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必修三作業本答案[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歷史必修三作業本答案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更多最新信息請點擊高一考試網


參考答案:
專題一 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一、百家爭鳴
lC 2A 3C 4B 5C 6A 7C 8C 9D
10、孔子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開創了儒家學派,提出了"仁"與"禮"的學說,主張權利義務的協調與人際關系的和諧;他開創了古代私人講學之風,主張"有教無類",并從禮、樂、射、御、書、數六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其他言之有理的亦可)
11、(1)材料一:主張德治;儒家"材料二:主張兼愛、非攻;墨家.材料三:主張無為而治;道家, 材料四:主張嚴刑峻法,加強君主權勢;法家.(2)中心問題:如何治理國家,鞏固統治;如何強大力量,統一天下.(3)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成為中國思想文化取得顯著進步的重要條件;為中華比族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思想文化遺產,充實了人類的思想文化寶庫.
二、儒學的興起
lC 2B 3A 4B 5A
6、(1)由百家爭鳴到思想統一.(2)罷百家,獨尊儒術;推行教化,設立太學.(3)目的:加強思想控制,鞏固 大一統 的政治局面.影響:罷百家,獨尊儒術,結束了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扼制了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的正統思想、主流思想,對中華民族共同文化的形成作出了貢獻,促進了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
三、宋明理學
lA 2B 3C 4A 5C 6D
7、程朱理學,程顥、程頤、朱熹熹等;陸王心學,陸九淵、王守仁等.
理是萬物的本原,理先于氣而存在;天理是億義禮智的總稱;要想齊家治國就得修身養性和證心誠意.朱熹的學術思想后被奉為官方證統儒學,影響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9、誤點一,說王守仁是"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有誤.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而非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誤點二,"天地萬物,莫不有理"的說法有誤.心學思想家主張"心即理",王陽明認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而"天地萬物,莫不有理"應是程朱理學的思想主張.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躍局面
lA 2A 3A 4C 5C 6B 7D
8、主要思想:提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不能以"圣人"之言作為判別是非的標準;儒家經典也不是"萬世之至論”;提湖"童心說",反對禮教的虛偽與官場的欺詐;主張寫作要有 "真心”.思想特征:挑戰正統;提倡個性;追求"真心”.
9、(1)批判君主專制,提出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權的主張;把學校作為決定是非的機構.(2)為中國近代反專制主義的思想家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使儒學正統地位受到沖擊,但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其作為文化主導的地位.
專題練習
lB 2A 3B 4D 5B 6D 7B 8D 9D 10D
11、(1) 民貴君輕的觀點.施行"仁政",減輕刑罰,輕斂薄賦.(2)思想主張:批判君主專制,主張實行"眾治”.看法:他的思想還不具有近代的"民權"意識,但他改革弊政、撥亂反正的愿望十分強烈,他的思想主張具有啟蒙精神.
12、甲側重于孔子是中國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現實意義.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儒家文化是中國古代主流文化,影響深遠.丙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張"仁",孟子提湘"民貴君輕",但與西方啟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權"觀念還是有本質區別(從言之有理即可)
專題二 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化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成就
lB 2A 3B 4D 5、r)6B 7C
次指南針應用于航海;火藥武器的發明;印刷術的發明、改進(寫雕版印刷術或活字印刷術均可).作用:指南針的發明、應用,為哥倫市發現美洲的航行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提供技術保證;印刷術為歐洲走拙黑暗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運動準備了條件.
9、誤點一指正《金剛經》是雕版印刷的而不是活字印刷的.誤點,指正: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不是宋代學者沈括,而是宋代平民畢升"誤點 指證:德國人開始用金屬活字印刷書籍是受了中國活字印刷術而不是雕版印刷術的影響,
二、中國的古代藝術
lA 2C 3C 4D 5B 6D 7A
8、圖一是隸書,圖二是草書.特點:平衡對稱,整齊安矩.草書:把中國書法的寫意性發揮到極致,變化豐富,奔放躍動,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

.
9、描繪內容主要是自然風景;講究布局構圖,多是普遍有氣勢雄壯、意境深遠的特色;注重用畫面傳達主觀情致與神韻,不拘泥于窯觀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寫.
三、中國古典文學的時代特色
1A 2D 3C 4D 5B 6D 7A 8A
9、(1)杜甫《兵車行〉《麗人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新安史》、《潼關史》、《石壕史》、《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2)凝重沉郁的風格.形成這種詩風是因為他處于唐朝由盛而衰的時代,經歷、日睹了許許多多的離亂、漂泊.
10、關漢卿.元雜劇的奠基人.揭露當時的黑暗統治,描寫廣大人民在殘酷壓迫下的苦難生活,具有強烈的現實批判性.
專題練習
lA 2A 3C 4A 5A 6B 7D 8A 9D 10C
11、(1)辨別方向;北宋(或宋代).(2)指引哥倫布"發現"廠美洲,開闊丁歐洲人的視野;指引歐洲資產階級開辟海外市場,使世界聯成一體.
12、(1)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楚人,當時的楚國奸臣當道,他屢遭流放,政治理想不能實現. (2)《離騷》是楚辭體的代表作,人們義稱楚辭體為"騷體",文學常以"風"(指《詩經》、《離騷》"并稱"風"騷",后世文學產生很大的影響.
專題三 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順乎世界之潮流”
lB 2C 3A 4D 5C 6B
7、(1)《海國圖志》“師夷長技以制夷”;鴉片戰爭失敗的刺激. (2)學習西方長處;抵抗西方侵略,戰勝敵人.
8、不同意.康有為打著孔子的旗號宜揚維新變法理論,他還借用進化論觀點論證君主立憲制是符合社會發展潮流的.因此,康有為是當時進步的資產階級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不是頑固守舊的代表人物.
二、新文化運動
lA 2C 3B 4D 5C 6A 7C
8、(1)封建獨裁思想(或封建專制思想和尊孔復古逆流).(2)新文化運動.
9、(1)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2)主張從形式到內容對文學進行改良(或要求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主張推倒雕琢、陳腐、艱澀的舊文學,建設平易、新鮮、通俗的新文學).
三、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lC 2C 3D 4A 5D
6、(1)社會主義革命新時代;社會主義.(2)社會主義是一種全新的社會制度,勢必遭到反動勢力的阻撓和破壞;社會主義代表歷史發展的方向和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不可抵抗的.言之成理即可)
7、(1)1月革命的影響;巴黎和會中同外交的失;愛國情懷.(2)李大釗.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介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其他事例亦可)
專題練習
1A 2B 3C 4C 5A 6C 7B 8D 9C 10B llD
12、(1)“師夷長技以制夷”(或主張學習西方的長處,抵抗西方侵略,戰勝敵人).(2)“師夷長技以制夷”成為近代中國學習西方的口號,同時也是對幾千年來傳統心態的一次挑戰,邁出了近代中國向兩方學習的第一步.
13、民主、科學.帝國主義的侵略、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新文化運動.
專題四 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一、孫中山的三民主義
lD 2C 3B 4A 5D 6A 7C 8A
9、甲午戰爭前是改良(維新)思想,主張通過變法使中國走上富強道路(或建立君主立憲制).
甲午戰爭后是照主革命思想,主張暴力推翻清政府,實行民主共和.
10、(1)新三民主義明確提拙“反對帝國主義”的目標,主張普遍平等的民權,在民生主義中增加了“節制資本”的內容.這些是舊三民主義所沒有的.(2)奠定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二、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lA 2B 3C 4C 5A 6B
7、誤點一:“他獨自一人創造出來的毛澤東思想”.指正: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本人的貢獻,但不是他獨自一人創造出來的.誤點二:毛澤東思想“形成標志是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指正: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提出.
亂(1)蔣介石、汗精衛相繼發動四一二政變私七一五政變,國民革命失敗.(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這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革命道路成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之路,標志著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1A 2D 3C 4C 5B 6C
7、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8、有一處不正確.鄧小平南方談話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向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是鄧小平理論形成完整體系的標志之一一;而開辟出新民主主義革命正確道路的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
專題練習
lC 2A 3D 4C 5B 6A 7D 8D 9A
10、(1)孫中山.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巳)頒布了臨時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發動“二次革命”;組織中華革命黨;發表《討袁檄文》和《討袁宣言匯高舉護法旗幟,揮師北伐.(寫出兩件即可,如舉出其他符合題意的事例也可)(3)民族主義方面,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目標;民權主義方面,主張普遍平等的照權;民生主義方面,提出了節制資本,提出"耕者有其田",異謀求改善工人和農民的生活.表明孫中山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迸的革命家品質.
11、(1)中共七大和中共十四大.(2)這是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革命道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以革命的首創精神和巨大的理論勇氣探索出這條道路,為各地武裝起義樹立了榜樣,提供了比較完整的經驗,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之路.(3)鄧小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講話實際上成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中共十四大明確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一國兩制"構想和香港、澳門回歸;對戰爭
與和平問題的科學判斷成為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調整的基本依據;經濟特區的設立等.(兩件即可,如舉出其他符合題意的事例也可)
專題五 現代中國的文化與科技
一、文化事業的曲折發展
1C 2A 3B 4C 5B 6B
7、(1)文藝事業欣欣向榮的形勢.(2)當時中央開始撥亂反正,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2)材料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國即將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文藝工作出現勃勃生機,產生一大批住新中國文藝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材料二: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文藝創作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李瑞環作了這番講話,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發履.(2)都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社會主義.
二、人民教育事業的發展
lA 2D 3A 4C 5B 6D 7A
8、(1)問工農子女"開門"是新中國教育方針和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各類學校中優先錄取工農子女人學接受教育.(2)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3)“希望工程”.
9、(1)都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都指出教育的重要戰略地位,即"國運興衰,系于教育".
(2)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加快我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三、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成就
lC 2A 3A 4A 5D 6B
7、(1)20世紀六七十年代.(2)原子彈、氫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研制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國
的國際地位,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是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標志.”
8、(1)1950一1958年,科技迅速發展;1966一D75年,科技緩慢發展;1976年以后,科技迅速發展.(2)1966一1975年,由于"文革"的沖擊,中國科技事業嚴重受挫.1976年以后,"文革"結束,黨和政府十分重視科學技術工作,從中國實際出發,對科技體制進行有步驟的改革.鄧小平多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精辟論斷,成為中國實施揪教興罔"戰略的理論基礎.
專題練習
lA 2A 3C 4D 5B 6D 7B
8、(1)高考制度的恢復,帶來很大的社會反響;中央迸一步認識到了科技的重要性.(2)它反映了科技發僳和社會發展的基本特點,是對科學技術在當代生產力和社會發展中的變革作用的理論概括.
9、誤點一指正: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是中國在醫學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誤點二指正:“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提拙"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誤點二指正:楊利偉是我國航天首位進人太空的航天員.
專題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展
一、“人是萬物的尺度”
lC 2C 3D 4B 5D 6D
7、(1)智者學派.把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推動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 (2)蘇格批底.
尊崇理性和追求思想自由. (3)材料一中,人還只是個體的感性的人,而在材料二中,人則成為了具有普遍性的理性思維的人,這是一個進步.
二、人性的復蘇
lB 2C 3C 4A 5C 6D
7、他們都充分肯定了人性.但是薄枷丘主要關注人的向然本性,反對封建貴族的等級觀念;莎士比亞提升了人性的高尚和尊嚴,更多的是崇尚人的理性,為啟蒙運動開啟了先聲.
8、(1)莎士比亞的戲劇、達芬奇的繪畫. (2)有矛盾,因為材料二中說16世紀人們將文藝復興一詞只理解為恢復古

代傳統,材料一中則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
三、理性與自由的啟蒙
lC 2C 3A 4C 5B 6A
7、人類能夠認識到自已的存在,個體能夠有勇氣、決心來運用自已的理智和運用理性的自由.
8、(1)平等、自由.盧梭.(2)三權分立原則.孟德斯鳩. (3)伏爾泰強烈反對天主教會,是法國啟蒙運動的,其思想對18世紀的歐洲產生了很大影響,因此雨果用"是整整一個時代"來評價他的歷史地位. (4)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來判斷一切事物,敬畏真理,尊重人的權利初價值.(有之有理即可)
四、主權在民的政治啟蒙
lA 2D 3B 4A 5C 6A
7、主要作品《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等.主張:一切權力應當屬于人民;權力的表現和運用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當人民的權力被篡奪并被運用以壓迫和奴役人民時,人民有權通過暴力手段推翻它.
8、(1)自由平等,天賦人權.對反對封建專制主義起了進步作用.(2)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為資本主義確立了一套政治構想,對資產階級的立法規范起了積極作用. (3)材料一側重于要求獲得自由平等,天賦人權;材料二側重于如何保衛自由與人權.
專題練習
lC 2B 3A 4C 5C 6A 7B 8D
9、圖二.因為圖一中圣母形象莊嚴而神圣,略顯呆板,有十分濃重的宗教色彩,圖二中的圣母形象已沒有了濃重的宗教色彩,而是人間溫柔、典雅,充滿人情和母愛的女性,因而更能體現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精神.
10、(1)三權分立學說;權力的制約與平衡.(2)提倡自由.(3)啟蒙運動是對人文主義的繼承和發展,人文主義是啟蒙思想的起源.
專題七 近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輝煌
一、 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革命者
lA 2B 3C 4B 5D 6A 7A
8、(1)經典力學體系建立的時代.愛因斯坦認為,牛頓"是一位具有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人",其理論對現代物理學仍然具有指導作用.(2)該觀點不正確.牛頓力學體系對自然界的力學現象作了系統、合理的說明,從而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在歐洲啟蒙思想家宣揚科學、反對封建神學的運動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以牛頓力學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開創了一個嶄新的科學時代.相對論是在經典物理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兩者之間是繼承與發展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
9、科學理論對科技的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但科學技術本身是一把雙刃劍.科技能造福人類,推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但如果運用不當,也能危害人類.所以我們對待和運用科技一定要揚利去弊,使其造福于人類.
二、追尋生命的起源
lC 2D 3A 4B 5A 6A 7A
8、(1)與他人共同創立微積分學,創立牛頓力學體系.微積分學使精密的測量和變量計算有了可能;牛頓力學體系對自然界的力學現象作了系統、合理的說明,從而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2)生物進化,優勝劣汰.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把變異和自然選擇看做新物種起源的首要因素,證明"造物主??上帝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把"神"從生命現象的研究領域中驅逐出去,最終完成了驅逐上帝的任務.
三、人類文明的引擎
lA 2A 3B 4C 5C 6B
7、(1)工業革命推動了科學的發展,工業革命的發展又依靠科學的進步.(2)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是工業動力上的一場革命,影響深遠;蒸汽機成為當時一切生產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萬能的原動機",使工廠大量出現,并帶動汽船、火車的發明,開創了交通運輸的新時代,使人類進入到"蒸汽時代”.(3)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自然科學的新發展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四、向"距離"挑戰
lA 2B 3D 4B 5A 6A
7、(1)網絡技術的發明和發展,大大縮小了全球的空間距離,使人類進行相互間的信息交流與共享、信息傳遞和匯集成為可能,使"地球村"逐漸成為現實,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2)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先進的信息技術掌握了網絡控制權、信息發布權,并以此對發展中國家展開文化滲透.網絡技術的應用對人類社會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影響,然而問題也是很大的,如人與人關系的疏離、個性消失、各種信息垃圾的侵擾(尤其是對缺乏鑒別能力和自制能力較弱的青少年)等等.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專題練習
lA 工B 3C 4C 5A 6D 7A 8C 9C 10C
11、(1)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 (2)牛頓提出了物體機械運動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力學體系完成了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第一次理論大綜合;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是人類思想發展一次根本性變革,是現代物

理學的基本理論框架之一,標志著人類邁入現代科學技術時代;達爾文確立了進化論,是近代生命科學的巨大成果,給"上帝 創造萬物說似致命一擊.
12、(1)圖一: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圖二: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2)蒸汽機使人類社會進入到"蒸汽時代”.電力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社會進入到 電氣時代 . (3)信息文明時代.”信息高速公路”;計算機輔助教學等.(言之成理即可)
專題八 19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
一、工業革命時代的浪漫情懷
lC 2A 3C 4D 5A 6A 7D 8D 9A
10、(1)英國:以拜倫、雪萊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人創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詩作.德國:德國音樂大師貝多芬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開辟了浪漫主義音樂的先河.法國:出現了以雨果為代表的浪漫主義文學大師,代表作有《悲慘世界》、《巴黎圣母院》等.
(2)貝多芬受啟蒙運動與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他的音樂作品具有強烈的反封建與爭民主精神,洋溢著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氣息.變革的時代使他在音樂創作上開拓創新,將聲樂和器樂相結合,開創了交響曲的新形式,成功地賦予器樂在反映社會重大題材方面的作用.
二、碰撞與沖突
lD 2C 3B 4B 5A 6B 7A
8、(1)因為巴爾扎克的小說展示了19世紀前期法國的社會生活,尤其在揭露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的罪惡方面更是人木三分,他的代表作《人間喜劇》有"社會百科全躬"之稱.(2)因為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由90多部小說組成,是歐洲乃至世界文學一座宏偉的豐碑.
三、打破隔離的堅冰
lA 2B 3B 4D 5A 6B 7B
8、(1)詩集《吉檀逝利》,泰戈爾.羅曼,羅蘭、海明威(其他言之有理也可).(2)工業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國間的聯系,世界各國各地區文化在經過激烈碰撞之后逐漸打破了隔離的堅冰,取得了共同發展.相繼而來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等,都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四、與時俱進的文學藝術
lB 2C 3B 4B 5A 6A 7A 8A
9、(1)同意.電影的產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必然結果;最初的電影只是平鋪直敘地抄襲生活,被當做市井平民的娛樂品;成熟后的電影追求商業利益,如好萊塢電影保持濃厚的商業性質.(回答本題如有其他觀點,言之有理亦可)(2)電視日益成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國家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專題練習
lD 2B 3B 4D 5D 6B 7A 8C 9B
10、同意.這是雪萊的一首抒情詩.18世紀末,歐洲興起浪漫主義文學潮流.其主要特點是:第一,反對崇尚理性,強調歌頌人的本能感情;第二,反對古典文學形式主義的束縛,在創作中采用夸張手法,富于幻想和傳奇色彩.該詩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會狀況,以明媚溫暖、充滿生機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來,用冬去春來這一淺顯的事理鼓舞人們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從腐朽中看到生機.詩句充滿高亢昂揚的樂觀主義精神,揭示湖歷史進步的必然性,因而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綜合練習一
lB 2C 3C 4B 5A 6A 7D 8C 9B 10D llC l2C 13D
14C l5D l6D 17C
18、貨幣:歐元.意義:有效地消除區域內貿易和資本流通的匯率風險,降低區域內的交易費用,使商品、資本、人員、服務往來更有效益,有利于歐元區國家和歐盟的經濟發展;淡化了歐洲地區的疆域和國別概念,促進歐洲國家走向聯合,有利于加深歐洲經濟一體化和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
19、誤點一:“參觀了現實主義畫家畢加索的作品展”.理由:畢加索是立體派畫家,立體派是20世紀后興起的一個現代藝術畫派,不可能出現在貝多芬生活的時代.誤點二:“接到了來自法國朋友的電話”.理由:當時不可能有電話,電話要到19世紀70年代以后才出現.
20•(1)作用: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構成了官僚集團的行為規范;使政府關注百姓的生計,地位:從漢武帝統治時期起,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社會的正統思想(或主流思想)“(2)儒學中的舊倫理道德阻礙了民主科學的實現,維護了君主專制制度;必須摧毀舊道德.
(3)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觀點為武器來反對君主專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說服力來影響別人;從中國古老文化中為法國啟蒙精神汲取營養. (4)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應 該從儒學中汲取有利于人類文明進步和發展的智慧和啟示.
綜合練習二
lA 2B 3D 4C 5B 6C 7B 8D 9D 10D llC l2C 13B
14D l5D 1

6A 17D
18、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利弊共存.利在于:它有利于各國經濟的互補,有利于吸引外資、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開拓國際市場.弊在于:由于發展資金懂乏、債務沉重、貿易條件惡化、金融風險增加及技術水平落后等,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其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著空前的壓力和挑戰.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趨勢,發展中國家必須制定合理對策,在積極主動參與中趨利避害,謀求發展.(贊同甲或乙的觀點,或提出利弊共存的觀點,只要理由充分、吉之有理即可)
19、學說:認為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證是權力分立.一個國家的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立法權應屬于人民代表;行政權則應集中于那些由人民選舉而產生的臨時機構,而不是集中于常設的委員會;司法權則應獨立于行政權之外.三者互相獨立,而又相互監督.歷史意義:三權分立學說是古代希臘羅馬政治理論的發展,它體現人民主權的原則,為近代資本主義國家政治體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20\(1)A指南針:對于軍事實踐和經濟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航海事業的發展意義重大.它為明代鄭和下西洋、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技術保證.B活字印刷術:以經濟、方便的形式推進了世界文化的傳播.印刷術傳到歐洲后,為歐洲走叫黑暗的中世紀以及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準備了條件.C火藥:火藥傳到歐洲把中世紀的"騎十"炸得粉碎,成為西方資產階級在近代戰勝專制統治的一種武器.(答出其中兩項即可)
(2)瓦特.萬能蒸汽機廣泛應用于生產,推動了燃料工業、機械制造業、冶金業、材料工業的革命;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利用蒸汽動力的汽船和火華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人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成為工業革命的象征.
(希望對你有幫助)
(3)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成果: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人造衛足發射成功.(4)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的建立,是對近代物理學理論框架的重大突破,是人類思想發展的一次根本性變革,對整個自然科學和哲學部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執著追求的科學精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29391.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