,作《分器》!边@里所說的“諸侯”①臣服于商王朝 ②相對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 ③可以擁有軍隊,可以自己任命官員 ④ 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魯迅說:“至于中國所謂的手段,在我看來,有時也應該說有的,但絕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華’。然而,夷又哪有這么愚笨呢,卻先來一套‘以華制華’給你看。”其中最能體現列強‘以華制華’策略的條約應該是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5、近年來,日本的右翼勢力逐漸抬頭,公開否認曾制造南京大屠殺。假如中日兩國對簿公堂,身為中方的律師,下列資料中,你會選擇哪些作為第一手資料提供給國際法庭:
①南京大屠殺時外國記者拍下的照片 ②南京大屠殺的幸存者的回憶錄 ③萬人坑遺址 ④陸川導演的電影《南京,南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太平天國根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的原則建立了圣庫。據此分析它對商業的態度是
A.重農抑商 B。平買平賣 C。反對投機倒把 D。取消商品貿易
7.《西方文明對中國的沖擊及中國文明的嬗變》一文中說:“如果我們將中國傳統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樹……辛亥革命相當于將這棵大樹砍斷了。但是樹斷了,樹墩還在,一般的樹只要樹墩還在,還是可以萌發的!标P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A.“將這棵大樹砍斷”指推翻了中國封建制度
B.“樹墩還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C.袁世凱稱帝是“萌發”的重要表現
D.辛亥革命推動了中國近代文明的發展
8.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A.中國革命性質的變化 B.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C.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D.中國主要矛盾的變化
9.某中學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放映了一部電影,其中有這樣一組鏡頭:一隊士兵沖進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寫著“總統府”三個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來的旗幟,旗幟飄落地上。鏡頭轉到一房間,房間里辦公桌上日歷的日期是4月23日。據此判斷日歷上的年份應該是
A.民國三十五年 B.民國三十七年 C.民國三十八年 D.民國四十年
10.下列對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意義的表述不恰當的是
A.中國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B.結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 D.中國進入社會主義時期
11.1954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有以下部分條款:“三、協助國家機關,推動社會力量,實現國家關于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建設計劃。四、密切聯系群眾,向有關國家機關反映群眾的意見和提出建議!庇纱丝梢钥闯
A.政協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B.政治協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協成為各黨派的聯合執政機構 D.政協的職能發生了轉變
12.1949年,這串“東海捧出的珍珠”再次與“母親”分離。為了讓她早日“回來”,鄧小平提出
A.“九二共識” B.“九條方針” C.“一國兩制”構想 D.八項主張
13、2010年,為慶祝中國與印度建交60周年,中國在印度舉辦“中國節”,印度在中國舉辦“印度節”。下列事件與中印關系直接相關的是
A.日內瓦國際會議 B.萬隆會議
C.“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4.中國有句俗話“一個好兄弟不如一個好鄰居”。聯想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外交,突出體現這種思想的是
A.積極參加國際維和行動 B.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
C.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D.參與發起創立亞太經合組織
15.蘇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經過抽簽的方式,雅典從自愿報名的候選者中隨機選出501人,組成陪審團,負責審判蘇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選名單中,準有資格入選陪審團?
A.10歲雅典男童 B.雅典貴婦 C.40歲雅典男性公民 D.來自波斯的商人
16.《十二銅表法》規定:“夜間行竊,如當場被殺,應視將其殺死為合法。”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羅馬法維護私有財產權 B.羅馬法強調“輕罪重罰”
C.羅馬法重視道德修養 D.羅馬法蔑視人權
17.2009年4月,英國民眾2萬多人在網上聯名請愿,要求首相布朗下臺。布朗最終是否下臺,關鍵是要看
A.布朗所在執政黨工黨的民意支持率 B.英國國王的態度
C.議會對布朗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黨保守黨的態度
18.某中學歷史興趣小組在研究美國1787年憲法時采用了右圖資料。對其解讀最正確的是
A.體現了人民主權原則 B.體現了權力的相互制衡
C.體現了三權的分立 D.反映了聯邦政府權力結構
19.《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的一項修正條文規定:“凡曾經統治過法國的家族不得當選為共和國總統”。這一修正條文的意義在于
A.消滅了法國的保守勢力 B.摒棄了封建的等級制度
C.平民可直選法國的總統 D有利于確立、鞏固共和制
20.“昨日的空想將在明天實現。讓我們作為空想主義者,為改善勞動者的境部,解放一切人和取消一切社會等級而奮斗”這是一幅反映“昨日的空想”變為現實的漫畫中的語言,它反映的事件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
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D.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
21.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說:“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措施,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政府趨勢!卑屠韫缢扇〉母黜棿胧┲凶钅荏w現這一觀點的是
A.建立國民自衛軍 B.監督鐵路運輸和軍需生產
C.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 D.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
22.《全球通史》中寫道:“列寧幾乎是孤身一人號召立即進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時間證明他是正確的,因為戰爭持續得越久,公眾的不滿情緒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號,半年后聽起來就完全合理了!边@里所說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B.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C.繼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D.鞏固蘇維埃政權
23.“我無須對諸位說:世界局勢很是嚴重……我們的政策是不反對任何國家,任何主義,而是反對饑餓、貧窮、悲慘、混亂。美國政府應用科學盡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復興之路……”,與材料直接相關的是
A.杜魯門主義 B.馬歇爾計劃 C.北約成立 D.德國分裂
24.2010年11月23日,朝鮮韓國在延坪島海域相互炮擊。此后美國韓國日本舉行多次軍演,半島局勢持續緊張。1945年日本投降后不久,朝鮮半島便處于60多年的分裂狀態。在這60多年中
①南北朝鮮由美蘇占領區發展而來 ②在“冷戰”陰影下朝鮮分裂
③朝鮮戰爭是兩極格局下的局部熱戰 ④中國迫使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簽訂停戰協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某中學課外興趣小組在研究當代世界歷史局勢時,搜集了下列歷史圖片。請你為他們擬定一個最恰當的探究主題
A.美國霸權地位的喪失 B.世界經濟全球化
C.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 D.第三世界的崛起
高一歷史寒假試卷及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A D D D A C C D D C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C A C C D A C A B D 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13005.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