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多數時候歷史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么,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逍遙右腦準備了高一歷學期寒假作業試卷,具體請看以下內容。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目的是 。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是 。
2、1861年,維克多·雨果在給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燒圓明園的罪行:“在我們眼中,中國人是野蠻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對野蠻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
3、太平天國提出了近代中國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社會改革方案:《_________》
4、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標志是 。
5、甲午中日戰爭的根本原因:_________后,日本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為滿足資本主義發展需要,制定大陸政策,蓄謀已久。
6、《馬關條約》中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阻礙最嚴重的是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的標志是《 》的簽訂。
7、中國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是 。清政府“新政”、“預備立憲”,客觀上促進___________發展。
8、在五四運動中起主力軍作用的是 。
9、根據“八七會議”的決議,毛澤東發動了 。
10、在長征途中,中國共產黨在事實上確立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是通過 會議。
11、1931年,日本侵略軍制造________事變,東三省淪為日本殖民地。全面抗戰的開端是________。
12、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敵人的大規模戰役是 。
13、1942年初,中國政府派遣遠征軍到緬甸的直接目的是確保 公路的暢通。
14、1946年6月,國民黨軍隊大舉進攻________,全面內戰爆發。共產黨先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后又粉碎對______和______解放區的重點進攻。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1、1852 年英國駐廣州代辦密切爾驚異地說:“經過和這么一個大國開放貿易 10 年之久,并且雙方都已廢除了一切獨立制度,而擁有如此龐大人口的中國,其消費我們的制造品竟不及荷蘭一半 … … 這好象是一個奇怪的結局!背霈F這一結局的根源是
A 清政府繼續實行閉關政策
B 自然經濟對外國商品的抵制
C 英國商品傾銷僅限于五口及東南沿海地區
D 鴉片輸入驟增削弱了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的能力
2、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這主要是因為
A.兩次鴉戰爭都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B.兩次戰爭中國都戰敗
C.兩次戰爭目的和性質都相同 D.兩次戰爭都是由英國發動的
3、楊秀清在《答復英人三十條并責問五十條誥諭中》說:“……不惟英國通商,萬國皆通
商,天下之內皆兄弟也。立埠之事,侯后方定,害人之物禁。”這反映了太平天國
①主張與西方各國平等通商、友好相處 ②期待與列強共同抗擊清王朝
③反對鴉片貿易 ④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對《天朝田畝制度》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①反映了農民反封建的強烈愿望 ②說明了農民階級的局限性 ③證明了太平天國的反侵略性 ④反映了宗教思想的嚴重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4,6
5、梁啟超說:“吾國則一經庚申圓明園之變,再經甲申馬江之變,而十八省之民猶不知痛癢,未嘗舟改其頑固囂張之習,直待臺灣既割,二百兆之償款既輸,而鼾睡之聲乃漸驚起!斌@起民眾的事件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
6、慈禧曾說:“我本來是執定不同洋人破臉的,中問一段時期,因洋人欺負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是沒阻攔他們,始終總沒教他們十分盡意的胡鬧。……我若由他們盡意的鬧,難道一個使館有攻不下來的道理?”慈禧所稱的“他們”是
A.洋務派 B.頑固派 C.太平軍 D.義和團
7、有人評論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說:“革命之舉,必假借于暴民亂人之力,天下豈有與暴民亂人共事而能完成者乎?傷亦必亡,不過舉身家國同斃耳!边@段話的意思是
A.必須發動群眾參加革命 B.清朝的統治最終必定滅亡
C.推翻清政府,處決其統治者 D.革命只會導致動亂,國家滅亡
8、1912年,孫中山自豪的說,這是“我國有史以來所未有之變局,吾民破天荒之創舉也”。這里的“變局”和“創舉”指
A.辛亥革命的爆發 B.清朝統治被推翻
C.中華民國的成立 D.《臨時約法》的頒布
9、大革命相對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內在的繼承性,這主要表現在
A.革命的任務 B.革命的領導階級 C.革命的結局 D.革命的指導思想
10、宋慶齡說:“孫中山和中國共產黨之間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的國際局勢和中國本身內部條件造成的!彼f的“內部條件”最關鍵的是
A.共產國際的推動 B.國共雙方都具有強烈的合作意愿
C.孫中山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 D.戰后中國民族經濟重新受到西方列強的壓迫
11、毛澤東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包括哪些內容 ①武裝斗爭 ②土地革命 ③根據地的建設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12、假設你是一個導游,你帶團重走紅軍長征路,下列哪個地點不是你們所選擇的?
A.江西的瑞金 B.貴州的遵義 C.陜西的延安 D.江蘇的南京
13、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取得近百年反侵略戰爭完全勝利的原因是 ①全民族的共同抗戰 ②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配合 ③國共兩黨的合作 ④我大敵小,我強敵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澤東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是因為中國人民解放軍
A.粉碎了胡宗南對延安的進攻 B.實現了挺進中原地區的計劃
C.取得了戰略性大決戰的勝利 D.攻克了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
15、國共重慶談判中,雙方簽訂了《雙十協定》,但國民黨始終不承認
A.人民的民主權利 B.共產黨的合法性
C.解放區政權和軍隊的合法地位 D.避免內戰,和平建國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20分。正確的填“√”,錯誤的填“×”。)
1、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中國由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2、太平天國的西征由于孤軍深入,浴奮戰兩年,最終失敗。()
3、《馬關條約》體現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商品輸出、瓜分世界的要求。()
4、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借口鎮壓義和團,聯合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20世紀初,孫中山在同盟會綱領中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把斗爭矛頭直接指向帝國主義。()
6、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不妥協的反帝反封建革命運動,這里的“徹底”指的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7、中共一大提出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反帝反封建。()
8、標志著國共次合作正式形成的事件是中共“三大”。 ()
9、1937年9月,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10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
四、材料解析題。(15分)
長征以歷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征。毛澤東在《七律》中:“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薄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遍L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造的英雄壯舉,是人類戰爭的奇跡。
請回答:
(1)國共十年對峙時期,紅色政權普遍出現在南方各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中國工農紅軍戰略轉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其遠征最后勝利的標志是什么? (2分)
(2)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過程中,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
(3)從上述圖片看,中國革命的中心發生了怎樣的轉移?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影響?(4 分)
(4)1987年,中共中央決定在四川省松潘縣川主寺鎮修建“紅軍長征紀念總碑”。長征的起點和終點都不在四川,黨中央卻決定在四川建立“紅軍長征紀念總碑”。請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理由。(3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1231287.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